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足区

增加 63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大足区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重庆市 ]] 的一个市辖区,位于重庆市西部,东距重庆主城区80公里,西离成都256公里。区人民政府驻棠香街道。与永川区、荣昌区、铜梁区、潼南区和 [[ 四川省 ]][[ 安岳县 ]] 相邻。邮政编码402360。境内的大足石刻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胜地,拥有全国首批 [[ 甲级旅游开放县 ]]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首批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 重庆市最佳旅游景区 ]] 、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等殊荣。
原为大足县,2011年10月,撤销双桥区和大足县,设立大足区。2016年底全区户籍人口1064190人,其中非农人口386446人。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6.6亿元,同比增长11.1%。
==县名由来==
 据《 [[ 太平寰宇记 ]] 》记载,大足县以“以界内大足川(今 [[ 濑溪河 ]] [[ 沱江 ]] 支流)为名”。另据蜀中广记记载,“取丰足之义也,或云县之宝顶山有巨人迹”。
==历史沿革==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唐肃宗采纳左拾遗 [[ 李鼎祚 ]] 奏议,置昌州,大足县与州同置。 
唐大顺元年(公元890年),设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使于昌州,隶东川。光化二年(公元899年)罢。
 
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昌州徙治大足,同时撤销静南县并入大足县。同年,北山石刻开凿。
 
唐光化二年(公元899年),置武信军于遂州,大足隶之。
 
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王建于成都称帝,建立前蜀,大足为其版图。
 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前蜀武信军节度使 [[ 王宗寿 ]] 降唐,大足隶于后唐。 
后蜀应顺元年(公元932年),孟知祥据蜀称帝,大足改隶后蜀。
 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 [[ 石篆山 ]][[ 石刻 ]] 落成。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妙高山石刻开凿。
 南宋乾道、 [[ 淳熙 ]] 年间, [[ 潼川 ]] 府路转运司徙治昌州(大足)。 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 [[ 赵智凤 ]] 开凿宝顶山石刻。 
南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蒙军破城,昌州失守,知州陈仲遒赋诗投井拒降。
 
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撤昌州,以州属三县并入大足,旋又并大足入合州铜梁县。
 
元至顺年间,复置大足县,隶合州。
 
元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四月,大足县民韩法师起义,称“南朝赵王”。五月,战败,被俘牺牲。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大足改隶重庆府。
 明 [[ 嘉靖 ]] 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十二月,县人蔡伯贯以白莲教聚众起义,国号大宝。次年兵败,被俘牺牲。 清 [[ 康熙 ]] 元年(公元1662年),由荣昌知县代摄; [[ 雍正 ]] 八年(公元1730年),复设大足县署。 民国初年,先后属 [[ 重庆 ]] 镇抚府、川东道、 [[ 四川省 ]] 。 
公元1935年,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驻永川)。
 1949年12月2日,县长郝明国潜逃,4日雷在齐代理县长。12月9日,雷在齐在推举下组成县临时人民办事处,接管县政府,维持秩序。12日下午, [[ 中国人民解放 军12 军]]12 军补训师1团3营两个连到达大足东关11保 [[ 柏杨寺 ]] ,13日在中共县城支部和临时人民办事处迎接下进城,宣告大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管辖。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 立后,先后隶川东行政区巴县专区、璧山专区、江津专区。 
1952年8月,川东行政区撤销,隶四川省江津专区。
 
1968年,江津专区更名为江津地区。
 1975年10月,划出双路公社及元通公社4个大队、土桥公社2个大队,共120个生产队建立双桥区,隶 [[ 重庆市 ]] 。 
1981年,江津地区更名为永川地区。
 
