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足区

增加 40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历史沿革==
{| class="wikitable" |- |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唐肃宗采纳左拾遗[[李鼎祚]]奏议,置昌州,大足县与州同置。|- | 唐大顺元年(公元890年),设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使于昌州,隶东川。光化二年(公元899年)罢。|- | 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昌州徙治大足,同时撤销静南县并入大足县。同年,北山石刻开凿。|- | 唐光化二年(公元899年),置武信军于遂州,大足隶之。|- | 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王建于成都称帝,建立前蜀,大足为其版图。|- | 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前蜀武信军节度使[[王宗寿]]降唐,大足隶于后唐。|- | 后蜀应顺元年(公元932年),孟知祥据蜀称帝,大足改隶后蜀。|- | 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石篆山]][[石刻]]落成。|- |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妙高山石刻开凿。|- | 南宋乾道、[[淳熙]]年间,[[潼川]]府路转运司徙治昌州(大足)。|- | 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赵智凤]]开凿宝顶山石刻。|- | 南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蒙军破城,昌州失守,知州陈仲遒赋诗投井拒降。|- | 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撤昌州,以州属三县并入大足,旋又并大足入合州铜梁县。|- | 元至顺年间,复置大足县,隶合州。|- | 元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四月,大足县民韩法师起义,称“南朝赵王”。五月,战败,被俘牺牲。|- |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大足改隶重庆府。|- | 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十二月,县人蔡伯贯以白莲教聚众起义,国号大宝。次年兵败,被俘牺牲。|- | 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由荣昌知县代摄;[[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复设大足县署。|- | 民国初年,先后属[[重庆]]镇抚府、川东道、[[四川省]]。|- | 公元1935年,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驻永川)。|- | 1949年12月2日,县长郝明国潜逃,4日雷在齐代理县长。12月9日,雷在齐在推举下组成县临时人民办事处,接管县政府,维持秩序。12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补训师1团3营两个连到达大足东关11保[[柏杨寺]],13日在中共县城支部和临时人民办事处迎接下进城,宣告大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管辖。|-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隶川东行政区巴县专区、璧山专区、江津专区。|- | 1952年8月,川东行政区撤销,隶四川省江津专区。|- | 1968年,江津专区更名为江津地区。|- | 1975年10月,划出双路公社及元通公社4个大队、土桥公社2个大队,共120个生产队建立双桥区,隶[[重庆市]]。|- | 1981年,江津地区更名为永川地区。|- | 1983年3月,永川地区撤销,大足县改隶重庆市。|- | 1997年,重庆市恢复中央直辖市后,仍隶重庆。|- | 201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市撤销双桥区和大足县,设立重庆市大足区。|}
==行政区划==
1940年,推行新县制,复改联保为乡镇,置化龙、双溪、高坪、新建4乡,分天青为天宝、青龙2乡,并马跑、石门为石马乡,并城厢镇、观音乡、太极乡为西城镇,改中敖乡为镇,计3区6镇26乡,625保,6289甲。民国31年(1942年),增设第四、五、六指导区。民国35年(1946年),为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饶国梁,云路乡更名为国梁乡,截止此时大足县乡镇如下:
