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巡航导弹

增加 4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巡航导弹'''是导弹的其中一种。主要以巡航状态在稠密的大气层内飞行,其旧称‘飞航式导弹’。‘巡航状态’指 [[ 导弹 ]] 在被 [[ 火箭 ]][[ 助推器 ]] 加速后,主发动机的推力与阻力平衡,弹翼的升力与重力平衡后,实现近于恒速、等高度飞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单位航程的耗油量最少。其飞行弹道通常由起飞爬升段、巡航(水平飞行)段和俯冲段组成。它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维持飞行。巡航导弹在携带核弹头时还可以由飞机或潜艇发射,也是‘核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可以携带传统弹头或 [[ 核弹头 ]] ,射程可达数百公里。近代的巡航导弹可以以[[超音速]]或[[次音速]]飞行,具备自我导引能力,而且还能以非弹道型态的飞行路径来躲避[[雷达]]侦测,进行[[防区外打击]]。
巡航导弹与[[无人驾驶飞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巡航导弹不担任[[侦察]]任务,弹头整合为系统的一部分,而且最后一定会在攻击中损失,无法回航降落。
导弹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战争利器,自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导弹从当初单一的地地导弹演变为地空、舰空、空地等许多类型导弹,射程也从几十公里发展到一万多公里。在现代战争中,不管战机或军舰技术多么先进,奔赴战场最前沿直接打击敌方的仍是这些由飞机或军舰发射的导弹。可以说,导弹就是古代士兵的刀与矛,直接在敌人身上砍杀。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导弹的开发与研制。世界各大国军队的主战武器都已实行了导弹化,涌现出一批世界闻名的导弹,例如美国的“爱国者”、“鱼叉”、俄罗斯的“日炙”以及以色列的“箭式”等等。由于导弹自身带有主动或被动寻的功能,在二战时击沉一艘军舰可能要用几十发巨型炮弹,在导弹出现之后只要一两发导弹就可以了。英阿马岛战争之中, [[ 阿根廷 ]] 空军“超级军旗”战机发射的“飞鱼”导弹一举击沉了英军“ [[ 谢菲尔德 ]] ”号巡洋舰,使导弹名声大震。在 [[ 海湾战争 ]] [[ 科索沃战争 ]] 以及前不久进行的 [[ 阿富汗战争 ]] [[ 伊拉克战争 ]] 中,各种类型的导弹都大显身手<ref>[http://www.sohu.com/a/251954466_536846 现代第一场高科技战争: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搜狐,2018-09-06</ref>。
==特点介绍==
巡航导弹是在和弹道导弹竞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50年代, [[ 美国 ]] [[ 苏联 ]] 都非常重视发展巡航导弹,但由于这种有翼导弹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为了满足核战争准备及核威慑的需要,美国和苏联从60年代起就转向发展弹道导弹,直到70年代中期以后,巡航导弹才得以迅速发展。巡航导弹已成为美国三位一体核威慑力量的一根支柱,已作为核反击力量和常规攻击力量广泛布置于欧洲前沿防线、[[海军水面舰艇]]、[[潜艇]]和空军的轰炸机。40多年的竞争性发展表明:巡航导弹是一种用途广泛,成本低廉,通用性好,作战效能高的先进武器,海湾战争中首次实战应用的战果就充分证明这一点。
==巡航导弹特点==
719,97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