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3,859
次編輯
變更
陶埙
,無編輯摘要
[[File:陶埙.jpg|有框|右|<big>陶埙</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5932432529&di=897d85c37b38f037a0895016d2999e48&imgtype=0&src=http%3A%2F%2Fwww.luoyue.org%2Fnewsimg%2Fsd778fae6-c0b6-45dd-90c7-f7de2a00ae88.jpg 原图链接][http://news.lanzhou.cn/system/2017/05/17/011369013.shtml 来自骆越文化网 的图片]]]
全国多地都有出土, [[ 西安 ]][[ 半坡遗址 ]] 、 [[ 山西 ]][[ 万荣县 ]] 荆村遗址、 [[ 山东 ]][[ 龙山文化 ]] 遗址、 [[ 甘肃 ]] 玉门火烧沟遗址、 [[ 河南 ]] 安阳殷墟侯家庄遗址,以及 [[ 太原市 ]] 郊义井村、 [[ 浙江 ]] 余姚 [[ 河姆渡遗址 ]] ,都曾出土过形状各异的陶埙。
==乐器形成==
古代《乐书》引用古人樵周的话说:“幽王之时,暴辛公善埙”。 《世本》认为暴辛公作埙。王子年《拾遗记》上说:" “ 庖牺氏易土为埙" ” 。这种认为埙乐器为个人首创的观点,尽管在早期年代历代相传,但总缺乏一些有力的依据。
按科学的观点,埙应当是先民们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乐器。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古有记载谓之“石流星”),由于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或洞,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掷向猎物时,空气流穿过石上的空腔,形成了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早期的埙就是这样产生的。
==陶埙种类==
在中国古代宫廷中,埙分为颂埙和雅埙。所谓雅埙,指体积大(“大如鹅卵,谓之雅埙”《三礼图》),在雅乐中应用;所谓颂埙,指体积小(“小者如鸡子,谓之颂埙”《三礼图》),常在雅乐之外的其他宫廷音乐中应用。埙体的外观式样历史流传下来的也很多: [[ 唐三彩 ]] 陶埙,红陶刻花埙,怪兽埙,人面埙,绘龙埙……最原始的埙没有音孔只有吹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演奏的需求,埙的音孔渐渐增多了。
按音孔来分,从无音孔到有音孔,从一孔到二孔、三孔、五孔,古代已经有六孔埙, [[ 清代 ]] 宫廷 [[ 云龙埙 ]] 即是六孔埙。现代普遍流行十孔埙。
==陶埙品牌==
[[File:关于常用指法和转调.jpg|有框|右|<big>关于常用指法和转调</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5933812916&di=2ccf69513827f9a94f9d99e802968ede&imgtype=jpg&src=http%3A%2F%2Fimg1.imgtn.bdimg.com%2Fit%2Fu%3D1476263891%2C1028267105%26fm%3D214%26gp%3D0.jpg 原图链接][http://m.99114.com/chanpin/85761995.html 来自中国网库 的图片]]]
埙的常用指法有筒音做低音5或是6,中音1或是2或是3等。每把埙都有自己的基本调, [[ 阴氏陶埙 ]] 一般的基本调指的是筒音做低音5时的调,在这个的基础上再变出别的调来。这对初学者已经很难了,我建议初学者只掌握基本指法就可以了 ,基本指法音最全 ,八音孔埙筒音做低音5可以吹到高音1,十音孔埙还可以吹到高音2或是高音3,足够初学者用了。学会基本指法以后再学学乐理知识,然后在考虑学转调。
==历史演绎==
《旧唐书.音乐志》说:“埙,立秋之音,万物曛黄也,埏土为之……”。《诗经》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音迟”),埙与篪的组合是古人长期实践得出的一种最佳乐器组合形式,由于埙篪合奏美丽而不乏高亢,深沉而不乏明亮,两种乐器一唱一和,互补互益,和谐统一,因此被后人比作兄弟和睦之意。古诗云:“天之诱民,如埙如篪”,说的是上天诱导平民,如同埙篪一样相和。埙篪之交也象征着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高尚、高贵的和纯洁和牢不可破的友谊。
唐代 [[ 郑希稷 ]] 在《埙赋》中说:“至哉!埙之自然,以雅不潜,居中不偏,故质厚之德,圣人贵焉”。这就是说,埙所发出的自然而和谐的乐音,能代表典雅高贵的情绪和雍容的气度。所以古代的圣人们是十分器重这种乐器的。
埙和埙的演奏,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儒家礼教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曾一度失传===
最早的埙制作简单, 仅能吹出一个音。根据山西省万泉县(现为万荣县)荆村出土的三个埙,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埙的发展历程。考古研究表明,这三个埙产生于殷代之前(公元前16~11 ~11 世纪)。第一枚是立方形,只有一个吹孔,能吹出一个音;第二枚是卵圆形,有一个吹孔和一个音孔;第三枚为圆形,有两个音孔。
后期的陶埙有几个音孔,到了殷代发展为五音孔,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六孔埙产生于汉代(公元前206年~后220年),并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在可考的 [[ 文字 ]] 之中,我们可以确认埙在 [[ 战国 ]] 初就广泛应用于宫廷的祭奠活动中。秦汉以后,埙成了宫廷雅乐乐器大家族中重要的成员。
埙以它那特有的神韵,独占八音之土,曾在普通百姓中广为流传,也是宫廷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合奏或独奏。然而到清朝末年,人们除了在欣赏宫廷雅乐时还可偶或一闻埙乐外,几乎不记得还有埙这样一种乐器了。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公演中埙乐几绝于耳。
==独特气质==
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也许正是埙这种非凡音色,古人在长期的 [[ 艺术 ]] 感受与比较中,就赋予了埙和埙的演奏一种神圣、典雅、神秘、高贵的精神气质。
《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
秦源陶埙的音程、音色和音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演奏曲目有《楚歌》、《苏武牧羊》和《问天》等。
1993年,埙乐大师 [[ 刘宽忍 ]] 与当代作家 [[ 贾平凹 ]] 出版了埙乐专辑。1997年, [[ 张维良 ]] 出了第一张埙乐专辑《问天》。福娃埙是制埙大师张荣华为 [[ 奥运会 ]] 特制且仅此一套的彩陶埙。
==参考文献==
[[Category:910 音樂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