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桐梓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桐梓縣黃蓮風景區

桐梓縣貴州省遵義市轄縣。位於貴州省北部,與重慶市接壤,素稱「黔北門戶」[1]、「川黔鎖鑰」[2]。地理坐標北緯27°57′-28°54′,東經106°26′-107°17′,南北最長處81公里,東西最寬處52公里。川黔鐵路、210國道和渝湛高速公路縱貫縣境,縣城至貴陽、重慶行車時間2小時左右,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性。

地理環境

桐梓縣山脈均系大婁山山脈的支脈,大婁山山脈呈東北-西南向。蒙山山脈系婁山山脈的支脈,主脈由婁山山脈中部西行橫亘於縣境中部後再向南、北向延展,南至十二茅坡,北達堯龍山。主脈涼風埡呈東南向,是縣境南北分異的分水嶺,其南為淺切割的中山、壩子,其北為深切割的中山峽谷。縣境內海拔大於1700米的主要山峰有18座:柏枝山牛角寨(海拔2227米,為黔北第一高峰)、箐壩大山(主峰紅山2028米)、白馬山(1944米)、冒角尖(1927米)、黃蓮大山(1871.9米)、黃砂岩(1871.9米)、分水嶺(1820.7米)、花壩大山(1814米)、二層岩(1796米)、堯龍山(1795.9米)、大岩頂(1779米)、頂箐(1778米)、大梁崗(1770米)、仙人山(1768.7米)、大窩盆梁子(1750米)、硫磺頂(1749.3米)、大土灣梁子(1732米)、黃嶺崗(1730米)

縣內河流均屬長江水系,分屬長江上游幹流區赤水河綦江河烏江水系,計有大於20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河流57條,總長度831.48公里,河網密度0.26公里/平方公里。河流等級為:幹流7條,一級支流32條,二級支流18條。主要河流桐梓河、松坎河、羊磴河集雨面積2919.45平方公里。

桐梓河主流總長度91公里,總集雨面積2254.45平方公里(縣境內集雨面積1162.5平方公里),集雨面積大於20平方公里的支流21條,多年平均流量17.7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6.25億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溱溪河天門河混子河(小河)、高橋河齋郎河風水河盤龍河等。

松坎河總長度64.55公里(縣內55.3公里),總集雨面積1103.96平方公里(縣內集雨面積1039平方公里),境內有木瓜河水柴河新站河等集雨面積大於20平方公里的支流17條。

羊磴河總長87.23公里(縣境內54.93公里),總集雨面積1126.56平方公里(縣內集雨面積717.95平方公里),境內有羊崗溪鯉魚河馬桑坎河等集雨面積大於20平方公里的支流10條。

桐梓屬中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性氣候區,四季不甚分明,水熱同季,雨量充沛,干、濕季明顯,無霜期長,春暖風和,時有倒春寒,初夏多雨,盛夏多旱,熱而不酷,秋溫陡降有綿雨、「秋風」,冬無嚴寒,多雲寡照,偶有凝凍,垂直地域分布差異大,立體氣候顯著。

桐梓多年平均陰天數245天,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091.6小時。1978年中央氣象局整理的全國氣候之最中列出桐梓年平均總雲量8.4,年平均低雲量7.2,冬季低雲量8.5,均名列全國第一。桐梓年均溫14.6℃,最冷月-5℃,最熱月24.5℃。極端最高氣溫有37℃,極端最低氣溫-7℃。由於海拔高差大,氣候垂直變化差異顯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桐梓屬全省少雨區,年平均降雨量1038.8毫米。夏季降水量最多,冬季降水是最少,呈冬干夏濕現象。

縣境內土壤有水稻土、潮泥土、黃壤、石灰土、紫色土、黃棕壤6個土類,面積434.19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90.49%。其中酸性土壤46.37萬畝,微酸性土壤238.76萬畝,中性土壤122.41萬畝,微鹼性土壤9.04萬畝。

1981年~1986年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資料表明:普查期內全縣土地總面積480萬畝,其中耕地133.13萬畝(稻田37.89萬畝,旱地95.24萬畝),園地1.15萬畝,林地184.04萬畝,疏林草地10.3萬畝,城鄉居民點用地5.69萬畝,工礦用地0.07萬畝,交通用地2.14萬畝,水域4.52萬畝,特殊用地1.48萬畝,未利用土地31.92萬畝。

