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9
次編輯
變更
布罗陀海峡
,创建页面,内容为“直布罗陀海峡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 海峡 '''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西…”
直布罗陀海峡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 海峡
'''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西经5度36分,北纬35度57分),长58千米;最窄处在[[西班牙]]的[[马罗基]](Marroqui)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Cires)角之间,宽仅13千米。
直布罗陀海峡 (Strait of Gibraltar , 拉丁语作Fretum Herculeum)是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峡。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直布罗陀海峡
外文名称
Strait of Gibraltar
别名
直布尔·塔里克海峡
所属地区
(存在争议)
地理位置
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
面积
5.5平方千米
气候条件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著名景点
直布罗陀岩
平均深度
375米
长度
58千米
作用
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峡
全长
约90千米
最深处水深
1181米
功能
海上通道
名源
阿拉伯语
国家
英国、西班牙
宽度
43公里
连接陆地
直布罗陀与摩洛哥
连接海域
地中海、大西洋
目录
1名称由来
2地理
3战略地位
4历史事件
==名称由来==
直布罗陀一名源于阿拉伯语,意为"直布尔·塔里克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得名于东北侧的直布罗陀港。
公元8世纪初,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对外发动了[[阿拉伯]]历史上空前的大征服运动,[[穆萨·伊本·努塞尔]]统率阿拉伯军队入侵北非,一直打到今摩洛哥西海岸,占领了重要港口[[丹吉尔]],并任命其部将[[塔里克·伊本·齐亚德]](Tarikibnziyad)为丹吉尔总督。
公元711年,[[齐亚德]]奉[[努塞尔]]之命,率7000精兵横渡海峡,在7月19日强行登陆,站在如今的直布罗陀巨岩上指挥作战,击溃了10万西班牙守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典范。随后[[齐亚德]]下令在登陆处修建一座城堡。
为纪念这次渡海作战的胜利,城堡命名为"直布尔·塔里克",在阿拉伯语中,就是"塔里克山"的意思,海峡因此被称为"直布尔·塔里克海峡",英文译名为"直布罗陀"。
==地理==
===位置===
直布罗陀海峡西端,在北部的[[特拉法加尔]](Trafalgar)角与南部的[[斯帕特尔]](Spartel)角之间,宽43千米;海峡东端,在北部的直布罗陀岩赫丘利斯柱与南部的休达(西班牙在摩洛哥的飞地)正东的阿科(Acho)山之间,宽23千米。
海峡是北非阿特拉斯山与西班牙高原之间所形成的弧状构造带的一个缺口,平均深度365米。海峡风向多为东风或西风,从北方进入西地中海的浅冷气团,往往成为低层高速东风穿过,当地称为累凡特(levanter)风。
从大西洋有流速为2节的表面洋流向东经过海峡流入地中海,其流量大于在深约122米向西流动的较重、较冷的较咸的洋流,因此海峡的存在使地中海避免成为一个萎缩的盐湖。赫丘利斯柱是古代世界西端的象征。
由于海峡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经济价值,早期为大西洋航海家所利用,至今仍然是经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导航路。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全长约90千米。该峡最窄处仅13千米,其西面入峡处最宽,达43千米;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自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的海流速为每小时4千米。
早年它就被大西洋航海家们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探险船队曾频繁地通过这里而到达大西洋。今日的直布罗陀海峡仍是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航道。
==洋流==
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狭窄水道,由于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因此,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再加上流入地中海的河流较少,地中海海水的盐度比大西洋高,密度大,但地中海海面低,因此,在直布罗陀海峡形成了密度流,在水面以下至400米海水向东流,400米以下海水向西流,这就形成了密度流。<ref>[https://www.docin.com/p-2123860219.html密度流], 豆丁网, </ref>
在二战时期,德国潜水艇就曾利用洋流躲避盟军设在直布罗陀海峡的雷达监测,多次进出地中海,使英法联军的海军遭受巨大的损失。
德国的潜水艇在潜出地中海时,关闭发动机,降至海面以下比较深的地区,顺着洋流流出地中海到大西洋,而在回来的时候,又将潜水艇升到比较浅的地区,关闭发动机,顺着表层洋流再流回到地中海。这样就躲避了盟军的侦察。
这就说明,一旦自然规律被人们发现并利用,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轮船在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若向东进入地中海,就会顺水而船速加快;但若向西航行,就会因逆水而速度减慢。
==气候==
夏季
直布罗陀海峡和附近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热少雨,蒸发旺盛。
冬季
