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柏林洪堡大學

增加 18,771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柏林洪堡大學'''(德語:'''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HU Berlin'''),是德國首都柏林目前四所公立大…”
'''柏林洪堡大學'''([[德語]]:'''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HU Berlin'''),是[[德國]]首都[[柏林]]目前四所公立大學中最古老的大學,在城中區中央,於1809年由[[普魯士]]王國文教部長[[威廉·馮·洪堡|威廉·馮·洪保特]]、哲学家費希特及神学家施莱尔马赫以「柏林大學」之名所創立,并與1810年秋天開學,是第一所新制的[[大学 (教育)|大學]],拥有十分辉煌的历史,是世界著名的頂尖學府,也是歐洲頂尖大學之一。從1810年建校,它的正式名稱為“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學”(德語:''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被世人簡稱為柏林大學。在1949年,為了紀念学校的創始人著名的洪堡兄弟,而重新命名為柏林洪堡大學。

柏林洪堡大學有九個學院,其中包括與柏林自由大學共享的醫學院。該校是世界影響巨大的“洪堡高等教育”模式的開創者,被稱為世界“現代大學之母”,對於[[歐洲]]乃至於全世界的影響都相當深遠,該校後因[[二戰]]緣故,而與[[柏林自由大學]]誕生關聯密切。柏林洪堡大学2012年6月入选为11所德国“[[德国大学卓越计划|精英大学]]”之一。在2019年7月揭晓的第三轮卓越计划评选中,同[[柏林自由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以“柏林大学集团”的名义共同提出申请,并再次获得了“精英大学”的称号。 截止2017年,共有[[各大學諾貝爾獎得主列表|55位校友、教师及研究人员]]获得过诺贝尔奖。該校在哲學,藝術,法律,政治,數學,物理,化學科學上有眾多著名校友。

== 創校理念 ==
1809年8月16日普魯士教育改革中,由當時國王[[:de:Friedrich_Wilhelm_III._(Preußen)|腓特烈‧威廉三世]]依文教部長[[威廉·馮·洪堡|威廉·馮·洪保特、哲學家費希特和神學家施萊爾馬赫的建議]]創立「柏林大學」(Universität zu Berlin),拉丁文名稱 「Alma Mater Berolinensis」。於1810年開始運作校務。1810年至1945年間,全名為「腓特烈-威廉-大學」(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1949年更名為「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柏林洪堡大學是依據創校者[[洪堡|洪保特]]「'''研究與教學合一'''」的精神所創立,於1810年所創立的新制大學,他也希望柏林洪堡大學能成為「現代大學之母」('''Mutter aller modernen Universitäten''')。根據洪堡的理念,現代的大學應該是「知識的總和」('''Universitas litterarum'''),教學與[[研究]]同時在大學內進行,而且[[學術自由]],大學完全以知識及學術為最終的目的,而非實務人才的培育。洪堡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他说的科学指纯[[科学]],即[[哲学]]。而修养是人作为社会人应具有的素质,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结果,它与专门的能力和技艺无关。根据纯[[科学]]的要求,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有二:寂寞和[[自由]]。寂寞意味着不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所左右,与之保持距离,强调大学在管理和学术上的[[民主]]性。在洪堡看来,自由与寂寞是相互关联、依存的,没有寂寞(独立)就没有自由。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点为依据。在此之前,不論歐洲或美國的大學,都還是沿袭[[修道院]]教育的傳統,以培養教師、公職人員或貴族為主,較不重視研究。此後洪保特的理念傳遞至歐、美各地,也成為許多大學仿效的對象。  

== 歷史 ==

=== 初創與擴張 ===
洪保特大學起初名為腓特烈-威廉-大學(,1810年),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支持下设立。成立初期分別有[[法律]]、[[醫學]]、[[哲學]]與[[神學]]等4個[[學院]],學校老師共有52名教師及256位學生,而哲學院的[[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黑格爾]]、法學院的[[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薩維尼]]、古典語言學家(德語:)、醫學院的及農學家,則象徵了當時洪保特大學各學院的精神。在过去的两个世纪,洪保特大学是德国最著名的思想家的诞生地,其中包括唯心主义哲学家[[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费希特]];神学家[[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施莱尔马赫]];哲学家[[黑格尔]]、[[亚瑟·叔本华|叔本华]]、[[弗里德里希·谢林|谢林]]、文化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以及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和[[马克斯·普朗克|普朗克]]。 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卡尔·马克思|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恩格斯]]也求学于洪堡大学。诗人[[海因里希·海涅|海涅]]、德国统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俾斯麦]]、德国共产党创建人[[卡尔·李卜克内西|李卜克内西]]、欧洲议会主席[[罗伯特·舒曼 (政治家)|舒曼]]都是该校毕业生。在过去的200多年中,洪保特大学诞生了5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任职教师、研究人员和畢業校友)。洪保特大学的办学模式为世界上的许多大学,如日本的東京大學、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州立大學所效仿。


