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隆德县

移除 7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隆德县.jpg|450px|缩略图|右|隆德县[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806474187&di=088863b0052b244c89f96dce13d84ca6&imgtype=0&src=http%3A%2F%2Fpic.xhby.net%2F003%2F006%2F881%2F00300688111_1e84fa47.jpg 原图链接][http://news.xhby.net/system/2018/08/14/030864786.shtml 来自宁夏新闻网 的图片]]]
''' 隆德县 ''' 是中国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宁夏南部。隆德县得名于羊牧隆城及德顺军两名之尾首二字。
地处北纬35度21分至35度47分、东经105度48分至106度15分之间。东望关陕,西眺河洮,南走秦州,北通宁朔;襟带秦凉,拥卫西辅,有" 关陇锁钥" 之称。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41公里,全县幅员面积985平方公里。总人口18.21万人(2013年),县政府驻城关镇。
==历史沿革==
清仍属陕西省平凉府,初设仁隆、德化二里,康熙三年(1664年)编废藩租户为效义里共3里。光绪间,编东、西、南、北、中5区。
中华民国,隆德县属甘肃省陇东道、泾原道,旋属 [[ 甘肃省 ]] 第二行政区。全县编21堡。民国二年(1913年),属甘肃泾源道。十四年(1935年),属甘肃省第二行政督察区。十七年(1938年)全县编为6区。二十九(1942年),设置西吉县,将平峰镇和蒙宣、兴平、将台3乡划归西吉县。三十一年(1944年8月),设西吉县,平峰、蒙宣、韩沟、将台划给西吉。划后设3镇6乡。
1949年,隆德解放。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隆德县下辖10乡3镇,113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7.64万人,其中 [[ 回族 ]] 人口1.8万人。
: 城关镇、沙塘镇、联财镇。
: 观庄乡、山河乡、凤岭乡、杨河乡、好水乡、陈靳乡、神林乡、张程乡、奠安乡、温堡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隆德县位于宁夏南部边陲,六盘山西麓,县境北毗连静宁、西吉,东南直接泾源、庄浪,东北周边与固原接界。地处北纬35度21分至35度47分、东经105度48分至106度15分之间。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41公里,全县幅员面积985平方公里。清凉河在城南, [[ 清流河 ]] 在城北,二水在城西三里店交汇。
隆德境内多山。六盘山主峰海拔超过2900米,因中共领袖 [[ 毛泽东 ]] 诗句"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清平乐·六盘山>闻名。此山有些地段林木葱郁,不同于周围黄土高原之童山濯濯 。20 。二十 世纪六十年代尚有 [[ ]] [[ ]] 等猛兽出没。山顶建有 [[ 中国工农红军 ]][[ 长征 ]] 纪念亭,电视转播塔,气象站等。全长2385米的六盘山公路隧道洞穿山腹。
===地形地貌===
 
隆德县地形东高西低,十山九沟,六盘山东峙,7条河西流,形成谷地,丘陵插嵌众水之间。最高海拔美高山2942米,大部分区域在1900至2500米之间。 地貌类型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55.70%)、阴湿土石山区(占33.26%)、河谷川道区(占11.04%)。除六盘山外,散处于全县较为有名的山脉是凤太山、牧丹山、峰台梁、清凉山、北象山、蟠龙山等。沟道138条,山峰115座,峡谷5条,湾296个,滩15个,梁104个。
===水文===
 
隆德县境内地表水有渝河、庄浪河、好水河、什字河、水洛河、唐家河、甘渭河等七大河流。隆德地势东高西低,水流方向为东西走向。地下水分白垩系基岩风化裂隙潜水,河谷第四系砂砾石层潜水含水和黄土上层滞水。
===气候===
 隆德县气候属中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性气候,春低温少雨,夏短暂多雹,秋阴涝霜旱,冬严寒绵长,素有" 溽暑有风还透骨,芳春积雪不开花" 之说。年平均气温5.1度,为全区最低气温,1月份最低,极值为-25.7度;7月份最高,极值为31.4度。 年平均日照时数2228小时,无霜期124天,最少94天。 年均降水量745.4毫米,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尤以7、8 两个月为降水集中季节。1995年以来,由于连年持续干旱,降水量大大下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大风、干旱、冰雹、霜冻等。
河谷川道农牧区属湿润干旱过渡地带,气候温暖干燥,黄土丘陵农林区半干燥温热。
===土壤===
 
隆德县土地分始成土、黑垆土、黑麻土、新成土、棕壤、灰褐土、黝土、山地草甸土、草甸土、沼泽土10个类型。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隆德县总人口17.5392万人,其中, [[ 族15族]]15.2587万人, [[ 回族 ]] 人口2.2686万人,其它民族119人。男性90987人,女性84405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8∶100。
隆德县常驻民族有汉族、回族、 [[ 满族 ]] [[ 藏族 ]] [[ 蒙古族 ]] [[ 壮族 ]] [[ 苗族 ]] [[ 土家族 ]] 等民族,其中藏族10人,蒙古族12人,壮族13人,苗族10人,土家族10人,其它民族64人。
==自然资源==
 
