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伦敦和平纪念碑

增加 7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伦敦和平纪念碑(英语:The Cenotaph,或译伦敦战争纪念碑)是位于英国伦敦白厅的战争纪念碑。它最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胜利阅兵时竖立的临时建筑,但在全国民意支持下在1920年改为永久性的建筑,并成为英国的主要国家级和平纪念碑。
'''伦敦和平纪念碑'''(英语:The Cenotaph,或译伦敦战争纪念碑)是位于英国[[伦敦]]白厅的战争纪念碑。它最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胜利阅兵时竖立的临时建筑,但在全国民意支持下在1920年改为永久性的建筑,并成为英国的主要国家级和平纪念碑。 纪念碑由埃德温·鲁琴斯设计,1919年至1920年之间由霍兰·汉能·邱比玆公司(Holland, Hannen & Cubitts)以 [[ 波特兰 ]] 石建成,代替了也是鲁琴斯设计的、原来在同一位置的木结构 [[ 石膏 ]] 质临时纪念碑。在每年离11月11日国殇纪念日最近的星期日(国殇礼拜日),英国的全国性国殇纪念仪式即在此举行。鲁琴斯的纪念碑设计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在 [[ 澳大利亚 ]] 、加拿大、新西兰、 [[ 百慕大 ]] 和香港等地都有相同形制的和平纪念碑。
==译名==
“Cenotaph”是“空冢”(空的坟墓)的意思,亦即此纪念碑虽非坟墓,但具有象征坟墓的外形,代表了对战争中阵亡士兵的悼念。 [[ 中文 ]] 里很少有直译或音译的用法,通常译为“和平纪念碑”、“战争纪念碑”,前者为 [[ 香港 ]] 中环的同型纪念碑所采用的中文名称。
==来历==
和平纪念碑原为木结构、石膏质建筑,由埃德温·鲁琴斯爵士设计,1919年建成。此纪念碑是1919年7月19日举行伦敦胜利阅兵(也称作“和平日阅兵”)时建造的数座临时建筑之一:此次阅兵是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9年6月28日随着凡尔赛和约签订而正式结束。作为阅兵线路上的数座临时木质纪念建筑之一,直到庆典举行前两星期才首次提议搭建这座建筑。主持庆典的和平庆典委员会在讨论之后,决定邀请鲁琴斯来到唐宁街讨论纪念碑的设计。首相大卫·劳莱·乔治在这次会谈中提出建造一座灵柩台式的建筑(类似在法国的巴黎胜利阅兵式中准备在凯旋门前竖立的建筑),而鲁琴斯则提议搭建“空冢”式样的建筑。
和平纪念碑原为木结构、石膏质建筑,由埃德温·鲁琴斯爵士设计,1919年建成。此纪念碑是1919年7月19日举行伦敦胜利[[阅兵]](也称作“和平日阅兵”)时建造的数座临时建筑之一:此次阅兵是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9年6月28日随着[[凡尔赛和约]]签订而正式结束。作为阅兵线路上的数座临时木质纪念建筑之一,直到庆典举行前两星期才首次提议搭建这座建筑。主持庆典的和平庆典委员会在讨论之后,决定邀请鲁琴斯来到唐宁街讨论纪念碑的设计。首相[[大卫·劳莱·乔治]]在这次会谈中提出建造一座灵柩台式的建筑(类似在法国的[[巴黎]]胜利阅兵式中准备在凯旋门前竖立的建筑),而鲁琴斯则提议搭建“空冢”式样的建筑。 这座临时纪念碑的轮廓和后来的石质永久性纪念碑相同,即逐层缩小的多层方塔,顶部则为棺椁式样。临时纪念碑的两侧以及空冢上放置 [[ 月桂 ]] 枝编就的花圈(后来的永久性纪念碑上则以石刻花圈代替)。纪念碑的位置则选为阅兵路线上、外交部大楼与李士满楼之间。纪念碑在阅兵前一天揭幕(《泰晤士报》报导说揭幕仪式“安静”且“非正式”)。在阅兵式上,一些参加的指挥官向空冢敬礼:例如美军司令约翰·潘兴、法军司令 [[ 福煦 ]] 、英军司令黑格、贝蒂等。阅兵式后,纪念碑四周放满了公众放置的鲜花和花圈。这时,公众意见开始要求将纪念碑保留下来,因此1919年7月30日战时内阁决定建造永久性纪念碑代替木质的建筑,并将其指定为 [[ 英国 ]] 的正式国家性和平纪念碑。1919年10月23日决定公布,并指明这座波特兰石质地的纪念碑将会“以永久性材料完全复制现有的临时建筑”
==揭幕==
纪念碑于1920年11月11日由英王 [[ 乔治五世 ]] 揭幕,这一天是与 [[ 德国 ]] 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两周年纪念日。由于纪念碑所纪念的牺牲者不都是基督教徒,官方决定不对纪念碑作宗教奉献仪式。揭幕仪式是更大的无名战士安葬仪式的一部分:当天将无名战士送往西敏寺安葬的送葬队伍经过纪念碑,在此等候的国王在无名战士的灵车上放置花圈,然后揭下纪念碑上覆盖的多面大型米字旗。
271,07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