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黄埔军校

移除 4 位元組, 4 年前
辉煌历程
1926~1949年。从第一期到第二十三期,军校共培养32万各级军官。其中1924年到1929年共培养了七期13000余人。这些人中的多数形成了国民党中央军的骨干——“黄埔系”。
1927年4月至1937年7月,是“黄埔系”的初步形成时期。在抗战时期,“黄埔系”全面形成,其骨干纷纷当上了[[师长]]、[[军长]]、[[ 集团军司令]] 乃至战区司令长官,从而完成了“黄埔系”在军界的接班部署。后来居上的黄埔一期生[[杜聿明]](时任第5集团军总司令)、以悍将著称的黄埔第三期领跑者[[王耀武]](时任第24集团军总司令)、职务“越跑越慢”的黄埔一期生[[郑洞国]](时任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在国民党空军系统内,黄埔生更是独占鳌头。抗战初期,为了培养更多的空军预备飞行人员,决定成立空军军士学校,出任教育长的是黄埔第一期的[[王叔铭]]。王曾于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去[[苏联]]深造,1931年秋回国脱党转投蒋介石。1940年接替[[周志柔]],长期担任中央空军学校教育长,国民党的空军人员大多出自其门下。
1949年12月[[蒋介石]]及其所谓“[[中华民国政府]]”迁居[[台湾]][[台北市]],其后1950年3月1日蒋代表国民党当局宣布:“陆军官校,为革命军基本人才培植的基地,与建军建国的前途有莫大之关系,早就应该恢复。校长一职,不能以任何人兼任,所以在校长人选未定之前,军校的名称不愿恢复。这次任命罗友伦同志为校长,正式恢复军校。”同年10月,黄埔军校以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所在的高雄凤山维武路1号以所谓“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的名称被重新建立,并续办第二十四期作为黄埔军校的继续,学校现占地面积173公顷。至2004年已办至七十三期。另外“中国陆军军官学校”是迁往台湾十二座所谓“在台复校”的大陆大学之一。
39,8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