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徐颐

大小無變化,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徐颐(公元1422-1483年),字惟正,号一庵,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ref>[http://ren.bytravel.cn/history/9/xuyi11402679.html 徐颐_江阴明代人物专题(附图)],江阴人物网</ref>徐忞长子,徐霞客的高祖父徐经的祖父。少习《周易》。壮年时期游京师,学书法于少卿黄养正,故精六书,"以翰墨重缙绅间"。英宗朝,徐忞被旌为义民,旋又征徐颐至京,以楷法入中书科,掌诰敕。三载后,提升为中书舍人,值文华殿。徐颐为中书舍人一事,当时人认为他是"以财得官"。据明代五绮《寓圃杂记》记载:"正统间,江阴布衣徐颐、常熟上舍魏两家甚富,必欲得一京职。其时朝廷尚重名爵,徐谋于中官王振,魏恳于当道大臣,所费不赀,答尤甚焉,后皆得为中书舍人。不久徐以党人罪归,魏则迁主事,京师称为'金中书'、'银主事'"。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中也有类似记载。徐颐家富赀财,捐资求官之事,根据其平日热衷于子孙科举之事的思想,是完全可能的。通过宦官王振得"中书舍人",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正统间王振专权,事无大小,皆决于王振。至谓"后以党人罪归",似不可信。因为与他同时在朝的李东阳为其作墓志铭时曾提到"得疾予告归";"疾既愈,或劝俾就职,君曰:'违养图仕非志也。'终不复出。"若因党人罢官,李东阳就不会写这篇墓志铭了。明代的中书舍人,地位并不如唐代那样显赫,它仅是一般抄写法令文诰的部员而已。徐颐在京任职期间,与大学士李东阳等友善。后以疾病辞官,返归故里,终老乡间。
 徐颐为人严毅寡言语。虽家赀万贯,但平时衣不重裘,食不兼味。对于子孙的学业督责甚严,尝延请四方文学之士,至其家授业。据记载:"钱鹤滩福以殿撰罢官居家,余邑梧塍徐氏以五百金为脯月延延致家塾"。徐颐出于庸俗的富贵思想,为了子孙科举,用重金聘师。但他同时又能对社会上家贫无力入学的优秀青年,概然加以资助,以此甚得当地舆论好评。其子与孙的书房,不与乡镇相接,每日亲自课授学业,至半夜方休。徐颐有二子,长曰徐元献,次曰徐元寿。[1] 
== '''主要成就''' ==
曾以私财修复颓坏的江阴城南永安桥。
25,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