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崇圣寺三塔

增加 36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余里。修塔时运力不足,还用山羊来驮砖,如今大理的银桥村,古时称为“塔桥村”。古籍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修建三塔后,又建了规模弘大的崇圣寺。
1925年地震,塔顶震落,残破很重。建国后政府对三塔保护十分重视,1978年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维修 <ref>[5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13481/e343XpqnuzlktL2nHiVXMYHf4 崇圣寺三塔] ,中国青年网[引用日期2013-04-13]</ref> 。
[[File:崇圣寺三塔2.jpg|缩略图|右|400px|[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23/1004fc9fa2794f4794535f0c30d187c0.jpeg 原圖鏈接][http://www.sohu.com/a/218460427_551718 来自成都旅游网]]]
塔顶四角端残存骨架一具,高68厘米,向前弯曲,铁架外包鎏金铜皮。李元阳《云南通志·寺观志》称千寻塔:“错金为顶,顶有金鹏,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佛图寺塔、宏圣寺塔及昆明慧光寺等塔均有此装饰,是云南早期密檐塔特点之一。
16层塔檐四隅埋置三通铁拉链一套。链尾穿过塔檐铆固在檐下扁铁箍架上,链端固定塔刹四角垂链 [6]
[[File:崇圣寺三塔3.jpg|缩略图|右|400px|[http://pic41.nipic.com/20140508/5141555_015019117166_2.jpg 原圖鏈接][http://www.nipic.com/show/10243145.html 来自昵图网]]]
[[北(南)塔]]
10层塔檐檐口以上内收119厘米砌八角刹座,高50厘米。塔刹高4.85米,中心柱方形铁柱,固定端埋深2.68米、通长7.48米。柱底10×10厘米、柱头2×2厘米。为了增强中心柱稳定,塔刹基座以下的砌体内埋置20~23厘米大条石三层,层距55.71厘米。条石中心凿孔固定铁柱。
塔刹由三层葫芦一层伞盖组成,葫芦直径自上而下分别为69、82、100厘米,紫铜鎏金。伞盖残,依南塔径约2米有平出无升起,形若伞状。脊端饰桃形鎏金面叶,八角垂铜带,断面420.8厘米,鎏金,各悬挂铎铃8只 [6]
南北二塔不但构造、外形、大部相同,做法有趣的是二塔相对而倾,南塔倾斜18°,塔尖偏心93厘米,方向西北。北塔倾斜12°,塔尖偏心90厘米,方向西南。按“旁二塔如翼内向”记载,400多年前已是倾斜之塔了 [6]
==重点保护==
1994年10月,成立了崇圣寺三塔文物保护管理所,随后又组建了三塔公园。
2005年4月崇圣寺大规模恢复重建竣工,结束了崇圣寺三塔近百年来“有塔无寺”的历史。崇圣寺的规划布局以保护三塔为核心,借鉴了世界著名寺庙布局的特点,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特色之精华,按主次三轴线,八台九进十一层次进行规划建设 [8] 。 
==旅游信息==
最佳时间:四季皆宜
交通指南:从大理古城北门往北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 <ref>[12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13481/f959Nt9UyrGs0eYi1haUNv47_FfNlf72aXL1xfDaRC3-OgDeJ6u1gWgeUFDozgRvtIl9HsODyd6dCHPiuHryM-PZfrnicTCAcQE_CSvv_wVznKW2ff35zw 崇圣寺三塔 大理的地标性建筑 ] ,新浪.2014-09-30[引用日期2015-08-09]</ref>
崇圣寺三塔还在80年代衍生出一个三塔倒影公园。公园占地27亩,有水面积达10多亩。
公园坐北向南,背靠一公里许的崇圣寺三塔,以园内的潭水能非常清晰地倒映出三塔姿态而得名 [13]
==视频==
9,2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