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62
次編輯
變更
南京长江大桥
,無編輯摘要
[[File:南京长江大桥12.jpg|有框|右|<big>南京长江大桥12</big>[http://s06.lmbang.com/M00/DD/A0/DhFprFR9FKOAJ32IAAGHh2S5z-E373.jpg 原图链接][http://www.lamabang.com/topic/id-10132520.html 来自帮妈妈 的图片]]]
==历史背景==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是继 [[ 武汉长江大桥 ]] 和重庆 [[ 白沙沱长江大桥 ]] 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干流的大桥,是第一座完全由中国设计建造并基本采用国产材料的特大型桥梁,因而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该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曾以“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记载入《 [[ 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 》。
20世纪初开通的京沪铁路和津浦铁路在南京被隔断在长江两岸无法贯通,过江客货都要乘船摆渡,严重影响了运输效率。
1918年, [[ 中华民国 ]][[ 北洋政府 ]] 请 [[ 法国 ]] 桥梁专家在南京进行建桥的勘测,但没有结果。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聘请美国桥梁专家 [[ 约翰·华达尔 ]] (John Alexender Low Waddell)进行实地勘察,华达尔认为“水深流急,不宜建桥”。此后,国民政府又先后于1936年和1946年两次考虑建桥,但因中国 [[ 抗日战争 ]] 和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而作罢。
1933年10月22日,下关煤炭港至浦口开通了中国首个火车轮渡,1949年前后运力为每日20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后将运力提高到1958年的每日100渡,但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长江天堑成为京沪铁路的严重瓶颈。
==大桥设计==
1956年,武汉长江大桥还在建设之中,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又做出在南京建设长江大桥、贯通京沪铁路线的决定。武汉大桥的设计施工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进行的,而南京大桥的设计工作全部由中国完成。 [[ 毛泽东 ]] 主席曾询问大桥工程局局长 [[ 彭敏 ]] ,是否还要请 [[ 苏联 ]] 专家。彭敏回答不需要,让毛泽东主席很满意。
1956年5月,铁道部设计总局大桥设计事务所接受设计南京长江大桥的任务,12月完成草测。1957年编成《南京长江大桥设计意见书》,提出燕子矶上游下三山、上元门煤炭港和宝塔桥3个桥址方案。
1957年 [[ 武汉 ]] 长江大桥建成后,铁道部将大桥设计事务所合并到大桥工程局,1958年初将南京长江大桥设计任务改交大桥工程局承担,在大桥工程局成立以 [[ 王序森 ]] 为组长的南京长江大桥设计组。9月,国务院批准成立 [[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 ]] ,由 [[ 江苏省 ]] 省长 [[ 惠浴宇 ]] 担任主任委员。建设委员会选定宝塔桥桥址方案,提出大桥按铁路、公路两用桥设计,考虑桥下可通航万吨级海轮,兼顾城市需要和对美观的要求,并且要求大桥的修建应遵循“多、快、好、省”的方针。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决定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大桥的建设,铁道部发动全国有关方面共同攻关。
1958年10月,铁道部与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在武汉召开南京长江大桥技术协作会议,还成立以 [[ 同济大学 ]] 桥梁专家 [[ 李国豪 ]] 为主任委员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经过多方协作,大桥工程局在 [[ 胡兢铭 ]] 主持起草的《设计意见书》的基础上完成南京长江大桥设计方案。设计工作由大桥局总工程师 [[ 梅旸春 ]] 主持,得到 [[ 同济大学 ]] 、 [[ 中国科学院 ]] 、 [[ 地质研究所 ]]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 大连工学院 ]] 、 [[ 长沙铁道学院 ]] 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李国豪、 [[ 张维 ]] 、 [[ 谷德振 ]] 等专家参加设计。
