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韩伍

增加 4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韩伍''' ,男,[[浙江省]][[杭州]]人,1936年生。1956毕业于[[行知艺术学校]],擅长中国画、[[连环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杭州人,1936年生于浙江杭州。1956毕业于行知艺术学校,擅长中国画、[[连环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曾在[[日本]]、[[香港]]、[[新加坡]]举办画展,也在[[上海]]、[[南京]]、[[无锡]]等地展出作品,深受爱艺者喜爱。
== 人物介绍 ==
== 生活经历 ==
海上画坛,高手如林。有的擅长人物,有的善绘花鸟,有的精于山水,但是,像韩伍这样人物、山水、花鸟均能画出自己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者,在其同辈的海派画家中确乎不多见。韩伍无愧于海上画坛多面手的美誉。[[File:Hw102.png|缩略图|右|[http://www.artac.cn/uploads/images/img/2013010410341550e63fa7af8ec.png 原图链接]]] 
韩伍出身于绘画世家。父亲[[韩小梅]]本是杭州城里的中国画家,养育着十个儿女,其中老大老二老三三个儿子都随他学画。
历史人物画是他创作的主体。这类题材往往取材古代文学尤其是诗歌。如取材于楚辞的《橘颂》、《诗经》的《木瓜》、[[唐诗]]的《[[琵琶行]]》、晋代《神仙传》的《女娲炼石图》等等。韩伍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善于从中提炼出绘画元素,使自己的作品在创作上立意较高,同时具有群众性。他的作品将人物、故事、情节交代得很清楚,同时他又用简练的画笔以韵主宰形色,把绘画空间从有限向无限做出了最大限度的推进。画面形、色、韵的对比与律动,没有具体物象的刻画,只有以韵主导形色空间的量的膨胀与收缩。比如他画的一系列钟馗图,神情各异而又富有表现力,衬托着[[钟馗]]打鬼驾驭鬼世界的威力。中国大多数画家笔下的钟馗神态严肃不苟言笑,让鬼神害怕,也让普通百姓特别是儿童敬而远之,而韩伍画的[[钟馗]],准确生动地表现了其人物造型,既是细密准确的写实风格,又让钟馗大多数时候笑容可掬。作恶者望其画而却步,行善者勇气俱增。例如《钟馗·天下乐》,钟馗的怡然和得意以轻松的画风跃然纸上,既大气又一丝不苟地完成了画的色彩、构图以及细枝末节,宏观微观都把握得当。他对历史人物领悟的透彻,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韩伍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
韩伍的《东篱采菊图》,有用书法题词作为[[陶渊明]]衬托的版本:“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样一种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中,陶渊明感受到人生的某一种境界。但是这样一种非常微妙的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欲辩已忘言”了。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韩伍将其人物性格与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此画中,[[陶渊明]]的孤傲与清高在他昂头望天间瞬间明了。此时此刻世俗间的纷纷扰扰恩恩怨怨都与他无关,他的眼里只有钟爱的菊花。   这位田园诗人的神韵在简单的勾勒中不言而喻,诗人心灵的敏感、细腻、博大与自由难以表述,却在画中可以聆听。