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05
次編輯
變更
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故居'''蒲松龄故居“聊斋”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农家建筑。蒲松龄故居在抗日战争中遭日军焚毁,1954年依原貌修复。
1958年政府设立了管理机构“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妥善保护。“文化大革命”时期,故居一度被占,但文物遗失不严重。1973年故居被重新收回,1977年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扩建为蒲松龄纪念馆。该馆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设有五个展厅,馆藏文物13000多件,有蒲松龄生前的文物和各种版本《聊斋志异》以及蒲学研究的论文、专著等。2006年5月25日,蒲松龄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城东约8华里,有一个至今还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老村落,就是这个偏僻不易被人发现的村落,却因一部《[[聊斋志异]]》饮誉海内外而名声大震,传递到五洲四海大江南北,这就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诞生地—蒲家庄。
蒲家庄,原名三槐庄。始建于宋代,以村内三棵古槐而得名。明初,村东沟壑内有一水井,古时常满而溢为溪,故村名称满井庄。据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蒲松龄]]撰写的《重修龙王庙碑》记载:“淄东七里许,有柳泉。邑乘载之,忘胜也。水清以渝洌,味甘以芳,酿酒旨。瀹增茗香。泉深丈许,水满而异,穿甃石 出焉,故以又名满井。”这是尚能找到最早“柳泉”和“满井”称谓的惟一文献记载。
[[File:蒲松龄2.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8%92%B2%E6%9D%BE%E9%BE%84%E6%95%85%E5%B1%85/418153/0/dcc451da81cb39db69c0a339da160924ab183059?fr=lemma&ct=single#aid=0&pic=dcc451da81cb39db69c0a339da160924ab183059 原图链接]]]
村里建有满井寺,飞檐螭首,画栋雕梁,轩敞疏朗,典雅大方。明代邑令陈时万《重游满井寺即事三首》曰:“细草垂柳一涧青,病身聊复憩幽亭。老禅行脚归无日,闲饵僧雏学诵经。寺门南对树峰斜,携酒重寻上界花。病骨瘦来终跌宕,犹能击鼓弄掺挝。敞襟露顶趁天风,叠膝临泉万虑空。坐对寒岩浑面壁,乱山折断夕阳红。”
1980年建蒲松龄纪念馆,对故居、柳泉、墓园进行了修葺、扩建,征用民宅,改建了著作版本、书画题咏展室,资料室,接待室,办公室,增设了南大门,使故居的管理日趋完善。故居已成为一处初具规模的蒲学研究阵地和驰名中外的旅游点。<ref>周雁翔. "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研究 1期:122-123.</ref>
==现状==
今日的蒲松龄故居,是一座恬静的院落。故居门前是几株古槐,荫翳天日。郭沫若1962年题写的“蒲松龄故居”的金字门匾,高悬于故居大门。
穿门北折是一正两厢的庭院。其中正房3间,东西厢房各2间,为1954年修建。正房两侧的桧柏、石榴,以及厢房前面的迎春花,百日红等,均系后人所栽,院内太湖石也是故居修复后增添。故居正房为砖石、土坯结构的普通民房,木棂门窗,房内路大荒手书的“聊斋”匾额迎门高悬,匾下悬挂着蒲松龄的画像。
==个人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蒲松龄性颖慧,文冠一时,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应童子试,“以县、府、道第一补博士第子员”。但自此以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的古稀之年,授例成为“岁贡生”。他一生秉性耿直,愤世嫉俗,常借狐鬼故事对当时腐败现象进行谐谑,其文章诡诙块垒,自成一家。主要著作,除誉满中外的《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三部、杂著5种。
