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庄浪县

增加 47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庄浪县梯田.jpg|450px|缩略图|右|庄浪县梯田[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806737603&di=8d12393c3a4e7eb0149481678a32ff31&imgtype=0&src=http%3A%2F%2Fwww.mwr.gov.cn%2Fztpd%2F2014ztbd%2Fjnstbcxd%2Ftpjj%2F201402%2FW020140221535263124598.jpg 原图链接][http://www.mwr.gov.cn/ztpd/2014ztbd/jnstbcxd/tpjj/201402/t20140221_548706.html 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的图片]]]
''' 庄浪县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甘肃省 ]][[ 平凉市 ]] 下属的一个县。与之接壤的县市有:东边华亭县,南边张家川 [[ 回族自治县 ]] [[ 秦安县 ]] ,西边静宁县,北边隆德县、泾源县。面积1556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42万。邮政编码 744600,县政府驻水洛镇。
境内有陈家洞、吴王坟山、关山天池朝那湫等景点,曾获得“全国梯田模范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称号。
2019年1月,庄浪县凭借庄浪高抬入选2018 —2020年度“ [[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 ”。
==历史沿革==
 庄浪县 [[ 历史 ]] 悠久,早在 [[ 旧石器时代 ]] ,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是传说中伏羲氏、女娲氏的活动区域之一。相传夏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庄浪在夏商时属“雍州之域”。
===西周时期===
 
