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葛饰北斋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文政末年到天保初年,70岁的北斋陆续创作和发表了横大判《富岳三十六景》共46枚,这是后来为他赢得世界性荣誉的代表作。在这些精美的作品中,以《凯风快晴》和《神奈川冲浪里》最为有名,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一部介绍日本绘画的书中看到它们,并可以读到对于这些作品的高度评价。例如,著名美术史学家[[秋山光和]]就认为,这几幅作品将日本绘画以往的所有成就都再一次集中的展现出来了。
 
[[File:BZ5.jpg|缩略图|居中|500px|富士越龙图(左,被认为是绝笔),云中龙(右)葛饰北斋,肉笔画。1849年(被认为是绝笔)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catchpic/2/20/20309f30fa50f5ad65b5a9ecd51ac2d8.jp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原图链接]
<ref>[http://news.163.com/17/0522/17/CL2CCIQN000187VE.html 富士巨浪席卷大英博物馆,葛饰北斋最后30年创造的永恒图像].网易[ 2017-05-22 ]</ref> ]]
然而有人却更喜欢《骏州江尻》。在这一幅画中,北斋用最为简单的几何线条勾勒出美丽的富士山,而画面的主要场景画的是在大风天气中赶路的人们。有的人头上的斗笠被吹走,而有的人手中的纸被吹的漫天飞舞,北斋对这种瞬间画面的把握,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这样一幅"风"景画中,北斋画出了风,毫无疑问"风"是没有颜色的,但任何一个人看到这幅画时,都能听到从画中传出的呼呼的风声,我想这就是所谓"能画一枝风有声"吧!
如果单从题目上看,《富岳三十六景》自然应以富士山为主角,然而在《富岳三十六景》这46幅作品中,除了少数的几幅以外,富士山几乎都是一个远远的背影,画面的主题大多是一般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场景,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恐怕正因为这样,才使的这些作品,受到当时人们的欢迎。此后,他又先后发表了横大判《琉球八景》、纵大判《诸国泷回り》以及绘本《富岳百景》等作品,同样受到了好评。
[[File:BZ4.jpg|缩略图|居中|500px|《三女奏乐图》
[http://art.china.cn/haiwai/attachement/jpg/site8/20150514/003018a71c8f16be81ae0e.jpg 原图链接]
<ref>[http://art.china.cn/haiwai/2015-05/14/content_7905815.htm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 席卷全球的东方巨浪].艺术中国网[ 2015-05-14]</ref> ]]
天保5年(1834年),北斋放弃了为他迎来巨大成功的"为一"这一画号,转而使用"画狂老人卍"。从此开始,他的木版锦绘作品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肉笔画"。(所谓"肉笔画"其实就是直接画在纸或绢本上的手绘彩图。)从取材上看,也从以前的风俗和风景画转为以描绘动植物为主。天保年间的日本,已经开始受到西方列强的滋扰,国内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出现了"大盐平八郎之乱"等一系列事件,幕府作为垂死挣扎而进行的"天保改革"也已失败告终。一向安逸的江户,开始越来越不平静,北斋遂迁往较为清净的信州小布施町。并在小布施町完成了他的一些重要作品,例如为"上町"和"东町"两座祭屋台绘制天井画等。
== 北斋画风(二)==
[[File:BZ4.jpg|缩略图|居中|500px|《三女奏乐图》
[http://art.china.cn/haiwai/attachement/jpg/site8/20150514/003018a71c8f16be81ae0e.jpg 原图链接]
<ref>[http://art.china.cn/haiwai/2015-05/14/content_7905815.htm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 席卷全球的东方巨浪].艺术中国网[ 2015-05-14]</ref> ]]
这时的北斋,在大胆吸收荷兰风景版画手法的同时,又继承日本名胜画的传统,细心观察江户市民的生活风俗,创造出《狂歌绘本·东都名迹概览》。《富士三十六景》(1830)则是结合西方手法和日本情趣创立的新样式代表作。在这46幅系列作品中,北斋完全通过自己的眼睛,从人们生活的角度观察自然。日本灵峰富士山的巍峨形象,通过与庶民生活诸相的对比,出人意料的构图、或瞬间即逝的千姿百态,呈现出令人目眩的丰富表情。
北斋的风景版画由于其令人耳目一新,而受江户市民的欢迎。但他对现实奇矫扭曲形态的强烈偏执,却是超越当时人理解的,只有到现代艺术中才能引起共鸣。在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艺术是超越时代的,是现代艺术之前的现代艺术。
 
[[File:BZ5.jpg|缩略图|居中|500px|富士越龙图(左,被认为是绝笔),云中龙(右)葛饰北斋,肉笔画。1849年(被认为是绝笔)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catchpic/2/20/20309f30fa50f5ad65b5a9ecd51ac2d8.jp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原图链接]
<ref>[http://news.163.com/17/0522/17/CL2CCIQN000187VE.html 富士巨浪席卷大英博物馆,葛饰北斋最后30年创造的永恒图像].网易[ 2017-05-22 ]</ref> ]]
== 时代特色 ==
12,77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