蒲松龄故居是一座幽静古朴的庭院。院落坐北朝南,前后四进,西有侧院。门楣上悬挂着郭沫若题写的匾额“蒲松龄故居”,院内月门花墙,错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北院正房三间,为蒲松龄的诞生处和其书房“聊斋”。室内陈列着他74岁时的画像,上有其亲笔题字。南院有平房两间,旧称“磊轩”,是以蒲松龄长子蒲箸的字命之。西院系新建的陈列室,蒲氏家谱、手迹和其多种著述以及英、俄、日、法等外文版本。聊斋正房后为6间展室,展出了中外蒲氏研究家的多种论著,以及当代文化名人老舍、臧克家、丰子恺、李苦禅、俞剑华、李桦、戴敦邦等书画家为故居所作的书画、题词100余幅。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袁世硕, and 徐仲伟. 蒲松龄评传. 2000.</ref>
==个人生平==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出生于公元 1640 年,卒于 1715 年,终年 76 岁。蒲松龄一生屡试不第,贫困潦倒,后人用 8 个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读书、教书、著书、科考。蒲松龄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文人家庭,由于家道中落,请不起教书先生,便随父读书。他自幼聪慧过人,经史过目不忘。 18 岁完婚,应父母之命,娶本县文人刘国鼎的次女刘孺人为妻。 19 岁初应童子试,便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考中秀才。文章深受山东学政施愚山先生的赏识,一时名声大振。为了求取功名,实现理想, 20 岁的蒲松龄与同乡好李友梅、王鹿瞻、张历友共结“郢中诗社”,潜心治学。淄川的留仙湖、般阳河等地就是他们当年经常活动的地方。 25 岁时蒲家因妯娌不合,兄弟分家,蒲松龄只分得“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生活陷入困境。迫于生计,于康熙九年应同邑好友孙蕙的邀请,到江苏宝应为知县孙蕙做幕宾。那段时间蒲松龄开阔了眼界,写下了不少诗文,但也饱尝了寄人篱下之苦,加上思乡心切,第二年便辞幕还乡了。
归来后的蒲松没有考取功名,便屡屡设帐于缙绅之家,其中约三十年的时光是在淄川大家毕际有府上为塾师,在毕家他结识了当时的一批著名文人如王士祯、高珩、朱缃等,这对于《聊斋志异》的创作和传播有极大的影响。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他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今人搜集将其编定为《蒲松龄集》。
[[File:故居2.jpg|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92%B2%E6%9D%BE%E9%BE%84%E6%95%85%E5%B1%85&step_word=&hs=2&pn=90&spn=0&di=1045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105370647%2C3761372360&os=1124162207%2C3213877198&simid=4215852112%2C671853529&adpicid=0&lpn=0&ln=1236&fr=&fmq=1583407920083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s5.sinaimg.cn%2Fmw690%2F002YpjdZty6VuKMfTIE74%26690&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s52_z%26e3Bftgw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p3o7pw5&gsm=5b&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蒲松龄74 岁时妻子刘氏因病去世,他悲痛欲绝,倍感人生苦短,就这样过了两年,蒲翁也于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元1715 年正月 22 日,在故居聊斋与世长辞。蒲翁墓中出土的东西,有锡酒壶、锡酒杯、旱烟袋、念珠、宣德炉、四枚寿山石印章,还有其夫人用的铜镜、耳勺。一代文学大师走完了他坎坷的人生,但是他为后人留下的财富却是永不磨灭的 !
