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
次編輯
變更
峨眉山
,创建页面,内容为“峨眉山 - 中国佛教名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 : 景点 峨眉山(Mount Emei)山头位于中国四川省…”
峨眉山 - 中国佛教名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 : 景点
峨眉山(Mount Emei)山头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
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峨眉山为蚀余山,介于北纬29°16′-29°43′,东经103°10′-103°37′之间,为邛崃山南段余脉,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约154平方公里,主要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4座山峰组成。山的中、下部分布着花岗岩、变质岩及石灰岩,山顶部盖有玄武岩。
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峨眉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峨眉山为主体的峨眉山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峨眉山
外文名称
Mount Emei
地理位置
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
气候类型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154平方公里
景点级别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著名景点
万佛顶、报国寺、伏虎寺等
主要山峰
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
最高处
万佛顶(海拔3099米)
所属山系
邛崃山系
走向
南-北
世遗类型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部分)
范围
约北纬29°-29°,东经103°-103°
所属城市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
目录
1地理环境
2地质地貌
3山体演化
4主要山峰
5生物资源
6人文历史
7奇闻轶事
8山地特产
9旅游开发
折叠编辑本段地理环境
折叠区域范围
峨眉山地处中国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介于北纬29°16′-29°43′,东经103°10′-103°37′之间,为邛崃山南段余脉,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约154平方公里。
峨眉山
峨眉山
折叠气候特点
峨眉山的气候,除受三大因子(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的制约外,地形地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山区内低云、多雾、雨量充沛(地当著名的"华西雨屏"),气温垂直变化显著:有寒带(海拔3047米以上,年平均温度为3.0℃,极端最低温度为-20.9℃)、亚寒带(海拔2200米-3047米,年平均温度为7.6℃)、温带(海拔1200米-2200米,年平均温度为13.1℃)、亚热带(海拔1200米以下,年平均温度为17.2℃,极端最高温度为38.3℃)。峨眉山年平均降水量为192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降雪天数为83天,年平均有雾日为322.1天,年平均日照山麓为951.8小时,山顶为1398.1小时。年平均雾湘139.4天,雨湘141.3天。
折叠土壤分布
峨眉山的土壤,因成土母质多样,土壤类型各异,主要土壤类型为黄壤、山地黄壤、黄棕壤、山地暗棕壤及亚高山灰化土。土壤垂直分布明显,可分为四个土壤垂直带,海拔1800米以下属于黄壤、山地黄壤夹紫色土带,海拔1800-2200米属于山地黄棕壤带,海拔2200-2600米属于地暗棕壤带,海拔2000米以上属于山地灰化土,山地草甸土带。
折叠水文情况
●概况
峨眉山的水文地理位置属大(渡河)青(衣江)水系,境内有天然河流5条,即峨眉河、临江河、龙池河、石河、花溪河。花溪河在西北边境与洪雅县共界。其余4条均发源于峨眉山,分别按东、南和东南方向注入大渡河和青衣江。集水面积在约100平方公里的有峨眉河、临江河和龙池河。峨眉山风景区位于峨眉河、临江河和龙池河的上游,景区其主要河流有峨眉河的支流符汶河(含黑水、白水、黑水河),虹溪河(含赶山河、瑜珈河),临江河的支流张沟河,龙池河的支流燕儿河,花溪河的支流石河等。
●水体
1.地表水
