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红胁绣眼鸟

增加 5,976 位元組, 4 年前
[[File:红胁绣眼鸟001.jpg | thumb | 300px | '''红胁绣眼鸟''' <br> [http://www.baiven.com/q/18/218/172370.html 原圖鏈接] ]]
'''红胁绣眼鸟'''<ref>{{cite web|url=http://www.baiven.com/q/18/218/172370.html |title=红胁绣眼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date=2017-01-03|work=每日頭條}}</ref>(学名:Zosterops erythropleurus)俗名[[白眼儿]]、[[粉眼儿]]、[[褐色胁绣眼]]、[[红胁白目眶]]、[[红胁粉眼]],属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中等体型,与暗绿绣眼鸟及灰腹绣眼鸟的区别在上体灰色较多,两胁栗色(有时不显露),下颚色较淡,黄色的喉斑较小,头顶无黄色。主要分布在东亚、中国华东、华南及印度支那。与暗绿绣眼鸟及灰腹绣眼鸟的区别在上体灰色较多,两胁栗色(有时不显露),下颚色较淡,黄色的喉斑较小,头顶无黄色。[[虹膜]]红褐;嘴橄榄色;脚灰色。眼周具明显的白圈;体形大小和上体羽色均与暗绿绣眼鸟相似,但两胁呈显著的栗红色,与其他绣眼鸟极易区别。

常见于海拔1000米以上原始林及次生林。有时与暗绿绣眼鸟混群,在野外喜欢吃小虫和甜食。叫声是该属特有的嘁喳叫声dze-dze。主要分布在东亚、[[中国华东]]、华南及印度支那。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往南至华中、华南及华东。

==形态特征==
红胁绣眼鸟雄性成鸟(春羽):上体自额基、背以至尾上覆羽呈黄绿色,上背黄色较少,而呈暗绿;颊和耳羽黄绿色;眼周具一圈绒状白色短羽;眼先黑色;眼下方具一黑色细纹;肩和小覆羽暗绿,飞羽和其余覆羽黑褐色,除小翼羽和第一(甚微小)、二枚初级飞羽外,其余各羽的外侧羽片均缘以暗绿色;尾羽暗褐色,各羽的外侧羽片均缘以黄绿色;颏、喉、颈侧和前胸呈鲜硫黄色;后胸和腹部中央乳白色,后胸两侧苍灰;胁部栗红色;尾下覆羽鲜硫黄色;腋羽白,微沾黄色;翅下覆羽白色。

*雄性成鸟(冬羽):前胸白沾黄色;后胸两侧的苍灰色向中央延伸,连成一明显的胸带;其余羽色与春羽相同。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胁部的栗红色常不如雄鸟那样深浓,栗红色较淡,甚或略呈黄褐色。

虹膜褐色;上嘴褐,下嘴蓝色(春季)或上嘴褐,下嘴呈肉色,先端带红色(夏、秋季)以至上嘴和下嘴先端褐色,下嘴基部蓝铅色(冬季);跗蹠和趾呈蓝铅色(冬、春季)或呈红褐色(夏、秋季)。

大小量度:体重♂12克,♀13克;体长♂105-118毫米,♀102-114毫米;嘴峰♂10-11毫米,♀9-11毫米;翅♂57-61毫米,♀57-64毫米;尾♂38-44毫米,♀38.4-44.6毫米;跗蹠♂14.8-17毫米,♀15-16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阔叶林和以阔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竹林、次生林等各种类型森林中,也栖息于果园、林缘以及村寨和地边高大的树上。迁徙性,夏季多迁往北部和高海拔温凉地区,最高有时可达海拔2000米左右的针叶林,冬季多迁到南方和下到低山、山脚平原地带的阔叶林、疏林灌丛中。主要栖息于果树、柳树、槭树等阔叶树、针叶树以及园庭花木、高大行道树以及以至竹林间。

==生活习性==
*习性: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喜欢成群,有时集群多达50-60只。在次生林和灌丛枝叶与花丛间穿梭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有时围绕着枝叶团团转或通过两翅的急速振动而悬浮于花上,活动时发出‘嗞嗞’的细弱声音。

*食性:以昆虫为食,所吃昆虫主要有鳞翅目成虫和幼虫、鞘翅目[[金龟甲]]、[[金花甲]]、[[象甲]]、[[叶甲]]、[[叩头虫]]和[[蝗虫]]、[[蝽象]]、[[蚜虫]]、[[瓢虫]]、[[螳螂]]、[[蚂蚁]]等半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昆虫,也吃[[蜘蛛]]、[[小螺]]等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松子]]、[[马桑子]]、[[黄莓]]、[[蔷薇种子]]、[[女贞果实]]、[[花瓣]]、[[草子]]等植物果实和种子。夏季要以昆虫为主,冬季则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有时与暗绿绣眼鸟混群,在野外喜欢吃小虫和甜食。


==分布范围==
原产地:[[柬埔寨]]、[[中国]]、[[朝鲜]],[[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韩国]]、[[缅甸]]、[[俄罗斯联邦]]、[[泰国]]、[[越南]]。
产地不确定:[[日本]]。
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往南至华中、华南及华东。地区性常见于海拔1000米以上原始林及次生林。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河北]]、[[辽宁]]、[[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西藏]]、[[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贵州]]、[[云南]]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有的早在3月即开始营巢。营巢于阔叶或针叶树及灌木上,巢呈吊篮状或杯状,主要由草茎、草叶、苔藓、树皮、蛛丝、木棉绒等构成,内垫有棕丝、羽毛、细根、草茎、羊毛等。巢多悬吊于细的侧枝末梢或枝权上,四周多有浓密的枝叶隐蔽,不易发现,距地高1-10米。巢外径6.0-7.5厘米,内径4-5.8厘米,高4-6厘米,深2.7-4.6厘米。1年繁殖1-2窝。每窝产卵3-4枚,多为3枚。卵淡蓝绿色或白色。

==亚种分化==
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參考文獻 ==
{{Reflist}}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