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4.43.9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
、
搜尋
較新編輯 →
睡眠
增加 11,017 位元組
,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medical}} '''睡眠'''(sleep)是指个体与外界环境互动及反应水平降低,表现为身体活动度降低、闭眼、卧位等特征,并可恢…”
{{medical}}
'''睡眠'''(sleep)是指个体与外界环境互动及反应水平降低,表现为身体活动度降低、闭眼、卧位等特征,并可恢复清醒的一种生理和行为状态。<ref>{{cite book | autho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title= WS/T 579—2017 0 岁~5 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 publisher= | date=2017-10-12 | ISBN= }}</ref>
==睡眠时间==
[[File:睡眠13.jpg|缩略图|左|你的年龄睡多久合适 [http://pic.big5.enorth.com.cn/003/015/638/00301563846_94673b4e.jpg 原图链接]]]
0岁~5岁儿童推荐睡眠时间<ref>{{cite book | autho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title= WS/T 579—2017 0 岁~5 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 publisher= | date=2017-10-12 | ISBN= }}</ref>:
单位为小时
{| class="wikitable"
|-
! 年(月)龄 !! 推荐睡眠时间
|-
| 0个月~3个月 || 13~18
|-
| 4个月~11个月 || 12~16
|-
| 1岁~2岁 || 11~14
|-
| 3岁~5岁 || 10~13
|}
成人一般每天需要睡眠7~9小时,而老人仅需5~7小时。
==睡眠时生理活动的变化==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和必要的生理过程。通过睡眠能使机体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然后保持良好的觉醒状态以提高工作效率。
睡眠时许多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一般表现为:①嗅、视、听、触等感觉功能减退;②骨骼肌的肌紧张降低,腱反射减弱;③出现一系列[[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例如,[[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呼吸变慢、尿量减少、[[代谢]]率降低、体温下降、发汗增多、胃液分泌增多而唾液分泌减少等。
==睡眠的时相==
[[File:睡眠10.jpg|缩略图|右|改善睡眠的十条建议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6180353300&di=0c2902e8a23f392260b6d14d6501276d&imgtype=0&src=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0%2F0322%2Fb3cd367cj00q7jyb8001od200m800h0g00it00ed.jpg 原图链接]]]
上述睡眠时的表现,实际是睡眠时[[慢波睡眠]]时相的表现;这些表现是一般所熟悉的睡眠状态,在这一时相中脑电波呈现慢波(即δ波)。通过对睡眠时持续的[[脑电图]]观察,发现睡眠过程中在慢波睡眠之间还间断地出现快波睡眠时相。快波睡眠时脑电波呈现快波,由于脑电波表现与慢波睡眠时表现非常异样,因此被称为异相睡眠;又由于快波睡眠时常伴有快速眼球运动,因此又被称为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在快波睡眠时相出现时,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肌肉紧张性进一步降低而处于几乎完全松弛的状态;但不时可出现间断的阵发性表现,例如眼球快速运动、部分肢体抽动、心率和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而不规则。由于这种阵发性表现,快波睡眠常可促使[[心绞痛]]发作或[[呼吸衰竭]]发作,因此临床上对此引起重视。
慢波睡眠与快波睡眠是两个能相互转化的时相。睡眠一开始,一般首先进入慢波睡眠,慢波睡眠持续80~120分钟后就转入快波睡眠,快波睡眠20~30分钟后又转入慢波睡眠,如此反复进行。在整个睡眠过程中,这种反复转化约4~5次,越接近睡眠后期快波睡眠持续时间逐渐加长。在成年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均可直接转为觉醒状态,但入睡时一般只能先进入慢波睡眠再转成快波睡眠。在快波睡眠期间,如果将被试者唤醒,他往往会讲述正在做梦;在慢波睡眠期间被唤醒,较少会讲述正在做梦。因此,做梦看来是快波睡眠的特征之一。
实验观察到,在慢波睡眠期间[[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高,转入异相睡眠或觉醒后,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所以,有人认为慢波睡眠有利于体力恢复和促进生长。实验还观察到,在快波睡眠期间,脑内的蛋白质合成加快;因此认为,快波睡眠有利于精力恢复并能促进记忆功能。<ref>{{cite book | author=郑其国 等主编| title=睡眠养生与保健300问| publisher=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date=2005年01月| ISBN= }}</ref>
==睡眠发生的机制==
[[File:睡眠17.jpg|缩略图|左|大脑中一个特殊睡眠回路被发现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40918/54/7321176067979079210.jpg 原图链接]]]