峨眉山地表水径流的区域变化与降水的区域变化相似。其径流深高达1800毫米,为大渡河西岸的3倍。径流年内分配不均,一般6~9月径流占全年总径流量的一半以上,10月~次年2月次之,3~5月再次之。一年中,1月最少,8月最多,相差7.4倍以上。空间分布上,基本是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加,东南部为低值区,西北部为高值区。汇集的天然河流均具有坡度陡、流程短,易涨易涸的山溪水特点。如峨眉河,常流水量2.5立方米/秒,枯水0.1立方米/秒,洪水800立方米/秒;临江河枯水流量0.11立方米/秒,洪水流量800立方米/秒;龙池河枯水流量2.5立方米/秒,洪水洪量859立方米/秒。
2.地下水
峨眉山地质构造复杂,分布有前震旦系至白垩系各时代的含水层与隔水层,地下水主要储存于构造裂隙与灰岩溶蚀中。但因峨眉山大断裂通过处,断层破碎带宽达50~100米,并伴有众多的次一级断裂构造,致使主要含水层大部分被破坏,掩埋于地下深部,出露地表也多随之倒转;又由于新构造强烈上升,地表沟谷深切,一般达200~500米,更加剧了对含水层的破坏,较大地减弱了碳酸盐地层的溶蚀作用,在沟岩两岸有较大的溶洞及洞穴泉水出露。地下水直接依靠大气降水补给,一部分沿断裂带补给深部含水层,其余补给浅水含水层后,经过不长的运动途径,便以下降的形式在沟谷底部排出地表,因而地表泉水露头不多,而沟谷中即使是旱季,水量也很丰富。地下水均属重碳酸盐类型,矿化度一般小于0.5克/升,属激烈循环之裂隙、溶隙和潜水类型。因受气象因素的控制,沿沟谷流入平原,成为孔隙泉水补给来源之一。
●水系
符汶河、虹溪河为峨眉河的两大支流。符汶河有南北二源:北源名黑水河,源出峨眉山以北哨楼口和弓背山附近的神卦山一带,东南流经麻子坝,至黑香洞纳自木瓜园,流径桂花场入天景乡之两河口会南源;南源称黑白二水(又名黑龙江、白龙江)。左侧白水源出大乘寺和洗象池附近的石笋峰,流经15公里,在清音阁与黑水汇合;右侧黑水,源出九老洞,流经九十九倒拐、洪椿坪、黑龙江栈道(一线天),长约15公里,在清音阁与白水汇合。合流后名宝现溪,再下流3公里,在两河口从右侧注入符汶河,出龙门洞,另有源自川主乡荷叶湾的支流(赵河),经跨洪洞、袁沟后注入符汶河(峨眉河)。符汶河从源头至龙门洞段,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河长约50公里,积雨面积486平方公里,总落差1000余米,平均比降20%,多年平均流量17立方米/秒,由于落差集中的上游汇水面积小,支流较多,系树枝状水系的河流。一出龙门洞,则进入峨眉平原,水势平缓。
虹溪河有二流:即瑜珈河(又名伏虎沟)和赶山河。瑜珈河发源于雷打岩,经伏虎寺、马路桥、育贤桥,至蔡沱合赶山河。赶山河源出张山,流于鞠槽称鞠家河,流于冠峨场称程家河,在蔡沱合瑜珈河后,始称虹溪河,至胜利乡的梅大滩注入峨眉河。
石河石河发源于峨眉山的万佛顶、接引殿一带,流经铜厂坝、小楔头,至蕨坪坝(脚盆坝),有从龙洞村的龙洞溢出的泉流,经曾板沱汇入,流至洪雅县南注入吴河、花溪河,在洪雅止戈乡注入青衣江。
张沟河系临江河(古名罗目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与峨眉山龙拖漕,东南流经野猪河坝,偏桥沟,张沟电站至卷腰石,有源自沙坝的大沟河和源于土地关黄鱼坝沟在观音桥下合流入二道河,流至高桥再会柳溪河(又名尹寺河),至青龙镇龙凤桥有小溪河汇入,至九里镇汇集铜管溪(又名沙溪河)于郭坝注入临江河。张沟河由西向东流,其余上述支流均由北向南注入主流,形成临江河总落差700米,中下游平坦开阔,为单侧羽毛状水系。
燕儿河系龙池河的三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峨眉山南的黑山埂北峰,流经满银沟至两河口与源出黑山埂与六道河相会,经苦嵩坪到老林口入观音河,同起源与分水岭岗的头道河合流,经石盘、万坪,有白石溪从左汇入,至登子溪有箭竹岗来的万河注入,始称龙池河(又名箭杆河),出龙池镇界,在大为乡又汇流厚溪河,过南香、大为硫磺厂、象鼻嘴电站,在和平乡注入大渡河。
折叠编辑本段地质地貌
折叠地质构造
峨眉山大地构造位置地处上杨子板块本部的峨眉一瓦山断块带,为一座背斜断块山。全区构造较复杂,一级构造为峨眉山大背斜及峨眉山大断层,次级构造褶皱主要有:桂花场向斜、牛背山背斜,断层有观心坡断层、牛背山断层和报国寺断层等。主要的构造为峨眉山背斜,位于张沟一洪椿坪一带,轴向南北,长约7千米。桂花场向斜(万年寺向斜)位于纯阳殿一桂花场一带。轴向北西,长约30千米。牛背山背斜(又名挖断山背斜)位于龙门洞一雷岩一带,轴向北西,长约12千米。
●褶皱
褶皱有峨眉山背斜、桂花场向斜(又名万年寺向斜)、牛背山背斜(又名挖断山背斜)峨眉山背斜位于张沟-洪椿坪一带,轴向南北,长约7千米。北端被观心庵断层和万年寺断层斜切而不能北延;南端被峨眉山断层斜切而不能南延。其核部宽缓,出露最老岩层为峨眉山花岗岩。两翼不对称,西翼展布约18千米,出露地层为震旦系一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倾角10-12度;东翼展开约5千米,出露地层为震旦系一下第三系,倾角16-50度,新开寺以东的地层多已倒转。为一轴向西倾的斜歪背斜。桂花场向斜(又名万年寺向斜)位于纯阳殿-桂花场一带。轴向北西,长约30千米,整体向北西倾伏呈箕状。被响水洞断层、灰厂沟断层错为两段:南东段由纯阳殿至桂花场,核部狭窄,其地层最新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两翼地层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北东翼倾角由5-20度迅速变陡,南西翼受断层影响常发生倒转,在纯阳殿附近向斜仰起并收敛消失;北西段由红岩脚至黄湾,核部宽缓,两翼倾角6-45度,向斜迅速撒开,逐渐过渡为单斜。牛背山背斜(又名挖断山背斜)位于龙门洞、雷岩一带,轴向北西,长约12公里。核部出露最老地层为下二叠统茅口组。两翼分别出露峨眉山玄武岩组一侏罗系。其北段黑水岗至雷岩,两翼较对称,倾角15-50度;中段和南段,受牛背山断层和伏虎寺断层的影响,两翼不对称,南西翼倾角35-60度,北东翼倾角60-75度,靠近背斜核部倾角变陡,并逐步发生倒转。