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温和多雨。
春秋季
多风暴。在春季,由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水面温差和上空的暖湿气流汇聚后会产生大雾天气,笼罩了整个海峡,能见度很低,对船舶航行威胁极大。
==战略地位==
直布罗陀海峡(Estrecho de Gibraltar)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位于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最南部和非洲西北角之间,北岸为[[英国]]的直布罗陀南岸为摩洛哥。全长约90千米。两岸山势雄伟,景色优美。沿岸有直布罗陀、[[阿耳赫西拉斯]]和[[休达]]等港口。
直布罗陀海峡全长仅58千米,海峡西宽东窄,最窄处的西班牙的[[马罗基罗]]和摩洛哥的[[西雷斯角]]之间仅13千米,海峡东端介于直布罗陀市和阿尔霍山之间;中段介于马基罗和锡雷斯之间,宽22千米;其西面入峡处最宽,介于[[特拉法尔加角]]和[[斯帕特尔]]之间,宽43千米。东深西浅,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
==生命线==
直布罗陀海峡[1] 除了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外,还是地中海的"生命线"。由于地中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这里海水的含盐量高,密度大。地中海的年均温较高,夏季、秋季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因此日照强烈,干热少雨;而在冬季、春季,海面上刮的是来自大西洋温暖的西风,气温都在摄氏零度以上。
另外,地中海四周,除了埃及的尼罗河以外,没有什么水流量大的大河有淡水流入地中海。
因此,使地中海的含盐量稳定偏高,它的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为38‰,东部海区更高达39.58‰,比全球海水年平均盐度高出3-4‰。而且在地中海122米的深处,有一股较重、较冷和较咸的洋流,源源不断地向西流出地中海。
常此下去,地中海不就干涸了吗? 不用担心,我们先来看看地中海的邻居--大西洋。
大西洋因为年平均气温较地中海的年平均气温要低,海水的蒸发量小,因此大西洋的年平均盐度也比地中海的年平均盐度低,只有35‰。
即使是和地中海相同纬度的邻近的大西洋海区盐度稍高一些,也只有36‰,这样就形成了地中海和大西洋两个以直布罗陀海峡沟通的海域,年平均盐度高低的不平衡局面。
海水密度的大小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而更主要取决于盐度。盐度越大,密度越高,因此地中海海水密度大于大西洋海水密度。<ref>[https://iask.sina.com.cn/b/116SaTMuaze9.html 海水密度],新浪网, </ref>
[[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水在海表面两者所受压力相同,都是一个大气压。由于海水的压力和海水密度成正比,这样,在同一深度,地中海的水压要大于大西洋的水压,而且深度越深,两者的压力差越大。
有了压力的差异,海水便产生运动。压力差越大,运动越剧烈。海峡的海流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水(200米以上)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下层水(200米以下)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这样地中海底部的海水便经由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底部,从而使大西洋海水被抬升高。在大西洋表层,被抬高的海平面,海水因压力作用而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由于海峡西端水浅、海底有横槛,减小了地中海海水流入大西洋的水量,以致从大西洋通过海峡流入地中海的水量大于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的水量。
另外,除了压力,气候也是一个方面。直布罗陀海峡风向多为东风或西风。累凡特风带动大西洋表层洋流(含有盐度较低的海水)向东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而且这股洋流的流量也大于地中海122米深处的西向洋流(含有较咸和较重的海水)。这就保证了地中海水量的稳定。
而且,这一现象使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向却是永远从西向东流,所以轮船从大西洋驶往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永远是顺水航行。
同样,潜水艇从地中海海底进入大西洋也是顺水。早年这一现象就被大西洋航海家们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探险船队曾频繁地通过这里而到达大西洋。
直布罗陀海峡除了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外,还是地中海的"生命源泉"。原来在地中海122米的深处,有一股较重、较冷和较咸的洋流,源源不断地向西流出地中海。读到这里也许你会问,常此下去,地中海不就会变干枯了吗?的确如此。
然而大自然自有大自然的规律,地中海是不会干枯的。直布罗陀海峡为地中海源源不断补充着海水。原来海峡风向多为东风或西风,从北方进入西地中海的冷气团在这里以低层高速的东风穿过,当地人称之为累凡特风。
累凡特风带动大西洋表层洋流向东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而且这股洋流的流量还大于地中海122米深处的西向洋流。因此,直布罗陀海峡的存在使地中海避免成为一个萎缩的盐国,其功绩实在不小。
因东西部密度差异,自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的海流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直布罗陀海峡潮流湍急,如果碰上顶流,船速将下降4-5节并不感到意外。
在4-5月的季节中,由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水面温差和上空的暖湿气流汇聚后会产生大片的雾区,笼罩了整个直布罗陀海峡,可以说站在驾驶台侧翼近距离的两人如同黑夜一样达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这样的雾天,对于航行的船舶来讲无疑是可怕的。
