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增加 17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2345 213123image file copy 144.jpg|缩略图||[https://bbs-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4/M02/03/0D/Cg-4WVJMw72IS010ABDPgnxs7RMAAMOhAOewP4AEM-a574.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84_43842.html 来自 zol论坛 的图片]]]
[[File:2345 image fil222e copy 145.jpg|缩略图||[https://bbs-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3/M0A/09/05/Cg-4V1JMw9KILmCYABft8g_cHkYAAMOVgKp9-EAF-4K476.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84_43842.html 来自 zol论坛 的图片]]]
''' 牛河梁遗址 '''<ref>[http://bbs.zol.com.cn/dcbbs/d167_366.html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zol论坛, 2010-06-09</ref> 位于 [[ 辽宁 ]] [[ 朝阳市 ]] 下辖的凌源市境内,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9°30′,北纬41°20′。
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5500年至5000年。
遗址于1981年发现,1983年开始发掘,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第十六地点的发掘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4年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重点大遗址。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8年,国家文物局和辽宁省人民政府确定以牛河梁遗址8.3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为依托,正式启动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2012年与赤峰市红山后遗址、魏家窝铺遗址一起列入重设的《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
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等遗址和珍贵玉器的发现,以确凿而丰富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就已经发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国阶段。她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物证,对中国上古时代的社会发展史、传统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都产生重大影响。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确是中华民族寻祖问源的圣地、东方文明的曙光。
== 历史沿革 ==
牛河梁遗址区所在的 [[ 辽宁 ]] 省西部靠近河北省的承德地区。战国时属燕右北平郡的东北境,辽西郡的西境,西汉时,今凌源、喀左、建平县属右北平郡白狼县、字县、城县。东汉时为乌桓、鲜卑所据。三国魏时为鲜卑地,西石晋时曾一度设平州昌黎郡,不久为鲜卑族所据,先为鲜卑字文氏地,后并入慕容氏,为前燕地。前燕建都龙城即今朝阳老城区。北魏到隋唐时为营州境,北魏时这一区域设广都、石城县,属建德郡。唐代置营州都督府,朝阳是营州柳城郡治所,后又是平卢节度使治所,时各郡县皆废,都属柳城郡。"安史之乱" 后,这一带为契丹族占据,奚人活动的南界也曾到达白狼水。辽代时今建平、凌源分别为中京道大定府惠州地与榆州和众、永和二县及潭州尤山县。金代属北京路大定府,县名大体沿袭旧称。元代属大宁路,今凌源分属尤山县、和众县。明初,先后属大宁都指挥使司新城卫、营州左屯卫和中屯卫、大宁卫,后为兀良哈朵颜卫家古牧地。明末清初,这一带为喀拉沁左翼旗地,属卓索图盟。
公元1738 年(清 [[ 乾隆 ]] 三年) 设塔子沟厅,属直隶省 [[ 承德府 ]] ,厅治在今凌源镇。公元1774 年(清乾隆三十九年) ,分塔子沟厅东部设三座塔厅,厅治在今朝阳市。公元1741年(清乾隆四十三年) 撤塔子沟厅设建昌县,属承德府,县治仍在今凌源镇,辖今凌源、喀左、建昌三县。公元1903 年(清光绪二十九年) 分建昌县东部设建平县。公元1904 年(清光绪三十年) 朝阳升府,建昌、建平两县属朝阳。从此,牛河梁遗址区为建平县与建昌县(即今凌源县) 的交界地带。民国初改建昌县为凌源县,与建平县同属热河省。1956 年热河省撤销,牛河梁地区属辽宁省朝阳市。
== 四大重点遗址 ==
== 出土文物 ==
牛河梁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包括 [[ 玉器 ]] [[ 陶器 ]] [[ 石器 ]] [[ 骨器 ]]
牛河梁遗址目前共出土玉器183件,这些墓葬中出土的玉器,造型、纹饰设计质朴精美,数量多寡不一,表明玉器的功能已不仅是简单的饰品,更是等级、地位、权力的象征,这对后世以玉为礼的观念和制度,形成以玉为信、以玉为美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考古界泰斗苏秉琦先生因此指出:"牛河梁遗址坛、庙、冢群的发现,代表了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她的社会发展阶段已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五千年文明的曙光。女神庙塑像称为神也可以,但她是按真人塑造的,是有名有姓的具体人物,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共祖。"苏秉琦先生为此题词"红山文化坛庙冢,中华文明一象征"。
 
== 参考来源 ==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