蒲松龄故居,是一座幽雅古朴的庭院。院内月门花墙,错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故居门前是几株古槐,绿树成荫。金字门匾,高悬于故居大门。穿门北折是两厢的庭院。房内,“聊斋”牌匾迎门高悬,匾下挂着蒲松龄七十四岁时的肖像:他眉头紧锁,好像在思索下一篇文章;他手捋胡须,好像在感悟人生百态;他嘴唇上扬,好像在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满足……房内还陈列着他生前所用过的物品。一九七七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落在蒲松龄故居东部的聊斋园,占地二点四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六千一百平方米。聊斋园分为艺术陈列馆、狐仙园、石隐园、聊斋宫、满井寺、观狐园六个部分。艺术陈列馆保存着蒲松龄生平的各种资料;狐仙园内的建筑错落有致,小巧美观;石隐洞内建有各种石景;观狐园内有各种各样的狐狸一千四百多只,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聊斋宫内有《罗刹海事》、《席方平》、《画皮》、《娇娜》、《尸变》等聊斋故事的艺术雕刻作品,并采用灯光、音响、电影特技等现代科技表现手法,活灵活现地再现了蒲松龄手下的各种神鬼狐妖的艺术形象。<ref>袁世硕, and 徐仲伟. 蒲松龄评传. 2000.</ref>
==聊斋志异==
先生白天舌耕育桃李,夜晚在此挥毫泼墨、洒洒点点笔耕著文章,他聚平生之力完稿并日臻完善了《聊斋志异》一书。于是灯下写道:“……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凝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此外,先生还在余暇,撰写了大量的诗、词、曲、赋、文、铭、、书启、引、序、疏等。如今振衣阁里有蒲松龄伏案写书的塑像和有几面本书的书架。桌子上则摆有先生生前的若干手稿、著作等。
==蒲松龄墓==
蒲松龄墓位于淄川区蒲家庄东南约500米处。墓地四周系砖石砌围墙,内松柏树10株古木阴翳,郁郁葱葱。墓院系蒲氏老林,内有古墓几十个,蒲松龄墓在墓园北侧,封土高约两米,墓穴呈头向西南,足向东北之势。墓前立清雍正三年(1752年)同邑后学张元撰文的《柳泉蒲先生墓表》。1954年建立了一座四脚碑亭,1979年又在亭前建立沈雁冰撰写的《蒲松龄柳泉先生之墓》碑。<ref>朱一玄. "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明清小说研究 2(1991):246-248.</ref>
==详细介绍==
[[File:聊斋.jpg|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92%B2%E6%9D%BE%E9%BE%84%E6%95%85%E5%B1%85&step_word=&hs=2&pn=245&spn=0&di=649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4082061226%2C3068109810&os=1868363059%2C1128408916&simid=3567222487%2C351639889&adpicid=0&lpn=0&ln=1236&fr=&fmq=1583407920083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www.sdphoto.com.cn%2Ffiles%2Fuserimg%2F20151003%2F6d1ecffd-9957-4f55-b4a7-9f16b69095dc_3.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f1ri5p5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rtvAzdH3Fna9mbc_z%26e3Bip4s&gsm=f6&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综述===
74岁时江南著名画家朱湘鳞为其画的肖像,两旁是郭沫若手书的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房内还陈列着他生前用过的端砚1方、在毕家教书时用过的床1张、手炉1个;还陈列着与蒲松龄有直接关系的绰然堂匾、灵璧石、三星石、蛙鸣石各1块,此外,室内摆放的桌、椅、几、架、橱和木影炉均是蒲松龄曾设馆30余年的西铺毕家旧物。
===故居东西两厢===