进入[[西欧]]的第二条通道
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现代人最早起源于[[非洲]],大约于13万年前走出非洲,扩散到[[亚洲]]和[[欧洲]],取代了当地的原住民。这就是人类起源的"夏娃学说"。通过对东亚人群Y染色体单倍型的类型及频率分布规律的调查,结果也发现东亚人群中无一例外地带有非洲人的遗传基因和标志,这也为"非洲起源说"提供了强有力的遗传学证据。
多年来,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的祖先是通过高加索山脉进入亚欧大陆,并逐渐向西欧迁移。但是西班牙古生物学者若塞普·吉贝特博士却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还有一部分原始人类是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后直接进入西欧地区的。
吉贝特坚持认为原始人类是直接从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欧的,他的理由是大约180万年前,当时的海平面很低,非洲和欧洲两块大陆之间的距离只有不到几千米,原始人类完全有可能跨越直布罗陀海峡。
此前,在西班牙[[奥尔塞]]的考古发现以及对地质沉降物的调查也显示,200万年前的西班牙气候温和,草原辽阔,水源充足,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十分有利于原始人类生存。
为了找到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考古人员正在西班牙南部地区进行大量的发掘工作,以便对这个论断进行验证。在当地出土的原始石器工具也显示出了当时的原始人类使用动物骨骼和石头制作劳动工具的技巧和水平,与200万年前东非地区的原始人类相当。
不过由于在土层中没有熔岩和火山灰,研究人员很难推断出这些出土石器的确切时间。为此,研究人员只好通过罗盘测量的指数和地层叠压关系,用计算机进一步推算地层和骨骼的化石年代。
直布罗陀风光
直布罗陀风光
随后发现的很多新证据进一步验证了[[吉贝特博士]]的推论,考古人员相继又找到了50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化石,考古人员还在相当于30层楼深的地下,发现了东非特有的长着犬牙的[[老虎]]、[[河马]]和灵长类动物的化石。
吉贝特解释说,大约180万或160万年前,这个山洞是敞开的,因此洞中有丰富的沉积物。
尽管大部分研究人员还是很难相信,[[非洲大陆]]的原始人类是从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欧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已经让人无法忽视吉贝特博士的观点,吉贝特也正在为寻求更多的证据而努力,他希望自己的理论能尽早为人们所接受。
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吉贝特向公众开放了考古发掘地,以便让人们可以更直观、更清楚地了解他的理论。但吉贝特也承认,要拿出原始人类是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亚欧大陆的有力证据,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考古工作。
神秘消失的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一个神秘消失了的大陆成为多少年来人们一直非常热衷的一个话题。
为了找寻这一神秘的传说文明,很多探险队、考察队历尽艰辛。不久前,英国和法国的一些探险家和科学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把亚特兰蒂斯曾经存在的位置"锁定"在直布罗陀海峡。
有关亚特兰蒂斯的描述,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50年撰写的著名哲学著作《对话录》中,也正是从那里,人们知道了曾经有过这样一个高度文明的大陆,可是后来它却神秘地消失了。
虽然有人认为亚特兰蒂斯仅仅是一个虚幻的传说,但是很多人始终坚信它曾经存在。
一支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名为"深地中海一号"的考察队,在[[法国]][[普罗旺斯大学]]著名的地理学教授[[雅克]]和探险家保罗等的带领下来到直布罗陀海峡。他们将使用先进的可以潜入水中的光缆,深入水下1000多米进行搜寻,希望能够找到亚特兰蒂斯大陆上曾经存在过的寺庙、建筑及史前文化,如生产工具和防御武器等。
研究人员之所以将寻找的位置定在直布罗陀海峡,是因为他们此前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考察了1.9万年前海平面的高度,并绘制了当时的海岸线地图。雅克教授认为,直布罗陀海峡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的唯一海上通道,如果石器时代的人们能够穿越这个海峡的话,那时的海平面一定是很低的。大约1.1万年前,有不少欧洲的原始海员穿越直布罗陀到达了[[北非]],这可以说明当时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曾经有高于海平面的陆地存在,这个时间与柏拉图所描述的亚特兰蒂斯大陆存在的时间正好是一致的。
在《对话录》中,柏拉图描述亚特兰蒂斯说:"地中海西方遥远的大西洋上,有一个令人惊奇的大陆。它被无数黄金与白银装饰着,出产一种闪闪发光的金属--山铜。它有设备完善的港埠及船只,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
它的势力远及非洲大陆,但在一次大地震后,它沉落海底,随之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据称,当时亚特兰蒂斯的文明已经十分发达,其社会已经有了明确的阶级划分,人口大约有1200万;农业的分工也很细致,适宜的气候使其可以每年收获两次;有了系统的文字;已经开始使用贵金属和合金;远洋贸易也繁荣至极。
因此雅克教授等人推断,亚特兰蒂斯大陆很有可能就在直布罗陀海峡周围。但是,由于后来海平面一直在不断上升,曾经存在的这一神秘大陆最终也被海水淹没,就像[[柏拉图]]所描述的那样,"伴随着猛烈的地震和大洪水,一昼夜之间,亚特兰蒂斯就此沉入海中了"。亚特兰蒂斯传说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ref>[http://ent.sina.com.cn/y/2008-05-22/15342033661.shtml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帅男组合SHINee出道(附图)],新浪网,2017-12-19</ref>
