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93
次編輯
變更
戴尔·莫特森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name = 戴尔·莫滕森 <br/> Dale Mortensen
|awards = [[IZA劳动经济学奖]](2005)<br> [[诺贝尔经济学奖]](2010)
}}
'''戴尔·莫滕森'''({{lang-en|'''Dale Thomas Mortensen'''}},{{bd|1939年|2月2日|2014年|1月9日}})出生於俄勒岡州的Enterprise,是Beta Theta Pi兄弟會的成員。美国经济学家,前西北大学教授。
2011年5月,[[莫滕森]](Mortensen)被母校威拉米特大學(Willamette University)授予榮譽科學博士學位。
==生平==
1965年,以來他一直在西北大學任教。
1980年起,他在凱洛格管理學院擔任管理經濟學和決策科學教授。
2006年到2006年,他是奧爾胡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尼爾斯·波爾(Niels Bohr)客座教授。
2010年,他憑藉“對具有搜尋摩擦的市場的分析”,與倫敦經濟學院的[[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彼得·A]]。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ref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economic-sciences/2010/press-release/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2010]</ref>。
莫滕森(Mortensen)是經濟動力學學會(Society of Dynamics)的前任主席,也是《經濟動力學評論》(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的創始編輯之一。
2014年1月9日,因患癌症去世,享年74歲。
==研究領域==
[[莫滕森]]的研究集中於勞動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經濟理論。<ref>[http://money.163.com/special/zfmotengsen/ 網易財經 - 莫滕森: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不可持续]</ref>
他以在摩擦性失業的搜索和匹配理論方面的開拓性工作而聞名。他將這項工作的見識延伸到研究勞動力流動和重新分配,研發和個人關係。
2011年2月1日,據透露,戴爾·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在奧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擁有一幢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建築物。
新的[[Dale T. Mortensen]]大樓已成為所有國際和哲學博士活動的中心樞紐,其中包括新的哲學博士樓,Dale的咖啡館,大學的國際中心以及新的IC博士國際宿舍。哲學系學生。博士學位。博士學位。K.博士學位。博士學位。博士學位。博士學位。博士學位。
==成就與獲獎==
* 1965年,亞歷山大·亨德森獎。
* 1979年,計量經濟學學會會員。
* 2000年,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 2005年,國際勞工協會勞動經濟學獎。
*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與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和彼得·戴蒙德聯Joint 。
* [[戴尔·莫滕森]]以对[[劳动经济学]]尤其是[[失業#摩擦性失業|摩擦性失业]]理论的研究而知名。
* 2010年,[[戴尔·莫滕森]] 与 [[彼得·戴蒙德]]、[[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一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Category:經濟學家]]
[[Category: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