{| class="wikitable" |- | 第一区(区治东关镇) 辖东关镇、西城镇、宝兴乡、香山乡、弥陀乡|- | 第二区(区治万古镇) 辖万古镇、兴隆乡、雍溪乡、国梁乡、大堡乡、回龙乡|- | 第三区(区治石马场) 辖石马乡、复隆乡、拾万乡、协和乡、玉龙乡|- | 第四区(区治龙水镇) 辖龙水镇、双路乡、邮亭乡、新建乡、珠溪乡|- | 第五区(区治三驱镇) 辖三驱镇、季家乡、双河乡、石龙乡、高升乡|- | 第六区(区治中敖镇) 辖中敖镇、高坪乡、青龙乡、双溪乡、化龙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class="wikitable" |- | 1950年增设第七区、第八区,更改乡镇隶属 。1951 |- | 1951 年并东关、西城2镇城区为城关镇,以所属乡村分建城东、城西2乡,以龙水镇所属乡村析置龙西乡,改中敖、三驱、万古3镇为乡 。1952 |- | 1952 年,增设第九区、第十区 。1953 |- | 1953 年,析置三溪镇,复以中敖、三驱、万古3乡为镇,复置或增划城南、民新、天台、青坪、杨柳等37乡,城关、龙水2镇升为区级镇 。1954 |- | 1954 年,增置沙坝、元通2乡,计10区,6镇,68乡,422村 。1955 |- | 1955 年,撤第九区,以第十区为第九区,一至九区更名为城关、中敖、三驱、龙水、石马、万古、珠溪、邮亭、双河区 。1956 |- | 1956 年,改万古、三溪2镇为乡,裁并民新、米粮、登云、城北、三元等23乡,撤城关区,所属城东、城西、城南、香山、化龙、弥陀6乡为县直属 。1957 |- | 1957 年,复以万古乡街村为万古镇,计8区5镇47乡422村。|- | 1958年10月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除城关、龙水2镇外,其余乡镇组建为25个人民公社(其中尨水区仅龙水公社一社),全县共422个大队 。1959 |- | 1959 年,分建天保、转洞、新复、龙西、顺龙等15个公社 。1961 |- | 1961 年,再次增设城南、米粮、登云、青坪、杨柳等17公社,设城郊区,辖城东、城西、弥陀、香山、城南、化龙、米粮、登云8个公社。1962年,析中敖公社街道置中敖镇 。1967 |- | 1967 年,香山公社改名东方红公社 。1972 |- | 1972 年,弥陀、登云、化龙、国梁公社更名为八一、东风、前进、建设公社 ,1975 |- | 1975 年3月恢复登云、化龙、国梁公社原名。同年10月,划出双路公社及元通公社4个大队、土桥公社2个大队,共120个生产队建立双桥区,隶重庆市 。1977 |- | 1977 年,析万古公社街道为万古镇,恢复宝顶公社原名。1978年,黄桷公社并入国梁公社 。1980 |- | 1980 年,计9区,4镇(县属、区属各2),54公社,500大队,16街段,4258生产队。|- | 1981年,按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更城关镇为龙岗镇,城郊区为双塔区,双河区为铁山区,更城西为明星、八一为弥陀、青坪为麻杨、天保为天宝、新复为石桌、杨柳为柳河、现龙为灯塔、新建为沙桥、土桥为平桥、万古为新石、兴隆为古龙、中心为石牛、和平为对溪、石龙为青山、新民为玉滩、新胜为子店、双河为铁山公社,以原黄桷公社增置曲水公社。1983年至1984年,改所有公社为乡,更天台为天山、大堡为金山、青山为龙石、多宝为宝山乡。1985年,改玉龙、三溪2乡为镇,计9区,6镇(县属2,区属4),53乡,502村,32居委,4449村民组,274居民组。|- | 1987年,改邮亭乡为镇。1993年,重庆市于全市实施撤区并乡建镇工作,撤销所有区公所,改复隆、宝顶、宝兴、拾万、回龙、金山、国梁、雍溪、龙石、铁山、高升、季家13乡为镇,团结、石马2乡并建石马镇,珠溪、玉滩2乡与三溪镇并建珠溪镇,登云乡、弥陀乡并建弥陀镇。至1996年,大足县辖龙岗、龙水、中敖、三驱、玉龙、万古、邮亭、宝顶、弥陀、宝兴、复隆、石马、拾万、金山、回龙、国梁、雍溪、珠溪、龙石、铁山、季家、高升22个镇和米粮、化龙、城南、高坪、天宝、天山、古龙、沙坝、元通、宝山10个乡,县政府驻龙岗镇;双桥区辖龙滩子1个街道和双路、通桥2个镇,区政府驻双路镇。|- | 1997年重庆市恢复中央直辖市后,大足县、双桥区仍隶重庆。2002年6月,撤销龙岗镇、城南乡,设立龙岗、棠香两个街道办事处。2003年,撤销米粮乡、弥陀镇,设立智凤镇,化龙乡并入宝顶镇,天宝乡并入高坪乡,天山乡并入中敖镇,沙坝乡并入珠溪镇,元通乡并入邮亭镇,宝山乡并入铁山镇。2009年12月,撤销高坪乡、古龙乡,设立高坪镇、古龙镇。|- | 201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市撤销双桥区和大足县,设立大足区。同时,设立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市级开发区。2014年12月,撤销双路镇、通桥镇、智凤镇,设立双路街道、通桥街道、智凤街道。|}
201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市撤销双桥区和大足县,设立大足区。同时,设立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市级开发区。2014年12月,撤销双路镇、通桥镇、智凤镇,设立双路街道、通桥街道、智凤街道。
==现行行政区划==
===矿藏资源===
大足境内有 [[ ]] [[ 天然气 ]] [[ ]] [[ ]] [[ 白云岩 ]] [[ 石灰石 ]] [[ 石英砂岩 ]] 等多种矿藏。其中,古龙镇兴隆矿区被发现一个目前亚洲最大的锶矿床,预计探明的资源量将超过2000万吨,经济价值约20亿元。
===生物资源===
{| class="wikitable"
|-
! | 宝顶山摩崖造像(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大佛湾、小佛湾、广大山、龙潭、松林坡)
|-
| 北山摩崖造像(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佛湾、观音坡、佛耳峰、营盘山)
720,7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