西周是西戎的游牧之地,划在“候服”的范围;春秋战国时,仍为西戎所占据。春秋中期,归秦国版图。
[[ 秦始皇 ]] 灭六国,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关中五郡之陇西郡(今 [[ 甘肃 ]] 临洮县)所辖。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庄浪地区为凉州刺史部(州治陇城,今秦安县陇城镇)下的天水郡所辖。县域分属天水郡之略阳道(治所今甘肃秦安县)、街泉县(治所今甘肃庄浪县东南之韩店乡)、成纪县(治所今甘肃静宁县治平乡)。县城东北属安定郡的泾阳县(治所今 [[ 宁夏 ]][[ 回族自治区 ]][[ 泾源县 ]] )辖。 [[ 王莽 ]] 篡汉改天水郡为“填戎郡 ”,还曾设阿阳郡,庄浪地区又分属上述两郡。东汉明帝永 平17 平十七 年(74 ),改凉州刺史部的天水郡为汉阳郡(今甘肃甘谷县),废街泉县,并入略阳县,庄浪又分属略阳县及阿阳两县。汉献帝初平四年(139 ),从汉阳郡中又分置永阳郡,改略阳县为街亭县,庄浪地区又分属永阳郡的阿阳、街亭县(县治在今甘肃省庄浪县东南之韩店乡)。
===三国时期===
庄浪县域属曹魏雍州管辖。献帝建安19 年(214),更永阳郡为广魏郡(郡治临渭,今甘肃清水县西南),又改街亭县为略阳县,庄浪在那时属广魏郡略阳县。
西晋泰始 庄浪县域属曹魏雍州管辖。献帝建安十九 间(265——274 (214 ), 又恢复 更永阳郡为 广魏郡 (郡治临渭,今甘肃清水县西南),又改街亭县 为略阳 郡。东晋十六国时,匈奴、氐、羌、鲜卑、羯等“五胡”相继内迁 战乱频繁,民族政权林立。 庄浪 在那时属广魏郡略阳 域 全部处于民族政权 之下
从公元317 西晋泰始 到589 间(265 的二百 —274 大体上先后统治我县的少数民族政权 有 前赵、前秦、后秦、北 又恢复广 、西魏、北周等国。其中,前赵时庄浪属 郡为 略阳郡。 前秦永兴二年(385) 东晋十六国时 皇帝苻竖置 匈奴、氐、羌、鲜卑、羯等 平凉郡于高平镇。 五胡 意欲平定凉国 相继内迁,战乱频繁 此时 民族政权林立。 庄浪县 域 全 处于民族政权 一小部分属泾州平凉郡辖,北部的大部分及南部仍由秦州略阳郡辖。东晋安帝七年、乞伏乾归更始三年(411),西秦乞伏乾归攻后秦南安太守王璟于水洛城,这是庄浪现存地名见于史册的最早记载
“水洛”之名在历史潮流 从公元317年到589年的二百年间,大体 延续 达1587年之久。 先后统治我县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前赵、前秦、后秦、 北魏 太武帝拓跋焘神麝年间 、西魏、北周等国。其中 前赵时 庄浪 县北 秦州 略阳郡 阿阳县 。前秦永兴二年(385年) 南属陇城县;东属泾州 皇帝苻竖置“ 平凉郡 华亭县 于高平镇
意欲平定凉国,此时 王元子攸永 浪县北部之一小部分属泾州平凉郡辖,北部的大部分及南部仍由秦州略阳郡辖。东晋 帝七年、乞伏乾归更始 三年 (530 (411年 ), 关陇起义军领袖之一的 西秦乞伏乾归攻后秦南安太守 庆云,曾称帝 略阳郡 的 水洛城, 尔朱天光平水洛城,擒王庆云,此段史料 这是庄浪现存地名 见于 《北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水洛城为水洛亭(亭在当时为地方基层组织也就是现在 村级机构) 最早记载
“水洛”之名在[[历史]]潮流上延续 达1587年之久。[[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神麝年间,庄浪县北属秦州略阳郡 阿阳县,南属陇城县;东属泾州平凉郡华亭县。 [[孝庄王]]元子攸永安三年(530年),[[关陇起义]]军领袖之一的[[王庆云]],曾称帝于略阳郡 的水洛城,尔朱天光平水洛城,擒王庆云,此段史料见于《[[北史]]》。[[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水洛城为水洛亭(亭在当时为地方基层组织也就是现在的村级机构)。 公元543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庄浪在魏时属北秦州安阳郡 辖;北周改北秦州为交州,庄浪又属交州安阳郡。隋初行州、郡 、县三级;开皇三年罢郡 ,以郡统县,大约在此时改秦州为天水郡。略阳郡于开皇二年废郡 为县,并改县名为河阳县;开皇六年又改名为陇城县。
===唐朝时期===
 唐初庄浪西南属陇右道秦州(州治成纪,今甘肃秦安县西北)陇城县辖,东北属关内道陇州(州治通渭,今陕西陇县)华亭县辖。宝应三年,吐蕃贵族率兵东侵,占有今陇山地区,庄浪也陷入吐蕃之手,时庄浪境内生活着许多的吐蕃部落,唐的地方 行政建置被废。大中三年(849 ),唐政府一度收复庄浪地区,大约30年之后的广明元年(880 )被又占领。
五代实际上是唐末方镇政治的继续和扩大。五代初梁朝时,“岐”为地方割据政权,都凤翔府,庄浪由其保胜节度使管辖,后唐时庄浪西南由其雄武节度使、东北由彰义节度使两镇所辖。后晋时依后唐旧制。后汉时,庄浪西南被吐蕃占领,东北仍属彰义节度使辖。后周时曾收箸被陷的庄浪地区,仍分属雄武和彰义两节度使。北宋一代,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凤路的德顺军之陇干县所辖。这一时期,庄浪是北宋和西夏的边界地区,又是渭州与秦州的联络点,军事战略地位较为重要,因而县域内设有多处军政性质的城、堡、寨等,如水洛城、通边寨等。
===元代时期===
 元初,庄浪隶属陕西行省,在军事上又隶属巩固便宜都总帅府。1227年,元太祖 [[ 铁木真 ]] 南下攻 [[ 静宁 ]] [[ 隆德 ]] 、庄浪一带,避暑六盘山,不久死于清水的萨里川,约在这时置庄浪路于南湖镇,庄浪路是直属于陕西行省的二级行政单位,但辖地较小,领有今天庄浪县全部,静宁以及隆德的一部分。“庄浪”之名从此开始,这是“庄浪”史载的最早记载,也是以“庄浪”命名地方 行政建置的第一次,距今近800年。元成宗大德八年二月改庄浪路为庄浪州,仍为隶属于省的二级行政区域。因为元制旰隶于省的路、府、州、军无属于二级行政单位。
===明代时期===
 明洪武二年(1369 ),庄浪由陕西布政使司辖,隶属凤翔府,仍称庄浪州。明洪武八年,降州为县,改隶静宁州,属巩昌府。嘉靖二十八年又改隶平凉府。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时,在庄浪曾派任过县知事。加外,明制把户分为军、民两种,以府、州县领民户,以卫、所军户。时庄浪在以上时期民户属凤翔府,军户直属于陕西都指挥使司,兵备道属泾分生命备道的平凉卫辖。
===清代时期===
 