1983年3月,永川地区撤销,大足县改隶重庆市。
 
1997年,重庆市恢复中央直辖市后,仍隶重庆。
 
201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市撤销双桥区和大足县,设立重庆市大足区。
 
==行政区划==
 
===明清时期===
 明代大足乡制不详。万历《 [[ 重庆府志 ]] 》卷二载大足33里之名:安贤、长受、三溪、从顺、昌宁、嘉胜、德阳、青平、遇仙、石院、高峰、同古、雍溪、富春、锡山、米粮、曲水、双山、崇泰、汶水、善庆、伏元、静南、月富、兴昌、丰成、永安、三花、仁政、中山、进德、朝贤、存义。镇凡四:县西15里老官镇,南40里珠溪镇,南30里龙水镇,西南32里刘安镇,非行政建制。正德《 [[ 四川总志 ]] 》卷十三载大足编户37里。
清代大足县下分14里,按光绪《大足县志》卷二“里镇”与汪茂修光绪20年笔记如下
{| class="wikitable" |- | 米粮里 治东30里,广20里,今智凤弥陀。|- | 崇胜里 城西80里,广60里,今高升、铁山。|- | 拾万里 城东南70里,广25里,今拾万。|- | 汶水里 城南70里,广30里,今龙水、双路。|- | 锡山里 城东70里,广20里,今玉龙、雍溪。|- | 永安里 治西北40里,广30里,今中敖。|- | 昌宁里 治西南20里,广15里。|- | 仁义里 城南近郊,广40里,今城区东关。|- | 嘉胜里 城西30里,广25里,今三驱。|- | 福元里 城东南70里,广25里,今万古、金山。|- | 曲水里 城东50里,广25里,今国梁、回龙。|- | 安贤里 城西30里,广25里,今珠溪。|- | 玉峰里 治东35里,广30里,今石马。|- | 关厢里 治东60里,广50里,今邮亭。 |} [[ 宣统 ]] 元年(公元1909年)清政府推行新政,筹备地方自治,大足划分为珠溪、中敖、弥陀、双河、邮亭、云路、回龙、拾万8乡及东关、龙水、三驱、万古4镇。次年增划高升、大堡、雍溪、马跑、玉龙、双路6乡,共4镇14乡。
===(现中国台湾省)时期===
公元1912年,析置青龙、宝兴、石门、协和4乡,另有兴隆、复隆2乡置而旋省,撤弥陀乡,计4镇17乡。民国2年(1913年)省青龙乡,9年复置,析置城厢镇。民国11年(1922年)析置化龙乡,旋省。民国17年复省青龙乡,又置复隆、弥陀、香山乡。民国19年(1930年)设置3个指导区,各辖数个乡镇。民国22年(1933年)复置青龙乡,计3区5镇20乡。
公元1912年,析置青龙、宝兴、石门、协和4乡,另有兴隆、复隆2乡置而旋省,撤弥陀乡,计4镇17乡。民国2年(1913年)省青龙乡,9年复置,析置城厢镇。民国十一年(1922年)析置化龙乡,旋省。民国17年复省青龙乡,又置复隆、弥陀、香山乡。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置3个指导区,各辖数个乡镇。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复置青龙乡,计3区5镇20乡。 公元1935年, [[ 国民政府 ]] 统一四川,推行联保制,改乡镇为联保,析置季家、石龙、兴隆、天青4联保,并青龙入天青联保,并协和、拾万为协万联保,计3区,27联保,743保,7830甲。民国26年(1937年)复分协万为协和、拾万联保,析置观音、太极联保,计3区,30联保。
1940年,推行新县制,复改联保为乡镇,置化龙、双溪、高坪、新建4乡,分天青为天宝、青龙2乡,并马跑、石门为石马乡,并城厢镇、观音乡、太极乡为西城镇,改中敖乡为镇,计3区6镇26乡,625保,6289甲。民国31年(1942年),增设第四、五、六指导区。民国35年(1946年),为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饶国梁,云路乡更名为国梁乡,截止此时大足县乡镇如下:
第一区(区治东关镇) 辖东关镇、西城镇、宝兴乡、香山乡、弥陀乡
 
第二区(区治万古镇) 辖万古镇、兴隆乡、雍溪乡、国梁乡、大堡乡、回龙乡
 
第三区(区治石马场) 辖石马乡、复隆乡、拾万乡、协和乡、玉龙乡
 
第四区(区治龙水镇) 辖龙水镇、双路乡、邮亭乡、新建乡、珠溪乡
 
第五区(区治三驱镇) 辖三驱镇、季家乡、双河乡、石龙乡、高升乡
 
第六区(区治中敖镇) 辖中敖镇、高坪乡、青龙乡、双溪乡、化龙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0年增设第七区、第八区,更改乡镇隶属。1951年并东关、西城2镇城区为城关镇,以所属乡村分建城东、城西2乡,以龙水镇所属乡村析置龙西乡,改中敖、三驱、万古3镇为乡。1952年,增设第九区、第十区。1953年,析置三溪镇,复以中敖、三驱、万古3乡为镇,复置或增划城南、民新、天台、青坪、杨柳等37乡,城关、龙水2镇升为区级镇。1954年,增置沙坝、元通2乡,计10区,6镇,68乡,422村。1955年,撤第九区,以第十区为第九区,一至九区更名为城关、中敖、三驱、龙水、石马、万古、珠溪、邮亭、双河区。1956年,改万古、三溪2镇为乡,裁并民新、米粮、登云、城北、三元等23乡,撤城关区,所属城东、城西、城南、香山、化龙、弥陀6乡为县直属。1957年,复以万古乡街村为万古镇,计8区5镇47乡422村。
==现行行政区划==
 
