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黑胡椒

增加 4,54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尽管十分昂贵,黑胡椒是[[羅馬帝國|罗马帝国]]时代的一种著名且使用广泛的调味品。3世纪的食谱书[[Apicius]]的[[De re coquinaria]]中的大多数食谱都需要用到胡椒。[[爱德华·吉本]]在他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写道,胡椒是“大多数奢华的罗马烹饪术中的一种特别常见的成分”<ref>“a favourite ingredient of the most expensive Roman cookery”</ref>。
 
=== 古典时代結束後的欧洲<!--Postclassical Europe--> ===
在古代欧洲,价值不菲的胡椒时常被作为[[担保|担保物]]<!--collateral (finance)-->甚至货币使用。随着罗马城的陷落,胡椒的美味(及胡椒的货币价值)被征服者们攫取。据说在5世纪时,[[西哥特人|西哥特]]的[[亚拉里克一世]]与匈奴王[[阿提拉]]在包围罗马城时都曾要求罗马城进献超过一吨的胡椒。罗马陷落后,其他的国家开始插足于[[香料贸易]]:首先是[[波斯]],然后是[[阿拉伯]];Innes Miller引用了曾向东旅行到印度的拜占庭作家[[科斯马斯·印第科普莱特斯]]<!--Cosmas Indicopleustes-->的一段账目,作为“6世纪时胡椒依然在从印度输入欧洲”的证据。<ref>Innes Miller,''The Spice Trade'',83页.</ref>在[[黑暗时代]]的末期,[[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势力]]控制了香料贸易的中段路线。进入地中海后,贸易则被意大利的势力所垄断,特别是[[威尼斯共和国|威尼斯]]和[[热那亚共和国|热那亚]]。香料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些[[城邦]]<!--city-state-->兴起的原因之一。
 
七世纪的[[舍伯恩主教]]<!--Bishop of Sherborne-->[[圣亚浩]]<!--Saint Aldhelm-->出过的一个[[谜语]],反映了黑胡椒当时在[[英格兰]]的地位:
{{Cquote|
:我外表是黑色的皱皮,
:但内心却在火热燃烧。
:我能调出美味,是餐桌之王,
:香肠和嫩肉都少不了我。
:但除非你仔细琢磨我的内在,
:否则无法发现我的价值。<ref>译自Turner,94页.谜语的答案为胡椒.</ref>}}
 
通常认为在[[中世纪]]时,胡椒被用于掩盖肉的腐味。但是,没有证据支持这一说法,且历史学家们的看法大不相同:在中世纪,作为奢侈品的胡椒只有富人才买得起,而富人们显然也不会吃腐烂的肉。<ref>Dalby,156页;也见Turner,108-109页.不过Turner没有继续讨论香料(非特指胡椒)是否曾被用作消除酒类变质后的怪味。</ref>同样的,胡椒曾被大规模地作为防腐剂使用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胡椒所含的化合物胡椒碱的确有一些杀菌的作用,但作为香料使用的胡椒所含的胡椒碱浓度很低,影响力微乎其微。相比之下,食盐是更有效的防腐剂,而[[咸肉]]也是常见的食物:特别是在冬季。不过,长时间保存的肉类也许需要胡椒和其他香料来改善其味道。
 
[[File:Calicut 1572.jpg|left|thumb|350px|1572年出版的一幅描绘印度[[科泽科德|卡利卡特港]]的绘图,当时葡萄牙人控制了胡椒贸易]]
 
在中世纪时,胡椒有着极其昂贵的价格——且胡椒在欧洲的贸易又被意大利人所垄断——这成为了[[葡萄牙]]人寻找印度新航线的一个诱因。1498年,[[瓦斯科·達伽馬|瓦斯科·达·伽马]]成为了第一个通过海路抵达印度的欧洲人;[[科泽科德|卡利卡特]]的阿拉伯人(会说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问他们为什么要到这里来,他答道:“我们为寻找基督徒与香料而来。”在完成了这次绕过[[非洲]]南部抵达印度的首次航行后,大量的葡萄牙人迅速地涌入了阿拉伯海,并用海军的强大炮火攫取了阿拉伯海贸易的绝对控制权。这是欧洲国家第一次将势力扩张至亚洲地区,1494年签订的[[托德西利亚斯条约]]让这次势力扩张拥有了合法性(至少从欧洲的观点来看是这样的),条约承认了葡萄牙拥有包括胡椒产源地在内的一半世界之排外权。
 
葡萄牙人不久后便证明了自己无法控制香料的贸易。阿拉伯和威尼斯人成功穿越了葡萄牙的封锁,走私了大量香料;因此除了沿非洲的新航线外,亚历山大港和意大利间的旧有路线依然存在。到了17世纪,葡萄牙在印度洋的地位被[[荷兰]]与[[英国]]所取代。1661年到1663年间,马拉巴尔海岸的胡椒港悉数落入荷兰人手中。
 
[[File:Le livre des merveilles de Marco Polo-pepper.jpg|thumb|为欧洲贸易者收获胡椒的场面,取自《[[马可·波罗游记]]》的一幅图稿]]
由于输入欧洲胡椒数量的增加,胡椒价格开始下落(尽管进口贸易的总值在大体上没有改变)。在中世纪早期为富人所独享的胡椒开始进入普通人家,并成为了日常的调味用品。胡椒在世界香料贸易中的比重也提高到了五分之一。<ref>Jaffee,10页.</ref>
=== 中国 ===
6,2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