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马悦然

增加 28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马悦然'''马悦然(Goran Malmqvist,1924年6月6日-2019年10月17日),著名 [[ 汉学家 ]] [[ 瑞典 ]] 汉学研究者, [[ 翻译家 ]]
== 简介 ==
马悦然,毕业于 [[ 斯德哥尔摩 ]][[ 大学 ]] [[ 高本汉 ]] 的学生。历任斯德哥尔摩大学 [[ 东方语言学院 ]] 中文系汉学 [[ 教授 ]] [[ 系主任 ]] ,瑞典 [[ 文学院 ]][[ 院士 ]] [[ 欧洲汉学协会 ]][[ 会长 ]] 。现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荣休讲座教授、 [[ 诺贝尔 ]][[ 文学奖 ]] 十八位 [[ 终身评委 ]] 之一。最先将 [[ 中国 ]] [[ 古典名著 ]][[ 《水浒传》 ]] [[ 《西游记》 ]] 译为瑞典文,并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 [[ 《诗经》 ]] [[ 《论语》 ]] [[ 《孟子》 ]] [[ 《史记 ]] 》、 [[ 《礼记》 ]][[ 《尚书》 ]] [[ 《庄子》 ]] [[ 《荀子》 ]] 等先秦诸子的著作。他还翻译了 [[ 辛弃疾 ]] 的大部分诗词,组织编写了 [[ 《中国文学手册:1900--1949》 ]] 。他对中国古代典籍的译注和评介几乎遍及中国整个古代的各个时期和所有的文类。
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7日,马悦然去世,享年95岁。
{{Infobox person
1924年,出生于瑞典的南部。
1946年,去 [[ 乌普萨拉 ]] 大学,马悦然颇读东方古哲学著作。 [[ 《道德经》 ]] 虽生其烈志,又使之大惑,请教 [[ 高本汉 ]] 。后转入斯德哥尔摩大学,从高本汉学习古语及先秦文学。
1948年,获 [[ 美国 ]][[ 洛克菲勒 ]][[ 基金会 ]] [[ 奖学金 ]] ,赴华方言调查。以高本汉早治在中国北方而未得一探南音统,便至 [[ 四川 ]] 调查。自 [[ 上海 ]] [[ 重庆 ]] [[ 成都 ]] ,其仅以两月便粗略学西南方言。后峨眉山下的报国寺内作了八个月的方言调查。
1949年,赴中国 [[ 西北 ]] ,过 [[ 塔尔寺 ]] ,拜见 [[ 活佛 ]][[ 班禅额尔德尼 ]] 。回川后,马悦然在川北事之两年,就地收了重庆、成都、 [[ 峨嵋 ]] [[ 乐山 ]] 等地的方言。归瑞典后,以此资料为基成 [[ 硕士 ]] 论文。
1951年,获 [[ 汉学博士 ]] 学位。
===研究经历===
1952年,还乌普萨拉大学语言学系,授汉语和中国文学。
1953年到1955年,任教于 [[ 伦敦 ]] 大学 [[ 亚非学院 ]] ,后到瑞典外交部工作。
1956年至1958年,任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在华数年之识许多中国朋友,与著作 [[ 老舍 ]] 深结之交。
1958年至1964年,离华回国,受被聘为 [[ 澳大利亚 ]][[ 国立大学 ]] 高级中文讲师,后晋升为汉学教授和东方语言系主任。
1965年,高本汉仕,时归于瑞典,用之于英伦与 [[ 澳洲 ]] 取之学治验,创斯德哥尔摩大学汉学系。言 [[ 皇家图书馆、 ]] 斯德哥尔摩大学图书馆和远东考古博物馆之文书集,立专门之东亚图书馆以促进瑞典的汉学教学研究。
1966年至1969年,先后任斯德哥尔摩大学语言系主任、瑞典文学、历史和文物研究院副院长。著 [[ 《论汉代以前和汉代文献中词素"嫌"的意义》 ]] 一文,登载在 [[ 台北 ]] 历史语言研究所 [[ 《集刊》 ]] 第39本。
1967至1977年,任 [[ 亚洲学院 ]] 院长。
1978年,获瑞典 [[ 国王奖 ]] ,表彰其在汉学之成与传华文之功。
1980年9月,于 [[ 苏黎世 ]] 第二十七届欧洲中国学家大会上,做 [[ 《论"其"在〈左传〉中的作用和意义》 ]] 的报告。
1986年,译 [[ 《中国八十年代诗选 ]] 》,其该 [[ 北岛 ]] [[ 顾城 ]] [[ 江河 ]] [[ 杨炼 ]] [[ 严力 ]] 等之作。另以其力生许多瑞典诗人之作亦续译为中文。
1988年,任欧洲汉学协会会长。
1984年,当选为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荣誉院士。
1985年,获选入瑞典学院,为院中唯一的 [[ 汉学家 ]] 院士,此一身职拥诺贝尔奖投票权。
20世纪90年代,先后在英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地从事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工作。后期历任斯德哥尔摩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中文系汉学教授和系主任与欧洲汉学协会会长。
1,08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