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四军

增加 65 位元組, 4 年前
从苏中到浙西
====从苏中到浙西====
1941年2月,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及所辖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原第一、第二、第三纵队依次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旅。第一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叶飞,参谋长 [[ 张藩 ]] ,政治部主任 [[ 吉洛]](即姬鹏飞),辖第一、第二、第二团和特务营。第二旅旅长 [[ 王必成 ]] ,政治委员 [[ 刘培善 ]] ,副旅长 [[ 段焕竞 ]] ,参谋长 [[ 杜屏 ]] ,政治部主任 [[ 陈时夫 ]] ,辖第四、第五、第六团和特务营。第三旅旅长 [[ 陶勇 ]] ,政治委员 [[ 刘先胜 ]] ,参谋长 [[ 张震东 ]] ,政治部主任 [[ 卢胜 ]] ,辖第七、第八、第九团和特务营。
第一师活动于东濒黄海,西抵运河,南临长江,北至淮安、阜宁、黄沙港一线的苏中抗日根据地(今江苏省盐城、泰州、扬州、南通地区),担负着开展苏中抗日游击战争和作为新四军主力部队机动作战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坚持苏中的抗日斗争,1941年4月26日成立了苏中军区,领导机关由第一师兼,辖第二、第三、第四军分区和联抗。后来又增加了第一军分区和在苏南的第五、第六军分区。苏中军区成立后,第一师在3个旅中各留一个主力团,即第一、第四、第七团,将其余主力分散加强地方武装,使苏中各县都有了子弟兵团。联抗所辖部队也于1944年10月编入地方武装。苏中军区还有一支“海军”。1942年11月组建海防团。1943年扩建为海防纵队,负责渔场巡逻、海上运输和组织渔民抗日。
为了准备对日进行战略反攻,并配合盟军在东南沿海可能实施的登陆作战,中共中央于1944年12月27日,粟裕率第三旅第七团和特务第一、第四团南下,于1945年1月6日到达浙西长兴县,与第十六旅会合。2月5日成立苏浙军区,统一指挥苏南、浙西、浙东的新四军。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未到职),参谋长 [[ 刘先胜 ]]
在粟裕南下后,重组苏中军区领导机关,司令员 [[ 管文蔚 ]] ,政治委员 [[ 陈丕显 ]] ,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 张藩 ]] ,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 吉洛 ]] 。8月,苏中军区为适应大反攻的需要,新建了17个步兵团,编成3个旅。
新四军第一师组成时共1.3万余人,抗日战争时期转战于苏中、苏南、浙西,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到对日反攻时,已发展到主力3.1万余人,地方武装6000余人。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