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豐年祭

增加 6,535 位元組, 4 年前
[[File:豐年祭.jpg |thumb|230px|有框|右|
[https://blog.owlting.com/2019/06/26/amis-ilisin-2019/圖片來源奧丁丁客棧網 ]]]
==簡介==
'''豐年祭'''是[[阿美族]]人在[[小米]]收穫後,族人為感謝神靈而舉行的祭典。豐年祭的名稱,各部落因說法不一,有malalikid、malikoda、kiluma’an 等說法,後來受[[日本]]語影響而有zukimisai(月見祭)與siukakukai(收穫會)等不同說法,現在多稱為豐年祭。豐年祭原是[[小米]]收穫後進行,在部落稻米種植面積大量增加後,祭典時間改為稻米收割後舉行。每年7 月開始,各部落按照稻米收成時間由南往北安排辦理,祭典時間為期1 ∼ 7 天之間。

豐年祭雖然以豐收為名,但內容包括豐收、謝神、聯誼、社交與年齡階級晉級儀式、軍事訓練驗收儀式等,是具經濟、[[宗教]]、社會、[[政治]]、[[文化]]等多性質的綜合活動。豐年祭的多面向活動,具有多元文化特質的意義,加上參與人數眾多,規模相當盛大。[[阿美族]]人即使移居[[都市]],仍然持續辦理豐年祭典,傳承各項傳統文化與觀念,這個祭典也是新一代族人對部落文化認同的重要活動。
<ref>[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7AD36169AB07E1D0&type=1EE2C9E1BA3440B2D0636733C6861689]原住民族委員會網] </ref>

豐年祭為[[阿美族]]規模最盛大且熱鬧非凡的節慶,是阿美族人心目中認為是一年中最神聖的祭典,也是族人命脈延續根源。

==傳統起源==
阿美族原為種[[小米]]的農業社會,以往每當小米收割之後,各部落分別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以感謝神靈的恩惠,此即為豐年祭的傳統起源。阿美族耆老認為小米的精靈是所有植物中最敏感的,也是最麻煩的農作物,它好似具有人性一樣,有靈眼、靈耳、靈覺,而且禁忌也多,人們一不小心隨時會招來禍患災難。老人回憶說:「在田裡收割小米是最辛苦的工作,不僅講話要小心,動作也不得粗暴,否則會招來禍患」。「休息」、「完畢」、「回家」等言詞以及放屁、打人等動作都是小米精靈不喜歡的。

小米時期的豐年祭形式以原始宗教儀式呈現,內容單純、嚴肅、隆重。

二十世紀初年,阿美族放棄了小米而改種水稻。對阿美族來說,[[小米]]和[[水稻]]是不同性質的農作物,小米具有激烈的精靈,對人們會明確的善賞惡罰,但水稻是良性溫和的[[植物]],除非在特殊的情況下,不會隨便害人。老人回憶說:「耕作水稻心情比較輕鬆自如,男子犁田時可高聲獨唱,女子們除草時可合唱、談笑。」這些狀況在種小米時期是絕對不可以的。因為作物的改變,使得現今的豐年祭呈現較為熱鬧的場面。

==籌備會==
豐年祭又因各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如北部[[阿美族]]普遍稱Malalikit,東海岸阿美族則稱為Malikoda,中部阿美則稱為Ilisin。一般來說,阿美族的豐年祭是七、八月間舉行,因為是以農耕收成之後的日子作為祭典日,但台灣南北氣候有所差異,所以各地祭典的時間也有差別。
豐年祭切確舉行的時間,首先要舉行部落籌備會議,由頭目召集頭目幕僚團,籌備會議的主要議題是決定活動的日期和日數。

==男人的祭儀==
豐年祭系列的活動中,歌舞是豐年祭活動的重心,有歌舞才是完整的豐年祭。豐年祭的歌舞男女有別,由男子擔任主要角色,女子僅居於助興地位。歌和舞不能分開,且無個人表演,須加入隊伍同唱共舞以體會歌舞的意義及精神所在。傳統的祭典歌舞在日常[[生活]]上是禁忌,僅在豐年祭活動期間才可唱跳。雖然豐年祭是以歌舞貫穿整個祭典活動,但整個祭儀是必須分為準備、迎靈、宴靈、送靈等階段。

在準備期間,必須要由部落的青年組整理豐年祭會場、收費及殺豬等。到了豐年祭第一天傍晚天黑之際正式展開迎靈祭歌舞儀式,在迎靈的過程中只有男子可入圈跳舞,女子和小孩可在一旁觀看,但不可進入場內,以免遭到神靈的處罰。

第二天開始即舉行宴靈,宴靈的氣氛不像迎靈祭那麼嚴肅、單調,而是充滿著祭典、慶祝、康樂的綜合狂歡氣氛。往往宴靈祭會舉行兩天以上,且在宴靈祭的最後一天會兼招待來賓,來賓可邊吃盛宴邊欣賞歌舞。最後一天是送靈,只有女子可以進舞圈中,且送靈祭之歌舞與前幾天的祭典歌舞較為不同,只有女子可以學習。送靈祭的氣氛如同迎靈祭一樣,嚴肅、古板、不熱鬧。阿美族的豐年祭就從男子的迎靈開始,到女子的送靈結束。

各部落豐年祭的共同意義大致是:慎終追遠緬懷祖先、平衡社會結構運行、增進部落團結意志、感恩祈福五穀豐收及解除厄運等,亦有保守的老人認為豐年祭是「男人的祭儀」,藉由豐年祭,男子年齡階級組織,負起部落[[文化]]傳承的使命。
<ref>[http://www.tipp.org.tw/ceremony.asp?CD_ID=190]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ref>

==視頻==
===台灣原住民阿美族 - 豐年祭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ODWgAuC5c }}

=== 2019 08 31 臺東阿美族聯合豐年祭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ju0olIkly4 }}

=== 【花東部落豐年祭開跑】2019旮都瑪樣部落樂舞宴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ygiPJ3-pmY }}

=== 汐止阿美族舉行豐年祭 追根溯源認識文化 2019-08-25 IPCF-TITV 原文會 原視新聞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W9OqQ3nH7A }}

===2017花蓮聯合豐年祭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FzCZHcEKKU }}

==外部連結==
*[http://www.tipp.org.tw/ceremony.asp?CD_ID=190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7AD36169AB07E1D0&type=1EE2C9E1BA3440B2D0636733C6861689原住民族委員會網 ]
*[http://www.yabit.org.tw/celeb/honor/C0338220155/amiscele.htm ]
*[https://tour-hualien.hl.gov.tw/event/winter/34花蓮觀光資訊網 ]
*[https://blog.owlting.com/2019/06/26/amis-ilisin-2019/奧丁丁客棧網 ]
*[https://cnews.com.tw/169200109a01/匯流新聞網 ]
*[https://www.hccc.gov.tw/zh-tw/CulturalHeritage/Detail/153花蓮縣文化局網 ]

==參考資料==
{{Reflist}}
3,0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