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天安门

增加 5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设计者''' 蒯祥(明代)
|}
'''天安门''',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隔长安街相望,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以杰出的 [[ 建筑艺术 ]] 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 承天门" ,寓" 承天启运、受命于天" 之意<ref>[https://news.qq.com/original/tuhua/tiananmen.html 天安门广场进化史  ],腾讯网</ref>。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 民国 ]] 十四年(1925年)十月十日, [[ 故宫博物院 ]] 成立,天安门开始对民众开放。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开国大典 ]] ,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之一。2018年6月15日,天安门启动修缮,预计2019年4月底恢复对外开放。
==重大事件==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举行盛大的开国大典。 毛泽东率领党、政、军和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负责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2年,北京市第四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较全面地修缮天安门城楼。这是自清 [[ 康熙 ]] 二十九年(1690年)近260年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工程。
1956年,对城楼东北翼角及劈裂、脱样的角梁进行了翻修,接长了城台栏杆扶手。为确保天安门的绝对安全,1957年8月至9月,有关部门在对天安门城楼进行防雷工程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在顶部安装了避雷设施。
1980年,又一次大修,按9度抗震能力设计施工。
1984年,有关技术部门对城楼 [[ 防雷设施 ]] 进行了重点检查和[[遥测]],增加了防雷引下线。
1988年,城楼开始对公众开放。
====城门特征====
天安门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悬挂的毛泽东画像造型典雅,是中国传统建筑 [[ 艺术 ]] 的代表作。
====修葺完善====
==文物保护==
1949年夏秋之际,为迎接开国大典,原北平市政部门对天安门城楼多年来积存的 [[ 鸽粪 ]] [[ 蒿草 ]] 等污物进行了清除,对破损的砖瓦、门窗等构件进行了简单整修。1952年,北京市第四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较全面地修缮天安门城楼。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对天安门城楼进行大修。
具有550多年历史的天安门城楼,由于兵火战乱,长期失修,建筑结构已严重坏损变形,主体已严重下沉。新中国成立后虽经多次维修加固,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1969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了6到7.5级强烈地震,使天安门城楼损坏变形更甚。年底国务院决定:彻底拆除天安门城楼,在原址、按原规格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天安门城楼。该工程196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到1970年3月7日竣工,整个工期112天。
==参考文献==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765,9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