用风景渲染画面衬托陶渊明的版本,则更显与众不同充满大气:此画的风景透视、明暗关系、色彩变化等方面吸取了西洋画的表现方法,使画面一角的人物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   看似画风景,实则衬人。以黑墨打底渲染,作为树叶或者阴影,然后层层加深,最后用血红的颜色挥笔覆盖。树的比例几乎占了图画的全部,却不是一棵完整的树。一花一世界,一树一天堂。画未满,心里的愉悦却已经完全蔓延浸润至心底。只有此刻的东篱采菊才是最绚烂的瞬间。   他不语,但是活在人世间的快乐美丽多彩却在韩伍的挥墨之间潇洒表现。这一腔热血抛洒在画间,看似树,实则是陶渊明心情的写照、韩伍自身对生命的热爱、看画者因此而产生热血沸腾般的共鸣。纷繁复杂、千变万化、转瞬即逝的万物,经韩伍的艺术感受和激情的融化以及智慧的提炼,铸造成永恒和本质的存在,这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韩伍水墨画有部分一反传统,用色大胆绚丽。比如《东篱采菊图》的树叶用大块的红色表现,《[[仕女图]]》、《诗经写意·葛覃》、《赤壁之战》、《春满人间》等等都是以暖色调为主,用笔大胆又不失细腻。看画如看人。韩伍的作品严谨高雅,且处处透露他对生活的热爱与随和。色彩和用墨也以块面和大笔调为主,既有力度又点到为止,韩伍的豪放与温柔尽显画中。
演员在舞台上纵横捭阖,唱念做打,动如疾风,静若止水,一招一式,曲中有直,直中有曲,构成一幅幅千姿百态的画面。舞台人物的造型之美,转瞬即逝,韩伍用最简练的笔触捕捉人物一刹那的身姿,把寸丝流动之美变为永恒凝固之美。但韩伍的京剧人物画又绝不是对舞台原型的摹写,而是画家在深刻揣摩人物内涵后的再度创作。
受家庭环境影响,韩伍先生从小就热爱京剧。小时候跟着家人咿咿呀呀,出名之后还是热情不减,留梦在心。职业是绘画,却常与票友一起联欢,还曾专门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票了一出杨(宝森)派名剧《武家坡》。韩伍将京剧与他的绘画笔墨结合,这一类作品均取材于戏曲人物。比如《单刀会》中的关羽,《霸王别姬》中的项羽,《马踏青苗》中的曹操,《铡美案》中的包拯等等。这类作品都表现了他心目中戏曲人物性格,富有舞台动感特征。英雄人物的威武气概、鲜明的戏曲性格、传神的表情都在韩伍笔下用写意与写实的手法结合得趣味盎然。   画中人物同样讲究招式、脸谱化,令人过目难忘。笔墨舒展而又明快,从不拖泥带水,更不矫揉造作。在布局上落落大方从不诡谲难解,哗众取宠。在意境上脱俗优雅,古意盎然。形神兼备、古曲新境、画戏又画魂。此外,韩先生深谙“书画用笔同法”(《历代名画记》)的原理,认为:“笔墨线条是中国画的生命与灵魂。”综观韩画用笔线条,均蓄势劲健而富有弹性张力,气淳质厚而颇有笔情墨趣,展现了深厚的笔墨技艺和线条魅力。
'''童趣的连环画'''
韩伍先生最初是以[[连环画]]和[[插图]]画“起家”的。他曾是《[[哈哈画报]]》主编,长期在出版社从事美术编创工作,作品曾被《少年科学》等多家儿童杂志连载。韩伍靠着勤奋和悟性,成了有名的连环画家。他是儿童题材、塑造儿童形象的高手,表现人物很细腻,增一笔则多,减一笔则少。他创作的[[连环画]]曾经编织了许多人童年的快乐,连接着经久常新的情感,包容着传统美术的许多表现手段。他创作的《小游击队员柳小猛》,精心刻画出柳小猛这个少年英雄的思想性格,既不拔高,又不概念化,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灯花]]》曾获全国第二届[[连环画]]评比二等奖。这一系列的画充满了童话的梦境,色彩艳丽,童趣盎然。韩伍画儿童借鉴了漫画的某些手法,略带夸张,让孩子们表情更丰富,动作更活泼,在熟练、简约的笔墨中,勾画出儿童的不同情态,表现出他们的喜怒哀乐,揭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在韩伍笔下线条的飘逸与鲜明的色彩中,领略中国传统绘画的无穷魅力和无尽美感。
== 戏曲人物 ==
