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子輿

增加 685 位元組, 4 年前
思想
曾子曾提出“ '''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 ”的主张。又提出“[[内省法|吾日三省吾身]]” 的修养方法, 《[[论语]]·学而》 )的修养方法,即“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 而不忠乎? 朋友交而不信乎? 乎? 」<ref>[https://ctext.org/analects/xue-er/zh 《論語·學而》第四]</ref>(釋: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業?交友是否守信?知識是否用於實踐?」)  《[[論語]]·泰伯》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声言道 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 仁以 己任,不亦重乎?死而 已,不亦 乎? ”( 」<ref>[https://ctext.org/analects/tai-bo/zh 论语 論語 ·泰伯》 )“ 第六、七]</ref>(釋:曾子說:「 可以托 六尺之 ,可以 寄百里之命 托付江山,生死關頭 临大节而 臨危 可夺也 懼的人 君子 人与 當然是 君子 。」、「有志者不可以不培養堅強的意志,因為責任重大而且道路遙遠。以實現全 類和平友愛為自己的責任,這樣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為理想奮斗終身,這樣的道路不是很遙遠嗎 ”(《论语·泰伯》)。 」)  著述有《[[大學 (經傳)|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 [[ 宗圣 ]] ”。在儒家文化中与 [[ 孔子 ]] 、[[孟子]]、[[颜子]]、[[子思]]共称为儒家五大圣人。
曾子性情沉静,不屈从、不苟合,[[齐国]]欲聘之为卿,辞而不就。《[[韩诗外传]]》说曾参五十岁时,“齐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皆不应命。”孟氏使[[阳肤]]为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论语·子张》)“天下有道,则君子欣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诸侯不听,则不干其士;听而不贤,则不践其朝。”(《[[大戴礼记]]·解诂》)
《[[孝经|曾子]]·大孝》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认为人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天地之性为贵”(《孝经》)。《小戴礼记·礼运》中说:“人者五行之秀气也。”[[荀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人不是顺应自然,屈从于自然,而是能动的改造自然。“从天而倾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 (书)|荀子]]·天论》)发现并重视人的作用,这是儒家思想的特点。
 
 
==曾子事蹟==
2,9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