茅檐低小,狭窄简陋,又作重修。院内之东北隅,尚有一隙之地,蒲松龄撰文和与其有关系}的3块碑记置于此。蒲家庄外,还有著名的柳泉和墓园。柳泉在蒲家庄东门外的“满井沟”底。泉口青石砌就,约0.6米见方,旁立沈雁冰书的“柳泉碑”。柳泉本是一眼地下泉井,传说他曾在此设茶待客,搜集创作素材。
===墓园===
墓园在蒲家庄东长40米、宽38米,内有古柏37株。蒲松龄及其父亲、长孙的墓均葬于此。1980年,蒲氏始族蒲璋之墓碑也移存墓园中。
此外,故居中还收藏有当代名人题咏蒲松龄及其故居的墨宝,共计200余件,其中郭沫若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对蒲松龄及其作品作了比较正确的评价。<ref>郑明. "访蒲松龄故居." 协商论坛 1(1998):38-38.</ref>
==视频==
{{#iDisplay:u0170a0hke9
|736|377|qq}}
==参考文献==
{{Reflist}}
1958年政府设立了管理机构“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妥善保护。“文化大革命”时期,故居一度被占,但文物遗失不严重。1973年故居被重新收回,1977年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扩建为蒲松龄纪念馆。该馆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设有五个展厅,馆藏文物13000多件,有蒲松龄生前的文物和各种版本《聊斋志异》以及蒲学研究的论文、专著等。2006年5月25日,蒲松龄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城东约8华里,有一个至今还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老村落,就是这个偏僻不易被人发现的村落,却因一部《[[聊斋志异]]》饮誉海内外而名声大震,传递到五洲四海大江南北,这就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诞生地—蒲家庄。
蒲家庄,原名三槐庄。始建于宋代,以村内三棵古槐而得名。明初,村东沟壑内有一水井,古时常满而溢为溪,故村名称满井庄。据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蒲松龄]]撰写的《重修龙王庙碑》记载:“淄东七里许,有柳泉。邑乘载之,忘胜也。水清以渝洌,味甘以芳,酿酒旨。瀹增茗香。泉深丈许,水满而异,穿甃石 出焉,故以又名满井。”这是尚能找到最早“柳泉”和“满井”称谓的惟一文献记载。
[[File:蒲松龄2.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8%92%B2%E6%9D%BE%E9%BE%84%E6%95%85%E5%B1%85/418153/0/dcc451da81cb39db69c0a339da160924ab183059?fr=lemma&ct=single#aid=0&pic=dcc451da81cb39db69c0a339da160924ab183059 原图链接]]]
村里建有满井寺,飞檐螭首,画栋雕梁,轩敞疏朗,典雅大方。明代邑令陈时万《重游满井寺即事三首》曰:“细草垂柳一涧青,病身聊复憩幽亭。老禅行脚归无日,闲饵僧雏学诵经。寺门南对树峰斜,携酒重寻上界花。病骨瘦来终跌宕,犹能击鼓弄掺挝。敞襟露顶趁天风,叠膝临泉万虑空。坐对寒岩浑面壁,乱山折断夕阳红。”
1980年建蒲松龄纪念馆,对故居、柳泉、墓园进行了修葺、扩建,征用民宅,改建了著作版本、书画题咏展室,资料室,接待室,办公室,增设了南大门,使故居的管理日趋完善。故居已成为一处初具规模的蒲学研究阵地和驰名中外的旅游点。<ref>周雁翔. "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研究 1期:122-123.</ref>
==现状==
今日的蒲松龄故居,是一座恬静的院落。故居门前是几株古槐,荫翳天日。郭沫若1962年题写的“蒲松龄故居”的金字门匾,高悬于故居大门。
穿门北折是一正两厢的庭院。其中正房3间,东西厢房各2间,为1954年修建。正房两侧的桧柏、石榴,以及厢房前面的迎春花,百日红等,均系后人所栽,院内太湖石也是故居修复后增添。故居正房为砖石、土坯结构的普通民房,木棂门窗,房内路大荒手书的“聊斋”匾额迎门高悬,匾下悬挂着蒲松龄的画像。
==个人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蒲松龄性颖慧,文冠一时,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应童子试,“以县、府、道第一补博士第子员”。但自此以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的古稀之年,授例成为“岁贡生”。他一生秉性耿直,愤世嫉俗,常借狐鬼故事对当时腐败现象进行谐谑,其文章诡诙块垒,自成一家。主要著作,除誉满中外的《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三部、杂著5种。