尽管直布罗陀海峡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难解之谜,但是,今天这里仍然像过去一样繁忙地迎送着往返于大西洋和地中海的船队。
==航运作用==
直布罗陀海峡则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惟一通道,和地中海一起构成了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天然分界线,被誉为西方的"生命线"。
由于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向永远从西向东流,所以轮船从大西洋驶往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永远是顺水航行;同样,潜水艇从地中海海底进入大西洋也是顺水,早年这一现象就被大西洋航海家们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探险船队曾频繁地通过这里而到达大西洋,从而完成他们的探险之举。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尤其是波斯湾的油田得到开发之后,它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成为西欧能源运输的"生命线",是大西洋与地中海以及印度洋、太平洋间海上交通重要航线。每天有千百艘船只通过海峡,每年可达十万艘,是国际航运中最繁忙的通道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21世纪初,直布罗陀海峡已成为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从西、北欧各国到[[印度洋]]、[[太平洋]]沿岸国家的船只,一般均经由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这条航路。而从波斯湾运载石油的船只也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运往西欧和北欧各国。
==军事作用==
从军事角度看,直布罗陀是军事重镇,直布罗陀海峡是美国海军第六舰队和北约各国海军进出地中海的要道。西班牙罗塔海军基地是美国地中海舰队的根据地,美军可借此随时控制和封锁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也是俄罗斯黑海舰队出入大西洋的必经之路
==历史事件==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和非洲西北角之间,西起欧洲行[[拉洁尔加角]]和[[非洲斯巴特尔角]]之间的连线,东至直布罗陀市和[[阿尔米纳角]]的连线,全长约48海里。海峡西宽东窄,最宽处23海里,最窄处仅6.5海里。
"直布罗陀" 一词源于阿拉伯语,意即"塔里克之山"。公元711年,[[摩尔]]人首领[[塔里克·伊本 ·扎伊德]]率部跨过海峡,占领了半岛,并以他的名字命了名。
1704年,英国在西班牙持续战争中征服了直布罗陀,并在此建立军事要塞。
1713年签订的乌得勒支条约中宣布将直布罗陀永远割让予英国。英国占领直布罗陀后,在这里建立了军事要塞,控制着海峡交通。两次世界大战中,这里都是英国的重要海军基地。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为加强防御工事,仅地下隧道就修了16千米。西班牙一直未放弃对直布罗陀的领土主权要求。战后多年来,直布罗陀的人民一直希望继续接受英国统治,并在多次公投中以绝对多票支持英国的统治。联合国于方案2231 号决议(XXI)及2353 号决议(XXII)中要求英国及西班牙就直布罗陀问题达成协议,以结束殖民状态。西班牙政府宣称联合国的解决方案凌驾于乌得勒支条约之上,因此做出了收回领土的要求,但英国方面不予理会。除统治权问题外,疆界划分亦令两国争议不断。
1959年,西班牙要求联合国敦促英国归还直布罗陀主权。英国表示,直布罗陀是它的非自治领土。
1964年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要求英西两国会谈,以达成一个通过谈判的解决办法。1967年9月,英国在直布罗陀举行公民投票,结果,多数公民赞成直布罗陀继续归属英国。
卫星视角
卫星视角
1969年,直布罗陀公布了自治宪法。
1976年联合国大会再次敦促两国政府进行谈判。1985年2月,西班牙完全撤除了对直布罗陀的封锁,英西两国开始讨论包括直布罗陀主权在内的有关问题。英国和西班牙围绕直布罗陀的主权、对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的控制权,迄今一直争执不下。直布罗陀是军事重镇,直布罗陀海峡则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惟一通道,被誉为西方的"生命线 "。尤其是在19世纪苏伊士运河通航后,直布罗陀海峡更成为大西洋与印度洋、太平洋之间海运的捷径。
归属问题
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与大西洋的唯一通道,也是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咽喉,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西班牙政府对这块原来全属于自己领地的地方,却镶嵌了一块别国版图的领土耿耿于怀,感觉好像在自己的身上插了一根针头,心中有说不出的隐痛。做了近一个多世纪的梦都想回归到自己的版图内,可是,直到现在西班牙政府无可奈何英国人在这个山头上傲慢地俯视着自己,眼睁睁看着英国政府的军舰在直布罗陀游弋分享着直布罗陀的权益。这是一段很久的历史问题了,西班牙人早已开始了和英国政府的谈判,可是一直未有结果。
当下势力平衡没有被打破,基于双方共同的利益,西班牙和英国共同扼守直布罗陀海峡,也给这个海峡带来了宁静。海峡南面的非洲摩洛哥王国对直布罗陀海峡也由于自己的军事实力而没有过多关注它的安宁和风波,所以从欧洲驶往地中海的船舶,或者从亚洲借道苏伊士运河和地中海去往欧洲的船舶都在这里安全地出入,西班牙政府的海事部门维持着这里的交通安全。
参考资料
1. 直布罗陀海峡 . .中国科普博览 . 2015-09-7
2. 直布罗陀海峡:欧洲的"生命线" . .人民网 . 2014-06-7
搜索发现
铁矿石期货一手,[上市公司]期货出入金秒到账!