睡眠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发生了一个主动过程而造成的,中枢内存在着产生睡眠的中枢。实验观察到,在脑桥中部离断[[脑干]]可以增加大脑皮层的觉醒活动,动物处在长期觉醒状态而很少睡眠;如果用低频电刺激来刺激脑干尾端,可引致脑电慢波的出现。由此认为,在脑干尾端存在能引起睡眠和脑电出现慢波的中枢;这一中枢向上传导可作用于大脑皮层,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对抗,从而调节着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ref>{{cite journal | author=刘燕庐| title=大脑中一个特殊“睡眠回路”被发现| journal=前沿科学| year=2014 | volume=8 | issue=4 | page=85-86 }}</ref>
由于中枢神经递质研究工作的发展,有人把睡眠的发生机制与不同的中枢递质系统功能联系了起来。有实验支持这样一种假说:慢波睡眠主要与脑干内[[5-羟色胺]]递质系统活动有关,异相睡眠主要与脑干内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功能有关。选择性破坏中缝核上部(5-羟色胺递质系统),慢波睡眠就明显减少;选择性破坏中缝核下部(5-羟色胺递质系统),则异相睡眠受到严重抑制,而慢波睡眠所受影响较少;选择性破坏蓝斑下部(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则异相睡眠也减少。由此设想,中缝核5-羟色胺递质系统与睡眠的关系很大,可能就是产生睡眠的中枢结构。中缝核上部与慢波睡眠的发生有关,中缝核下部能作用于蓝斑下部从而触发异相睡眠。
==睡眠异常与疾病==
[[File:睡眠7.jpg|缩略图|右|[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6180295671&di=2cf5d39e83c7774786087d4607407617&imgtype=0&src=http%3A%2F%2Fwww.bandtai.com%2Fxn120%2FUploadFiles%2F201632884820825.jpg 原图链接]]]
正常睡眠时的基本规律,人人都要遵循,如果这种最基本的规律出现紊乱,例如缺少了REM或NREM,或是NREM和REM的排列发生了紊乱,即刚入睡就出现REM而不是NREM,那么一定是睡眠病。
1.睡眠不足
拿破仑总希望从睡眠中节省时间,所以曾经强迫自己2~3夜不睡,但结果却懊悔不已,因为他抵挡不住“瞌睡虫”的侵袭,在白天办公时间沉入梦乡,而且整天头昏脑胀,记忆力差,办事效率下降。
二战期间,由于劳动力缺乏,英国某些军工厂决定延长工人工作时间,每周工作70小时。开始的1~2周,产品数量稳步增长,第3周后发现随着产量的增加,废品率也随着上升,最后每小时生产的合格产品远远低于加班之前,结果只能减少加班时间,直到每周工作54小时,产品的合格率才又达到高峰。
在战场上,指挥官在重大战役之前,会派出小股部队在夜间对敌军前沿阵地进行骚扰,使敌军整夜不能入睡,结果是次日战斗打响后,敌军的战斗力会因睡眠不足和疲劳而减弱。
[[File:睡眠6.jpg|缩略图|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6180274719&di=dd33fb8ae05169a11960e2febbf3740b&imgtype=0&src=http%3A%2F%2Fnos.netease.com%2Fhouse-public%2F7515287a6f1bb3536cce6a0438d4db7d.jpeg 原图链接]]]
2.睡眠剥夺
在睡眠实验室,研究人员尽量阻止受检者进入睡眠达数天之久,结果受检者都诉述头昏脑胀,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力明显减退,情绪烦躁不安,易发脾气,表情呆滞迷惘,有时甚至沮丧、压抑,出现自杀念头。个别人还会出现幻觉,如听到别人在和他说话,看见奇怪的东西等,有时出现多疑、敏感、老是疑心别人想害自己等,和精神病十分相像。
这种称为睡眠剥夺的试验一旦结束,受检者便立刻陷入沉睡,他们会一下子进入NREM第Ⅱ期,然后加深到NREM第Ⅲ、Ⅳ期。最特别的是REM出现的时间提前,时间也延长,出现的次数增加,说明REM遭到剥夺后要求补偿的趋势最为强烈,反过来说明REM对人是十分重要的,任何的REM剥夺都会产生REM的补偿和反跳。
[[File:睡眠16.jpg|缩略图|左|[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2017-04/28/1120889501_14933457822331n.jpg 原图链接]]]
3.睡眠疾病
睡眠疾病包括的内容不少,可以分成三大类:一类是睡得太少,[[失眠]];一类是睡得太多,[[嗜睡]];另一类是睡眠中出现异常行动,所谓异常睡眠。
1995年由中华精神科学会制订、通过的中国精神疾患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CCMD-2-R)中有“睡眠与觉醒障碍”一节,这是国内现行的、比较权威的分类和诊断标准,现在节录如下:
(1)失眠症 指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不能以统计上的正常睡眠时间作为诊断失眠的主要标准。对失眠有忧虑或恐惧心理可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症状持续存在。
(2)嗜睡症 白天睡眠过多,并非睡眠不足所致,不是药物、脑器质性疾病或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的一部分。
(3)[[睡行症]] 通常出现在睡眠的前1/3段的深睡期,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同时做些白天的常规活动,一般没有语言活动,询问也不回答,多能自动回到床上继续睡觉,次晨醒来不能回忆,多见于儿童少年。
(4)夜惊 幼儿在睡眠中突然惊叫、哭喊,伴有惊恐表情和动作,以及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扩大等植物神经症状。通常在晚间睡眠后较短时间内发作,每次发作持续1~10分钟。
(5)梦魇 从睡眠中为噩梦突然惊醒,对梦境中的恐怖内容能清晰回忆,犹心有余悸。通常在晚间睡眠的后期发作。
==检测指标==
睡眠多导仪的作用是因为这个仪器可以客观、公正地观察睡眠的情况,科学性强。有些患者觉得自己失眠很严重,“通宵未睡”,但睡眠多导仪检查结果却告诉患者睡着了,不过睡得不够深,时间也不够长。根据这种结果医师再对症下药就比较有的放矢,把握大一些。另外还有些患者被误诊为别的病,依靠睡眠多导仪检查才纠正了诊断。总之睡眠多导仪检查会给医师和患者一个总的印象,即患者的睡眠到底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410 医药总论]]
潘多拉
waters
27,0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