峨眉山
峨眉山
●断层
断层有峨眉山断层、观心庵断层、万年寺断层。峨眉山断层分布于峨眉山南东侧。在本区域范围内,由西南杨村铺附近,北东经张山,至峨眉山市中区。区域内长约40多千米,走向北东,倾向北西,断面波状,倾角45-70度。北西盘逆冲于南东盘之上。北西盘往往发育拖拽褶皱和派生断层,南东盘地层局部倒转,并伴生一系列小褶皱和小断层。该断层最大断距部位在其核部,断距达3500余米,即北西盘峨眉山花岗岩逆冲于南东盘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之上。而北东段,也就是位于峨眉断陷盆地北西边缘,大部分被第四系掩盖,断续出露。如:凉水井、四零医院等地。其表现为北西盘上白坚统灌口组逆冲于南东盘上第三系之上,并使之倒转。观心庵断层南东起于新开寺,经纯阳殿、观心坡,往北西延至喻田子,走向北西,长约15千米。断面南西倾,倾角65-75度。南西盘相对上升,表现为逆断层。该断层被北东向和东西向断层切为数段。南段新开寺至大峨寺,发育于峨眉山背斜东翼。因南西盘逆冲,致使北东盘地层发生倒转。中段牛心寺至唐山,发育于桂花场向斜南西翼,并斜切峨眉山背斜。南西盘上升形成息心所拖拽背斜,北东盘地层倒转,断距1500余米。北段麻子坝至喻田子,主要断于三叠系中,南西盘上升,发展为拖拽小褶皱。万年寺断层南东起于丁沟,北西延至神卦山。走向北西,长约13千米,是观心庵断层的同向派生逆断层。断面南西倾,倾角50度左右。南段断于下二叠统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两盘地层均倒转。中段断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两盘地层倒转。北断主要断于三叠系中。初殿断层北起长老坪附近,经仙峰寺,南至三湾岗。走向近南北,长约10千米。断面东倾,倾角85度。除中段天池峰附近表现为正断层,南、北段均属逆断层。在初殿一带,角85度。除中段天池峰附近表现为正断层,南、北段均属逆断层。在初殿一带,东盘灯影组三段白云岩与西盘下寒武统笨竹寺组粉砂岩相抵,断距约80米,仙皇台侧可见断层角砾岩。在四季坪附近,东盘峨眉山花岗岩与西盘灯影组二段相抵,灯影组白云岩中可见拖拽现象。牛背山断层发育于牛背山背斜核部。大峨寺断层西起石笋沟,东至华严寺,走向东西,长约5千米。横切峨眉山背斜和桂花场向斜,并错断观心庵和万年寺两断层。其北盘向西,南盘向东错动,为平移逆断层。东段北盘飞仙关组、嘉陵江组等地层局部倒转。该断层隔水性良好,潜水沿断面上升出露地表,形成了峨眉山玉液泉。
峨眉山
峨眉山
折叠地貌特征
●概况
峨眉山地貌按塑造地貌方式,可分为侵蚀地貌(峨眉山区)和堆积地貌(峨眉扇状冲洪积平原);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和冰川地貌等。
●构造地貌
峨眉山主体地质基础为南北向短背斜,四周为断裂所围限,系"褶皱断块山。"东南面有峨眉逆冲大断层,与峨眉山背斜斜交切割,断距甚大。金顶三峰,就是沿峨眉山大断裂而抬升,并经过长期的重力崩塌,强烈的流水切割,侵蚀残留下来的峨眉山背斜西翼的一个单面山,东陡西缓。
●流水地貌
峨眉山位于中国多雨区,流水侵蚀作用十分活跃,切割深度可达1000米,相对高
峨眉山地貌
峨眉山地貌
差达2649米,山高、谷深、沟长,谷源几近分水岭,山下为峨眉扇状冲洪积平原,故属深切中山区。由于峨眉山区地壳自新生代以来,不断地间歇抬升,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十分显著,河谷狭窄幽深,形成龙门洞深峡、白云峡"一线天"嶂谷、范店"一线天"嶂谷、两河口深切(嵌入)河曲以及流水差异侵蚀形成的--"普贤石船"等流水地貌景观。
●岩溶地貌
在峨眉山区,特别是二峨山和四峨山区,碳酸盐岩层广布,累计厚度达2000余米,且被纵横交错的断裂穿插、切割。沿断裂带裂隙十分发育,岩层破碎,为山区的地下水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古冰川地貌
川西山地分布着现代山岳冰川,在第三纪更新世冰期中,冰川分布范围更为广泛。从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资料来考,足以证明古冰川地貌在峨眉山的存在。作为冰蚀地貌的冰川槽谷--"U"形谷的残迹在峨眉山及其周围分布广泛。龙门峡上方、黑龙江一线天嶂谷上方、万年寺到清音阁、白龙江上游、自雷洞坪到蕨坪坝上方,均有两壁直立的"U"形槽谷。
●扇状洪积平原
峨眉山麓系为冲洪积扇连成的坡积裙。峨眉平原主要由源于峨眉山的峨眉河及其支流符汶河与临江河等搬运的物质堆积而成,与其北面的夹江平原、彭(山)、眉(山)平原、成都平原连成一体。
●剥蚀夷平面
峨眉山曾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较为活跃。由于不均衡的相对升降,形成数次地层沉积间断,在峨眉山区的地貌形态中,有几个较为显著的夷平面,标志着间歇抬升中的侵蚀基准面。