铁矿石期货一手 国内正规平台CSRC监管
铁矿石期货一手多少钱AA级期货_铁矿石期货一手多少钱_开户交易可获取每日期货行情分析
== 参考资料 ==
{{Reflist}}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 海峡
'''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西经5度36分,北纬35度57分),长58千米;最窄处在[[西班牙]]的[[马罗基]](Marroqui)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Cires)角之间,宽仅13千米。
直布罗陀海峡 (Strait of Gibraltar , 拉丁语作Fretum Herculeum)是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峡。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直布罗陀海峡
外文名称
Strait of Gibraltar
别名
直布尔·塔里克海峡
所属地区
(存在争议)
地理位置
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
面积
5.5平方千米
气候条件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著名景点
直布罗陀岩
平均深度
375米
长度
58千米
作用
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峡
全长
约90千米
最深处水深
1181米
功能
海上通道
名源
阿拉伯语
国家
英国、西班牙
宽度
43公里
连接陆地
直布罗陀与摩洛哥
连接海域
地中海、大西洋
目录
1名称由来
2地理
3战略地位
4历史事件
==名称由来==
直布罗陀一名源于阿拉伯语,意为"直布尔·塔里克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得名于东北侧的直布罗陀港。
公元8世纪初,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对外发动了[[阿拉伯]]历史上空前的大征服运动,[[穆萨·伊本·努塞尔]]统率阿拉伯军队入侵北非,一直打到今摩洛哥西海岸,占领了重要港口[[丹吉尔]],并任命其部将[[塔里克·伊本·齐亚德]](Tarikibnziyad)为丹吉尔总督。
公元711年,[[齐亚德]]奉[[努塞尔]]之命,率7000精兵横渡海峡,在7月19日强行登陆,站在如今的直布罗陀巨岩上指挥作战,击溃了10万西班牙守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典范。随后[[齐亚德]]下令在登陆处修建一座城堡。
为纪念这次渡海作战的胜利,城堡命名为"直布尔·塔里克",在阿拉伯语中,就是"塔里克山"的意思,海峡因此被称为"直布尔·塔里克海峡",英文译名为"直布罗陀"。
==地理==
===位置===
直布罗陀海峡西端,在北部的[[特拉法加尔]](Trafalgar)角与南部的[[斯帕特尔]](Spartel)角之间,宽43千米;海峡东端,在北部的直布罗陀岩赫丘利斯柱与南部的休达(西班牙在摩洛哥的飞地)正东的阿科(Acho)山之间,宽23千米。
海峡是北非阿特拉斯山与西班牙高原之间所形成的弧状构造带的一个缺口,平均深度365米。海峡风向多为东风或西风,从北方进入西地中海的浅冷气团,往往成为低层高速东风穿过,当地称为累凡特(levanter)风。
从大西洋有流速为2节的表面洋流向东经过海峡流入地中海,其流量大于在深约122米向西流动的较重、较冷的较咸的洋流,因此海峡的存在使地中海避免成为一个萎缩的盐湖。赫丘利斯柱是古代世界西端的象征。
由于海峡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经济价值,早期为大西洋航海家所利用,至今仍然是经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导航路。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全长约90千米。该峡最窄处仅13千米,其西面入峡处最宽,达43千米;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自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的海流速为每小时4千米。
早年它就被大西洋航海家们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探险船队曾频繁地通过这里而到达大西洋。今日的直布罗陀海峡仍是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航道。
==洋流==
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狭窄水道,由于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因此,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再加上流入地中海的河流较少,地中海海水的盐度比大西洋高,密度大,但地中海海面低,因此,在直布罗陀海峡形成了密度流,在水面以下至400米海水向东流,400米以下海水向西流,这就形成了密度流。<ref>[https://www.docin.com/p-2123860219.html密度流], 豆丁网, </ref>
在二战时期,德国潜水艇就曾利用洋流躲避盟军设在直布罗陀海峡的雷达监测,多次进出地中海,使英法联军的海军遭受巨大的损失。
德国的潜水艇在潜出地中海时,关闭发动机,降至海面以下比较深的地区,顺着洋流流出地中海到大西洋,而在回来的时候,又将潜水艇升到比较浅的地区,关闭发动机,顺着表层洋流再流回到地中海。这样就躲避了盟军的侦察。
这就说明,一旦自然规律被人们发现并利用,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轮船在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若向东进入地中海,就会顺水而船速加快;但若向西航行,就会因逆水而速度减慢。
==气候==
夏季
直布罗陀海峡和附近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热少雨,蒸发旺盛。
冬季
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温和多雨。
春秋季
多风暴。在春季,由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水面温差和上空的暖湿气流汇聚后会产生大雾天气,笼罩了整个海峡,能见度很低,对船舶航行威胁极大。