自然資源


縣境地處亞熱帶東部濕潤性常綠闊葉林向西部半濕潤常綠闊葉林過渡地帶,氣候上同時受東南太平洋季風、西部印度洋暖流和北部西伯利亞冷氣團影響,加上地形複雜,造成差異明顯的立體生態環境,為多種陸生植物的生長和繁衍提供了良好條件。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植物區系15個地理成份中,桐梓縣不同程度地具備了13個地理成份。境內珍稀植物較多,其中屬國家一類保護樹種有銀杉、珙桐,二類保護樹種有黃杉、香果樹、青錢柳、水青樹、紅椿等,三類保護樹種有穗花杉厚朴楠木等。縣境內已發現中藥材品種約千餘種。方竹林總面積33萬畝。

動物資源

除普通野生動物外,縣境內發現有黑葉猴華南虎麋鹿雲豹大鯢白鶴紅腹錦雞華南穿山甲水獺大靈貓小靈貓林麝斑羚岩羊等國家保護珍稀動物。

礦產資源

縣境內初步查明礦藏29種,計有大型礦床1處,中型礦床7處,小型礦床多處,礦點52處,礦化點11處。其中煤炭儲量47.72億噸,是全國重點產煤縣[3]。石灰石分布極廣,儲量豐富,不少地區石灰岩質量較高,達到化工、水泥、玻璃和冶金用石灰岩I級標準。礦分布廣泛。另有黃鐵礦、菱鐵礦、滑石高嶺土白雲岩石英砂岩礦、商品大理石方解石石膏赤鐵礦礦、鋁土礦等礦產資源。

旅遊資源

桐梓縣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涼風埡省級森林公園新站花壩馬鬃苗族風情環縣城風景區官倉釣魚台九壩黃河溝、柏箐自然保護區羊磴河峽谷漂流(銅鼓灘漂流)、木瓜水銀河黃蓮自然保護區堯龍山古夜郎漂流王家烈公館小水月亮河、古夜郎及李白流放地民國海軍學校周公館系列馬鞍山古人類遺址、「桐梓人」遺址[4]九壩岩灰洞西湖婁山關等。

旅遊景點

涼風埡森林公園位於大婁山中段桐梓縣城北面,占地面積596公頃,涉及楚米、大河2個鎮5個行政村,交通便捷。公園內高低海拔落差較大,相對高差50—200米,年平均氣溫12℃,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生態植被較好,森林覆蓋率達85%,空氣清新,山水兼備,具有休閒、度假、療養、健身、娛樂等綜合功能。2005年6月25日,涼風埡森林公園被省林業廳命名為省級森林公園貴州省桐梓縣涼風埡省級森林公園的前身系國營桐梓縣涼風埡林場,屬全省20個基建林場之一,是遵義市唯一保留的基建林場。公園緊靠210國道、川黔鐵路和黔渝高速公路,北距重慶市、南距貴陽市均為2小時車程,實為火爐重慶的避暑山莊,省內遊客親近自然的理想去處,更是縣城居民郊遊的休閒勝地。

黃蓮柏箐自然保護區位於桐梓縣東北部,涉及獅溪、羊磴、水壩塘、木瓜、黃蓮5個鄉鎮25個行政村154個村民組,由柏箐喀斯特原森林自然保護區和黃蓮自然保護區合併而成。區內保存了原生性較強的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和金佛山方竹,面積分布集中成片,是中亞熱帶山地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生態系統的實驗研究基地。保護區生態環境特殊,動植物區系成分複雜,物種資源豐富,珍稀、瀕危植物種類較多,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其中生物資源1175種,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珍稀植物12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珙桐、銀杉、銀杏、南方紅豆杉等。2005年,經市人民政府批准,黃蓮柏箐自然保護區升格為市級自然保護區。