大桥正桥钢梁设计由王序森主持,大桥现场设计由 [[ 曹祯 ]] 主持,引桥和桥头堡的设计由 [[ 王伟民 ]] 、 [[ 周璞 ]] 负责。
1958年8月至12月进行实测,
1960年6月,大桥总体建设方案编制完成,1961年4月得到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
为保证桥下能通过万吨海轮,大桥原设计净空高度为26米。有部门提出净空高度24米就可以保证万吨海轮通过,交通部部长王首道主持对24米净空高度方案的讨论,铁道部在修改设计方案时采纳24米的方案。但海军和航运部门对此有不同意见,时任 [[ 中共中央 ]] 书记处总书记的 [[ 邓小平 ]] 召集有关负责人研究后,决定净空维持24米。此后反对意见依然没有平息,最后由周恩来总理拍板决定净空高度为24米。
==施工修建==
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第二、第四工程处承担全桥的桥墩基础和铁路、公路桥梁的架设, [[ 上海 ]] 基础工程公司承担两岸公路双曲拱桥及回龙桥的灌注桩基础, [[ 南京市 ]] 市政工程公司承担双曲拱桥的施工, [[ 江苏 ]] 省建筑第一工程公司承担两岸塔楼的上部结构和桥头建筑的外廊和装饰工程。
1959年2月,大桥工程局开始进驻南岸和北岸工地,6月28日引桥工程开始打桩。11月15日, [[ 南京长江大桥工程指挥部 ]] 成立,大桥工程局局长彭敏任总指挥, [[ 梅旸春 ]] 任总工程师。1960年1月18日,主体工程正桥桥墩开工,大桥建设全面启动。
大桥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了技术、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困难。由于桥址地质复杂,正桥下部基础采用4种方式建造:在浅水面覆盖层深厚墩址处,采用重型混凝土沉井,穿越深度达54.87米,创造了当时的中国记录;在基岩好而覆盖层较厚的墩位处,选用钢板桩围堰管柱基础,并首次采用大直径3.6米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柱;在基岩较好、覆盖层较厚,但水位甚深的墩位处,采用首创的浮式钢沉井加管柱的复合基础;在水深、覆盖层厚,但基岩强度较低的墩位处,采用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上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下部为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
利用钢气筒充、泄气来浮托纠编。由于技术限制, [[ 潜水员 ]] 只能使用普通的设备进行水下探测,清基潜水作业深达65米。
1964年9月,大桥工程遭遇建设中的最大危机:在秋汛洪水的冲击下,5号和4号桥墩悬浮沉井的锚绳先后崩断,自重6000多吨的沉井在激流中作最大幅度60米的周期性摆动,大桥面临着沉井倾覆、桥址报废的巨大危险。建桥工人在洪水中冒着生命危险,连续抢险近两个月,最终采用 [[ 林荫岳 ]] 的“平衡重止摆船”方案克服了沉井摆动,使大桥转危为安。
大桥建设还克服了国际形势、国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困难和干扰。
1960年,中国向 [[ 苏联 ]] 订购1.399万吨高强度低合金钢用于大桥钢梁,然而由于中苏关系破裂,从苏联进口的部分钢材不合格,苏联后来更拒绝供货。1961年,中国决定使用国产钢材,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1963年,鞍山钢铁公司成功研制出符合要求的“16锰”桥梁钢,生产该型号钢材1.4万吨,保证了大桥钢梁的架设。大桥开工不久,中国面临三年困难时期,大批工程下马。大桥工程被要求新工人一律精简,经费被压缩到每年不超过3000万元,只够维持日常开销。经铁道部彭敏与江苏省领导人 [[ 江渭清 ]] 、 [[ 惠浴宇 ]] 等人调研上报, [[ 周恩来 ]] 总理批准大桥作为特例继续招工、购买设备,南京市政府则保证了生活物资的供应,施工得以继续进行。经国家计委特批专款,1965年冬大桥全面复工续建。
1966年春,正桥桥墩全部出水,然而当时国际形势紧张,中国在西南开展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加强战备,占用了大量物资和资金,大桥工程的物资再度短缺。当时还有人说,既然大桥在战争中肯定挨炸,是否还有必要完工。铁道部部长 [[ 吕正操 ]] 、副部长彭敏接周恩来总理指示到南京调查,与江苏省委第一书记 [[ 江渭清 ]] 和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 张才千 ]] 研究后,确定了“简化、快通、耐用,准备挨炸,炸了再修”的原则。
周恩来总理批示,不停工,继续架设钢梁使铁路通车,公路桥和附属工程从简,尽量压缩投资。大桥再次全面复工。不久[4][5]不久 文化大革命 ]] 开始,建桥职工分成两派互相“武斗”,大桥工地陷于瘫痪。 [[ 国务院 ]] 对大桥工地实施“军管”,南京军区司令员 [[ 许世友 ]] 派部队入驻工地,调解两派矛盾并参加施工,大桥建设得以继续进行。
