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恩斯特·马赫

增加 2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恩斯特·马赫''' (Ernst ('''Ernst Mach ''' ,1838年2月18日-1916年2月19日), [[ 奥地利]]- [[ 捷克 ]][[ 物理学家 ]] [[ 哲学家 ]] ,马赫数和马赫带效应因其得名。1838年出生于捷克,14岁之前自学在家,17岁到[[维也纳大学]]学习了数学、物理和哲学,并在1860年得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他早期的作品着眼光学和声学中的多普勒效应。1864年他在格拉茨成为了一名数学 [[ 教授 ]] ,1866年又被提名为物理学教授。在此期间里马赫又开始热衷起感觉的生理学。1867年马赫成为了[[布拉格大学]]的一名实验物理学教授,他在那里待了28年,一直到回到 [[ 维也纳 ]] 。马赫造就了在19、20世纪颇有影响力的科学哲学<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734000101hlow.html 恩斯特·马赫 ]. 新浪博客 [2014-05-15]</ref>。
== '''生平经历''' ==
1838年2月18日,恩斯特·马赫出生在希尔利茨的外公家,同日在附近图拉斯接受洗礼。马赫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和思考。2岁的马赫,在草地上奔跑,追逐下山的太阳,纵情享受着大自然的乐趣。4、5岁时,父亲带他到维也纳。在父亲的因势利导下,他7岁就迷恋上科学。并在父亲的引导下做些实验。8岁时,听父亲给别的学生上代数课,他的理解能力竟跟14岁的孩子差不多[1]
9岁时,马赫被送到僧侣主办的文科中学读书,接受古典的人文教育。但马赫对“敬畏上帝乃是智慧之端”之类的格言毫无兴趣,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也有困难,只好在教会学校“没有天赋”的评语下回了家。父亲下决心把儿子培养成人,亲自给他上希腊文、拉丁文、现代语言、历史、几何和其他课程。马赫请父亲允许他去学木匠这门手艺。得到应允后,他便在邻近的一位熟练的木工师傅那里学做细木活,达两年多的时间。他充分享受着双手劳动的愉悦,对这段时光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晚上疲倦时,坐在散发着香味的木堆上,设想未来的机器,如飞机之类的东西,真是心旷神怡。
99,4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