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瓦提县

增加 11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县区介绍==
阿瓦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 [[ 阿克苏 ]] 地区西南部, [[ 塔里木盆地 ]] 西北边沿、天山南麓,地处北纬39°31’~40°50',东经79°45′~81°05’之间。东、北与阿克苏市接壤,西与柯坪县毗邻,西南与 [[ 巴楚县 ]] 交界,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接洛浦、墨玉两县。东西最宽100千米,南北最长150千米,总面积13259平方千米。
阿瓦提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从绿洲平原到大漠腹地,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差异鲜明, 自然带虽不完整,但河网发育以及动植物资源丰富,这些特色不同的资源类型组合塑造出众多壮观的地文景观、秀丽的水域风光、奇特的生物景观,以及灿烂的多浪文化与民族风情人文旅游资源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地理位置==
阿瓦提县,意为繁荣之县,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阿克苏河]]、[[叶尔羌河]]与[[喀什噶尔河]]的冲积平原上。东、北以阿克苏河为界与阿克苏市接壤,西与柯坪县毗邻,西南与巴楚县交界,南与墨玉、洛浦县毗连。大致处于东经 79°45′~ 81°05′,北纬39°30′一40°50′范围内。东西宽约l00km,南北长约150km,总面积1.33万km2。 县人民政府住所地: 阿瓦提镇,邮政编码:843200 :843200 ,电话区号:0997:0997;代码:652928; 拼音:Awati :Awati Xian;英文:Awat :Awat County。
阿瓦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阿克苏地区西南部,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东、北与阿克苏市接壤,西南与巴楚县交界,西与柯坪县毗邻。县城阿瓦提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077千米。全县总面积13066.72平方千米,总人口211737人(2003年)。有 [[ 维吾尔 族]] [[ 族]] [[ 族]] [[ 哈萨克 族]] [[ 族]] [[ 乌孜别克 族]] [[ 族]] [[ 俄罗斯 族]] [[ 东乡 族]] [[ 撒拉 族]] 等15个民族。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50">
==自然条件==
阿瓦提县由冲积扇、冲积平原和沙漠三大地貌类型组成。北部为 [[ 阿克苏河 ]] 冲积扇平原,面积约18.9万公顷,海拔1028-1064m ,平坦宽阔,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2°,地表由细土物质组成,土层深厚,水资源丰富,发育了美丽富饶的阿瓦提绿洲,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区; 冲积平原由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和田河的河谷平原组成,面积约27.8万公顷,海拔1020~1050m,地势平坦,坡度<1°,河漫滩地、河心滩、河曲极为发育,其上多古河道,形成众多近南北走向的湖泊及河间洼地,以及数道南北向分布的梁状高地和河湾,冲积平原上局部发育草灌丛沙包,其它地方生长茂密的[[胡杨]]林、[[红柳]]、[[芦苇]]等植物,是全县的主要的林牧区;南部为 [[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 ,面积约85.9万公顷,海拔 1040~1060m ,由半固定的草灌沙丘和流动的新月型沙丘及沙丘链、复合型沙丘及沙丘链、沙垄及复合型沙垄、金字塔沙丘、穹状沙丘、鱼鳞状沙丘等类型组成。
==气候特点==
阿瓦提县交通不便,工业基础差,又缺乏人才,发展工业有待来日,只有以发展农业为主。棉花生产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依靠棉花奔小康”是阿瓦提县相当长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棉花,因地、因市场制宜,拓宽思路,开创新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则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
数百年前,移民企盼繁荣,将新建村庄起名“ [[ 阿瓦提 ]] ”。为求得繁荣,含辛茹苦,代代不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终于实现夙愿。阿瓦提县各族人民将继续发扬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阿瓦提县的明天将会更加繁荣。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全面进步。50年代阿瓦提镇只有狭窄的土街和低矮的土房,行路靠步行或骑驴、马,运输靠驴驮或木轮牛车拉,全县80 %以上人口是文盲,芽土布,住土屋,汲水用葫芦,磨面用无齿磨石,榨油用木碓式的“居尕孜”。
==刀郎文化==
[[ 刀郎文化[9]]是 [[ 维吾尔文化 ]] 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之处,因此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兴趣,多次到刀郎地区探索。但收效甚微,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是以民间形式存在着,无固定的内容,无文献典籍记载。它没有龟兹文化那么古远、深厚,流传得那么广泛,影响那么大。清朝[[乾隆]]年间开始从周边各县移民到阿瓦提垦荒,人口速增,刀郎文化也开始融于外来文化中,并逐渐淡化。多元文化的融合使阿瓦提县的民间文化向前发展了,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77846173&ver=2069&signature=jM1duL3fBQKYaeoEogTNDt8Q*sTpVjCQi0br5zfcfrC4mjcWP2TL6Xpb8aqbxNAEMtwgeL3e*kZPb4we7*j2JnEZSqkaC6A-B5Egj2sM3ST9mnpTPwLUGltjY05-jgzj&new=1 西域秘境 刀郎故里——阿瓦提欢迎您!],阿瓦提零距离,2018-09-13</ref>。
==刀郎文化特征==
1、 刀郎文化是民间文化:现在主要表现在歌舞方面。先是悠扬的散板,歌手引吭高歌,并伴有“哎呀呀”的伴词,如常闻的《[[旅人歌]]》中就有这样的唱词。
2, 刀郎农民画长廊: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阿瓦提是著名的中国刀郎农民画之乡。目前刀郎农民画创作队伍已经有骨干成员100多人。年均创作量达1000多幅,其中有600多幅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展出。刀郎农民画用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画笔,描绘出身边的美好生活。阿瓦提县市一个充满着神奇力量的地方。一些当地的农民利用农闲时作画,久而久之学画的人越来越多,便成为当地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阿瓦提的刀郎农民画纯朴直白、色彩绚丽、线条简洁、明快,想象丰富,表现力夸张,画面多表现农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阿瓦提县刀郎农民画散发着浓烈的乡土气息,有反映丰庆的,有表现科技的,有赞颂富民好政策的,有展现[[刀郎麦西]]<ref>[https://www.sohu.com/a/349599020_123753 新疆阿瓦提县:万人齐跳刀郎麦西来甫],搜狐网,2019-10-25</ref>来甫欢歌跳舞的场面的,大部分内容多是表现叶尔羌河畔维吾尔族农民在改革开放农村包产到户后的生活百态。阿瓦提的刀郎农民画突出的是民族特色,比如,大漠胡杨[[骆驼]]队、烤包子,[[手鼓]]、[[卡龙琴]]、[[热瓦甫]],[[花帽]][[褡裢]]皮靴子,高鼻大眼长辫子。石榴、南瓜、哈密瓜……这是一幅幅画都出自当地农民之手,随便走进阿瓦提的一个村庄就可以在他们村庄墙壁上看见刀郎农民画。
==参考文献==
[[Category:690 670 中國 遊記地方志總論]]
[[Category: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720,62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