峨眉山(日出)
峨眉山(日出)
折叠编辑本段山体演化
峨眉山是一座背斜断块山,西部隶属峨眉--瓦山断块带。其地质发展史和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距今约8.5亿年以前(即早震旦世),峨眉山区还是一片汪洋。早震旦世后期,晋宁运动使峨眉山从地槽区转化为地台区,形成一座低平的山。同时,在地壳深部引发了大量的花岗岩岩浆侵入,形成峨眉山基底岩系,为以后沉积岩盖层的发展演化,起到"地基"作用。
震旦纪中后期到奥陶纪初期(距今7-5亿年左右),海水向中国西部、南部淹没而来,峨眉山区第二次沦为沧海,峨眉山区地壳缓慢沉降。初期,地壳下降甚微,在1亿年的时间里,沉积形成了近1000米厚的以碳酸盐为主的白云岩,即目前一线天、大坪、洪椿坪等地出露的地层。这个时期,大量的低等植被和单细胞动物开始诞生,现在洪椿坪附近的岩石上,尚可清晰地看到藻类的化石遗迹。后期,地壳继续下降,并沉积形成了约1000米厚的砂岩、页岩和白云岩。由于在总的下降过程中,其速度快慢不均,时降时停,甚至间有微小的上升。因此,在从仙峰寺经遇仙寺到洗象池的地层上遗留下岩石交互成层,色彩交错的现象。此地层含有丰富的笔石化石、三叶虫化石和腕足动物化石等。
到奥陶纪后期(距今4.5亿年左右),峨眉山区又开始上升出水面,形成汪洋中一座孤岛。在其孤岛"生涯"的两亿年里,大地发生了地质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变,变得生机勃勃,万物散发出生命的气息。而峨眉山区却宁静地处于长期的剥蚀之中,故而其地层剖面中缺失了中奥陶世至石炭纪的历史记录,二叠纪地层直接覆盖在早奥陶纪的地层之上。
早二叠纪时期(距今约2.7亿年),中国南方发生了地质史上最广泛的海浸,峨眉山区第三次沦为海底,沉积形成了厚度为400-500米的碳酸盐岩层,为峨眉山悬岩、灵洞等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如雷洞坪千米悬岩和七十二洞都出现在这套岩层中,并保存着珊瑚、腕足类和蜓科的化石。
延至晚二叠纪初期,峨眉山区又一次露出海面,成为攀西古裂谷带的一部分。但好景不长,强烈的华力西运动致使它又进入了火海,即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地幔基性岩浆喷溢而出,铺盖了约50余万平方公里,冷却后形成为厚达400多米的玄武岩,即著名的峨眉山玄武岩。今主要分布于金顶、万佛顶、千佛顶和清音阁等地。
二叠纪后期,海水又再度浸漫,并且过渡到地质史的中生代三叠纪初期,峨眉山区第四次变为沧海,沉积形成了约1500米厚的含砾砂石、岩屑砂岩、泥岩等。目前,龙门洞一带岩层即是这一时期的遗存。
直至晚三叠纪(距今约1.8亿年左右),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地势上升,海盆逐渐缩小,直至最终关闭,海水永远退出了峨眉山区。距今约1.8-1亿年左右,峨眉山还是一个大陆湖泊,沼泽环境。经多次转换,沉积形成一套以砂岩、泥岩、粉沙岩为主的含煤地层,现主要分布和出露于山麓地带。到第四纪中更新世,峨眉山气候寒冷,进入冰期,晚更新世,气候渐暖,在断陷盆地中沉积山前洪冲层构造。
峨眉山雄姿的真正崛起和秀影的真正形成,是从白垩纪(距今约7000万年)末开始的,是大自然内外营力长期作用的结果。
白垩纪后期,受四川运动的影响,峨眉山原始水平状的沉积岩层变形、移位,出现了程度不均的褶皱,规模不一的断层。其中峨眉山大断层,峨眉山大背斜又开始发育,峨眉山主体已开始崛起,但当时海拔高度仅1000米左右,成为四川盆地边缘的一座低山,还貌不惊人。
时至始新世末期(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印度板块与中国的扬子板块相碰撞,导致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褶皱升起。这次喜马拉雅运动,强大的侧压力,震撼了整个亚州东部。峨眉山也不断遭受东西向主压应力的挤压,出现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山体沿着峨眉山大断层的断裂面迅速地抬升,高度已达海拔2000米左右,形成峨眉山背斜,即峨眉山主体。峨眉山背斜开初还是一个呈南北向隆起的整体,但是其边缘又发生了一系列的断层,将背斜分割成若干大断块,特别是主压应力在北西、北东方向的"X"分压应力所造成的呈北西向断层,更进一步分割了峨眉山背斜。这为以后峨眉山的进一步迅速崛起和地形地貌的进一步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格局。
当发展到喜马拉雅运动后期(距今约300万年左右)时,不可阻挡的震撼,又使峨眉山出现了频繁的新构造,真可谓"大地颤抖,山崩地裂",其挤压应力以北西--南东方向的分压应力为主,不仅使峨眉山断层规模增大,而且切割到基底的花岗岩体,使峨眉山主体沿断层强烈抬升,最终形成今朝之雄姿,与峨眉平原相对高差达2600余米。
近数十万年以来,包括金顶的峨眉山主体,即峨眉大断层和观心坡断层之间的三角地带,上升了近1000米,平均每年上升2毫米。纯阳殿凤凰坪一带,即观心坡断层北侧,上升了约500米,平均每年上升1毫米。而山麓外侧,即黄湾、二峨山等地,只上升了约100米,平均每年上升0.2毫米。也正由于山体抬升具有间隙性和各断层抬升速度不同,决定了峨眉山的整个地貌是西南方向高山峻岭,东北方向则为低缓的浅丘平原,以及人们常称的峨眉山是"三大层七小层",即接引殿为第三层之麓,洗象池为第二层之麓,报国寺为第一层之麓。