蒲松龄故居是一座幽静古朴的庭院。院落坐北朝南,前后四进,西有侧院。门楣上悬挂着郭沫若题写的匾额“蒲松龄故居”,院内月门花墙,错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北院正房三间,为蒲松龄的诞生处和其书房“聊斋”。室内陈列着他74岁时的画像,上有其亲笔题字。南院有平房两间,旧称“磊轩”,是以蒲松龄长子蒲箸的字命之。西院系新建的陈列室,蒲氏家谱、手迹和其多种著述以及英、俄、日、法等外文版本。聊斋正房后为6间展室,展出了中外蒲氏研究家的多种论著,以及当代文化名人老舍、臧克家、丰子恺、李苦禅、俞剑华、李桦、戴敦邦等书画家为故居所作的书画、题词100余幅。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袁世硕, and 徐仲伟. 蒲松龄评传. 2000.</ref>
==个人生平==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出生于公元 1640 年,卒于 1715 年,终年 76 岁。蒲松龄一生屡试不第,贫困潦倒,后人用 8 个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读书、教书、著书、科考。蒲松龄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文人家庭,由于家道中落,请不起教书先生,便随父读书。他自幼聪慧过人,经史过目不忘。 18 岁完婚,应父母之命,娶本县文人刘国鼎的次女刘孺人为妻。 19 岁初应童子试,便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考中秀才。文章深受山东学政施愚山先生的赏识,一时名声大振。为了求取功名,实现理想, 20 岁的蒲松龄与同乡好李友梅、王鹿瞻、张历友共结“郢中诗社”,潜心治学。淄川的留仙湖、般阳河等地就是他们当年经常活动的地方。 25 岁时蒲家因妯娌不合,兄弟分家,蒲松龄只分得“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生活陷入困境。迫于生计,于康熙九年应同邑好友孙蕙的邀请,到江苏宝应为知县孙蕙做幕宾。那段时间蒲松龄开阔了眼界,写下了不少诗文,但也饱尝了寄人篱下之苦,加上思乡心切,第二年便辞幕还乡了。
归来后的蒲松没有考取功名,便屡屡设帐于缙绅之家,其中约三十年的时光是在淄川大家毕际有府上为塾师,在毕家他结识了当时的一批著名文人如王士祯、高珩、朱缃等,这对于《聊斋志异》的创作和传播有极大的影响。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他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今人搜集将其编定为《蒲松龄集》。
[[File:故居2.jpg|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92%B2%E6%9D%BE%E9%BE%84%E6%95%85%E5%B1%85&step_word=&hs=2&pn=90&spn=0&di=1045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105370647%2C3761372360&os=1124162207%2C3213877198&simid=4215852112%2C671853529&adpicid=0&lpn=0&ln=1236&fr=&fmq=1583407920083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s5.sinaimg.cn%2Fmw690%2F002YpjdZty6VuKMfTIE74%26690&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s52_z%26e3Bftgw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p3o7pw5&gsm=5b&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蒲松龄74 岁时妻子刘氏因病去世,他悲痛欲绝,倍感人生苦短,就这样过了两年,蒲翁也于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元1715 年正月 22 日,在故居聊斋与世长辞。蒲翁墓中出土的东西,有锡酒壶、锡酒杯、旱烟袋、念珠、宣德炉、四枚寿山石印章,还有其夫人用的铜镜、耳勺。一代文学大师走完了他坎坷的人生,但是他为后人留下的财富却是永不磨灭的 !
