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60
次編輯
變更
白额鹱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白额鹱</big> ''' |- | File:1-1911020F006.jpg|缩略图|居中|白额…”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白额鹱</big> '''
|-
|
[[File:1-1911020F006.jpg|缩略图|居中|白额鹱[http://udongwu.com/uploads/allimg/191102/1-1911020F006.jpg 原图链接]]]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白额鹱 </br>
拉丁学名: Calonectris leucomelas </br>
别 称: 大灰鹱、大水薙鸟、大水剃鸟 </br>
界: 动物界 </br>
门:脊索动物门 </br>
纲:鸟纲 </br>
目:鹱形目 </br>
科:鹱科 </br>
属: 剪水鹱属 </br>
种: 白额鹱 </br>
分布区域: 分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br>在中国海滨可见 </br>
英文名: Streaked Shearwater </br>
命名人: Temminck, 1835 </br>
保护级别: 近危(NT) IUCN标准</br>
|}
'''白额鹱''',别名:大灰鹱、大水薙鸟、大水剃鸟,(学名:Calonectris leucomelas),鹱形目、鹱科、剪水鹱属下的1种。体似大型鸭类,翅长约 300毫米;鼻呈管状;前额、头顶前部以及头和颈的侧部为白色,其间散布褐色纵纹,额的褐纹特别狭细;上体余部暗褐,羽端近白;两翅的飞羽和尾羽均黑褐色,次级飞羽均具白缘;下体纯白无斑。飞翔强健有力,常接近水面绕圈快速飞翔。游泳和潜水也很迅速,以鱼类和软体动物等为食。结群在海边岩穴中繁殖。每产仅1卵,重74.5克。主要分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在中国海滨可见,曾从旅顺、青岛、长江口、浙江、福州、台湾等处采到标本。<ref>[http://udongwu.com/niao/Streaked_Shearwater.html 白额鹱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f></br>
== 外形特征 ==
白额鹱为中型海鸟。嘴较细长,鼻管较短,飞羽长而窄,尾呈楔形。前额、头顶、头侧、前颈及颈侧白色,具暗褐色纵纹;额及眼先纵纹细窄而少。枕、后颈、背、肩、腰暗褐色,少部分缀有灰白色羽缘。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基部白色,尾黑褐色。颏、喉、前颈及整个下体白色;翼下覆羽白色而具暗褐色斑,腋羽纯白色。</br>
虹膜暗褐色,嘴骨褐色。跗跖和趾皮黄色。</br>
大小量度:体重420克,体长470-520毫米,嘴峰46-53毫米,翅297-343毫米,尾135—150毫米,跗跖46-54毫米。</br>
== 生活习性 ==
白额鹱是典型的海洋性鸟类,除繁殖期外,全在海上活动。善飞行,亦善游泳和潜水,常长时间的没日没夜的在海面上空飞行,通常飞得极低,常呈左右倾斜的滑翔于海面,或两翅急速鼓动的飞翔于紧贴海面上空,发现鱼群等食物时,则急速下降捕食。在水中游泳时身体露出水面甚多,尾抬得较高,前部向下倾斜。</br>
主要以鱼类、浮游动物和软体动物为食。通常于海面边游边觅食,也常于海面低空飞行,发现食物才突然扎下捕食。由于潜水不深,通常只能捕食浅层鱼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br>
== 分布范围 ==
白额鹱在中国台湾及澎湖列岛为留鸟,在辽东半岛为夏候鸟。</br>
白额鹱繁殖在太平洋西北部海洋中的岛屿上,包括日本的北海道至九洲沿海、伊豆半岛、小笠原群岛、朝鲜、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南至台湾海峡和澎湖列岛。越冬在台湾海峡、菲律宾、加里曼丹、摩鹿加、新几内亚,往北到夏威夷群岛和千岛群岛,或许到萨哈林岛。
== 生长繁殖 ==
营巢于海洋中的小岛和紧靠水边的海岸岩石上。通常集群在海岛上营群巢。巢多置于靠水边较近的岩穴中或小树林内地上和草地上。内垫少许枯叶。每窝产卵一枚,卵白色,大小为67×45毫米。
== 种群现状 ==
白额鹱曾经在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较为常见,但近几十年来很少见有报道,种群数量已极为稀少。