==战略地位==
直布罗陀海峡(Estrecho de Gibraltar)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位于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最南部和非洲西北角之间,北岸为[[英国]]的直布罗陀南岸为摩洛哥。全长约90千米。两岸山势雄伟,景色优美。沿岸有直布罗陀、[[阿耳赫西拉斯]]和[[休达]]等港口。
直布罗陀海峡全长仅58千米,海峡西宽东窄,最窄处的西班牙的[[马罗基罗]]和摩洛哥的[[西雷斯角]]之间仅13千米,海峡东端介于直布罗陀市和阿尔霍山之间;中段介于马基罗和锡雷斯之间,宽22千米;其西面入峡处最宽,介于[[特拉法尔加角]]和[[斯帕特尔]]之间,宽43千米。东深西浅,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
==生命线==
直布罗陀海峡[1] 除了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外,还是地中海的"生命线"。由于地中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这里海水的含盐量高,密度大。地中海的年均温较高,夏季、秋季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因此日照强烈,干热少雨;而在冬季、春季,海面上刮的是来自大西洋温暖的西风,气温都在摄氏零度以上。
另外,地中海四周,除了埃及的尼罗河以外,没有什么水流量大的大河有淡水流入地中海。
因此,使地中海的含盐量稳定偏高,它的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为38‰,东部海区更高达39.58‰,比全球海水年平均盐度高出3-4‰。而且在地中海122米的深处,有一股较重、较冷和较咸的洋流,源源不断地向西流出地中海。
常此下去,地中海不就干涸了吗? 不用担心,我们先来看看地中海的邻居--大西洋。
大西洋因为年平均气温较地中海的年平均气温要低,海水的蒸发量小,因此大西洋的年平均盐度也比地中海的年平均盐度低,只有35‰。
即使是和地中海相同纬度的邻近的大西洋海区盐度稍高一些,也只有36‰,这样就形成了地中海和大西洋两个以直布罗陀海峡沟通的海域,年平均盐度高低的不平衡局面。
海水密度的大小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而更主要取决于盐度。盐度越大,密度越高,因此地中海海水密度大于大西洋海水密度。<ref>[https://iask.sina.com.cn/b/116SaTMuaze9.html 海水密度],新浪网, </ref>
[[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水在海表面两者所受压力相同,都是一个大气压。由于海水的压力和海水密度成正比,这样,在同一深度,地中海的水压要大于大西洋的水压,而且深度越深,两者的压力差越大。
有了压力的差异,海水便产生运动。压力差越大,运动越剧烈。海峡的海流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水(200米以上)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下层水(200米以下)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这样地中海底部的海水便经由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底部,从而使大西洋海水被抬升高。在大西洋表层,被抬高的海平面,海水因压力作用而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由于海峡西端水浅、海底有横槛,减小了地中海海水流入大西洋的水量,以致从大西洋通过海峡流入地中海的水量大于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的水量。
另外,除了压力,气候也是一个方面。直布罗陀海峡风向多为东风或西风。累凡特风带动大西洋表层洋流(含有盐度较低的海水)向东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而且这股洋流的流量也大于地中海122米深处的西向洋流(含有较咸和较重的海水)。这就保证了地中海水量的稳定。
而且,这一现象使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向却是永远从西向东流,所以轮船从大西洋驶往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永远是顺水航行。
同样,潜水艇从地中海海底进入大西洋也是顺水。早年这一现象就被大西洋航海家们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探险船队曾频繁地通过这里而到达大西洋。
直布罗陀海峡除了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外,还是地中海的"生命源泉"。原来在地中海122米的深处,有一股较重、较冷和较咸的洋流,源源不断地向西流出地中海。读到这里也许你会问,常此下去,地中海不就会变干枯了吗?的确如此。
然而大自然自有大自然的规律,地中海是不会干枯的。直布罗陀海峡为地中海源源不断补充着海水。原来海峡风向多为东风或西风,从北方进入西地中海的冷气团在这里以低层高速的东风穿过,当地人称之为累凡特风。
累凡特风带动大西洋表层洋流向东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而且这股洋流的流量还大于地中海122米深处的西向洋流。因此,直布罗陀海峡的存在使地中海避免成为一个萎缩的盐国,其功绩实在不小。
因东西部密度差异,自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的海流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直布罗陀海峡潮流湍急,如果碰上顶流,船速将下降4-5节并不感到意外。
在4-5月的季节中,由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水面温差和上空的暖湿气流汇聚后会产生大片的雾区,笼罩了整个直布罗陀海峡,可以说站在驾驶台侧翼近距离的两人如同黑夜一样达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这样的雾天,对于航行的船舶来讲无疑是可怕的。
进入[[西欧]]的第二条通道