现下辖6个街道、21个镇:
街道办事处:龙岗、棠香、龙滩子、双路、通桥、智凤。
镇:石马、金山、拾万、万古、雍溪、古龙、回龙、国梁、宝顶、中敖、高坪、高升、铁山、三驱、宝兴、季家、龙石、龙水、玉龙、珠溪、邮亭。
 
区内另有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厅级,重庆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代管龙滩子街道、双路街道、通桥街道、邮亭镇)、重庆大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级,含龙水镇部分地区,共1.555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
 
大足自然地理结构成多元形态,地质结构分属川中抬拱与川东褶皱两大构造单元,地形地貌分属川中丘陵与川东平行岭谷来年改革地貌单元,盖层分为川中平缓褶皱带与川东南强烈坳褶带,自然地貌有“两两多元分合,独峰突兀盆中,六丘三山一坝,巴岳屏蔽东南”之称。
===矿藏资源===
 
大足境内有煤、天然气、铁、铜、白云岩、石灰石、石英砂岩等多种矿藏。其中,古龙镇兴隆矿区被发现一个目前亚洲最大的锶矿床,预计探明的资源量将超过2000万吨,经济价值约20亿元。
 
===生物资源===
大足区有 野生动物35科67种,分兽类、鸟类、鱼类等;饲养动物主要有 [[ ]] [[ ]] [[ ]] [[ ]] [[ ]] [[ ]] 等。有 野生植物125科364种,分 [[ 乔木 ]] [[ 灌木 ]] [[ ]] 类、藤本、草本、常见藻类植物等。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水杉、珙桐,二级保护植物 [[ 银杏 ]] [[ 杜仲 ]] [[ 绞股蓝 ]] [[ 八角莲 ]] [[ 金毛狗脊 ]] [[ 金荞麦 ]] 等。栽培植物除粮食、油料、蔬菜等主要农作物外,还有 [[ 蚕桑 ]] [[ 油桐 ]] 、烟叶、 [[ 葡萄 ]] [[ 藤梨 ]] [[ 枇杷 ]] [[ 花椒 ]] 等经济作物。
===水能资源===
大足区处沱江、嘉陵江分水岭上,有溪河293条。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5.3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量为3.7亿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69.8%;已开发利用量为2.1亿立方米,占39.6%。
大足区处[[沱江]]、[[嘉陵]]江分水岭上,有溪河293条。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5.3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量为3.7亿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69.8%;已开发利用量为2.1亿立方米,占39.6%。 大足区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111座。水库主要有: 玉滩水库、上游水库、化龙水库、响水滩水库、跃进水库、龙水湖等。
===地貌===
 
大足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边缘翘起,中部及东北部宽缓。境内最高点在巴岳山南段云台寺山峰,海拔934.7米;最低点在雍溪玉峡河堤,海拔267.5米。
大足境内有地山、丘陵、平坝、河谷等多种地形,有“六丘三山一分坝”之势。其中,低山约443.90平方公里,占全境31.93%;丘陵约809.00平方公里,占全境58.19%;溪谷平坝约137.31平方公里,占全境9.88%(以上数据均为原大足县部分)。
 
===水系===
 
大足境内共有大小溪河近300条,总长近1000公里,主要河流有濑溪河、窟窿河、淮远河等,分属沱江、涪江两大水系(均属长江水系)。
===气候===
 
大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较充足,雨量较充沛,四季分明。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盛夏伏旱较多,初夏与秋季多绵雨,冬季较暖,霜雪不多。
===教育===
 
大足区主要学校有: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重庆物流工程学院、重庆工程学院、重庆电信职业学院、重庆服装工程职业学院、大足中学、双桥中学、龙岗中学、大足区龙岗第一小学、大足区实验小学等。
 
==人口民族==
 
201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071585人,其中非农人口509103人。当年出生人口12831人,出生率为10.8‰;死亡人口7400人,死亡率为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全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7.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2%。
大足人以 汉族为主体,少数民族约有1200人。少数民族主要有 [[ 蒙古族 ]] [[ 回族 ]] [[ 藏族 ]] 等40个民族。
==旅游资源==
 
