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肖向荣

增加 5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于 = <br></br> </br> </br> </br>
}}
''' 肖向荣'''(1910年9月6日-1976年3月23日),原名萧木元,广东 [[ 梅县 ]] 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开国中将。1910年9月6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县石扇乡新田村。红军时期曾任总政治部秘书长兼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直属队总支书记,中革军委秘书长、中共中央秘书处处长,红军陕甘支队第3纵队政治部秘书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和红一方面军长征。
到达 [[ 陕北 ]] 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统战部部长、宣传部部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统战部部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平型关、广阳、午城井沟等战斗。1938年12月奉调回 [[ 延安 ]] ,任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八路军军政杂志》主编。
解放战争时期,任 [[ 东北 ]] 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第15兵团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辽沈、平津、广东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第15兵团政治部主任兼广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第15兵团政委,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南军区政治部第一副主任。 1952年起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国防部办公厅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75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 [[ 林彪 ]] [[ 江青 ]] 反革命集团严重迫害。1976年3月23日在 [[ 北京 ]] 逝世。著有《关于部队教育工作》、《平型关战场日记》等。
<ref>[http://ren.bytravel.cn/history/5/xiaoxiangrong34924776.html 肖向荣],博雅人物网</ref>
==人物简介==
1925年在黄埔军校校军两次东征影响下,投身革命洪流,加入“新学生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
1926年6月加入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翌年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兴宁县特别支部书记,中共东江特委秘书长。
1930年进入闽西苏区,后任中共闽西特委秘书长、闽粤赣省委秘书长、永定县委书记兼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长、福建省委秘书长。
1938年12月奉调回延安,任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八路军军政杂志》主编。
在此期间,他认真贯彻中央军委和 [[ 毛泽东 ]] 等确定的办刊宗旨,紧密结合抗战实际编辑发表了许多指导部队建设和揭露声讨国民党顽固派罪行的重要文章,使该刊在国内外享有重大影响。
与此同时,他还潜心研究部队政治教育,主持编写了包括抗日战争中的统一战线和党的政策、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及抗日战争必须坚持持久战为主要内容的《战士读本》,受到毛泽东的赞誉:称“战士读本定得很好”。
著有《关于部队教育工作》、《平型关战场日记》等。
家想搞垮我们党是不容易的。我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就这样,在林彪、“ [[ 四人帮 ]] ”反革命集团长期的残酷折磨下,肖向荣身心交瘁,于1976年3月23日含恨逝世,终年66岁。
1978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委员会作出了《关于为肖向荣同志平反昭雪的决定》。1980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张爱萍等署名文章《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肖向荣》。文章认为:肖向荣少年矢志革命,暮年忠于初衷,革命到底。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是一个“忠诚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光辉形象”。
1,1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