除了传统的学科,如科学、法律、哲学、历史、神学和医学,洪保特大学大力发展了许多其它新兴学科。在19世纪下半叶,洪保特大学的自然学科诞生了许多伟大的学者,如化学家[[奧古斯特·威廉·馮·霍夫曼|霍夫曼]];物理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亥姆霍兹]];数学家[[恩斯特·库默尔|库默尔]]、[[利奥波德·克罗内克|克罗内克]]、[[卡尔·魏尔斯特拉斯|维尔斯特拉斯]];内科医生[[约翰内斯·彼得·缪勒|缪勒]]、、[[鲁道夫·菲尔绍|菲尔绍]]、[[罗伯特·科赫|科赫]](德語:Robert Koch)等。在这段迅速发展的时期,洪保特大学逐渐合并了柏林其它一些独立的学院,比如夏里特(Charité)医学院等。在20世纪20年代,洪保特大学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学术中心,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黄金[[柏林1920年代]]」。洪保特大学从建校时起就开始进行自然博物馆的建设和藏品的搜集,至今,大学博物馆尤为著名。

=== 女性參與 ===

與歐美大部分大學一樣,大學最早並沒有[[女性]]的空間,一直到1908年,洪保特大學才開始收女學生,但不久之後就開始有女的助理與兼任女[[教授]],著名的核分裂學者[[莉澤·邁特納|邁特納]]就曾於1926年以特聘教授的身份任教於洪保特大學,不過大學真正頒發教授教席給女性,則是1945年之後的事情。

=== 納粹德國時期 ===
在1933年之後,像其他的德國大學一樣,柏林大學被納粹法西斯政权嚴重影響,校圖書館內20000余冊圖書因“腐化墮落”和由納粹政權反對者所著,被在3月10日被焚燒。250名教授和學校猶太裔僱員在1933年到1934年被迫害開除。大量的學位被撤銷。持有不同政見的教職工和學生被拒收、開除和勒令退學,這期間共有三分之一的學校人員被開除。

=== 兩個「柏林大學」 ===
1810年柏林大學創校,校區原址位于[[菩提树下大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柏林原本只有一个「柏林大學」,而大學師生也很驕傲地以[[拉丁文]]校名「柏林大學」()自稱。[[冷戰]]期間,柏林大學被劃入[[東柏林]]境內,部分師生從原校出走,並在美英等西方陣營的支持下,1948年於西柏林成立了「自由的柏林大學」(即今[[柏林自由大學]]),成为西德學術重鎮。「真理、公平、自由」()是柏林自由大學建校以來的校訓。柏林大學分裂之後,位於東柏林的原址校區則於1949年改名為現今的柏林洪保特大學,以紀念大學創辦人、德國著名教育改革家[[威廉·馮·洪堡|洪保特]]兄弟。

在华文世界中,「柏林大学」一詞在1948年之前专指今天的柏林洪保特大学(例如小说围城中所称的柏林大学)。冷戰結束前,「柏林大学」則普遍又指的是柏林自由大学。这两所「柏林大学」如今是各自独立的大学,但由於政府預算吃緊,兩所「柏林大學」逐漸開始在較多領域合作、合併。例如兩校的[[醫學]]院就於2003年合併成柏林大學夏里特醫學院。

=== 教学研究 ===

柏林洪保特大學位於柏林市中心[[菩提树下大街]],所在地为原先的[[海因里希王子宮]]Palais des Prinzen Heinrich,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为其弟弟[[亨利 (普魯士)|亨利亲王]]修建的宫殿。两德统一后,洪堡大学在柏林市东南部的Adlershof科技园区兴建了新校区,并在1998年以后将该校的自然科学系陆续迁往本区。