根据峨眉山沉积的岩层,以及下面的花岗岩计算,两者的厚度相加,峨眉山的应有高度为海拔7000多米,而现在峨眉山的最高峰也不过海拔3099米,之所以3000多米的岩层消失不见,一方面是因为峨眉山山体本身,断层纵横,岩层破碎,易于风化侵蚀;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川、流水、大气等因素的剥蚀,致使其高度在增长的同时被减少。尤其是第四纪(距今约200万年左右)冰期的出现(据蕨坪坝冰积物的堆积情况考查,峨眉山至少出现过3次),强大的冰川活动,极大程度地剥蚀着岩层。加之峨眉山区雨量充沛,丰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也严重地浸蚀、冲刷岩层。各种岩层中,只玄武岩岩层质地坚硬,破碎程度极小,风化作用十分缓慢,所以在峨眉山抬升过程中,被剥蚀掉的是玄武岩以上的3000米岩层,从而被玄武岩覆盖的峨眉山金顶、万佛顶、千佛顶,得以矗立在海拔3099米处。
峨眉山(金顶)
峨眉山(金顶)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山峰
折叠大峨山
大峨山是峨眉山的主峰,海拔3099米,山脉峰峦起伏,重岩叠翠,
大峨山
大峨山
山麓至峰顶50余公里,石径盘旋,直上云霄。在金顶有大面积抗风化强的玄武岩覆盖,构成了倾角在10~15度间的平坦山顶面。而在金顶的东侧为古生代碳酸岩,由于流水沿背斜裂隙强烈溶蚀,形成了高达800米的陡崖(舍身崖)和深涧。
折叠二峨山
二峨山又名绥山,呈东北-西南走向,由花岗岩、白云岩等构成。主
二峨山
二峨山
峰形似覆釜,海拔1909米。林木多柳杉、杂木、竹类,建有林场。土产茶叶、竹笋、桐油、生漆等,并产中药材。西麓猪肝洞,为道教名胜。南有紫芸洞,相传是唐吕纯阳修炼处。
折叠三峨山
三峨山又名西皇山,位于乐山沙湾镇西南。长13千米,宽7千米,主
三峨山
三峨山
峰海拔2027.1米,高出沙湾镇江面1625米。出露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二叠系,山顶覆盖玄武岩。东坡陡。开始形成于新第三纪末。有铜、铝等矿产。
折叠四峨山
四峨山在四川省大峨眉山之北二十里,峨眉山市区北五公里,海拔982米
四峨山
四峨山
。因山形棱瓣如花,故又名花山,或谓即《水经注》之武阳龙尾山。山有圆通寺,山巅则有最早修建的古刹观音庵,为明代高僧印宗禅师(四川绵州人)谈禅结茅之处。
折叠编辑本段生物资源
折叠植物资源
●植物种类
峨眉山拥有高等植物242科,3200种以上,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十分
峨眉山植被
峨眉山植被
之一,占四川植物物种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药用植物达1600多种,当前世界治疗癌症用的紫杉醇、鬼臼素、喜树碱、三尖杉酯等在那里都有种质资源分布。花卉植物500余种,仅世界几大名花之一的杜鹃花属植物,现代分布中心在中国西部,峨眉山就处于该区域内,拥有杜鹃花29种之多,中国的八角莲植物,中国共产9种(含亚种),峨眉山就有6种;轻工、化工、食用等植物600种以上。全山森林覆盖率达87%,并保存有1000年以上古树崖桑、连香树、梓、柿、栲、黄心夜合、白辛树、百日青、冷杉等重要的林木种质资源。峨眉山被国家首批列级保护的植物达31种,占中国列级保护植物总数的10%。
●原始和特有种
峨眉山植物持有种丰富,峨眉山特有种或中国特有种共有320余种,占全山植物总数的10%,比率高于全中国。仅产于峨眉山或首次在峨眉山发现并以"峨眉"定名的植物就达100余种,如峨眉拟单性木兰、峨眉山莓草、峨眉胡椒、峨眉柳、峨眉矮桦、峨眉细国藤、峨眉鼠刺、峨眉葛藤、峨眉肋毛蔗、峨眉鱼鳞蔗等。同时植物区系成份起源古老,单种科、单种属、少种属和洲际间断分布的类群多,如著名植物珙桐、桫椤、银杏、连香树、水青树、独叶草、领春木等在植物分类上都是一些孤立的类群,形态上都保持一定购原始特征;木兰、木莲、含笑、石栋、铁杉、木犀、万寿竹、石楠、五味子等是与北美相对立的间断分布类群,这些都是第三纪以前延续下来的物种。
●亚热带植被
由于峨眉山植物物种多样性,造成了群落组成结构的复杂性和群落类型的多样性。峨眉山的森林植物群落具有乔、灌、草、地被和层外层各层发达而结构完整的特点。各层种类很少由单一的优势种组成,多为多优势种。从低至高由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形成了完整的森林垂直带谱,构成了峨眉山自然景观的多样性而且是当今世界亚热带山地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植被景观。
●植物区系
峨眉山植物区系的复杂性更反映在组成上既有中国-日本植物区系成分,又有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成份,而且热带、亚热带植物成份和温带植物成份都在那里交汇、融合形成奇持的自然景观,如热带、亚热带常绿树种栲、石栋、木荷、柃木等可上升至海拔2200米以上,居于寒湿性、温性的冷杉、铁杉等可下延至海拔1800米,与温性械、桦等构成一体,形成峨眉山山地特殊的色彩的五花林又称针阔混交林带。
峨眉山
峨眉山
折叠动物资源