===矿产===
 隆德县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 油页岩、泥炭、铜、石英砂岩、砂砾石、砖瓦粘土、泥灰岩及石膏8种。除砖瓦粘土、砂石、石膏等已开采利用,其余均未开采。
===植物===
 隆德县境内植物共93科788种,其中药用90科618种。《 [[ 隆德县志 ]] 》列名苔藓植物41种,蕨类植物18种,裸子、被子植物729种。被子植物为优势种群,分86科,337属,占全国被子植物总科数的28.5%,占总属数的11.3%,占总种数的2.9%。788种植物中,资源植物322种11类。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植物桃儿七、黄芪2种,造林树种及经济植物45种,油料植物50种,淀粉植物14种,纤维植物20种,单宁植物36种,牧草24种,花卉观赏植物18种,食用菌、藻类21种,野生果菜类29种。境内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有华山松、糙皮桦、沙棘灌丛等耐寒、耐旱、耐贫瘠的优良树种。
===动物===
 动物34种,禽类81种。陆栖脊椎动物分森林动物群、灌丛草地动物群、河谷动物群和田舍动物群4类,隶属24目60科。《隆德县志》载入名目207种,2个亚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麝、红腹锦鸡、勺鸡、金雕5种;列为" 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 保护的有狼豺和豹、猫3种; 列为" 中日候鸟保护协定" 的鸟有 [[ 草鹭 ]] [[ 鹊鸽 ]] [[ 燕隼 ]] [[ 鹌鹑 ]] [[ 滨鹬 ]] [[ 丘鹬 ]] [[ 杜鹃 ]] [[ 夜鹰 ]] [[ 白腰雨燕 ]] [[ 百灵 ]] [[ 灰沙燕 ]] [[ 家燕 ]] [[ 毛脚燕 ]] [[ 白鹊钨 ]] [[ 田鹨 ]] [[ 水鹨 ]] [[ 树鹨 ]] [[ 柏劳 ]] [[ 黄鹂 ]] 、寒鸦、鸲、石鸱、地鸫、苇莺、 [[ 黄眉 ]] 、寿带、 [[ 山麻雀 ]] [[ 朱雀 ]] 、锡嘴雀、 [[ ]] 等36种。实齿蟾为六盘山独有动物,为中国特有珍稀动物品目之一。
==经济概况==
==地方文化==
 