目前共有9個[[學院]]、11个交叉研究中心、18个研究生院、2百多個專業或科系,[[學生]]3万多人。

* [[法学|法律科學]]学院
*[[数学|生命科学学院]]([[物理]],[[生物]],[[化学]],[[农学]]与[[园艺]])
* [[数学]]与[[自然科学]]学院([[地理]],[[数学]],[[计算机]],[[心理]])
*[[医学]]院-[[Charité]]
* [[哲学]]学院([[哲学]],[[历史]],欧洲[[民族]],[[图书馆学]]和 [[信息]]学)
* [[哲学|语言与文学科学学院]]([[文学]],[[语言学]],[[斯堪的那维亚]]研究,[[罗曼语|拉丁语]]文学,[[英语]]和[[美语]]研究,[[斯拉夫语]],古典文献学)
* [[哲学|文化、社會與教育科學學院]]([[社会学]],[[文化]]学/艺术,[[亚洲]]/[[非洲]][[研究]](包括[[考古学]]),[[性别]]研究、[[体育]],[[教育]]等)
* [[神学]]学院
* [[经济]]科学学院

其它两个独立的研究机构:
* [[英国研究中心]](德語:Grossbritanien Zentrum)
* [[柏林自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

联合研究中心:
* 跨文化教育与交流研究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建立,是洪堡大学与其他国外高校第一次共同合作成立的研究中心。)

=== 新制學位 ===

洪保特大學從2000年開始,为了配合旨在衔接欧洲诸国高等教育的“[[波隆納进程]]”(Bologna Agenda),開始設立擁有[[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的英美制的學系,例如[[統計學]]學士、統計學碩士、跨[[大西洋]]區域研究碩士、[[高分子]]碩士等科系。

== 著名校友 ==

柏林洪保特大學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可以說是世界學術的[[中心]]。許多知名學者、政治家都在這邊留下了他們的身影,柏林洪保特大學也產生過55'''位[[諾貝爾獎]]'''得主,成就驚人。

=== 教師 ===


柏林洪保特大學的教師陣容十分强大,包括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马克斯·普朗克|普朗克]]、[[亥姆霍兹]]、[[薛定谔]]、[[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赫兹]]、[[韦恩]]等,生物化学之父[[费歇尔]],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冯·诺伊曼|诺伊曼]],化学家[[拜耳]],哲學家[[費希特]]、[[謝林]]、[[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黑格爾]]、[[亚瑟·叔本华|叔本華]]、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李特尔]],神學家[[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施莱尔马赫]]、法學家[[薩維尼]]、[[法蘭茲·封·李斯特|李斯特]]、历史学家[[兰克]]都曾在此任教。

=== 學生 ===
共產黨理論的創始者[[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都曾就讀過柏林洪保特大学,其他曾在此就讀的還包括歐洲議會主席舒曼、哲學家[[費爾巴哈]]、著名詩人[[海涅]]、鐵血宰相[[俾斯麥]]、火箭专家[[冯·布劳恩|布劳恩]]及作家[[庫爾特·圖霍爾斯基|圖霍爾斯基]](Kurt Tucholsky)等。

柏林大學也吸引了不少中國[[留學生]],[[國立中央大學|中央大學]]老校長[[羅家倫]]、美學家[[宗白華]]、書畫家[[溥心畬]]、哲學家[[陳康]]、物理學家[[王淦昌]]、氣象學家[[呂炯]]、地球物理學家[[趙九章]]、獸醫學家[[盛彤笙]]、歷史學家[[陳寅恪]]、[[傅斯年]]、[[韓儒林]]以及[[周恩来]]、[[馬君武]]、[[顧孟餘]]、[[朱家驊]]、[[谷正綱]]、[[關吉玉]]、[[章伯鈞]]、[[張君勱]]、[[俞大維]]和[[包尔汉]]等人曾在此就讀。