峨眉山的动物有2300多种。其中:珍稀特产和以峨眉山为模式产地的有157种:国家列级保护的29种。兽类中的小熊猫,又名"红色熊猫",列入1974年颁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H物种。鸟类中蜂鹰、凤头鹰、松雀鹰、白鹏、斑背燕尾等9种。昆虫中的蝴蝶268种之多,属于峨眉山特产的多达53种。珍稀的英雄基凤蝶和中华枯叶蛱蝶等尤为罕见。两栖类的峨眉昆蟾、金顶齿突蟾、峨眉树蛙、峰斑蛙等达13种。寡毛类的环毛蚓、峨眉山杜拉蚓等达15种。
折叠编辑本段人文历史
折叠峨眉起源
对于峨眉山名来历,众说纷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峨眉山就闻名于世。而峨眉山名,早见于西周,据晋代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杜宇以褒斜(今陕西汉中)为前门,熊耳(今四川青神县境内)、灵关(今四川雅安芦山县西北)为后户,玉垒(今四川都江堰市境内)、峨眉(今四川峨眉山市境内)为城廓。"晋左思的《蜀都赋》写道:"引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但为什么称之为"峨眉"。其说不一。一说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得名,另一说是因"两山相峙。"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边上,大渡河古称"涐水"山爱水而得名,故称"涐眉山"。峨湄山只是因为是山,才离开了水,由"涐湄"变成了"峨眉"。这种说法系近代文人赵熙之论,"是山当涐水之眉。眉者,湄也,以水得名。"峨眉山自春秋战国以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金佛
金佛
折叠佛教文化
公元1世纪中叶,佛教经南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峨眉山,药农蒲公在今金项创建普光殿。公元3世纪,普贤信仰之说在山中传播,中国僧慧持在观心坡下营造普贤寺(今万年寺)。6世纪中叶,世界佛教发展重心逐步由印度转向中国,四川一度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中心,佛寺的兴建便应运而生,历史上寺庙最多时曾多达100多座。公元8世纪,禅宗独盛,全山禅宗一统。9世纪中叶,宋太祖赵匡胤,派遣以僧继业为首的僧团去印度访问。回国后,继业奉记来山营造佛寺,译经传法,铸造重62吨,高7.85米的巨型普贤铜佛像供奉于今万年寺内,成为峨眉山佛像中的精品,文化、艺术价值极高。千百年来,峨眉山这个"佛门圣地"便以"普贤道场"之名,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蜚声中外。
在过去漫长的时间中,峨眉山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佛教文化瑰宝,也遗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景区内现存寺庙30处,建筑面积约10万亲平方米。其中的飞来殿,万年寺无梁砖殿均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品.佛教文物品类繁多,其中高5.8米,7方14层,内外铸全本《华严经》文和佛像4700余尊的华严
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
铜塔、万年寺明代铜铸佛像,以及明代暹罗国王所所赠《贝叶经》等都是精品。峨眉山有文物古迹点164处,寺庙及博物馆的藏品6890多件,其中属于国家定级保护的文物850多件,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作为"佛门圣地"的峨眉山,千百年来得以闻名,除了佛法的宣扬,佛徒信众的礼拜,历来与名人学士、墨客骚人的咏赞、记述和传播有着密切关系。诗人李白、苏东坡留下不少赞美峨眉山的诗篇。在二峨山(古绥山)下不远处的沙湾镇,有现代文豪郭沫若的故居。郭沫若写下了不少峨眉的诗篇,堪称峨眉诗人,曾书写"天下名山"题名。
折叠武术文化
关于峨眉派武术历史沿革,与少林和武当派有所区别,少林派相传是南北朝时期来华的古印度高僧中国禅宗始祖达摩传授的;武当派是由明初道家张三丰创始。峨眉派的始创则远远早于两派,根据现有史料研究后认为,峨眉武术孕育时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成型于春秋的战国,以白猿祖师(司徒玄空)的"峨眉通臂拳"为历史依据。关于峨眉武术的地域定义,史学界尚有争议:从广义上认为,峨眉武术形成于峨眉山,故以峨眉而得名,流传于巴蜀(西南大部)地域范围内的武术各流派由于相近的地理环境和相通人文自然,所形成的风格和特征非常相近相通,均以"峨眉派武术"相称,形成为以峨眉山为主的一大地域性武术派系
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
--峨眉派。
