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黄埔军校

移除 2 位元組, 4 年前
辉煌历程
1924年,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和“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简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决议建立军官学校选址于[[广州]]黄埔。关于校长人选,最初决定为程潜,而以[[蒋介石]]、[[李济深]]为副校长。但是[[蒋介石]]不愿在[[程潜]]之下,跑到上海消极对抗。并派[[张静江]]找[[孙中山]]说情,孙中山才在5月3日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在此过程中,蒋介石曾辞去军校筹备委员长一职。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于是在[[广州]]、[[武汉]]和[[南京]]分别出现了三所黄埔军校。在[[武汉]],3月22日,[[武汉国民政府]]以国民党中央的名义,决定将武汉分校扩大改组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展讨蒋斗争。七一五政变后,黄埔五期学员被迫毕业离校,军校整体改编为[[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团长由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同志兼任),后来成为[[广州起义]]主力,武汉军校暂时解散。
 
1927年9月[[宁汉合流]]后黄埔军校该校迁往[[南京]]。在[[广州]],原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依然开办。
39,62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