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桐梓县

增加 2,05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桐梓县2.jpg|450px|缩略图|右|[http://www.163gz.com/2010tu1/20100523142526.jpg 原图链接][http://www.163gz.com/you/zy/zy20100523/zy141838.shtml 来自 163贵州网 的图片]]]
'''桐梓县''',[[贵州省]][[遵义市]]辖县。位于贵州省北部,与重庆市接壤,素称“黔北门户”、“川黔锁钥”。地理坐标北纬27°57′-28°54′,东经106°26′-107°17′,南北最长处81公里,东西最宽处52公里。川黔铁路、210国道和渝湛高速公路纵贯县境,县城至贵阳、重庆行车时间2小时左右,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性。
==自然资源==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File:厚朴.jpg|<big>厚朴</big>[https://img.pconline.com.cn/images/upload/upc/tx/photoblog/1306/04/c0/21627526_21627526_1370290829317_mthumb.jpg 原图链接][https://dp.pconline.com.cn/dphoto/2484870.html 来自 太平洋摄影博客 的图片]
File:穗花杉7.jpg|<big>穗花杉</big>[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685643195064fa98b08 原图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544180581691818503/ 来自 今日头条 的图片]
 
File:金丝楠木.jpg|<big>金丝楠木</big>[http://www.yfcx8.com/uploads/allimg/141001/1-1410011I349135.jpg 原图链接][http://www.yfcx8.com/chengxianshu/jinsinanmu/2014/1001/177.html 来自 永发沉香 的图片]
</gallery>
 
县境地处亚热带东部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向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过渡地带,气候上同时受东南太平洋季风、西部印度洋暖流和北部西伯利亚冷气团影响,加上地形复杂,造成差异明显的立体生态环境,为多种陆生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植物区系15个地理成份中,桐梓县不同程度地具备了13个地理成份。境内珍稀植物较多,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树种有银杉、珙桐,二类保护树种有黄杉、香果树、青钱柳、水青树、红椿等,三类保护树种有[[穗花杉]]、[[厚朴]]、[[楠木]]等。县境内已发现中药材品种约千余种。方竹林总面积33万亩。
除普通野生动物外,县境内发现有[[黑叶猴]]、[[蟒]]、[[华南虎]]、[[麋鹿]]、[[云豹]]、[[大鲵]]、[[白鹤]]、[[红腹锦鸡]]、[[华南穿山甲]]、[[豺]]、[[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林麝]]、[[斑羚]]、[[岩羊]]等国家保护珍稀动物。
 
[[File:黑叶猴.jpg|缩略图|右|[http://www.shangdu.com/uimg/l7ohkhUuZoVFAYyFvIu974pILZH_8S7ekQHXCXBkRAjAj-d5G2.jpg 原图链接][http://www.shangdu.com/c-news-9LFXOX.html 来自 商都网 的图片]]]
===矿产资源===
===马鞍山北洞===
 
[[File:马鞍山.jpg|马鞍山|缩略图|右|[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1746515306&di=d8131499d4d395aedfde6b82baf1275c&imgtype=0&src=http%3A%2F%2Fm.tuniucdn.com%2Ffilebroker%2Fcdn%2Fsnc%2F87%2F79%2F877924d74e81d84090507aa505c39463_w370_h255_c1_t0.jpg 原图链接][http://www.tuniu.com/guide/v-maanshangongyuan-12687/tupian/ 来自 途牛  的图片]]]
[[马鞍山北洞文化遗址]]:[[马鞍山文化]]是我国旧石器多元文化的代表,是西南部文化区系的组成部分。马鞍山北洞文化遗址上部层位年代属晚更新世后期,距今约15至18万年;下部层位则距今2万年以上,与贵州黔西[[观音洞]]及邻近[[四川]]、[[云南]]、[[湖北]][[房县]]等地同时代遗址亦有相似标本。1986年首次系统发掘的万余件化石中,找到[[大熊猫]]、[[剑齿象]]、[[中国犀]]、巨貘等华南晚更新世动物群的代表性动物齿化石,出土一件人的下颌骨并附着前臼齿和臼齿;人类用火遗迹有灰坑、灰烬、烧骨等。所获骨器制作除打击技术外,有骨锥、骨铲、骨叉、耳陲、胸陲、还有骨镊和刻纹的骨棒,都是[[旧石器时代]]罕见的文化遗物。遗址中存在两个文化类型:出自层位上部的2-6层器物,以小型工具为主,频似[[四川富林文化]],更远可追溯至我国北方的小石器文化传统,它代表一种交流文化。出自层位下部7-8层的文化遗物,与黔西观音洞文化接近,代表一个区域性文化。1990年第二次系统发掘,获2万件碎骨片,400多枚动物齿化石,石制品1300多件。碎骨片的专项研究中分析指出,这些碎骨的产生主要是遗址的占有者——[[马鞍山]]人的生活活动:敲骨吸髓和制作骨制品所造成的。文化性质与1986年发掘物相同。马鞍山南洞1990年发掘,出土化石万余件;动物齿化石300多件,经初步整理鉴定为15种属;石制品202件,其中43件已加工成器的工具、磨光石斧2件、它暗示遗址所在区域内在较长时间存在古人类活动;还获人牙化石4枚,分别为40岁左右,25-26岁,2-3岁的晚期智人。文化性质与北洞相同。总之从时间和文化内涵两方面考虑,以及出土文化遗物的丰富,它对研究我国旧石器多元结构和文化圈具有重要意义。
===小西湖===
 
小西湖位于桐梓县城东北5公里的城关镇天门乡。它以小巧玲珑的风格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著称于贵州高原,有“黔北明珠”之美誉,人们通常称之为“桐梓小西湖”。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陆军一级上将,曾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从1944年冬到1946年11月被[[蒋介石]]幽禁在桐梓县天门洞小[[西湖]]。这是张学良将军在大陆的最后一个幽禁地。自1946年离开大陆之后再也没有回过大陆。
==视频==
 
===<center> 桐梓县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桐梓一中举行田径运动会 </center>
 
<center>{{#iDisplay:z05635wqbm1|650|480|qq}}</center>
 
<center> 桐梓官仓圆满贯漂流景区 </center>
 
<center>{{#iDisplay:z0311szj8yg|650|480|qq}}</center>
 
<center> 桐梓小将军幼儿园:2019暨祖国70周年主题汇演</center>
 
<center>{{#iDisplay:a0898ipnwtu|650|480|qq}}</center>
 
<center> 桐梓小将军幼儿园“童年的纪念册”新年晚会 </center>
 
<center>{{#iDisplay:s0819984xyv|650|480|qq}}</center>
==参考文献==
720,6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