清代统一全国后,庄浪于1648年归清,时属陕西行省。1667年从中分属甘肃省,庄浪又属甘肃省行省。史载,1778年裁庄浪归并隆德县。庄浪县归并隆德县后,在庄浪县治地设庄浪乡,由隆德县丞驻庄浪乡(今庄浪南湖镇)。
===建国前===
 
公元1913年复置庄浪县,隶属泾原道。1927年废道直隶于此。1935年设甘肃省第二督察专员公署于平凉,管辖庄浪。
==人口民族==
 
2017年,全县户籍总人口452562人,其中农村人口355387人。根据全省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反馈,2017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38.44万人。
庄浪县民族以汉族为主,有 [[ 回族 ]] [[ 蒙古族 ]] [[ 满族 ]] [[ 藏族 ]] [[ 彝族 ]] [[ 维吾尔族 ]] [[ 苗族 ]] 等少数民族。
==地理环境==
 
庄浪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群山起伏,地势东高西低,六盘山耸峙于东,余脉分六支回环盘互,贯穿全境。基岩山地和丘陵沟壑占总面积的93.5%,境内海拔高度在1405 -2857米之间,植被属森林草原向半干旱过渡类型。
===位置境域===
 庄浪位于甘肃省中部,六盘山西麓,东邻华亭县,西依静宁县,北与 宁夏 [[ 隆德县 ]] [[ 泾源县 ]] 毗邻,南和张家川、 [[ 秦安县 ]] 接壤。东西长56.37公里,南北宽46.60公里,总面积1553.14平方公里(2013年)。
===地形地貌===
 
县境处于新生代以来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构造地区。喜马拉雅新构造运动中,隆起六盘山山脉,东北部成为基岩裸露的高山区,受孟家台(华亭县)至上店(郑河乡)断层控制,西南部成为低山丘陵区,低构成现代地貌骨架。后经线状侵蚀,切割成千沟万壑,河谷、丘陵、高山相间。东北高,西南低群山层峦。最高峰桃木山海拔高度2875米,最低处葫芦河下游张家大湾1045米,相对高度1452米。
===地质地层===
 
县境地层出露按地质年代,有7个系(纪),即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
===气候特点===
 
县境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县境内南北气温差异大,年平均气温7.9℃;降雨偏少,年均降雨量为547.8毫米;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为2179小时。
==自然资源==
境内资源丰富,已发现铜、铅、锌、锰、铁、石灰石等矿藏带9处,洋芋、林果、亚麻、草编、蔬菜、药材、小杂粮、山野菜等自然资源开发前景相当广阔。全县拥有劳动力资源21万人,具有抢占劳动力密集型市场的明显优势。
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 境内资源丰富,已发现[[铜]]、[[铅]]、[[锌]]、[[锰]] 玉米 [[铁]] 洋芋 石灰石等矿藏带9处 是陇东 [[ 洋芋 ]] [[亚 ]] 荞麦 草编 蚕豆 蔬菜 药材 的重要产区, 、小杂粮、山野菜等自然资源开发前景相当广阔。全 城以西洛河两岸,盛产果菜 拥有劳动力资源21万人 “瓜果之乡”美誉,以小尾寒羊为主 抢占劳动力密集型市场 畜牧业生产日益发展壮大 明显优势
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洋芋,是陇东洋芋、果品、[[胡麻]]、[[荞麦]]、[[蚕豆]]、中药材的重要产区,县城以西洛河两岸,盛产果菜,素有“瓜果之乡”美誉,以小尾寒羊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日益发展壮大。 有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6处,电力供应比较充足。庄浪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探明储量2亿多吨的优质石灰石和铜、铅、锌等金属矿产可开采利用,年产优质亚麻原茎2万吨,年产商品洋芋30万吨,是陇东胡麻、荞麦、 [[ 蚕豆 ]] [[ 白云豆 ]] [[ 胡椒 ]] 的主要产区之一, [[ 大黄 ]] [[ 柴胡 ]] [[ 党参 ]] [[ 甘草 ]] [[ 冬花 ]] [[ 杜仲 ]] 等40多种名贵药材进入全国大部分药村市场;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气象灾害。庄浪年均降雨量489毫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13年,庄浪县共有耕地91.66万亩,农业人均占有耕地2.19亩。
===矿产资源===
 