=== 诺贝尔奖得主及知名人士 ===

* [[米歇尔·巴切莱特]](1951- ),儿科及流行病学家,智利总统
* [[阿兹米·比沙拉]](1956- ),政治家
*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809-1882),神学,圣经评论家和哲学家
*[[貝克(Jurek Becker)}}(1937-1997),作家
* [[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首任德国总理
* [[迪特里希·潘霍华]](1906-1945),神学家
* [[马克斯·玻恩]](1882-1970),物理学家,1954诺贝尔奖得主
* [[布爾達(Michael C. Burda)}},宏观经济学家
* [[恩斯特·卡西尔]](1874-1945),哲学家
* [[Adelbert von Chamisso||夏米索(Adelbert von Chamisso)}}(1781-1838),自然科学家及作家
* [[威廉·狄尔泰]](1833-1911),哲学家
*[[杜波依斯]](1868-1963),美国非裔活动家
* [[保罗·埃尔利希]](1854-1915),物理学家,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记者和哲学家
* [[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1804-1872),哲学家
* [[费希特]](1762-1814),哲学家
* [[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1852-1919),现代生物化学创始人,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 [[沃纳·福斯曼]](1904-1979),内科医生,1956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 [[詹姆斯·弗兰克]](1882-1964),物理学家,1925年诺贝尔奖得主
* [[Ernst Gehrcke||格爾克(Ernst Gehrcke)}}(1878-1960),实验物理学家
* [[雅各布·格林]](1785-1863),语言学家和文学评论家
* [[威廉·格林]](1786-1859),语言学家和文学评论家
* [[弗里茨·哈伯]](1868-1934),化学家,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 [[奥托·哈恩]](1879-1968),化学家,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 [[William Reginald Halliday||哈勒代(Sir William Reginald Halliday)}}(1886-1966),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校长(1928-1952)
*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哲学家
* [[海因里希·海涅]](1797-1856),作家和诗人
* [[维尔纳·海森堡]](1901-1976),物理学家,1932年诺贝尔奖得主
*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1821-1894),医生和物理学家
* [[古斯塔夫·赫兹]](1887-1975),物理学家,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 [[海因里希·赫兹]](1857-1894),物理学家
*[[赫謝爾(Abraham Joshua Heschel)]](1907-1972)哲学家和神学家
*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1852-1911),化学家,19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 [[Max Huber||胡伯(Max Huber)]](1874-1960),国际律师和外交家
* [[胡佛蘭(Christoph Wilhelm Hufeland)]](1762-1836),微生物学创始人
* [[威廉·馮·洪堡|威廉·馮·洪保特]](1767-1835),政治家、语言学家和大学创始人
* [[亚历山大·冯·洪堡|亚历山大·冯·洪保特]](1769-1859),地理学家
* [[羅伯·柯霍]](1843-1910),内科医生,190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 [[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1853-1927),内科医生,1910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 [[拉紹爾(Arnold von Lasaulx)]](1839-1886),[[矿物]]学家
* [[马克斯·冯·劳厄]](1879-1960),物理学家,1914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 [[華西里·列昂惕夫]](1905-1999),经济学家,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 [[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33-1905),地理学家
* [[卡尔·李卜克内西]](1871-1919),社会主义政治家和革命家
*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哲学家
*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哲学家、社会学家
* [[恩斯特·麦尔]](1904-2005),生物学家
* [[莉泽·迈特纳]](1878-1968),物理学家,1966年费米奖得主
*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1809-1847),作曲家
*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历史学家,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马克斯·普朗克]](1858-1947),物理学家,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 [[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1886),历史学家
* [[罗伯特·雷马克]](1815-1865),细胞生物学家
* [[李特尔]](1779-1859),地理学家
* [[弗里德里希·谢林]](1775-1854),哲学家
*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1768-1834),哲学家
* [[本哈德·施林克]](1944- ),作家,''Der Vorleser''([[朗读者]])
* [[施耐爾森(Menachem Mendel Schneerson)}}(1902-1994),哲学家和神学家
* [[亚瑟·叔本华]](1788-1860),哲学家
* [[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物理学家,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 [[格奧爾格·齊美爾]](1858-1918),哲学家、社会学家
* [[梭羅麥契克(Joseph B. Soloveitchik)]](1903-1993),哲学家和神学家
* [[维尔纳·桑巴特]](1863-1941),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
* [[汉斯·斯佩曼]](1869-1941),生物学家,1935年诺贝尔生物学奖
* [[麥克斯·施蒂納]](1806-1856),哲学家
* [[库尔特·图霍夫斯基]](1890-1935),作家和记者
* [[鲁道夫·菲尔绍]](1821-1902),医生和政治学家
*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1880–1930),地质学家和气象学家,发现大陆漂移
* [[卡尔·魏尔斯特拉斯]](1815-1897),数学家
* [[威斯特法爾(Wilhelm Heinrich Westphal)]](1882-1978),物理学家
* [[威廉·维恩]](1864-1928),物理学家,1911年物理学奖得主
* [[乌尔里希·冯·维拉莫维茨-默伦多夫]](1848-1931),语言学家
*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1872-1942),化学家,1915年诺贝尔奖得主
* [[马克斯·韦伯]] (1864-1920), 社会学家、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101175500/http://www.hkcc-polyu.edu.hk/staff_directory/science_technology/CHAN,_Pat_Pik-wah-198.html 陳碧華] Dr Pat Pat (2018), HKCC lecturer

== 参考资料 ==
110,9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