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现代人最早起源于[[非洲]],大约于13万年前走出非洲,扩散到[[亚洲]]和[[欧洲]],取代了当地的原住民。这就是人类起源的"夏娃学说"。通过对东亚人群Y染色体单倍型的类型及频率分布规律的调查,结果也发现东亚人群中无一例外地带有非洲人的遗传基因和标志,这也为"非洲起源说"提供了强有力的遗传学证据。
多年来,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的祖先是通过高加索山脉进入亚欧大陆,并逐渐向西欧迁移。但是西班牙古生物学者若塞普·吉贝特博士却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还有一部分原始人类是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后直接进入西欧地区的。
吉贝特坚持认为原始人类是直接从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欧的,他的理由是大约180万年前,当时的海平面很低,非洲和欧洲两块大陆之间的距离只有不到几千米,原始人类完全有可能跨越直布罗陀海峡。
此前,在西班牙[[奥尔塞]]的考古发现以及对地质沉降物的调查也显示,200万年前的西班牙气候温和,草原辽阔,水源充足,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十分有利于原始人类生存。
为了找到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考古人员正在西班牙南部地区进行大量的发掘工作,以便对这个论断进行验证。在当地出土的原始石器工具也显示出了当时的原始人类使用动物骨骼和石头制作劳动工具的技巧和水平,与200万年前东非地区的原始人类相当。
不过由于在土层中没有熔岩和火山灰,研究人员很难推断出这些出土石器的确切时间。为此,研究人员只好通过罗盘测量的指数和地层叠压关系,用计算机进一步推算地层和骨骼的化石年代。
直布罗陀风光
直布罗陀风光
随后发现的很多新证据进一步验证了[[吉贝特博士]]的推论,考古人员相继又找到了50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化石,考古人员还在相当于30层楼深的地下,发现了东非特有的长着犬牙的[[老虎]]、[[河马]]和灵长类动物的化石。
吉贝特解释说,大约180万或160万年前,这个山洞是敞开的,因此洞中有丰富的沉积物。
尽管大部分研究人员还是很难相信,[[非洲大陆]]的原始人类是从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欧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已经让人无法忽视吉贝特博士的观点,吉贝特也正在为寻求更多的证据而努力,他希望自己的理论能尽早为人们所接受。
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吉贝特向公众开放了考古发掘地,以便让人们可以更直观、更清楚地了解他的理论。但吉贝特也承认,要拿出原始人类是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亚欧大陆的有力证据,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考古工作。
神秘消失的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一个神秘消失了的大陆成为多少年来人们一直非常热衷的一个话题。
为了找寻这一神秘的传说文明,很多探险队、考察队历尽艰辛。不久前,英国和法国的一些探险家和科学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把亚特兰蒂斯曾经存在的位置"锁定"在直布罗陀海峡。
有关亚特兰蒂斯的描述,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50年撰写的著名哲学著作《对话录》中,也正是从那里,人们知道了曾经有过这样一个高度文明的大陆,可是后来它却神秘地消失了。
虽然有人认为亚特兰蒂斯仅仅是一个虚幻的传说,但是很多人始终坚信它曾经存在。
一支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名为"深地中海一号"的考察队,在[[法国]][[普罗旺斯大学]]著名的地理学教授[[雅克]]和探险家保罗等的带领下来到直布罗陀海峡。他们将使用先进的可以潜入水中的光缆,深入水下1000多米进行搜寻,希望能够找到亚特兰蒂斯大陆上曾经存在过的寺庙、建筑及史前文化,如生产工具和防御武器等。
研究人员之所以将寻找的位置定在直布罗陀海峡,是因为他们此前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考察了1.9万年前海平面的高度,并绘制了当时的海岸线地图。雅克教授认为,直布罗陀海峡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的唯一海上通道,如果石器时代的人们能够穿越这个海峡的话,那时的海平面一定是很低的。大约1.1万年前,有不少欧洲的原始海员穿越直布罗陀到达了[[北非]],这可以说明当时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曾经有高于海平面的陆地存在,这个时间与柏拉图所描述的亚特兰蒂斯大陆存在的时间正好是一致的。
在《对话录》中,柏拉图描述亚特兰蒂斯说:"地中海西方遥远的大西洋上,有一个令人惊奇的大陆。它被无数黄金与白银装饰着,出产一种闪闪发光的金属--山铜。它有设备完善的港埠及船只,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
它的势力远及非洲大陆,但在一次大地震后,它沉落海底,随之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据称,当时亚特兰蒂斯的文明已经十分发达,其社会已经有了明确的阶级划分,人口大约有1200万;农业的分工也很细致,适宜的气候使其可以每年收获两次;有了系统的文字;已经开始使用贵金属和合金;远洋贸易也繁荣至极。
因此雅克教授等人推断,亚特兰蒂斯大陆很有可能就在直布罗陀海峡周围。但是,由于后来海平面一直在不断上升,曾经存在的这一神秘大陆最终也被海水淹没,就像[[柏拉图]]所描述的那样,"伴随着猛烈的地震和大洪水,一昼夜之间,亚特兰蒂斯就此沉入海中了"。亚特兰蒂斯传说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ref>[http://ent.sina.com.cn/y/2008-05-22/15342033661.shtml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帅男组合SHINee出道(附图)],新浪网,2017-12-19</ref>