馬鞍山北洞

馬鞍山北洞文化遺址馬鞍山文化是我國舊石器多元文化的代表,是西南部文化區系的組成部分。馬鞍山北洞文化遺址上部層位年代屬晚更新世後期,距今約15至18萬年;下部層位則距今2萬年以上,與貴州黔西觀音洞及鄰近四川雲南湖北房縣等地同時代遺址亦有相似標本。1986年首次系統發掘的萬餘件化石中,找到大熊貓劍齒象中國犀、巨貘等華南晚更新世動物群的代表性動物齒化石,出土一件人的下頜骨並附着前臼齒和臼齒;人類用火遺蹟有灰坑、灰燼、燒骨等。所獲骨器製作除打擊技術外,有骨錐、骨鏟、骨叉、耳陲、胸陲、還有骨鑷和刻紋的骨棒,都是舊石器時代罕見的文化遺物。遺址中存在兩個文化類型:出自層位上部的2-6層器物,以小型工具為主,頻似四川富林文化,更遠可追溯至我國北方的小石器文化傳統,它代表一種交流文化。出自層位下部7-8層的文化遺物,與黔西觀音洞文化接近,代表一個區域性文化。1990年第二次系統發掘,獲2萬件碎骨片,400多枚動物齒化石,石製品1300多件。碎骨片的專項研究中分析指出,這些碎骨的產生主要是遺址的占有者——馬鞍山人的生活活動:敲骨吸髓和製作骨製品所造成的。文化性質與1986年發掘物相同。馬鞍山南洞1990年發掘,出土化石萬餘件;動物齒化石300多件,經初步整理鑑定為15種屬;石製品202件,其中43件已加工成器的工具、磨光石斧2件、它暗示遺址所在區域內在較長時間存在古人類活動;還獲人牙化石4枚,分別為40歲左右,25-26歲,2-3歲的晚期智人。文化性質與北洞相同。總之從時間和文化內涵兩方面考慮,以及出土文化遺物的豐富,它對研究我國舊石器多元結構和文化圈具有重要意義。

這些發掘物,給我們描繪了馬鞍山晚期智人以狩獵為主的生活圖景。在馬鞍山岩溶山間盆地周圍、溫暖多雨的氣候,山峰坡腳雨水沖刷下堆積肥沃的土壤,洪水期蟠龍洞伏流泄水不及,盆地底部河流兩岸沉積了肥沃土壤;在這些肥沃的沖積土和第四紀以來發育堆積的黃壤土上,箐密林深,牧草旺長,鳥語花香,歲月的流逝,自生自滅自長,自我發展、自我適應,自我協調,形成良好的生態和氣候環境,、柳、楊……等競相生長,鮮花野草鋪滿了馬鞍山周圍盆地,山谷、山泉涓涓細流,泉水汩汩,湖水碧藍,成群、喜溫食草動物野鹿水鹿水牛犀牛劍齒象熊貓巨貘在牧草叢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追逐。

九壩岩灰洞

辭海》1979年版和1989年版均專刊「桐梓人」條目記載:「桐梓人我國古人化石」。1972年在貴州桐梓岩灰洞發現,故名。所發現的化石為牙齒兩枚。地質時代可能屬更新世中、晚期。牙齒的形態特徵:「門齒粗壯,有發達的底結節,根尖圓鈍;前臼齒也顯得很粗壯。這兩枚牙齒的大小及形態特徵與北京猿人的十分相似,而與現代人顯著不同。」這一詞條使默默無聞的桐梓岩灰洞名揚天下。 岩灰洞距桐梓縣城25公里,位於桐梓至赤水公路西側一公里外的柴山崗南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科考、旅遊的好去處。岩灰洞位於九壩鄉柴山崗半坡,下距河面32米,向陽不燥,泥土多成粉末狀,所以當地人都叫它岩灰洞。洞穴呈喇叭形,高3.0米,寬1.8米,洞道時寬時窄,「之」字形向東北延伸。進入2.5米處是一寬大的廳堂,「桐梓人」為何擇此而居?他們的生存狀態如何?令人遐想。

「桐梓人」的發現,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1971年冬,貴州省地質局112地質隊在九壩鄉一帶進行地質普查工作。工人何仁在留守工地時,出於業餘考古愛好,經常爬山鑽洞,在岩灰洞發現了許多古生物化石堆積,興奮不已,便自費向中國科學院發了500多字電報,報告這一發現。