===泥彩塑===
隆德泥彩塑的代表是杨氏彩塑, [[ 杨氏彩塑艺术 ]] 起源于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发展至今已有6代传人。该家族泥彩塑作品饱含纯真与质朴的本土情节,造型优美生动、色彩淳朴明快,具有 [[ 传统艺术 ]] [[ 现代艺术 ]] 相结合的理念。杨氏彩塑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花灯===
隆德民间历来就有元宵节悬挂彩灯的习惯,连续举办了五届文化艺术节,1991年成立了县彩灯协会前在彩灯制作中又吸取 [[ 剪纸 ]] 、图案画等民间 [[ 艺术 ]] 的构图特点,打破原来单一的灯型格局、创造了系列组合造型灯式,新增加了人物、器物、装饰等品种如 [[ 莲花 ]] [[ 白菜 ]] 、八挂绣球、猴擀面、 [[ 金蟾 ]] 吐钱、 [[ 白娘子 ]] 等等。
===刺绣===
隆德刺绣品有兜、针扎、笔袋、烟袋、 [[ 荷包 ]] 等。这些。巨幅刺绣《 [[ 松鹤图 ]] 》、《 [[ 四条屏 ]] 》等具有针功洗练做工精细,形象逼真,造型质朴大方,配色艳丽和谐之特点。1989年" 全国首届工艺美术精品" 大赛中,获奖的38件作品中, [[ 刺绣 ]] 作品有31件,其中农村妇女杜玉莲的作品方忱顶《 [[ 丝绸色彩绣 ]] 》获中国十佳精萃,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出国展出。七十高龄的妇女党秀英的《古梳妆台》和回族妇女冯琴花的《 [[ 胸花 ]] 》曾获中国"95 “95 万博杯艺术之乡艺术精品展示大赛" 三等奖。
===剪纸===
隆德剪纸,大部分出自农家妇女之手。隆德剪纸艺术经过一代又一代艺人不断创新,形成了以回族为主体,融合汉族色彩的独特风格,在众多的剪纸纹样中,有反映区域民俗、生产生活的作品,有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等飞禽走兽和古今人物作品,其剪刻细腻多姿,形态生动多变,题材新颖,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农村妇女靳淑田的剪纸《 [[ 庄户人家 ]] 》,在中国首届剪纸大赛中获奖; 回族妇女虎凤英的剪纸多次参加中国大赛,并在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表演; 剪纸艺人张伟在继承传统纹样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 [[ 访问 ]] 》、《 [[ 敬老爱幼 ]] 》、《 [[ 回族赶集 ]] 》、《 [[ 太阳灶 ]] 》、《 [[ 幸福家庭 ]] 》、《 [[ 毛主席过六盘 ]] 》等,先后在《 [[ 宁夏群众文艺 ]] 》上刊登。在宁夏首届剪纸展览中隆德有46幅作品参展,有118幅剪纸作品参加了在兰州举办的" 西北民间艺术节" 展览,县文化馆编印了《 [[ 隆德剪纸 ]] 》。
===高台马社火===
隆德高台马社火祭神活动每年正月初九举行,内容包括 [[ 高跷 ]] 、推推车、赶毛驴、 [[ 花船 ]] [[ 秧歌 ]] 队、彩车、 [[ 腰鼓 ]] 队表演等,涉及表演、造型、语言、彩绘、手工制作等多种艺术类型。高台马社火表演的内容都是古装折子戏,表演者一般都扮演戏中最精彩的人物。
民风习俗与周围甘肃,陕西类似。重要的节日常有民间庆典活动,如除春节时有“耍社火”等。另有一些习俗中国他处似不多见,如农历正月二十三“燎疳”,二月二炒食 [[ 豌豆 ]] ,五月五采摘柳枝悬于户外,十月一日为先祖“送寒衣”等。
==交通==
===相关文学作品===
[[ 张恨水 ]] 的小说《 [[ 燕归来 ]] 》中,女主角杨燕秋是甘肃静宁人,在隆德长大并将此地看作故乡。书中描写了民国十七、十八年间陕甘两省旱灾,当地百姓民不聊生,吃树皮草根为生尚无法糊口。杨燕秋一家人不得已离家向东逃难,杨燕秋卖身保全父母,一家人也支离流散。后杨燕秋跟随继父母到南京,继父母去世后重返隆德县寻找家人,亦要为西北建设做些实事,是为“燕归来”。
==风景名胜==
===九龙莲花池===
隆德九龙 [[ 莲花池 ]] 俗称北联灵湫,在宁夏隆德县县城东北四十里。北联池古称北乱池、天镜、雷泽、朝那湫,又名北乱池、北联灵湫,是人文始祖伏羲孕生的地方,为隆德古八景之一。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处的六盘山上,是葫芦河的发源地之一。北联池海拔2530米,池面阔50余亩。池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有九座山峰团绕,山势巍峨峻拔。九座山形似九龙聚首,饮水于池。
===隆德象山园===
位于县城北,北象山上。象山因其形似大象而得名。象首朝西,鼻伸微卷,沟缺为耳,四土堆为足,尾略朝北。象山园始建于1996年。园门牌楼式,园内石条铺阶,拾阶而上,迥转至巅。道旁筑亭两座以供游人休息观景。山腰有弘法寺。北象山遍置 [[ 松柏 ]] [[ 山桃 ]]
===隆德清凉寺景区===
===红崖老巷子民俗文化村===
位于城关镇红崖村,距隆德县城1公里,东靠六盘山西麓的清凉世界,依山傍水,绿树环绕,环境清幽, [[ 历史 ]] 上的红崖村,曾数次成为争夺隆德县城的指挥中心,发生在隆德境内的战役不计其数,其中重大的战事如宋金争夺德顺军之战、成吉思汗拔德顺州、 [[ 李自成 ]] 攻占隆德城等,都曾在红崖村安营扎寨,运筹帷幄,指挥战事。1935年秋,红二十五军 [[ 长征 ]] 途径隆德,其先遣部队宿营在红崖村,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为该村留下了鲜明的红色革命文化印记。
==获得殊荣==
隆德 [[ 书法 ]] [[ 绘画 ]] [[ 剪纸 ]] [[ 泥塑 ]] [[ 篆刻 ]] 等民间民俗文化在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普查目录100多个项目中,涉及到隆德的达50多个,其中杨氏泥塑、高台马社火被列入 [[ 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 ]] ,民间绘画、剪纸等9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先后荣获"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 中国文化先进县" " 中国书法之乡" 等殊荣。 ==视频== ===<center> 隆德县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隆德县凤岭乡 </center> <center>{{#iDisplay:d0647un0fsi|650|480|qq}}</center> <center> 隆德县书画艺术人才“深造”摄影技术 </center> <center>{{#iDisplay:r07515ew2jm|650|480|qq}}</center> <center> 隆德县在固原推介乡村旅游 </center> <center>{{#iDisplay:o0535zsy01o|650|480|qq}}</center> <center> 隆德县奠安乡 </center> <center>{{#iDisplay:z06474s8z6t|650|48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717,5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