截至2013年,庄浪县已发现铜、铅、锌、锰、铁、石灰石等矿藏带9处,探明储量2亿多吨的优质石灰石和铜、铅、锌等金属矿产。
==旅游资源==
 
===文物古迹===
1986年9月1日一1987年10月,在省、地文物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庄浪县文化馆文物工作者与乡镇配合进行全面普查,记录古遗址347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3处、仰韶文化34处、 [[ 齐家文 化168 化]]168 处、仰韶齐家文化共存21处、秦汉27处、唐宋32处、元明10处,城堡31处,汉、宋、明烽隧21处),古墓葬52处(汉墓群20处、汉墓23处、宋金墓7处、元墓2处),古建筑8处(庙宇5处、民居2处,戏楼1处),石窟寺11处,石刻13处、其他10处。经过鉴定、筛选,建档601处,其中古文化遗址447处,古墓葬94处,古建筑6处,石窟寺17处,石刻14处,其他23处。  
民国时,庄浪县民众教育馆收集有铁盔、铁甲、 [[ 陶器 ]][[ 文物 ]] 数件,后散失。建国后,文物征集、收藏工作由县文化馆负责,定人专管。1988年设县博物馆,专门从事文化遗址管理与文物收藏、研究工作。经多年收集,馆藏丰富。1990年底,藏有各类文物3907件,其中 [[ 器32 器]]32 件、 [[ 器421 器]]421 件、陶器2169件、 [[ 器264 器]]264 件、书画32件、其它989件。经专家鉴定,有珍品文物30种35件。
====紫荆山====
[[ 紫荆山 ]] ,平地突兀于庄浪县城之中,因山阴遍植紫荆树而得名。历为山城开胜,1986年被县政府辟为公园。紫荆山游览区面积1.5平方米,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本,山势玲珑剔透,雄浑壮观,环境幽雅,令人陶醉。“洛河横烟”、“紫荆香霭”等景观及其玉虚宫、十王殿、文昌楼、关帝庙、显圣阁、药王洞等十多处见于史籍志书的名胜古迹,使紫荆山久负盛名,游客络绎不绝。
紫荆山寺观,始为儒、释、道三家活动场所,在1700多年的历史中,历代不断修葺增建,成为陇上颇负盛名的道观寺院、北宋庆历三年,刘沪将军收复水洛城,曾住紫荆山玉虚宫、修庙建塔。清乾隆十年,静宁州牧王火亘设义学于山,后称“道南书院”。建国初,尚存三院五殿、两楼一阁,洞、寺、宫、祠四处,铁塔两座,铁钟一口,历代雕塑壁画甚多。明、清之际,陇上名士 [[ 赵时春 ]] [[ 孙庆伯 ]] 等留下了大量诗词,铬碑刻石,纵情吟咏紫荆山的秀美雄奇。
1986年5月胡耀邦同志视察西北途经庄浪,欣然挥毫题写“紫荆山”横幅。1989年3月原中共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来庄浪检查工作题写“紫荆山公园”门匾,从而更加激发了庄浪人民修复紫荆山的热情,纷纷解囊捐资,筹集资金近百万元,修复古建筑十余座,建成头门牌楼、公园中门、吴介吴磷纪念馆、三清殿等四座大型建筑。规划中的山体生态园林建设、紫荆文化碑林建设及背山二郎山绿化工程逐步开工。
====云崖寺国家级森林公园====
[[ 云崖寺: ]]: 云崖寺是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庄浪县东部。西距县城25公里。在历史上曾与 [[ 崆峒山 ]] [[ 麦积山 ]] [[ 仙人崖 ]] 等胜地齐名。云崖寺以山崖悬空如云而得名,以北魏石窟群而闻名。云崖寺开创于北魏,后经北周、金、元、明、清历代扩建,已形成八寺、三洞、一湾、一潭的奇观异景,是古 [[ 丝绸之路 ]] 的驿站。
公园内山色秀美,奇峰高突、密林遍布、小溪清幽、窟龛星布、雀舞莺啼、处处飞红流翠,满目怪石林立。总面积达14891公顷,主要树种有 [[ 华山松 ]] [[ 油松 ]] [[ 落叶松 ]] [[ 红桦 ]] [[ 白桦 ]] [[ 山杨 ]] [[ 青冈 ]] [[ 梅树 ]] 等。主要动物有 [[ 金钱豹 ]] [[ 鹿 ]] [[ ]] [[ ]] [[ 野猪 ]] [[ 红腹锦鸡 ]] [[ 环颈雉 ]] 等国家级保护动物。
