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增加 8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米尺.jpg|350px|缩略图|右|<big>米</big>[http://file06.16sucai.com/2016/0417/66ffed119948216a4089297858e1157b.jpg 原图链接][http://www.16sucai.com/2016/04/81265.html 来自 16素材网 的图片]]]
''' ''' (法语:mètre), [[ 中国大陆 ]] 和香港音译为“米”(亦称“公尺”), [[ 台湾 ]] 作“公尺”(口语偶称“米”),旧译“迈当”、“米达”。它是国际单位制基本长度单位,符号为m。 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 [[ 巴黎 ]] 的经线上从地球 [[ 赤道 ]] 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其后随着人们对度量衡学的认识加深,米的长度的定义几经修改。从1983年至今,米的长度已经被定义为“ [[ ]] 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内行进的距离”<ref>[http://news.kedo.gov.cn/c/2014-10-17/604564.shtml 重新定义米的长度],蝌蚪五线谱,2014-10-17</ref>,即光在真空中每秒移动约3亿米。
==提出及命名==
1668年,英国 [[ 哲学家 ]] 和教士约翰·威尔金斯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需要一个十进制的标准的长度单位系统。1675年,意大利 [[ 科学家 ]] 提托·李维欧·布拉提尼在他的著作Misura Universale使用了 metro cattolico这个词 (意思是 " 天主的 " ),这个词是从希腊语 μέτρον καθολικόν(métron katholikón)衍生而来的,意思是" 一种通用测量单位" 。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国民公会命令法国科学院组织一个委员会来标准的度量衡制度。委员会提议了一套新的十进制的度量衡制度,并建议以通过巴黎的 [[ 子午线 ]] 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作为标准单位。他们将这个单位称之为mètre,意即“测量”。 [[ 法国 ]] 国民公会在1793年采纳了这套系统。metre出现在英语里可以追溯到1797年。
==子午线的定义==
在1668年,威尔金斯建议用钟摆的方法来确定标准长度。另外一种方法建议使用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来作为标准长度。最后法国科学院在1791年选定了子午线的定义。该院认为要确保基本单位恒定不变,应以 [[ 自然 ]] [[ 物理 ]] 量为基础。而地球表面的各处的重力有轻微的不同,会影响钟摆的测量。 法国科学院指派了让·巴蒂斯特·约瑟夫·德朗布尔和皮埃尔·梅尚领导了一支勘测队,测定了从敦刻尔克钟楼到 [[ 巴塞罗那 ]] 的蒙特惠奇堡的距离,以确定这段子午线的弧长。这段弧长是巴黎子午线的一部分。这次勘测从1792年持续到1799年<ref>[http://www.studyfr.net/portal.php?mod=view&aid=1433 法国天文学家定义“米”为基本长度单位],法国留学在线</ref>。
尽管 [[ 地球 ]] 不规则的表面并不是完美的球形,但法国还是在1793年采纳了这次测量的结果来确定标准米的长度。日后人们发现,由于误算了地球的扁率而错算了弧长,第一个存档米原器的长度比子午线定义的米少1/5毫米。但这个长度还是被当作了标准。也因此,最后地球通过极点的周长要比4千万米多一点(40,007,863m)。
==米原器==
当子午线的测量还在进行时,委员会就根据临时结果定制了一系列的铂金棒。当最后结果出来后,委员会选取了最接近 [[ 测量 ]] 计算结果的铂金棒作为米原器(Mètre des Archives),并于1799年6月22日存放在国家档案馆内。
1880年代,处于对精确度的要求,召开了一系列的国际大会来设计新的米标准。1875年的米制公约要求在法国塞夫尔建立一个永久的国际计量局。这个新组织将保存新的米原器和国际千克原器,并向各国分发米原器复制品,以及管理米制单位和非米制单位间的转换。该组织在1889年在首届国际计量大会召开时用铂铱合金(90%的铂和10%的铱)制造了一个新的米原器,并规定在 [[ ]] [[ 熔点 ]] 温度时所测量到的国际米原器上两道刻度之间的距离为“1米”。
然而实际上米原器给出的长度并不一定正好是1米,由于刻线 [[ 工艺 ]] [[ 材料 ]] 变形和测量方法等方面的原因,在复现量值时总有一定误差,约为0.1微米(0.1μm)。此外,万一米原器损坏,复制将无所依据,特别是复制品很难保证与原器完全一致,给各国使用带来了困难。
==参考文献==
125,3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