蒲松龄故居,是一座幽雅古朴的庭院。院内月门花墙,错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故居门前是几株古槐,绿树成荫。金字门匾,高悬于故居大门。穿门北折是两厢的庭院。房内,“聊斋”牌匾迎门高悬,匾下挂着蒲松龄七十四岁时的肖像:他眉头紧锁,好像在思索下一篇文章;他手捋胡须,好像在感悟人生百态;他嘴唇上扬,好像在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满足……房内还陈列着他生前所用过的物品。一九七七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落在蒲松龄故居东部的聊斋园,占地二点四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六千一百平方米。聊斋园分为艺术陈列馆、狐仙园、石隐园、聊斋宫、满井寺、观狐园六个部分。艺术陈列馆保存着蒲松龄生平的各种资料;狐仙园内的建筑错落有致,小巧美观;石隐洞内建有各种石景;观狐园内有各种各样的狐狸一千四百多只,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聊斋宫内有《罗刹海事》、《席方平》、《画皮》、《娇娜》、《尸变》等聊斋故事的艺术雕刻作品,并采用灯光、音响、电影特技等现代科技表现手法,活灵活现地再现了蒲松龄手下的各种神鬼狐妖的艺术形象。<ref>袁世硕, and 徐仲伟. 蒲松龄评传. 2000.</ref>
==聊斋志异==
先生白天舌耕育桃李,夜晚在此挥毫泼墨、洒洒点点笔耕著文章,他聚平生之力完稿并日臻完善了《聊斋志异》一书。于是灯下写道:“……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凝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此外,先生还在余暇,撰写了大量的诗、词、曲、赋、文、铭、、书启、引、序、疏等。如今振衣阁里有蒲松龄伏案写书的塑像和有几面本书的书架。桌子上则摆有先生生前的若干手稿、著作等。
==蒲松龄墓==
蒲松龄墓位于淄川区蒲家庄东南约500米处。墓地四周系砖石砌围墙,内松柏树10株古木阴翳,郁郁葱葱。墓院系蒲氏老林,内有古墓几十个,蒲松龄墓在墓园北侧,封土高约两米,墓穴呈头向西南,足向东北之势。墓前立清雍正三年(1752年)同邑后学张元撰文的《柳泉蒲先生墓表》。1954年建立了一座四脚碑亭,1979年又在亭前建立沈雁冰撰写的《蒲松龄柳泉先生之墓》碑。<ref>朱一玄. "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明清小说研究 2(1991):246-248.</ref>
==详细介绍==
[[File:聊斋.jpg|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92%B2%E6%9D%BE%E9%BE%84%E6%95%85%E5%B1%85&step_word=&hs=2&pn=245&spn=0&di=649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4082061226%2C3068109810&os=1868363059%2C1128408916&simid=3567222487%2C351639889&adpicid=0&lpn=0&ln=1236&fr=&fmq=1583407920083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www.sdphoto.com.cn%2Ffiles%2Fuserimg%2F20151003%2F6d1ecffd-9957-4f55-b4a7-9f16b69095dc_3.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f1ri5p5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rtvAzdH3Fna9mbc_z%26e3Bip4s&gsm=f6&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综述===
74岁时江南著名画家朱湘鳞为其画的肖像,两旁是郭沫若手书的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房内还陈列着他生前用过的端砚1方、在毕家教书时用过的床1张、手炉1个;还陈列着与蒲松龄有直接关系的绰然堂匾、灵璧石、三星石、蛙鸣石各1块,此外,室内摆放的桌、椅、几、架、橱和木影炉均是蒲松龄曾设馆30余年的西铺毕家旧物。
===故居东西两厢===
茅檐低小,狭窄简陋,又作重修。院内之东北隅,尚有一隙之地,蒲松龄撰文和与其有关系}的3块碑记置于此。蒲家庄外,还有著名的柳泉和墓园。柳泉在蒲家庄东门外的“满井沟”底。泉口青石砌就,约0.6米见方,旁立沈雁冰书的“柳泉碑”。柳泉本是一眼地下泉井,传说他曾在此设茶待客,搜集创作素材。
===墓园===
墓园在蒲家庄东长40米、宽38米,内有古柏37株。蒲松龄及其父亲、长孙的墓均葬于此。1980年,蒲氏始族蒲璋之墓碑也移存墓园中。
此外,故居中还收藏有当代名人题咏蒲松龄及其故居的墨宝,共计200余件,其中郭沫若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对蒲松龄及其作品作了比较正确的评价。<ref>郑明. "访蒲松龄故居." 协商论坛 1(1998):38-38.</ref>
==视频==
{{#iDisplay:u0170a0hke9
|736|377|qq}}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