中國科學院派了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張森水吳茂林來貴州,與貴州省博物館的曹澤田等組成野外考察小組。於1972年元旦上旬來到九壩鄉,在何仁的引導下,到岩灰洞試掘。其後又經過幾次系統的發掘,獲得金絲猴巨貘中國犀大熊貓東方劍齒象……等25種哺乳動物化石。尤其珍貴的是出土了兩枚人類牙齒化石,舊石器12件及燒骨等重要文物。經分析和科學測定,人牙化石為舊石器中期直立人,俗稱猿人的化石,距今二十萬年以上。這一重大發現填補了人類發展進化史上的關鍵一環,學術界將其命名為「桐梓人」。當時,《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向全世界宣布了這一重大發現。消息公布後,16個國家的電台、報刊紛紛轉載和報道。不少國家發表文章評價其重大意義。北京電影製片廠還專門攝製了新聞專題片《「桐梓人」的故鄉》在全國放映。

「桐梓人」的發現之所以引起全世界關注,是由於它填補了古人類發展進化年代中一個關鍵的環節。在這以前,僅發現距今170萬年的元謀人、70萬年的蘭田人、60萬年的北京人、50萬年的馬坎人、40萬年的長陽人、30萬年的丁村人、10萬年的觀音洞人、4萬年的柳江人。唯獨空缺20萬年左右的古人類化石。「桐梓人」的發現正好連接上這一人類發展進化的鏈條。從岩灰洞出土的舊石器和燒骨的研究中,發現了古人類用火的痕跡,是迄今長江以南最早的發現。在「桐梓人」化石的研究中還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氟斑牙病例,具有重大的學術研究價值。

何仁,一個普通的地質工人,怎麼也不會想到那500字的電報會引來這麼重大的發現。那歷盡滄桑的岩灰洞,怎麼也不會想到會引起世界對它的關注。它給人們體驗遠古人類生存環境,感悟人類發展,歷史演進的艱辛歷程,遐想古人類生活、遷徙、繁衍的神秘狀況提供了物質條件。

婁山關又名婁關、太平關,是大婁山脈的主峰,海拔1576米,北距桐梓縣城13公里,南距遵義市50公里,在遵義市匯川和桐梓縣交界處。北距巴蜀,南扼黔桂,為黔北咽喉,是兵家必爭之地。婁山關關上千峰萬仞,重崖疊峰,峭壁絕立,若斧似戟,直刺蒼穹,川黔公路盤旋而過。據《明史紀事本末》載,萬曆年間,總兵劉與播州土司楊朝棟曾激戰於此。人稱黔北第一險要,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婁山關載入中國革命史冊,是因為中國工農紅軍為保證遵義會議勝利召開而進行的由南向北攻克婁山關的戰鬥,以及遵義會議後紅軍再次進行的由北向南攻克婁山關的激戰,兩次均取得偉大勝利。紅軍的英雄壯舉寫下了光輝的歷史。1935年1月初,中央紅軍由南向北分三路突破烏江天險。1月6日,紅軍先頭部隊進入遵義城。為了建立黔北防禦,保證建立以遵義為中心的「川黔邊新根據地」,中央軍委決定派紅一軍團第二師四團追殲北竄之黔軍侯之擔部,攻克婁山關,占領桐梓縣城。

從此,紅軍戰鬥過的婁山關,便成為黔北著名的革命紀念地。解放後,婁山關被列為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江澤民等許多國家領導人親臨婁山關瞻仰和紀念。國內著名書法家舒同題寫了「婁山關」摩岩石刻。

九壩黃河溝

九壩黃河溝距桐梓縣城約32公里,海拔1300米,在深山人未識,有轎子山、天生橋、雄鷹展翅、一線天、三道門、瀑布。自今尚未完全開發,自然景觀甚佳。黃河溝風景區是一個四面環山,中間一個大壩的高山避暑勝地,吸引着大量的遊客前往住紮。

黃河溝藏在深山人未識,有轎子山、天生橋、雄鷹展翅、一線天、三道門、靈芝石筍.瀑布等豐富的旅遊資源組成。自今尚未完全開發,自然景觀甚佳,空氣清新,群山如黛。

犀牛水風景

犀牛水風景區:又名犀牛當、馬甲塘。獨特的風景:小河水清透底,自然生態,夏天:水冰涼微甜,在犀牛水附近,有一種自然反應,一年四季,他會間斷性流水,每隔3~4小時,就會出現奇觀,出水的地方有7個小洞口,泉眼都在半岩之上,在來水的時候,有轟轟隆隆的響聲,像是打雷聲音,來水有幾十噸,流水時間在15分鐘左右。與自然水色相反,有多種顏色,非人工形成。位於小水鄉、松坎鎮、黃連之交接地帶。大地方名稱:龍孔壩、龍洞灣。本地有名的500年大核桃樹,大龍洞,大梯子,小梯子,石筍,圈子,銀盤,石房圈,五重岩,古老泉,陸地島,英國岩等等。

