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楚国

增加 4,935 位元組, 4 年前
初建南方
楚人立国后,与中原诸侯一样,必须按时述职进贡。熊绎携带桃弧棘矢等地方特产,涉渡[[汉水]]、[[丹江]],翻越[[秦岭]],风尘仆仆,以事天子。楚人除贡桃弧棘矢外,还贡[[苞茅]]。在岐阳会盟上,熊绎管理置茅缩酒,并与[[鲜卑]]首领一起“守燎”,是无资格参加诸侯盟会的。这一方面说明熊绎地位之低下,另一方面也说明楚国不仅有进贡苞茅的义务,其国君还须亲自主管缩酒仪式和“守燎”祭天 <ref>黄斌,刘厚生,李大钧主编. 慕容燕国史话[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02</ref>。
 
===发展之初===
楚国建国之初,一方面卑事周王室,一方面“筚路蓝缕”,辛勤开发,国家已呈勃兴之势。到[[周昭王]]时期(约前1000年),[[虎方]]、[[荆楚]]和[[扬越]]等部落在广阔的江汉平原南部开始不安分起来,又毗邻[[鄂国]]和[[曾国]]东产铜区,有优越的自然生产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然而,商代开辟的南方铜路,到周初又分封汉阳众多同姓诸侯国如[[曾国]]、[[郧国]]、[[息国]]等加以保护,使源源不断的铜料运到王室的手工业基地。<ref>《竹书纪年》:“(帝癸)二十一年,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ref> 势力壮大起来的虎方、荆楚和扬越等部落,必然要和周朝分封诸侯国争夺铜料,这可从后来周宣王赏赐给晋国的楚公逆钟铭文得到印证。<ref>[https://baike.baidu.com/redirect/a3b2zN3chff5-FENGv43L-60rzwZLV82SwBlPfvS7GyDky-CJ2soCd172vHMaFLXtXP_lRZKybwmpQdCXuqNa5TjKyE 尹弘兵 | 地理学与考古学视野下的昭王南征(上)],搜狐网,2017-08-09</ref>
 
[[西周]]中期,在江汉地区以南的虎方、荆楚和扬越等部落开始叛乱,[[周昭王]]三征楚地,迅速扫平叛乱,并获得大量青铜器。周昭王取得南征胜利。凯旋回师渡汉水时,因携带俘获的大量青铜,导致桥梁垮塌,坠入水中,死于汉水之滨。这就是所谓的“[[昭王南征而不复]]”<ref>《吕氏春秋·季夏纪》记载“周昭王亲将征荆。辛馀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梁败,王及蔡公抎於汉中。辛馀靡振王北济,又反振蔡公。周公乃侯之于西翟,实为长公。”</ref>。
 
[[周穆王]]西征时,东土的[[徐偃王]]联合徐奄诸部乘机发动叛乱,举兵伐周。楚国听从周天子号令,与其诸候国一起出兵攻打徐偃诸部,徐偃王败亡。 [28] [[熊绎]]下传四代至[[熊渠]]时,楚国已巩固了自己的根据地,开始向周围地区开拓。周夷王时,各诸侯开始轻慢周天子,而楚君[[熊渠]]在江汉一带的民心和威望很高,遂兴兵伐庸,杨越,至于鄂。<ref>《史记·楚世家》: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粤,至于鄂。 </ref>并立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
 
[[周厉王]]时,为强化国家机器,垄断国家资源,对周边地区,不断攻伐,荆楚亦不例外。熊渠为了保存实力,避免与周王朝正面冲突,于是自动去其王位,取消对儿子的分封,继续臣服于周。熊渠的这一方针,对后来楚国国君影响很大,奠定了后来楚国立足于[[江汉]]、争霸[[中原]]的战略基础。
 
西周末,[[周宣王]]时期,任命元老重臣[[方叔]]为将,率领大军,兵车三千征伐楚国,史称[[方叔伐楚]],战事势如破竹,“执讯获丑”,<ref>《诗经·小雅·采芑》“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ref>多有擒获,战利品中包括楚国宗庙青铜重器“俘金”。<ref>《毛诗正义·卷十二》正义曰:上章未言所伐之国,故於此本之。言我所伐者,乃蠢蠢尔不逊 之蛮荆,不逊王命,侵伐邻国,动为寇害,与大邦为雠怨。列国之大,尚到雠怨,其傍小国, 侵害多矣,故我方叔,天子之大老,能光大其军谋之道以讨之。既得克胜,方叔乃率其士众, 执其可言问、所获敌人之众以还归也。方叔士众所乘戎车,啴啴然众,焞焞然盛,如霆之发, 如雷之声可畏。言方叔善於用众,虽久不劳也。如此明信之方叔,其功大矣。昔日共吉甫己征 玁狁之国,今又特往征伐蛮荆,皆使之来服於宣王之威,言其每有大功也。毛为“犹,道”, 郑以为“犹,谋也”,军之道亦谋也。</ref> 西周时出土的楚国青铜器,仅有8件楚公逆钟,是楚国国君祭祀先祖的宗庙重器,被周宣王转赐给晋穆侯。<ref>《诗经·郑玄笺》:“方叔先与吉甫征伐玁狁,今特往伐蛮荆,皆使来服於宣王之威,美其功之多也。”</ref>
 
===中原争霸===
[[熊通]]之子[[楚文王]]定都于[[郢]],此后为扩充领域,楚国与其他诸侯国经常发生战事。[[楚成王]]时,楚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成王]]四十年(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大败,晋师“三日馆谷”,向周天子献楚捷“驷介百乘、徒兵千”,但是此战并未损耗楚国实力,楚中军全身而退,楚国仍然不断向中原小国扩张势力,陈、蔡、许、郑并未一面倒向晋国,比如陈国仍然一直向楚国进贡,此战后过了几年,[[楚穆王]]又开始北上扩张势力。
==参考资料==
17,8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