大足区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人文自然景观十分丰富。
大足石刻(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有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余万字,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代表着公元九至十三世纪长达400年历史里人类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世界石窟艺术历史上最后的丰碑。
 {| class="wikitable" |- ! 宝顶山摩崖造像(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大佛湾、小佛湾、广大山、龙潭、松林坡)|- | 北山摩崖造像(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佛湾、观音坡、佛耳峰、营盘山)|- | 南山摩崖造像(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并至北山摩崖造像)|- | 石篆山摩崖造像(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并至北山摩崖造像)|- | 多宝塔(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并至北山摩崖造像)|- | 石门山摩崖造像(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并至宝顶山摩崖造像)|- | 尖山子石刻造像(第一批重庆市(直辖市)文物保护单位)|- | 舒成岩摩崖造像(第一批重庆市(直辖市)文物保护单位)|- | 妙高山摩崖造像(第一批重庆市(直辖市)文物保护单位)|- | 千佛崖摩崖造像(第一批重庆市(直辖市)文物保护单位)|- | 龙头山摩崖造像(第一批重庆市(直辖市)文物保护单位,包含于宝顶山摩崖造像)|- | 双墙村崖墓(第一批重庆市(直辖市)文物保护单位)|- | 马跑教堂(第一批重庆市(直辖市)文物保护单位)|- | 饶国梁纪念堂(第二批重庆市(直辖市)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饶国梁。|} 大足宝顶香会, [[ 历史 ]] 久远,历各朝而不衰。会期从农历正月上旬到二月底,以 [[ 观世音菩萨 ]] 生日前后最盛,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
省级风景名胜区龙水湖-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
 
===大足石刻===
拥有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余万字,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代表着公元九至十三世纪长达400年历史里人类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世界石窟 [[ 艺术 ]] 历史上最后的丰碑,在1999年12月先于龙门、 [[ 云冈石窟 ]] 列入《 [[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
[[ 大足石刻 ]] 分别由 [[ 北山石窟 ]] [[ 宝顶山石窟 ]] [[ 南山石窟 ]] [[ 石篆山石窟 ]] [[ 石门山石窟 ]] 、多宝塔(简称“五山一塔”)构成,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审定为“天才的艺术杰作,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佛、道、儒造像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和风土人情;造型艺术和宗教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龙水湖===
 
位于大足区南部的巴岳山麓,水域面积5600多亩,常年蓄水1500多万方。2004年7月列入第四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可经渝蓉高速转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直达。
===玉龙山===
 
位于大足区玉龙镇,有桫椤树群、云台寺、三清古洞等景观,2004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饶国梁纪念馆===
 
始建于1929年,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为中西合璧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展览由基本陈列、书法作品陈列、实物场景展示及多媒体展示4大部分组成。
 
==交通==
 
国家高速公路G85银昆高速公路在区内有5.3公里,设有邮亭出口。
 
国家高速公路G5013渝蓉高速公路在区内有43.8公里,设有大足东互通、大足西互通、三驱互通及大足服务区。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渝高速S0101在区内设有雍溪互通、万古互通、拾万互通、龙水湖互通及万古服务区。另有南渝(大)泸高速公路在建。
 
成渝铁路在区内设有三等站大足站、四等站长河碥站。
 
成渝客运专线在区内设有高铁站大足南站。
===龙水五金===
 起源可溯至晚唐,随着凿石造像运动得到发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后,龙水五金一度与北京王麻子、杭州 [[ 张小泉刀剪 ]] 齐名。
===宝顶冬尖===
 始创于清 [[ 光绪 ]] 六年,以重庆所产冬菜为原料,经独特的传统工艺加工,陈年坛贮而成。
===笛女酒===
大足笛女酒采用传统工艺,以糯高粱、玉米、大米、小麦等为原料,加入泉水配制而成。
===大足冬菜===   是川渝特产,为列为“中国传统名腌菜之一”。
===丁家坡洋芋===
 
发源于重庆市大足区丁家坡,现已发展到重庆主城,是大足区特色小吃。
===大足竹编===
 花色繁多,工艺精湛,常见竹编制品有 [[ 青席 ]] [[ 黄席 ]] [[ 斗席 ]] [[ 竹篮 ]] [[ 竹桌 ]] [[ 竹床 ]] [[ 竹帘 ]] [[ 笔筒 ]] [[ 蒸笼 ]] [[ 锅盖 ]] 等类别,每一类别还分多种规格和花色。
==荣誉记录==
 
2018年5月, “2018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正式公布,大足区上榜。
719,31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