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节度使

增加 11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节度使.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5321164176/1000 原图链接][https://new.qq.com/omn/20180916/20180916A051FA.html 来自 腾讯网 的图片]]]
''' 节度使 ''' [[ 中国 ]] [[ 越南 ]] [[ 朝鲜 ]] 古代军事将领,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后来在中国和越南成为地方军政长官,简称节度、节使、节帅。唐代驻守于各道的武将称为 [[ 都督 ]] ,都督带使持节的称为节度使。一般情况下也时常称持节的各镇守军官,如观察使、招讨使和安抚使等为节度使。
==起源==
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北周及隋改称总管。唐代称都督。唐初沿北周及 [[ 隋朝 ]] 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贞观以后,内地都督府多省并罢,惟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尚存,以统州、县、镇戍。每遇战事发生,由 [[ 朝廷 ]] 派遣行军总管统率出征或备御。规模较大的战役,又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
[[ 资治通鉴 ]] 》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 [[ 唐睿宗 ]] 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 [[ 薛讷 ]] 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ref>[http://www.shicimingju.com/book/zizhitongjian/210.html 《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六: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诗词名句网</ref>。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新唐书·百官志四》载:“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初授,具帑持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中官祖送,次一驿则上闻。入境,州县筑节楼,迎以鼓角,衙仗居前,旌幢居中,大将鸣珂,金钲鼓角居后,州县赍印迎于道左。”
[[ 唐玄宗 ]] 开元年间,设立了碛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岭南十个节度使,范阳〈今日北京地区,即古幽州〉节度使是节度使中兵力最大的。此时的节度使多由 [[ 胡人 ]] 担任,往往封郡王。朝廷任命节度使,要授予其双旌双节,“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
==职责==
节度使初置时,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 [[ 民政 ]] 的职责,肃宗以后,天下糜乱,不得不仿照汉末州牧统管军民政务之制,令节度使兼管内观察使及驻州刺史,于是其权限逐渐扩大,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所辖区内各州刺史均为其节制。
[[ 安史之乱 ]] 后,国中遍置节度使,多为安史之乱的叛将和平叛战事中崛起的军阀。各统一道或数州,军事民政,命官、征税,皆得独立,父死子继,自以世袭,号为留后而不待朝命。朝廷无力讨伐,往往姑息了事,承认其地位,世称 [[ 藩镇 ]] ,迄于唐亡。
五代时期,节度使的权势达到了极点,皇帝的拥立与罢黜都取决于节度使,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开国君主均为节度使。不过,后来郭威、 [[ 赵匡胤 ]] 只是兼任节度使的禁军领袖,和 [[ 朱温 ]] [[ 李存勖 ]] [[ 石敬瑭 ]] 、刘知远等镇守地方的节度使不同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鉴于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割据一方、相互混战的教训,对各地节度使采用了赏钱但无军权的办法,给予功臣银钱田地,要求他们解除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时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石守信对禁军的控制。并派遣文臣担任知州事,限制了节度使节制郡县的权力;又以转运使接管了节度使的财政权利;将地方上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凡此种种,节度使徒坐空城而已。原来建制为藩镇的州被称为节度州,知州兼任节度使。如宋真宗时的河西节度使、知许州石普。既是知州,又是本州节度使、观察使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鉴于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割据一方、相互混战的教训,对各地节度使采用了赏钱但无军权的办法,给予功臣银钱田地,要求他们解除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时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石守信对禁军的控制。并派遣文臣担任知州事,限制了节度使节制郡县的权力;又以转运使接管了节度使的财政权利;将地方上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凡此种种,节度使徒坐空城而已。原来建制为藩镇的州被称为节度州,知州兼任节度使。如[[宋真宗]]时的河西节度使、知许州石普。既是知州,又是本州节度使、观察使。
==变更==
之后,节度使成为武将的最高阶官和宗室、文臣勋旧以及宰执的加官,侍以降麻、赐旌节、铸三印〈节度使印、管内观察使印、节度州印〉。恩数与执政同, [[ 景德 ]] 后,凡拜节度使者授旌节门旗二、龙虎旗一、旌节一、麾枪二,豹尾二。旗以红缯九幅,上设耀篦、铁钻、髹杠、绯纛。旌用涂金铜螭头,髹杠,绸以红缯,画白虎,顶设髹木盘,周用涂金饰。节亦用髹杠,饰以金涂铜叶,上设髹圆盘三层,以红绿装钉为旄,并绸以紫绫复囊,又加碧油绢袋。麾枪设髹木盘,绸以紫缯复囊,又加碧油绢袋。豹尾,制以赤黄布,画豹文,并髹杠。哲宗以前,节度使不轻授,徽宗时宦官共六人拜节度使。拜节度使者,除十州节度沿用唐代节镇名外,必冠以节度州军额名,称“某某军节度使”,登殿唱名则沿用唐例,节、廉、刺三职并唱,谓“使持节都督某州诸军事,某州刺史,充某军节度、某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节度使之上,又有“使相”<ref>[http://www.guoxuedashi.com/guanzhi/13035tm/ 使相],国学大师</ref>,即节度使、枢密使、亲王、留守、检校官兼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南宋时,有加至三镇者,就是说名义上兼任了三州节度使但并无兵权,如 [[ 岳飞 ]] [[ 韩世忠 ]] 等。有宋一代节度使俸禄丰厚:北宋嘉佑年间至靖康年间:料钱四百千;衣赐 春、冬绢各百匹,大绫各二十匹,小绫各三十匹,锦各五百两,罗各十匹。月给禄粟 使相以上者两百石、不带使相者一百五十石,凡一石给六斗, [[ ]] 、麦各半;元随、仆人 北宋之制一百人、南宋之制五十人;公用钱 使相以上者两万贯,其次万贯至七千贯,凡四等;不带使相者万贯至三千贯,凡四等;南渡之后节度使料钱四百贯、禄粟一百五十石。给 [[ ]] 七石。
辽、金都仿唐制置节度使,往往有名无实,地位也远不如宋朝的使相高。 [[ 元朝 ]] 废除。
==视频==
269,0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