== 保护级别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 參考來源 ==
{{Reflis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白额鹱</big> '''
|-
|
[[File:1-1911020F006.jpg|缩略图|居中|白额鹱[http://udongwu.com/uploads/allimg/191102/1-1911020F006.jpg 原图链接]]]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白额鹱 </br>
拉丁学名: Calonectris leucomelas </br>
别 称: 大灰鹱、大水薙鸟、大水剃鸟 </br>
界: 动物界 </br>
门:脊索动物门 </br>
纲:鸟纲 </br>
目:鹱形目 </br>
科:鹱科 </br>
属: 剪水鹱属 </br>
种: 白额鹱 </br>
分布区域: 分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br>在中国海滨可见 </br>
英文名: Streaked Shearwater </br>
命名人: Temminck, 1835 </br>
保护级别: 近危(NT) IUCN标准</br>
|}
'''白额鹱''',别名:大灰鹱、大水薙鸟、大水剃鸟,(学名:Calonectris leucomelas),鹱形目、鹱科、剪水鹱属下的1种。体似大型鸭类,翅长约 300毫米;鼻呈管状;前额、头顶前部以及头和颈的侧部为白色,其间散布褐色纵纹,额的褐纹特别狭细;上体余部暗褐,羽端近白;两翅的飞羽和尾羽均黑褐色,次级飞羽均具白缘;下体纯白无斑。飞翔强健有力,常接近水面绕圈快速飞翔。游泳和潜水也很迅速,以鱼类和软体动物等为食。结群在海边岩穴中繁殖。每产仅1卵,重74.5克。主要分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在中国海滨可见,曾从旅顺、青岛、长江口、浙江、福州、台湾等处采到标本。<ref>[http://udongwu.com/niao/Streaked_Shearwater.html 白额鹱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f></br>
== 外形特征 ==
白额鹱为中型海鸟。嘴较细长,鼻管较短,飞羽长而窄,尾呈楔形。前额、头顶、头侧、前颈及颈侧白色,具暗褐色纵纹;额及眼先纵纹细窄而少。枕、后颈、背、肩、腰暗褐色,少部分缀有灰白色羽缘。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基部白色,尾黑褐色。颏、喉、前颈及整个下体白色;翼下覆羽白色而具暗褐色斑,腋羽纯白色。</br>
虹膜暗褐色,嘴骨褐色。跗跖和趾皮黄色。</br>
大小量度:体重420克,体长470-520毫米,嘴峰46-53毫米,翅297-343毫米,尾135—150毫米,跗跖46-54毫米。</br>
== 生活习性 ==
白额鹱是典型的海洋性鸟类,除繁殖期外,全在海上活动。善飞行,亦善游泳和潜水,常长时间的没日没夜的在海面上空飞行,通常飞得极低,常呈左右倾斜的滑翔于海面,或两翅急速鼓动的飞翔于紧贴海面上空,发现鱼群等食物时,则急速下降捕食。在水中游泳时身体露出水面甚多,尾抬得较高,前部向下倾斜。</br>
主要以鱼类、浮游动物和软体动物为食。通常于海面边游边觅食,也常于海面低空飞行,发现食物才突然扎下捕食。由于潜水不深,通常只能捕食浅层鱼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br>
== 分布范围 ==
白额鹱在中国台湾及澎湖列岛为留鸟,在辽东半岛为夏候鸟。</br>
白额鹱繁殖在太平洋西北部海洋中的岛屿上,包括日本的北海道至九洲沿海、伊豆半岛、小笠原群岛、朝鲜、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南至台湾海峡和澎湖列岛。越冬在台湾海峡、菲律宾、加里曼丹、摩鹿加、新几内亚,往北到夏威夷群岛和千岛群岛,或许到萨哈林岛。
== 生长繁殖 ==
营巢于海洋中的小岛和紧靠水边的海岸岩石上。通常集群在海岛上营群巢。巢多置于靠水边较近的岩穴中或小树林内地上和草地上。内垫少许枯叶。每窝产卵一枚,卵白色,大小为67×45毫米。
== 种群现状 ==
白额鹱曾经在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较为常见,但近几十年来很少见有报道,种群数量已极为稀少。
== 保护级别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 參考來源 ==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