尽管直布罗陀海峡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难解之谜,但是,今天这里仍然像过去一样繁忙地迎送着往返于大西洋和地中海的船队。
==航运作用==
直布罗陀海峡则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惟一通道,和地中海一起构成了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天然分界线,被誉为西方的"生命线"。
由于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向永远从西向东流,所以轮船从大西洋驶往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永远是顺水航行;同样,潜水艇从地中海海底进入大西洋也是顺水,早年这一现象就被大西洋航海家们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探险船队曾频繁地通过这里而到达大西洋,从而完成他们的探险之举。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尤其是波斯湾的油田得到开发之后,它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成为西欧能源运输的"生命线",是大西洋与地中海以及印度洋、太平洋间海上交通重要航线。每天有千百艘船只通过海峡,每年可达十万艘,是国际航运中最繁忙的通道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21世纪初,直布罗陀海峡已成为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从西、北欧各国到[[印度洋]]、[[太平洋]]沿岸国家的船只,一般均经由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这条航路。而从波斯湾运载石油的船只也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运往西欧和北欧各国。
==军事作用==
从军事角度看,直布罗陀是军事重镇,直布罗陀海峡是美国海军第六舰队和北约各国海军进出地中海的要道。西班牙罗塔海军基地是美国地中海舰队的根据地,美军可借此随时控制和封锁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也是俄罗斯黑海舰队出入大西洋的必经之路
==历史事件==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和非洲西北角之间,西起欧洲行[[拉洁尔加角]]和[[非洲斯巴特尔角]]之间的连线,东至直布罗陀市和[[阿尔米纳角]]的连线,全长约48海里。海峡西宽东窄,最宽处23海里,最窄处仅6.5海里。
"直布罗陀" 一词源于阿拉伯语,意即"塔里克之山"。公元711年,[[摩尔]]人首领[[塔里克·伊本 ·扎伊德]]率部跨过海峡,占领了半岛,并以他的名字命了名。
1704年,英国在西班牙持续战争中征服了直布罗陀,并在此建立军事要塞。
1713年签订的乌得勒支条约中宣布将直布罗陀永远割让予英国。英国占领直布罗陀后,在这里建立了军事要塞,控制着海峡交通。两次世界大战中,这里都是英国的重要海军基地。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为加强防御工事,仅地下隧道就修了16千米。西班牙一直未放弃对直布罗陀的领土主权要求。战后多年来,直布罗陀的人民一直希望继续接受英国统治,并在多次公投中以绝对多票支持英国的统治。联合国于方案2231 号决议(XXI)及2353 号决议(XXII)中要求英国及西班牙就直布罗陀问题达成协议,以结束殖民状态。西班牙政府宣称联合国的解决方案凌驾于乌得勒支条约之上,因此做出了收回领土的要求,但英国方面不予理会。除统治权问题外,疆界划分亦令两国争议不断。
1959年,西班牙要求联合国敦促英国归还直布罗陀主权。英国表示,直布罗陀是它的非自治领土。
1964年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要求英西两国会谈,以达成一个通过谈判的解决办法。1967年9月,英国在直布罗陀举行公民投票,结果,多数公民赞成直布罗陀继续归属英国。
卫星视角
卫星视角
1969年,直布罗陀公布了自治宪法。
1976年联合国大会再次敦促两国政府进行谈判。1985年2月,西班牙完全撤除了对直布罗陀的封锁,英西两国开始讨论包括直布罗陀主权在内的有关问题。英国和西班牙围绕直布罗陀的主权、对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的控制权,迄今一直争执不下。直布罗陀是军事重镇,直布罗陀海峡则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惟一通道,被誉为西方的"生命线 "。尤其是在19世纪苏伊士运河通航后,直布罗陀海峡更成为大西洋与印度洋、太平洋之间海运的捷径。
归属问题
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与大西洋的唯一通道,也是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咽喉,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西班牙政府对这块原来全属于自己领地的地方,却镶嵌了一块别国版图的领土耿耿于怀,感觉好像在自己的身上插了一根针头,心中有说不出的隐痛。做了近一个多世纪的梦都想回归到自己的版图内,可是,直到现在西班牙政府无可奈何英国人在这个山头上傲慢地俯视着自己,眼睁睁看着英国政府的军舰在直布罗陀游弋分享着直布罗陀的权益。这是一段很久的历史问题了,西班牙人早已开始了和英国政府的谈判,可是一直未有结果。
当下势力平衡没有被打破,基于双方共同的利益,西班牙和英国共同扼守直布罗陀海峡,也给这个海峡带来了宁静。海峡南面的非洲摩洛哥王国对直布罗陀海峡也由于自己的军事实力而没有过多关注它的安宁和风波,所以从欧洲驶往地中海的船舶,或者从亚洲借道苏伊士运河和地中海去往欧洲的船舶都在这里安全地出入,西班牙政府的海事部门维持着这里的交通安全。
参考资料
1. 直布罗陀海峡 . .中国科普博览 . 2015-09-7
2. 直布罗陀海峡:欧洲的"生命线" . .人民网 . 2014-06-7
搜索发现
铁矿石期货一手,[上市公司]期货出入金秒到账!
铁矿石期货一手 国内正规平台CSRC监管
铁矿石期货一手多少钱AA级期货_铁矿石期货一手多少钱_开户交易可获取每日期货行情分析
== 参考资料 ==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