小西湖

小西湖位於桐梓縣城東北5公里的城關鎮天門鄉。它以小巧玲瓏的風格和獨特的自然景觀著稱於貴州高原,有「黔北明珠」之美譽,人們通常稱之為「桐梓小西湖」。

小西湖開成於40年代初。當時,這裡是修築水電站攔河築壩而成的湖面,建電站的同時,仿杭州西湖的部分格局,建有「三潭映月」、「望湖亭」、「放鶴亭」和「湖心亭」等景觀。湖心亭的亭柱上原有一副楹聯;一湖西子水,半壁桂林山。

在壩首建有一方形紀念塔,夕陽西下,塔影橫斜,儼然如「雷峰夕照」。1944年冬,張學良將軍從開陽縣被轉移到這裡囚禁,又增建了釣魚台。張學良將軍在被囚禁期間,或在湖漫步,或在湖心島垂釣,在小西湖渡過了兩年多的時光,現這裡尚存有張學良將軍使用過的部分物品。

來到小西湖,登上綠樹成蔭的攔河大堤,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米多高的方型水泥紀念塔,塔上刻有當年主建電站的總工程師、北京大學教授陳祖東的《歌石工》,在大堤上可見河水從上天門洞奔流而過的壯觀景象。在湖中泛舟,可觀賞兩岩秀美的景色,欣賞後村桃花、偏橋翠竹、天門幻景和湖中倒影等風光。

小西湖的另一重要景觀是上天門和天橋溶洞。上天門是自然形成的橫跨兩山的天生橋,天生橋正中是一個長逾百米的溶洞,在洞口平台上,可俯視洞下奔騰而去的河水,亦可遠眺放鶴訂。上天門洞新辟有一條長數百米的盤山棧道,十分奇特險峻。湖北岸新近發現一「龍泉」,水分子密度和表面張力較大,鎳幣放入泉水中不易沉沒,水質純淨。

張學良昔日垂釣的釣魚台已修復,湖中有遊覽小艇可供遊客乘坐。

旅遊發展

縣召開旅遊工作民主評議動員會此次民主評議圍繞全縣旅遊工作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切實推進我縣旅遊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已成為重慶、貴州的知名品牌,也是全省鄉村旅遊現場會參觀點。 

縣政協副主席李曉強就如何搞好本次民主評議工作提出建議,各參與民主評議的相關部門及人員要充分認識政協民主評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民主評議要實事求是,評議意見要客觀中肯,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務實高效地開展工作;旅遊部門幹部職工要發揮主人翁精神,積極配合,共同做好此次評議工作。

縣政協副主席梁正勇希望相關部門及人員要端正思想,充分認識民主評議是政協履職的需要和要求,是黨委政府對被評議單位及其工作重視的重要體現;要認真落實評議方案,切忌流於形式;各部門要做到自覺、體諒、包容、相互支持配合;縣旅產辦要加強組織領導,有效推進各項旅遊項目的進度,按時完成既定目標。

民間習俗

行業習俗

農作方面,桐梓縣境歷代生產技術落後,農民耕作粗放,種植單一,春種秋收。邊遠高山,刀耕火種,廣種薄收,更是靠天吃飯,故極受自然條件限制。思想寄託多仰賴於生產過程中的信仰禁忌,也因之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習俗。先後流行田鼓歌、打鬧歌(薅草歌)。

家庭習俗

住宅建築方面,歷代民居有岩洞、窩棚、土牆、金包銀、木房、磚房、石房、現代樓房。房間用途和家庭陳設方面,有客廳、書房、寢室、堂屋,堂屋設「香火」供奉神靈及祖宗,有火塘、火盆、地火爐、沙罐火爐、迴風爐、灶等設施,進入現代社會後,已全面使用現代生活設施。

