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曾侯乙编钟

增加 48 位元組, 4 年前
音列
===音列===
曾侯乙编钟(以及曾侯乙编磬)上,丰富的文字资料,让人们对 [[ 先秦 ]] 的乐学体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曾侯乙编钟采用了十二音位体系(是十二律体系的变种),这十二个音可以分为三组,“基”、“角”、“曾”。“四基”即四个基础音:徵、羽、宫、商。它们分别有两个变化音:“角”为基音上方大三度,“曾”为基音上方两个大三度。这样,十二个音可以包含在这三音组之中了。
按照“姑洗”为 [[ 宫标音]]
音位 G A♭ A B♭ B C C# D E♭ E F F#
曾 宫曾 商曾 徵曾 羽曾
曾侯乙编钟中,大多 [[ 铭文 ]] 标音都是以“姑洗”为宫。平均来看, [[ 姑洗 ]] 为宫的音,比A440标准音的音高,要低35音分。而姑洗宫标准音,是甬钟(中 · 二 · 8)的正鼓音, [[ 频率 ]] 为256.4Hz。
同时,很多铭文阐述了不同 [[ 阶名 ]] 的对应关系。比如“兽钟之下角,穆钟之商,姑洗之宫,浊新钟之终”。
曾侯乙编钟的 [[ 低音 ]] 区的音密集; [[ 高音 ]] 区的音比较稀疏。
上层 [[ 钮钟 ]] [[ 甬钟 ]] 不同均。甬钟是以姑洗为宫进行标音。上层二、三组钮钟以 [[ 无铎 ]] 为宫的音列(无铎均),上层一组钮钟,属于浊文王均。它们可能来自于其他钟组,同时,三组钮钟均五音不全。
中、下层甬钟是曾侯乙编钟的主体。
中层甬钟,三组钟构成相互重叠的三个音列。如果三组钟正鼓音、 [[ 侧鼓音 ]] 相互补充,可以在C4到G5之间,构成完备的半音阶序列。中、低音部分,正鼓音按照徵、羽、宫、商、角重复排列。高音部分正鼓音、侧鼓音构成六声音阶:宫、商、角、羽曾、徵、羽(即 C6, D6, E6, F6, G6, A6, C7)。
下层甬钟,两组钟的侧鼓音不明显,正鼓音可以构成七声音阶(下徵音阶)。
720,2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