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諾貝爾物理獎

增加 8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諾貝爾物理學獎00.jpg|400px|缩略图|右|諾貝爾物理學獎[https://kknews.cc/zh-tw/history/4bmegyg.html 照片來自]]]
'''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普遍認為是在 [[ 物理 ]] 學領域能夠取得的最高榮譽。是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為表彰在物理學作出最傑出的貢獻,自1901年起一年一度頒發的獎項;獎金由諾貝爾基金會發出。獎項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其它四個分別為[[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及生理學或[[諾貝爾醫學獎]]。
1895 年 11 月 27 日,諾貝爾在其遺囑中寫道,諾貝爾物理學獎應頒發給「在物理學界做出了最傑出發明或發現的人」。
==最新動態焦點==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改變人類對宇宙演化認知、發現首顆太陽系外行星 加拿大、瑞士3學者同獲獎===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8日揭曉,由[[加拿大]]學者皮博斯、[[瑞士]]天文學家麥耶與奎洛茲共同獲得,皮博斯得獎原因是「改變人類對宇宙演化、地球在宇宙中地位的認知」,麥耶與奎洛茲則是共同發現了第一顆[[太陽系]]外行星「飛馬座51b」,三人共同獲得900萬 [[ 瑞典 ]] 克朗(約新台幣2830萬元)獎金。<ref>[https://www.storm.mg/article/1804182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改變 [[ 人類 ]] [[ 宇宙 ]] 演化認知、發現首顆太陽系外行星 [[ 加拿大 ]] [[ 士3 士]]3 學者同獲獎]</ref>
[[ 瑞典 ]] 皇家科學院(Kungliga Vetenskapsakademien)說,今年的得獎者改變了我們對 [[ 宇宙 ]] 的看法。皮布爾斯的理論幫助於我們理解宇宙在大爆炸之後如何演變,麥耶跟奎洛茲探索了太陽系外的世界,擴展人類對行星的瞭解。三位科學家的發現,永遠改變了我們對於世界的概念。
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韓森(Göran K. Hansson)指出,第一位得主皮博斯(James Peebles)從1960年代開始發展的 [[ 宇宙 ]] 學理論框架,讓宇宙學從單純推測成為真正的科學,已是當代科學理解宇宙的共通基礎。現年84歲的皮博斯持有 [[ 加拿大 ]] [[ 美國 ]] 雙重國籍,現為 [[ 美國 ]][[ 普林斯頓大學 ]] (Princeton University)教授,在大霹靂(Big Bang)、宇宙 [[ 微波 ]] 背景輻射(CMBR)、暗物質(dark matter)、暗 [[ 能量 ]] (dark energy)都有貢獻。
麥耶(Michel Mayor)與奎洛茲(Didier Queloz)在1995年10月發現了天文史上第一顆太陽系外 [[ 行星 ]] (exoplanet),這顆名為「飛馬座51b」(51 Pegasi b)的行星繞行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從根本上改變了科學界對宇宙的認知。皇家科學院表示,麥耶與奎洛茲1995年[[法國]][[普羅旺斯天文台]]觀測到「飛馬座51b」,這顆行星身處太陽系之外、[[銀河系]]之內,這顆充滿氣體的行星約跟太陽系內最大的木星體積相仿,引發了天文學革命。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1901年首度頒發,雖有6年因為無適當人選或遇到戰爭而從缺,但頒發113屆仍是諾貝爾6大獎項之最。物理學獎迄今共有212位得主,其中發明電晶體的 [[ 美國 ]] 學者 [[ 巴丁 ]] (John Bardeen)在1956年、1972年2度獲獎,至今無人能及。1901~2018 年間,諾貝爾物理學獎共授予了 210 人次。其中[[約翰∙巴丁]](John Bardeen)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因此實際上有 209 人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
===得獎平均年齡===
1901 年到 2018 年間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平均年齡為 55 歲。
===女性獲獎者===
在歷年所有獲獎者中,僅有三名為女性,她們是:
* 1903 年的物理獎得主[[瑪麗·居里]](Marie Curie )(大名鼎鼎的 [[ 居里夫人 ]] ,她還於 1911 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 1963 年的物理獎得主瑪麗亞·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 )
* 2018 年的物理獎得主 [[ 唐娜·斯特里克蘭 ]] (Donna Strickland)。
===全家一起的獲獎者===
* 他們的大女兒伊雷娜·約里奧-居里(IrèneJ oliot-Curie ),及其丈夫弗雷德里克·約里奧( Frédéric Joliot)獲得193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父子檔====
* 布拉格父子: [[ 威廉·亨利·布拉格 ]] (William Bragg)與威廉·勞倫斯·布拉格(Lawrence Bragg)於 1915 年獲獎;
* 玻爾父子: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與奧格·玻爾(AageN. Bohr)分別於1922 年和 1975 年獲獎;
* 西格巴恩父子:曼內·西格巴恩(Manne Siegbahn)與凱·西格巴恩(Kai M.Siegbahn)分別於 1924 年和 1981 年獲獎;
===物理學獎金質獎章===
物理學獎章由 [[ 瑞典 ]] 雕刻家埃里克∙林德貝格(Erik Lindberg)設計,其上刻繪著一幅美麗的場景:女神伊希斯從雲中浮現,手中握著象徵豐饒的羊角,一位科學天才正輕輕揭開女神的面紗,露出了她冷峻的面容。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3,0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