从理论上讲,峨眉派武术是在武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武术则来源于武艺等形式,与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形成和发展进程中,必然会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域因素的制约。所以,峨眉武术在孕育期间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根深蒂固的巴蜀神巫文化影响,在形成期间益于道家养生行气之术和佛门内外兼修之精髓,在发展中受到楚越文化、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的熏陶,是数千年来巴蜀各民族的智慧和结晶。
折叠山茶文化
在峨眉山有文字记载以来4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峨眉山茶史及其茶文化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们同峨眉山道、释、儒文化及峨眉派武术文化组成了峨眉山文化大观,根据可以考究的古典文献,峨眉山茶史即茶事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峨眉地区最早出现的原始农耕时期,这一时期大致距今有300余年。最先将峨眉山森林中野生古茶择而饮之的是远古农耕时期纷至沓来峨眉山中觅寻长生不老修行之术的中国远
山茶文化
山茶文化
古原创道教人物。
茶道中的峨眉派始于公元845年间,由峨眉山昌福禅师(今眉山人)创立,创编茶道律谱《峨眉茶道宗法清律》一书。到公元880年授僧人茶法62人,公元881年交由万年寺隆元法师主持茶道律规。峨眉茶道的精神就是"智、美",不以传统认识为标准定论。隆元法师是一名峨眉山本地人,对茶的种植和制作都较为精通,通过他的努力,峨眉茶道又溶入了一些种茶法和制茶法,并获得大量的民间俗家弟子的支持和修习。后来的当代人,大多都知道峨眉山历代高僧几乎都会种茶制茶,著名的中国名茶"竹叶青"、"峨眉雪芽"、"峨眉白芽"、"妙品"等,就是峨眉山历代高僧自种自制的极品绿茶之系列产品。
折叠峨眉诗歌
《峨眉饵黄精》,唐·韦应物
《送斐迪侍御使蜀》,唐·钱起
《赠别郑炼赴襄阳》,唐·杜甫
《峨眉东脚临江听猨怀二室旧庐》,唐·岑参
峨眉山
峨眉山
《楚狂接舆夫妻》,唐·吴筠
《登峨眉山》,唐·李白
《度秋》,唐·李世民
《感遇诗之二十四》,唐·陈子昂
《畴昔篇》,唐·骆宾王
《峨眉圣灯》,唐·薛能
《天柱山赠峨眉田道士》,唐·施肩吾
《寄峨眉山杨炼师》,唐·鲍溶
《赠薛涛》,唐·白居易
折叠遗产名录
1996年,峨眉山绝大部分文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根据名录清单,分列如下:
圣寿万年寺普贤铜铁佛像 卢舍那观音瓷佛像 阿弥陀佛铜像 三身铜佛像
华严三圣铜像 七佛造像 圣积铜钟 普贤愿王铜印
智者禅师衣钵塔 飞来殿 无梁砖殿 清音阁
报国寺 华藏寺 万年寺 离垢园
中峰寺 仙峰寺 圣水禅院 洗象池
参考来源:
折叠编辑本段奇闻轶事
折叠雪魔芋
峨眉山由于山势高峻,气候寒冷,所以古人说它"山顶四时如大冬"。虽然山上多奇花异树、仙草、仙药,但却不产蔬菜水果。因此,到峨眉山来游玩的人,只能饱览胜景,却吃不到美味可口的菜肴。有一年冬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汉来到了金顶卧云庵。当他到斋堂吃饭的时候,见和尚们吃的都是干豆、泡椒、盐笋之类。就问道:"峨眉山乃仙山宝地,有的是仙菜,你们怎么吃这菜呢?"和尚们听他这样说,就问:"请问老居士,仙菜在哪里?"老汉用手向山上一指说:"仙菜就在山上。"和尚们抬头往山上看去,山上除了一片白茫茫的积雪,什么也没有。就奇怪地问:"老居士,你说的仙菜我们怎么没有看见呢?"老汉说:"我领你们去找吧!"
第二天,老汉领着和尚们翻山越岭,涉溪过涧,来到一个白雪皑皑,银光闪闪的山坡上。老汉指着山坡说:"这里就有仙菜。"和尚们说:"怎么我们就没有看到见呢?"老汉不慌不忙地从身上摸出一面金光锃亮的铜镜,他用铜镜往雪地上一照,雪地上立即闪出一片金光。雪被金光一照,很快由白变黄,又渐渐融化成水,向山坡下流去。顿时,奇景出现了:山坡上长满了各种绿树、奇花、葛藤、野草。老汉指着一片锯齿形叶片的矮树丛说:"这就是仙菜。"和尚们一看都不相信地说:"这树子长得又厚又尖,怎么能吃呀?"老汉顺手扯起一株,指着根上一个象芋头一样的东西说:"这就是菜呀?"和尚们半信半疑,也跟着扯了许多老汉扯的那种东西,背回庙里。老汉又选了两块石头,用白泥在上面画了两扇磨子,然后在磨眼上放了一只大木桶,在磨盘下放了一口大锅。他把扯来的东西洗净放进大桶里,又在磨旁绕了三圈,喊一声:"转!"那磨子就自动转了起来。只见一股灰黑色的汁水从磨扇四周流到磨盘里,又从磨盘里流到锅里,锅里立即成了一块块象豆腐一样的灰黑色的东西。老汉叫和尚们把这些东西全摆到山上去。此时,纷纷扬扬的雪花正不断从天上飘落下来,和尚们奇怪地说:"老居士,天上在下大雪,摆到山上岂不被冻坏了?"老汉说:"你们只管按我的吩咐做吧,我自有道理。"和尚们怀着好奇心,把那些东西摆到山坡上。老头看已经摆满了一山坡,就用扇子往左面山坡轻轻一扇,只见左面山坡上忽然卷起了一阵大风,吹散了满天雪花。大风过后,满坡阳光灿烂,不一会儿,就把仙茶晒得洞洞眼眼,象冻豆腐一样。老头说:"这就是仙菜。"和尚们都忙着收拾,谁知刚把左面山坡上的菜收拾完。等右面山坡上的仙菜一晒干。太阳已照到左面山坡上去了。这样来回晒,来回摆,仙菜越积越多,和尚们收也收不完。后来人们把这种东西放在水里泡软,再放在熟油锅里加上笋干烧得黄酥酥的,味道十分鲜美。峨眉山仙菜的美名很快就传遍了四方。
峨眉山
峨眉山
折叠飞来殿