在大桥建成前,每天有数千名南京市民在大桥工地义务劳动。大桥建设者热情高涨,南北引桥分别于1965年10月和1966年底架设完成,1966年4月9座正桥桥墩竣工,11月开始从两岸相向架设正桥钢梁。
1968年9月9日至26日,铁道部、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上海铁路局、大桥工程局组成验收交接组,在铁路桥往返开行重载列车进行试验,测试证明钢梁及其结构优良。9月30日,铁路桥首先通车,南京市五万多军民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同时大桥的配套工程南京火车站也举行落成典礼。
10月1日,上海铁路局正式接管铁路桥并开始运营,凌晨3时,从 [[ 福州 ]] 开往北京的46次快车成为铁路桥上通过的第一列客车。12月29日,公路桥正式通车,南京长江大桥全线贯通。由于铁路配套工程尚未全部建成,大桥通车后一度只承担30%的铁路货运量,其余货运列车仍由火车轮渡接运过江。
1973年南京东站交付使用后,下关火车轮渡于5月5日停航,货车从此全部经大桥过江。
==公路桥==
大桥上层为4车道公路桥,车行道宽1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全长4588米。公路桥的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北引桥33孔,南引桥48孔,其中南引桥设分岔落地桥(俗称回龙桥)11孔共316米。[20] 双曲拱桥的平面曲线部分采用“曲桥正做”做法,即采用直梁按曲线拼装,而不是直接使用曲线梁。
==景观设计==
===桥头堡===
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头建筑选用了南京工学院(现 [[ 东南大学 ]] )建筑系 [[ 钟训正 ]] 等设计的复式桥头堡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大桥正桥南北两端各设大桥头堡一对、小桥头堡一对。大堡塔楼高70米、宽11米,米黄色,分立于大桥两侧,大堡高高凸出公路桥面,顶端为高5米、长8米的钢制“ [[ 三面红旗 ]] ”,呈飞跃前进状。桥头堡建成后,“三面红旗”的特色风格风靡全国,被多次模仿。堡内有电梯通往桥下的公园、铁路桥(不对外开放)、公路桥和堡顶的平台。
小堡位于大堡向引桥方向68.7米处,结构、外型、颜色与大堡类似,仅体量略小。小堡凸出公路桥面的部分为5米高的灰色“工农兵学商”混凝土群像。
为设计浮雕图案,大桥建设委员会专门成立了美术设计组。最初曾提出两套方案,一套以中国革命圣地为主题,另一套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为主题。
最终确定采用第二套方案,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和产业,包括北京火车站、大寨大队、鞍山钢铁公司、 [[ 大庆油田 ]] 、 [[ 抚顺煤矿 ]] 、 [[ 内蒙古大草原 ]] 、沙漠驼铃、上海万吨级轮船、新安江水电站、海岛女民兵、海南岛椰林风光、 [[ 青藏铁路 ]] 、成昆铁路等。
方案确定后,美术组的12名成员以及支援绘图工作的 [[ 南京工学院 ]] 土木工程系7、8名师生从1968年5月工作到8月,完成了设计任务。浮雕的木模专门请上海木雕厂、 [[ 苏州 ]] 红木雕刻厂和南京工艺雕刻厂的老师傅负责雕刻,最后由 [[ 南京 ]] 晨光机械厂完成浮雕的铸造。
浮雕的创作受到 [[ 人民英雄纪念碑 ]] 浮雕和北京十大建筑雕塑的影响,综合了 [[ 欧洲 ]] 雕塑的写实手法、中国山水画的构图方式和汉代画像石的传统,把乌托邦想像、意识形态、 [[ 艺术 ]] 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桥栏浮雕与大桥的其他装饰物风格和谐一致,体现了鲜明的毛泽东时代的风貌,是当时大众艺术的经典作品。
==相关文化==
纪录片《南京长江大桥》主题歌
中央广播文工团 演唱
(1968年)
==所获荣誉==
1960年,南京长江大桥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 [[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 》。
1978年,南京长江大桥获全国铁路科技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
2004年5月,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期间评出了首届“全国十佳桥梁”,南京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二桥入选。
2014年7月,入选不可移动 [[ 文物 ]] 。
2016年9月,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018年1月,入选“ [[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 ”第一批名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