生活習俗

服飾方面,晚清時期境內農戶種麻織布,用土靛染成青藍二色製衣。隨後有自種棉花用手工織土布,根據歷史演變,先後有超襟、長衫、中山裝、列寧裝、學生裝等,現社會追新逐異,不亞於發達地區。帽子先後有瓜皮帽、博士帽、鴨舌帽、遮陽帽、線帽、平頂栽絨帽、長壽帽,部分地區流行包帕子。先後有草鞋、布鞋、釘鞋、皮鞋、解放鞋、球鞋、膠靴、塑料鞋等。飲食方面,以大米玉米為主。一日兩餐、三餐為主。風味飲食有米豆酸菜菜豆花油茶燒餅湯圓蕎麵條鍋貼餃搭撻面陰包穀米方竹筍白豆和菜等。行旅運輸方面,肩挑背馱、馬馱、雞公車、板板車、滑竿、自行車、摩托車、三輪車、汽車等。照明方面,解放前多用桐油,解放後用煤油,現主要用電。

歲時習俗

傳統節日有春節、過大年、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月半、中秋節、重陽節、打揚塵、除夕等。法定節日按國家規定執行。桐梓地域內民間忌事日解放前較為盛行,至今仍有群眾信奉,如分家、上樑、婚喪嫁娶、搬家等。

歷史名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李白流放夜郎(今桐梓一帶)。在桐梓新站鎮有李白的詩歌,鏤刻李白五首詩歌。夜郎鎮有太白泉、太白墳即李白的空冢。史學界關於李白是否到過夜郎存在爭議。但李白確實寫過很多關於夜郎的詩歌。

趙旭(1821年~1866年)清朝貴州桐梓縣人。字石知,號曉峰。幼年喪父,青年時代隨其叔至山東騰縣祖父官署居住。先後遊學吳楚,閱歷學識極富。家學淵源,歷祖天縱,大中、式謨,毓駒、其培皆負詩文名,詩載《播雅》者5人。回桐梓後,曾九次鄉試不第。長期居家課讀,與「西南世儒」鄭珍莫友芝情誼深厚。曾任桐梓、荔波教諭。旭僅諸生,因博學被聘《遵義府志》採訪生員。清咸豐甲寅(1854),協襄軍務(守城抗擊農民義軍),廷授訓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任荔波縣教諭時,以實績加翰林院孔目銜兼署都勻府教授。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農民起義軍攻破荔波縣城,旭受重傷後投江死。趙旭博學多才,關心桑梓的文化事業,曾採訪桐梓掌故,編成《桐鑒》6卷、《被桐鑒》1卷、又編成《桐梓耆舊詩抄》1卷、《桐梓藝文志》4卷、《文學爾雅注》1卷、《琴鶴堂先澤拾遺》1卷、《蜀碧補遺》6卷。趙旭一生的主要成就是詩歌創作。著有《播川詩抄》8卷,選詩500餘首。鄭珍為之作序。有評「其學其行,風骨高騫」、「盛氣不可一世」。又有《播川全集》50集。一生坎坷,長期居住在農村,對貧苦農民的生活較了解。他寫的詩,多反映貧苦老百姓的疾苦,同情勞動人民的苦難,大膽揭露清軍的腐敗的社會的黑暗。語言樸質無華,通暢明快,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詩選》選入《賤士》等19首,近體與古風兼善,尢以古體富於詩史品格。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湖南湘潭人。中國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詩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袖,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1935年婁山關戰鬥勝利後毛澤東等人策馬登上婁山關下馬觀看剛結束戰鬥的戰場。寫下了著名的《憶秦娥·婁山關》這首詞[5]

周西成(1893年4月11日-1929年5月22日) 字繼斌,號世傑,貴州桐梓縣人。生於1893年,民國時期貴州省政府主席。貴州省歷史上「桐梓系軍閥」的第一代掌門人。「桐梓系」軍閥是民國年間黔系軍閥的一個重要分支,上世紀20至30年代,「桐梓系」集團曾把持黔政十餘年,從周西成毛光翔到後來名噪一時的「貴州王」王家烈,一連幾任省主席都是桐梓人,以至於當時在貴州有「內政方針,有官皆桐梓;外交禮節,無酒不茅台」之說。