演员在舞台上纵横捭阖,唱念做打,动如疾风,静若止水,一招一式,曲中有直,直中有曲,构成一幅幅千姿百态的画面。舞台人物的造型之美,转瞬即逝,韩伍用最简练的笔触捕捉人物一刹那的身姿,把寸丝流动之美变为永恒凝固之美。但韩伍的京剧人物画又绝不是对舞台原型的摹写,而是画家在深刻揣摩人物内涵后的再度创作。
受家庭环境影响,韩伍先生从小就热爱[[京剧]]。小时候跟着家人咿咿呀呀,出名之后还是热情不减,留梦在心。职业是绘画,却常与票友一起联欢,还曾专门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票了一出杨(宝森)派名剧《武家坡》。韩伍将京剧与他的绘画笔墨结合,这一类作品均取材于戏曲人物。比如《[[单刀会]]》中的[[关羽]],《[[霸王别姬]]》中的项羽,《马踏青苗》中的曹操,《铡美案》中的包拯等等。这类作品都表现了他心目中戏曲[[人物性格]],富有舞台动感特征。   英雄人物的威武气概、鲜明的戏曲性格、传神的表情都在韩伍笔下用写意与写实的手法结合得趣味盎然。画中人物同样讲究招式、脸谱化,令人过目难忘。笔墨舒展而又明快,从不拖泥带水,更不矫揉造作。在布局上落落大方从不诡谲难解,哗众取宠。在意境上脱俗优雅,古意盎然。形神兼备、古曲新境、画戏又画魂。此外,韩先生深谙“书画用笔同法”(《历代名画记》)的原理,认为:“笔墨线条是中国画的生命与灵魂。”综观韩画用笔线条,均蓄势劲健而富有弹性张力,气淳质厚而颇有笔情墨趣,展现了深厚的笔墨技艺和线条魅力。
■《铁弓缘》
韩伍的父亲韩小梅既为人物画家,亦是戏迷,挥毫之余,击拍吟唱。韩伍从小尾随父亲接触京剧,耳濡目染。因无机会去戏院看戏,他常“孵”在邻居家听收音机、留声机,模仿学唱,被称为“留学生”。有时节日联欢,韩伍偶尔应邀上台客串一两段“娃娃调”,竟也赢得声声喝彩,心里喜滋滋的。祈望天天都有戏好唱。后来虽然从事绘画职业,但“唱戏”的嗜好一直萦绕于脑海,挥之不去。绘画之余,润润声腔,常参与票友联欢,来一两段杨(宝森)派戏,过过戏瘾,梦想成为海上杨派名票。
他还专门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票了一出杨(宝森)派名剧《[[武家坡]]》,饰演其中[[薛平贵]]一角。70多岁的韩伍声音洪亮,字正腔圆,一亮嗓便激起台下一片喝彩。走下台来,只听与他搭戏的年轻演员郭睿钥清脆地喊:“韩老师反应可那个快呦!刚刚有一句台词,在一侧提词的老师说错了,当时我那个担心呀。还好韩老师就这么顶住了,亏他没有念错词,那么我也就过来了!”光票戏不过瘾,韩伍还要将他对京剧的热爱诉诸笔墨。京剧画要真正画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得到圈内外的肯定并非易事,从某种程度上说,要比一般的人物画更难画。   所以,不少成功的人物画家画一般的人物画能够应付裕如,但是,一涉足京剧画,便破绽多多,光环顿失。画京剧画,一需画家对[[京剧]]人物十分熟悉,二要求画家有高超的造型能力和深厚的笔墨功夫。韩伍两者兼备,画起京剧画来自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自成一格,在[[关良]]、[[程十发]]、[[韩敏]]、[[颜梅华]]等高手如林的京剧画创作领域,寻觅到了属于他的独特的一席之地。韩伍画京剧画,善于准确抓住戏中人物的外部动作特征,并通过人物的这些动作特征巧妙地反映人物的心理变化。   翻看他创作的《韩伍京剧作品集》,从《三岔口》《空城计》到《[[霸王别姬]]》《打渔杀家》……17出折子戏中的一个个戏曲人物仿佛从舞台走进了画册,活色生香,令人过目难忘。有一段时间,韩伍应邀为《新民晚报》画[[京剧]]人物连载,国画大师程十发看了赞赏地对他说:“最近我天天在报纸上看你的‘戏’,蛮开心。”
== 参考资料 ==
{{reflist}}[[Category: 韩姓中国人]]
[[Category:画家]]
[[Category:艺术家]]
135,9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