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郑国渠

增加 43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郑国渠.jpg|有框|右|<big>郑国渠</big>[http://img0.dili360.com/ga/M01/00/47/wKgBy1Q2YK2AEvmeAAP5l91tD2E327.jpg@!rw9 原图链接][http://www.dili360.com/ch/article/p5350c3da5a5e063.htm 来自中国国家地理 的图片]]]
'''郑国渠''',中国战国时,韩国著名水利学家“郑国”(郑氏,名国),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年)为秦所筑河渠,长三百里,位于今日中国[[陕西省]]泾阳县上然村泾出口一带。为纪念工程师[[郑国]],称“郑国渠” <ref>[http://www.sohu.com/a/246030888_223891 郑国是韩国的水利专家——别懵圈~几分钟给你说明白!],搜狐,2018-08-08 17:26</ref>
==兴修目的==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平原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
郑国渠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郑国渠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 <ref>[http://fashion.163.com/16/1110/17/C5HDJH5P00264OPK.html 郑国渠:沿用2000多年的灌溉古渠],网易,2016-11-10 17:29:21</ref>
==历史沿革==
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这一年是秦王政元年。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洫志》秦王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 <ref>[https://www.y5000.com/zgls/44882.html 郑国渠的历史故事],中国历史网,时间:2019-07-17 14:51:08编辑:梓岚</ref>
郑国渠是以泾水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农田的水利工程。《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都说,它的渠首工程,东起中山,西到瓠[hù胡]口。中山、瓠口后来分别称为仲山、谷口,都在泾县西北,隔着泾水,东西向望。它是一座有坝引水工程,1985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秦建明等,对郑国渠渠首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经勘测和钻探,发现了当年拦截泾水的大坝残余。它东起距泾水东岸1800米名叫尖嘴的高坡,西迄泾水西岸100多米王里湾村南边的山头,全长2300多米。其中河床上的350米,早被洪水冲毁,已经无迹可寻,而其他残存部分,历历可见。经测定,这些残部,底宽尚有100多米,顶宽1-20米不等,残高六米。可以想见,当年这一工程是非常宏伟的。
126,0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