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
次編輯
變更
洱海
,無編輯摘要
'''洱海'''
洱海,古代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位于云南大理郊区,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北起洱源,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0公里,湖面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达20米。洱海有两个出水口:1.在下关镇附近,经西洱河流出;2.“引洱入宾”。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迤逦风光的风景区。洱海,虽然称之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据说是因为云南深居内陆,白族人民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
2014年,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为加强人们对洱海的环保意识,邀请音乐家为大理的母亲湖“洱海”,创(制)作了洱海形象歌曲《洱海情》 。 中文名称 洱海 外文名称 erhai 地理位置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256.5平方公里 开放时间 全天 门票价格 洱海游船144元,小船200元 著名景点 海舌岛,天镜阁,金梭岛,南诏风情岛 建议游玩时长 环湖2~3天,其余一天 建议游玩季节 四季 适宜游玩季节 6月-8月最佳,舒适自在 。
==地理位置==
==历史变迁==
洱海早在汉代它已名载史册。公元前122年, [[ 张骞 ]] 出使西域回到长安,在向 [[ 汉武帝 ]] 汇报西域情况时,他说在大夏国(今阿富汗)曾看到蜀布,经了解是从身毒(印度)贩运去的。他极力进言:从蜀郡通身毒,道路近便,有利无害。根据张骞的建议,汉武帝派使者到西南夷寻求通身毒之路。道路都为洱海附近的昆明族所阻,最终未能通身毒。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因使者阻于昆明族之事,征调人力在首都长安开挖了一个人工湖,名之为“昆明湖”,训练水军,准备征讨洱海地区的昆明族。当然,汉武帝征服云南高原其在长安“昆明湖”训练的水军不可能派上用场。但是,这段“ [[ 汉习楼船 ]] ”的典故却永留在 [[ 司马迁 ]] 的《史记》中。后来,清朝乾隆皇帝因景仰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功业,把北京 [[ 颐和园 ]] 西湖也改名为“昆明湖”。
历史上就有“享渔沟之饶,据淤田之利”记载,三角洲东西两侧有水草丛生的浅湖湾,为鱼类繁衍生息的良好场所,历来水产丰富,当地称为“鱼土锅”。据《西洱海志》云:洱海“鱼族颇多,视他水所出较美,冬卿甲于诸郡。魏武帝四时食制曰:“滇池纫鱼,冬至极美”。
==秀丽风光==
洱海是白族人民的“母亲湖”, [[ 白族 ]] 先民称之为“金月亮”,是一个风光秀媚的高原淡水湖泊,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显著的综合功能,厚重的历史文化,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大理政治、经济、文化的摇篮,也是自治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洱海具有供水、农灌、发电、调节气候、渔业、航运、旅游七大主要功能,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蚀,属构造断陷湖。
'''洱海公园'''
这个公园建于1975年,已有相当规模。其东北部是一片种植着云南的山茶、杜鹃、报春、雪莲等名贵花木的花苑苗圃。大理地区的各种佳木奇卉,也集中在这儿,如大理观音塘的观音柳, [[ 鸡足山 ]] 的鸡山竹,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等。北面沙底浅海,围作海滨浴场,浴场边上又有宽原草坪可供游人憩息。草坪之后,斜依陡坡,用花岗石砌起200多级登山石级,石级之上,有飞檐出角的望海楼,望海楼又贯串着一列画栋长廊,在林木葱葱的团山顶部,构成一组古色古香的民族形式建筑。在望海楼上,漫步长廊,极目眺望,整个苍山洱海的壮丽风光便直奔眼底。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明代诗人冯时可《 [[ 滇西记略 ]] 》说:洱海之奇在于“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如果在农历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外的亮、格外的圆,其景令人心醉:水中,月圆如轮,浮光摇金;天空、玉镜高悬,清辉灿灿,仿佛刚从洱海中浴出。看着,看着,水天辉映,你竟分不清是天月掉海,还是海月升天。此外,洱海月之著名,还在于洁白无瑕的苍山雪倒映在洱海中,与冰清玉洁的洱海月交相辉映,构成银苍玉洱的一大奇观。