公园位于海拔1402-2875米的关山之上,山崖悬空,层恋叠嶂,落水凝碧,是天然的旅游胜地。主峰分东、西、南、北四台,其峰秀拔,其壁如削。其中北台由笔架山、棋盘峰、神仙桌等五峰汇集而成,与云崖主峰合成一幅“五老观太极”的图画,意趣盎然。西峙罗汉崖,起伏多变,垒垒怪石似罗汉排坐。
自北魏以来1600多年的历史中,历代能工巧匠在云崖寺主峰长约300米、高约80米的悬崖峭壁上修筑了众多精巧玲珑的悬阁危楼,雕凿了无数风格迥异的洞窟佛像、尤以白云洞窟群中的“五方佛洞”之彩雕泥塑最为精美、是中国晚期 [[ 石窟艺术 ]] 的集大成者,对中国晚期 [[ 石窟 ]] [[ 佛教艺术 ]] 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史学和 [[ 艺术 ]] 价植。
以云崖寺为中心向外辐射,依次有 [[ 竹林寺 ]] [[ 大寺 ]] [[ 西寺 ]] [[ 乔阳寺 ]] [[ 金瓦寺 ]] [[ 佛沟寺 ]] 、三教洞、罗汉洞、红崖寺等10多个洞窟群遍布于广阔的林海。在广约23万亩的林海之中、白桦、松柏、灌木、竹子等20多种林木联缀成茂密的森林; [[ 党参 ]] [[ 大黄 ]] [[ 丹皮 ]] 等300多种名贵药材埋藏地下; [[ 金钱豹 ]] [[ 梅花鹿 ]] [[ 锦鸡 ]] 等30多种珍禽异兽出没于林莽之中。被林海掩映的奇峰秀岭,以岩、石灰岩等混合形成复杂的地质构造和独特的丹霞地貌,显示着大自然神奇造化的绰越风姿。
云崖寺是丝绸古道旅游线上一颗璀灿的明珠,它以其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日新月异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成为庄浪旅游开发的一块热土。
关山天池朝那湫:关山天池朝那湫,位处甘肃庄浪县郑河乡上寨村东北湫头山(为天山山脉)巅,海拔2535米,距县城30公里,属渭河发源地之一。因其处于朝那湫故古地,故名朝湫。朝那湫湖泊“广五十五亩六分,由前后两湫组成,簸箕形,幽深莫测,湫水澄清,不染尘秽。
前湫状若卧蚕,各夏早涝有可增损,四周青黛环拱,绿草茵茵;后湫形似弯月,湫内遍生红色水草,犹如胭脂溶入其中。夏秋之际,湫内青波荡漾,落日溶急,湫畔牛羊遍野,牧笛悠扬,极富诗性画意。”湫池源远流长,曾有种种传说。一传是“灵地”,相传 [[ 王母娘娘 ]] 曾在湫池里沐浴过;又一传是“种家”,因湫水“喧潮则兴云雨”。
民间则传说这里是泾河老龙被斩的地方,至今峡谷中尚有渗滴暗红色水珠的“新龙台”。据《 [[ 史记 ]] 》记载,战国时秦国在朝那湫立祠,祭祀商朝大臣巫威,祈求巫威大神助秦克楚。如今朝那湫仍以她古老的历史渊源和婀娜的风姿仪态令人神往。
====陈家洞====
[[ 陈家洞 ]] 石窟又名龙眼山石窟,是利用天然崖坎,以石条、土坯砌墙建洞而成,窟群分布在长100米,高60米的峡谷北岸崖壁上,距地面2-4米,现存大小不等的洞窟9座,清代至民国间石碑5通,题记两则。洞窟外一崖壁上,镌刻有北魏浮雕造像三尊,是我县保存最完好、最具艺术和文物价值的北魏石刻艺术精品。造像风格和南石窟寺有很多相似之处,是典型的北魏晚期风格,在陇东地区的石窟中很罕见。此外,石窟峡谷中的石台上,有一高8米的六角七级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唐代残塔,其风格和西峰肖金塔、西安大雁塔的建造风格类似。陈家洞景区植被良好,森林总面积7727公顷,是考古、旅游产、避暑的胜地。
====水上公园====
720,5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