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念奴娇

增加 8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念奴娇 ''' [[ 词牌 ]] 名,相传是根据 [[ 唐代 ]] 一位叫 [[ 念奴 ]] 的歌姬取的调名。亦称《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等。目前最早所见的作品,为北宋的 [[ 沈唐 ]] [[ 苏轼 ]] 所作。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四仄韵,用律十分规正,一韵到底,常用入声韵。上下阕后七句字数平仄相同。
==词牌沿革==
《念奴娇》曲子起源于何时,史无明文。 [[ 王灼 ]] 《碧鸡漫志》载:“今大石调《念奴娇》,世以为天宝中所制曲,予固疑之。然唐中叶渐有今体慢曲子,而近世有填连昌词入此曲者。”现存唐五代词作中,并无《念奴娇》词作传世。今传《念奴娇》词,最早的是沈唐“杏花过雨”一阕。其作年当在北宋嘉祐、照宁之间,则该曲可能起于北宋中期。宋末元初王仲晖《瓮天脞语》记北宋 [[ 宋江 ]] 一词:“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 [[ 山东 ]] 烟水寨,来买风城春色。翠袖围香,鲛绡笼玉,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 [[ 金鸡 ]] 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这应是传说之词,可见此调在民间的流行。
《念奴娇》乐曲的宫调,诸家记载不一。前引王灼记为大石调,下云:“又复转此曲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官大石调。”张孝详明确注为大石调,姜夔则明确记载其过腔为双调此外,元高栻又注为大石调,又大吕调。实际上,《念奴娇》的宫调只有两种:大石调和 [[ 双调 ]]
《念奴娇》以大石调为正调,双调则为变调。首创变调者为姜夔。 [[ 姜夔 ]] 自度曲《湘月》,序中明载:“予度此曲,即《念奴娇》之两指声也,于双调中吹之。两指亦谓之过腔,见《晁无咎集》。凡能吹竹者便能过腔也。”方成培《香研居词座》云:“盖《念奴娇》本大石调,即太簇,双调为仲吕商,律虽异而同是商音,故其腔可过。太簇当用‘四’字住,仲吕当用‘上’字住,箫管‘上’、‘四’中间只隔一孔,笛‘四’、‘上’两孔相连,只在两指之间。又此调奏毕,当用‘一’字、‘尺’字,亦鬲指之间,故曰两指声也。‘能吹 [[ ]] 便能过腔’,正此之谓。所以欲过腔者,必缘起韵及两结字眼用‘四’字不谐,配以‘上’字声方谐婉,故不得不过耳。”自姜夔之后,凡双调《念奴娇》,均取《 [[ 湘月 ]] 》之名。二者宫调虽异,词体并无不同。二者官调虽异,词体并无不同。此后词乐逐渐失传,词成为案头文学,二者的差异也日益模糊。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或: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或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
==例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 三国 ]] 周郎 [[ 赤壁 ]] 。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76,22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