洱海形似人耳,南北长,东西窄;当洱海水位1966米时(85高程)南北长42.0千米,东西宽最大8.8千米,最小3.05千米,最大水深21.50米,平均水深10.8米,湖面面积252.91平方千米,蓄水量27.94亿立方米;底质为粉沙和粘土;在入湖河口附近滨岸水域内主要是泥沙和大部淤积,深水区淤积的沉积物多为砂壤和带腐殖质的褐色粘土;入湖河溪大小共117条,北面主要为弥苜河、罗时江、永安江,西部汇有苍山十八溪水、南纳波罗江,东有海潮河、凤尾箐、玉龙河等小溪水汇入,出湖河流仅有西洱河。
洱海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7℃,最高气温为34℃,最低气温为-2.3℃,湖水不结冰。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毫米。湖面除接受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补给,从北面入湖的河流有弥苴河、罗莳河、永安河;从南面入湖的有波罗河;西面有苍山十八溪入湖。湖水平均深度15米,最深21米。湖水在下关经西洱河向西南流入漾濞江,再转南注入澜沧江。
洱海西面有点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极为优美,“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素有“银苍玉洱”、“高原明珠”之称。自古及今,不知有多少高人韵士写下了对其赞美不绝的诗文。南诏清平官杨奇鲲在其被收入《全唐诗》的一首诗作中描写它“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元代 [[ 郭松年 ]] 《大理行记》又称它“浩荡 汪洋,烟波无际”。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洱海气候温和湿润,风光绮丽,景色宜人。巡游洱海,岛屿、岩穴、湖沼、沙洲,林木、村舍,各具风采,令人赏心悦目。古人将其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
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在诸多风景名胜之中,以风、花、雪、月四景最为著名和引人入胜。关于风、花、雪、月四景,当地白族人民有一首世世代代传诵的谜语诗——
细雨下在横山上(雪),半个朋友不见了(月)。
1962年1月,著名作家 [[ 曹靖华 ]] 游过大理之后,对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感慨万千,赋留风花雪月诗一首:
上关花,下关风,下关风吹上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上关花,上关位于大理苍山云弄峰之麓,是自唐代以来形成的拱卫大理的要塞。
在关外花树村有棵名“十里香”的花树,传说为仙人吕洞宾所种,花大如莲,每年开12瓣,闰年开13瓣,花色黄白相间,美丽诱人。花后之果壳黑硬,可做朝珠,因而又叫朝珠花。到清代晚期,由于游观的人太多,特别是官府的达官贵人到此赏花,都要当地白族群众招待,人民忍受不了这种白吃负担,于是把上关花砍了。据考证,上关花就是 [[ 木莲花 ]] ,此花在大理境内到处都可以见到。
'''雪'''
'''月'''
'''岛洲湖曲'''
大理市为保护洱海而投资建设的湿地生态公园,风景优美。南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市民或旅游者欣赏洱海风光和休闲的好去处。公园免费。
==洱海开海节==
随着嘹亮的号角声,大理的开海节便拉开了帷幕,当地居民会在双廊镇红山半岛上举行古老的祭祀活动,白族青年恭敬地将祭台上方的本主塑像抬到海边登上船,白族金花手持莲花灯向海里摆放护送本主。几百艘渔船在洱海上巡游,人们手摇双橹,以鱼鹰、鱼罩、丝网、搬罾、手撒网等方式开始捕鱼。活动过程中还有龙舟赛、洱海渔歌、白族对歌白族大本曲和舞龙舞狮等民俗文艺表演。游人还可以参观乳扇加工、造船、白族刺绣等特色作坊,品尝汇聚大理所有烹鱼方式的“鱼全席”及地方名特饮食。
举办地点:大理市双廊镇红山半岛景帝祠广场(洱海边)
时间:9月28日(参考,每年时间或有变动) [4]
==拍摄圣地==
苍山洱海风景优美,是很多电影取景的首选之地。如电影《 [[ 心花路放 ]] 》在一家名字叫做“梧桐”的客栈,一家叫“色夜”的酒吧,以此带出大理苍山洱海美景、白族服饰、民族风情和都市人群逃离现实的氛围。
电视剧《 [[ 后海不是海 ]] 》同样有多处取景于苍山洱海。足可以见证洱海苍山的美景引人入胜。
提起大理,吸引人们的除了大理古城就是他边上的苍山与洱海,其中洱海就如同一颗明珠照耀着大理。如果没有了洱海,很难想象大理是否还能成为国务院首批的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