毛光翔,字群麟,桐梓縣茅壩人,生於1893年農曆10月2日。幼年喪父,家貧,少時入縣立明德學校肄業。1911年,與表兄周西成相約從軍,旋入新軍模範營。12月,隨黔軍北伐。後入貴州講武學校第一期畢業。1914年調任貴州陸軍第十團二營排長。後隨營入川參加護國戰爭,任連長1920年任周西成營營附長。後隨周西成旅入川,任四川討賊軍第五混成旅第一團團長,隨周西成轉戰川南黔北,升旅長、師長。劉湘曾以川康邊防督辦名義委毛任「川南邊防軍總司令」。周西成被委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軍軍長時,毛任副軍長,並於1928年5月兼任貴州省軍事廳廳長。卒於1947年11月1日。

王家烈(1893年7月10日-1966年8月),字紹武,貴州省桐梓縣新站區小水鄉人。中華民國時期黔軍高級將領,國民黨陸軍中將,畢業於貴州陸軍講武堂。後入黔軍,歷任貴州民政廳廳長、國民黨貴州省黨部常務委員、貴州綏靖公署副主任、第2師師長、國民革命軍第25軍軍長兼貴州省政府主席等職,權傾貴州,人稱「貴州王」。1949年以後賦閒在家。解放後在人民政府的感召下加入到新中國的建設中,歷任貴州省第一、二、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貴州省人民委員會委員,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委員。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66年8月病逝於貴州。三中全會以後平反。他的後半生為貴州撰寫了不少有價值的文史資料。

猶國才(1895年~1950年),字用儂,貴州省桐梓縣人,中華民國時期黔軍(黔系軍閥)高級將領,國民黨陸軍中將。曾任第二十五軍副軍長兼第二師師長,暫行兼代貴州省政府主席,貴州省政府民政廳長。1923年,周西成成立靖黔軍,確定「群、紹、佩、用」的繼承序位,國才為周西成之第四順位繼承人。後任黔軍第十混成旅旅長。 1925年12月12日,北京臨時執政令,授猶國才為陸軍步兵上校,並加少將銜。1926年春,奉周西成命令,率兵入省城貴陽接防;六月一日,周西成就任貴州省長,開始對貴州三年的統治;冬,周西成部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軍,猶國才任該軍第三師師長,時年三十歲。1936年1月27日,國民政府任命猶國才為陸軍中將;七月九日,獲頒國民革命軍誓師十周年紀勳章;11月12日,獲頒三等雲麾勳章。其後任軍政部駐西安辦事處主任。1938年春,入陸軍大學特別班第四期深造,研習高深軍學。1940年春,陸軍大學畢業。1944年10月,任軍政部中將部附;秋,由西安棄職回遵義北門故宅居住。1946年,任中央訓練團中將團員;12月,退為備役;同年患腦溢血。1949年解放前夕逃往台灣。1950年10月病逝,年五十四歲。

何知重(1893年~1976),原名良權,另號是儂,漢族,貴州桐梓縣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國民黨黔軍高級將領,畢業於貴州陸軍講武堂第二期,是王家烈的表弟。抗日英雄。曾在江陰要塞與日軍鏖戰數月,之後參加了武漢會戰。1939年卸甲返鄉後投身實業和興辦教育。1926年9月任國民革命軍第25軍第2師參謀長,1928年7月任第25軍副官長。1929年任25軍軍部副官,旋任1師副師長兼湘黔邊區副司令,1930年3月任第25軍第1師副師長,1932年2月任第25軍第1師師長兼湘黔邊區剿匪司令,1934年12月兼任貴州全省剿匪總指揮部副總指揮,1935年國民黨中央勢力入黔,25軍番號被撤銷,所領25軍1師改編為國民軍第103師,任師長。1936年11月敘任陸軍少將解放後,被特邀出席貴陽市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1976年10月4日病逝於貴陽,終年83歲。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陸軍一級上將,曾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人稱「少帥」,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另外他風流倜儻,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在抗日戰爭時期從1944年冬到1946年11月被蔣介石幽禁在桐梓縣天門洞小西湖。這是張學良將軍在大陸的最後一個幽禁地。自1946年離開大陸之後再也沒有回過大陸。

視頻

桐梓縣 相關視頻

桐梓一中舉行田徑運動會
桐梓官倉圓滿貫漂流景區
桐梓小將軍幼兒園:2019暨祖國70周年主題匯演
桐梓小將軍幼兒園「童年的紀念冊」新年晚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