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永和

移除 6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詞源 ==
[[File:YH-DOVE.jpg|thumb|right|160px|永和區標:中正橋頭和平鴿銅像]]
在1950年代以前,今永和區所轄地區原隸屬[[中和區|中和鄉]]。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大批大陸各省之[[中華民國國軍]]官兵及其眷屬,以其地近[[臺北市]]區,移住此區,人口快速增加。1958年,遂獨立成為一個[[鎮 (台灣)|鎮]]。本來命名為「中興」,因易與當時[[台灣省政府]]所在地的[[南投市]][[中興新村]]相混淆,故需重新命名。由於早年曾發生[[漳泉械鬥]],地方耆宿楊仲佐先生因而命名為「'''永和'''」,以祈求各族群「永久和平」相處,共創地方繁榮<ref>[http://www.yonghe.ntpc.gov.tw/_file/1257/SG/41772/D.html 《永和之美 沿革篇》,永和區公所官方網站]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04203727/http://www.yonghe.ntpc.gov.tw/_file/1257/SG/41772/D.html |date=2013-11-04 }}</ref>。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中和鄉也存在名為[[永和 (大字)|永和的地名]],但範圍與劃出的永和鎮不同,永和鎮的範圍為中和鄉的[[龜崙蘭溪洲]]、[[潭墘 (新北市)|潭墘]]、[[秀朗]]。
圓通路-牛埔地區(以錦中里為核心的生活圈)的主要道路,可通往圓通禪寺,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的院區位於本路段與中正路之間。
自立路、自強路、更生街(橫跨永和區)-秀山地區的主要道路。
==參考資料==
8,7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