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3
次編輯
變更
王安江
,百科化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40|12|19}}
| 出生地点 = 中国贵州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2010|06|25|1940|12|19}} | 国籍 = [[ 中国]]
| 职业 = 苗族古歌歌师
| 知名作品 = 《开天辟地》<br>《运金运银》<br>《爬山涉水》<br>《歌唱四季》、
== 人物简介 ==
'''<big>王安江</big>''',男,[[苗族]],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f>[http://www.ihchina.cn/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ref> 项目苗族古歌<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85e729d0102v1gg.html 苗族古歌]新浪网</ref>代表性传承人。王安江,1940年10月出生在台江县台盘乡棉花坪村。1953年,仅读了两年小学的他就辍学了。辍学后,他凭着自己的毅力和聪慧自学。1955年,他当上了民办教师。1962年,他因为母亲重病在床等原因,回家担起了一家7 ﹑8 、8 口人吃 ﹑ 、 穿 ﹑ 、 用的重担。生活的压力,劳作的艰辛,从没使他放弃过学习文化。
1968年他开始在本村和周边四乡八寨拜歌师学歌。他一边学,一边唱,一边写,几年的积淀,他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歌师。他演唱的古歌深情婉转,优美流畅,语言生动,概括性强,富于哲理,耐人寻味,具有明显的古风遗韵。其内容多为酒宴上的对唱、劳动生活中的说唱以及茶余饭后的交流传唱。在数十年的表演与传授过程中,王安江深受苗族同胞尊重和好评。
[[File:王安江006.jpg|缩略图
|左|《王安江版苗族古歌》[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6/bfbfd902dc0a40cdb7498799c336222c_th.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125615079_488491 来自搜狐网]]]
有一年,王安江打听到凯里市凯棠乡大坪村有位叫“故沙"的老人精通古歌,便按当地学歌风俗,选定良辰吉日,带上一只 [[ 鸡 ]] ,一束摘糯,几条鱼和一元二角钱前去求教。不巧老人不在家,之后又去了一次仍未见到。不久,王安江第三次来到故沙家,老人对这位"歌痴"早有耳闻,知道他颇懂古歌,便说:
“你不是来学歌,而是来赛歌的。你有本事跟我从天黑唱到天亮,就佩服你了 "。说完更端出米酒摆在两人面前。被迫无奈,王安江只得开口了——
故沙听罢,即答道:鸭子游浮在水塘,水牛转悠斗牛场。兄弟你来自远方,来到我们的家乡。邀我摆古唱唱歌,要唱<;运金运银>;吧,;吧,可要丢下<;娘欧瑟>!要唱<;蝶母诞生>;呢,又得撇下<;榜香曲>!……
就这样你来我往,一唱一答,直到天明仍分不出高下。老人钦佩地说:
[[File:王安江010.jpg|缩略图
|右|《苗族古歌》中的水牛龙(王安江画)[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6/0ab885098fa74f76bbfa378068c9f54e_th.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125615079_488491 来自搜狐网]]]
为了收集整理古歌,有时,在前不着村,后不落寨的地方,山坡荒野中的牛棚成了他夜宿的旅舍,自备的 [[ 糯米 ]] 饭团成了他的夜餐,月亮星星为他照明,蚊虫鸣蛙与他为伴……有人说,在苗疆,每一首歌,都是一部历史。苗族古歌是苗族人民生息繁海衍的种子,是苗族人民歌唱生命的记录,是苗族历史的记载……不老的古歌,唱出了不老的人。不断的收集整理,他脑海中的歌越来越多,他记录下来的歌词也厚达几尺了。台江县境内的苗族古歌几乎被他全部收集完了,但他仍然没有满足。他深知,他收集的这些仅是古歌中很少的一部分,天下还有更多的古歌。二十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了走出台江县去收集古歌的漫漫“征程”。“党告坳"是传说中苗族迁入 [[ 黔东南 ]] 时各支系议榔分居的地方,一直是苗族人民心中的圣地。为了寻找这一“圣地”,王安江来到了榕江县,一路探寻到雷山县,又从雷山县辗转到剑河县。一路上,他独步跋山涉水,睡牛棚,栖身稻草堆,一﹑二天吃不到饭是常有的事。古歌支撑着他,最后,他终于在四县交界的剑河县九仰乡巫两寨附近找到古歌中的“党告坳”,这个苗族人心中的"圣地"。在那里,他沐浴了本民族文化精华的甘露,弄懂了许多悬在他心中很久的谜。十多年来,王安江除了奔走在黔东南各县外,还多次到黔西﹑毕节﹑安顺等地以及 [[ 广西 ]] ﹑ [[ 湖南 ]] ﹑ [[ 云南 ]] 等省,足迹遍及20多个县市的300多个村寨,行程达数千公里。十多年的奔波,几多艰辛,让人听之不觉心酸泪下。除了露宿﹑饿肚,最让他难忘的是爬车。有多少次他记不得了,有时他“混”上了火车,没有票,也没钱买,被查出来,列车长和乘务员得知他是一位农民民间文艺家,为收集整理古歌而不得不“行乞"时,都深为感动,破例让他免费乘车。去年他去云南 [[ 昆明 ]] ,就是爬一辆运货的汽车去的。60多岁的年纪了,爬在车尾,一路颠簸,那种艰辛和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有些列车长﹑乘务员﹑车主感动之余,对他说:“只要你愿意,免费送你上 [[ 北京 ]] 都可以。”有许多好心人也曾向他伸出了援手,给他饭吃,给他路费,使他在漫漫“苦旅”中,领略了许多人间真情。
他是一个农民,也是名符其实的苗山“歌王”。他得到的不是鲜花和掌声,伴随他人生旅途的是半生的流浪和乞讨,甚至家破人亡,但他矢志不渝,为搜集浓缩一个民族的记忆——靠世代口头流传的苗族古歌,王安江用尽了一生的心血,终于搜集了12部苗族古歌,抢救了一个民族濒于失传的文化遗产。
== 荣誉成就 ==
王安江在演唱、传承的同时,共搜集整理苗族古歌12部,约二十四万字,包括《开天辟地》、《打梁造柱》、《酿酒歌》、《枫木歌》、《打金运银》、《铸日造月》等。这些重要的文字记载,对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研究苗族古代历史文化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2006年,台江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王安江古歌整理办公室”,专门整理这份宝贵的资料。在2004年举办的“ [[ 贵州 ]] 苗族姊妹节苗族古歌大赛”中,被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台江县文化局、台江县文化保护办公室授予“古歌歌师”称号。2006年,贵州省人事厅向其颁发了“高级歌师”证书。2007年6月,王安江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ref>[http://www.ihchina.cn/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ref>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视频 ==
苗族古歌传承人——王安江
{{#ev:youku| XNDY0MzYzMzI0|alignment=left}}
== 参考文献 ==
[[Category: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