很久以前,在峨眉城北面,有一座从别处飞来的小山峰,人们叫他飞来峰。峨眉山的和尚,请神匠鲁班在飞来峰上修了一座庙子。神匠鲁班在飞来峰上修了一座庙子。神匠鲁班是有名的能工巧匠,他刻的牛儿能耕田,刻的鸡公能叫明。他修的这座庙子也很精致。真是碧瓦琉璃,飞檐斗拱,殿门上还刻了经书上的故事。因为它的殿顶没有用一根梁,所以人们叫它无梁殿。大殿里的每根柱头上,都刻上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据说在夜里人们常看见那金龙在柱头上摇头摆尾地游动哩。八洞神仙里的吕洞宾,听说这庙是鲁班修的,也特地来观赏。走的时候还要大殿里的壁头上题了几句诗:"教化先生特意来,世人有眼不能开,道童只接云游客,不识终南吕秀才。"
有一年,飞来峰连同鲁班在上面修的那座子,一齐飞走了。和尚们见庙子飞走了,就去见鲁班说:"鲁班师傅呀!你给我们在峨眉山飞来峰上修的庙子,连飞来峰一起飞走了。请再给我们修一座吧!"鲁班一听,就问和尚:"庙子飞到哪里去了?"和尚说:"只看见向东飞去,不知飞到那里去了。"鲁班说:"你们先回去吧!我去找一找,把那座飞走的庙子给你们搬回来就是了。"和尚知道鲁班的手艺很高明,他说了的话,就能做到,于是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鲁班等和尚走了以后,就带上几个徒弟去寻飞来峰。他想,天地这么大,如果一地一地去寻,不知要寻到什么时候,还是从天上往下看着寻吧。他用木头刻了几朵云彩,他和徒弟们一人站上一朵。哪云朵一下飞上了天。鲁班站在云朵上东寻西找,最后终于在杭州西湖找到了飞来峰和上面的庙子。鲁班叫徒弟们先在大殿的每根柱头上凿上一朵朵云彩,然后又在庙子外面的庙基上凿上云彩。云彩一凿好,鲁班喊了一声"起"!只见庙子四周白云飘涌,那庙子一下腾空而起。鲁班用手一指,那庙就一直往峨眉山飞去。就这样,飞了一殿又一殿,鲁班后最后一殿也慢慢飞起来了,就同徒弟们收拾工具,准备回去。这时突然发现少了一把斧子。原来鲁班在柱头上刻云彩的时候,顺手把斧子放在柱头的孔眼里,忘记取出来。他叫徒弟们先回去,自己赶忙一跳攀着庙子,爬到柱头上去取斧子。谁知那座庙飞呀、飞呀,一直快飞拢峨眉山了,鲁班还在抱着大殿的柱头,摸斧子哩。这时,有一个姑娘,正在山下池塘里洗衣服。听见天上有什么东西飞得呼呼直响,忙抬头一看,见是一座庙子在天上飞。那庙子的柱头上,还趴着一个人正往柱头里摸东西哩。姑娘惊奇地大叫起来:"大家快来看啊!一座庙子在天上飞啊!"这时,鲁班东摸西摸还没有摸到那把斧子,心里正生气呢,听他一喊,大家都朝天上看,就大声向下面喊:"你这小姑娘,在吼叫什么?"一不小心,把大殿上的一根门枋弄掉下去了。那枋在天上翻翻滚滚,直往下落,正好落在姑娘洗衣的池塘里,打得水花四溅,把姑娘的衣服也溅湿了一大片。姑娘见门枋从天上掉到池塘里,以为是鲁班甩下来打她的,吓得衣服也不洗了,转身就跑。 那座庙子飞回来仍旧落在原来的地方。后来人们就叫它"飞来殿"。把那掉枋的池塘叫"掉枋池"。
峨眉山
峨眉山
折叠老宝楼
峨眉山十景之一的"圣积晚钟",说的是峨眉山下圣积寺里一口钟的故事。在圣积寺里有一个钟楼。这钟楼约有三丈高,两丈宽,修得翘檐飞阁,绣棂琐闼。门坊上,镂空雕饰五彩云纹。阁门上有一黑漆大匾,上书"峨峰真境"四个金字。钟楼的横梁上,挂着一口大钟。这钟用生铁铸成,有一人多高,据说有二万五千斤重。每到夜深人静,和尚们撞钟、击鼓诵经。那浑厚宏亮的钟声,在万籁俱寂的夜里,越传越远,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
据说,以前圣积寺里有个叫做慧宝的老和尚。他四方化缘,修了圣积寺,但是还缺一口大钟。庙无大钟,太不相称。于是他立下誓愿,要化缘铸一口大钟。他出外化缘几个月以后,用竹篾背了一口大钟回来。和尚们见老师父用竹篾背钟,都很惊奇地问:"我在外化缘铸了这口二万五千斤重的大钟,正愁路远没法回来。这里,来了一个老公公,给了我这皮竹篾,对我说:'你用它背钟,一个人就能背回去。'我照他的话做,果然背回来了。"于是和尚们就七嘴八舌地商量着怎样安放这口大钟。有的说:"放在大殿里,怕不占了半个大殿?"有的说:"这么重的钟,干脆挂在庙外黄桷树上。"老和尚说:"哪有把钟挂在庙外头的道理?我们还是修个钟楼吧!"他把庙里的和尚都召集起来,在庙门前连夜赶修钟楼。白天修、晚上修,整整作了七七四十九天,钟楼修成了。老和尚仍然用那皮篾条把钟挂上,然后对徒弟们说:"我还要出外去云游,你们等我走了三天以后再敲钟。"和尚们都不知道老和尚是什么用意,想问个明白。但老和尚走得急,只说了一句:"照我说的去做吧!"就出外云游去了。和尚们早就想听听这口钟的声音好不好。所以老和尚走了不多久,一个和尚就拿起钟槌,想轻轻敲它一下,先听听声音,只要老和尚听不到就行了。他举起钟槌,刚刚一槌敲下去,只听"咣"的一声,那宏亮浑厚的钟声,在空中迥响,似春雷滚滚,越传越远,久久不绝,一直传到了老和尚的耳朵里。这时,老和尚刚走了五里路,一听这钟声,知道和尚们没有按他的吩咐,提前敲了钟。所以,以后这钟声就只能传五里远了。
后来,人们来到峨眉山,都要到圣积寺去看看那口一皮竹篾吊万斤的大钟。大家看到一皮竹篾能够吊这么重的一口钟,都感到很奇怪。因此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就传到当地县官的耳朵里。这峨眉的县官姓钱名迷,因为他爱财如命,所以老百姓就给他取了个绰号"钱如命"。这钱如命一贯贪得无厌,搜刮民膏。到峨眉县不几年,就搜刮了几万两银子。这家伙又善于逢迎拍马,每逢上司来县巡察,他又送礼,又摆宴,整天跟在上司屁股后面转。所以,虽然老百姓怨声载道,但由于官官相护,也就被包庇过去了。
钱如命听说圣积寺有口几万斤重的大钟是用一皮竹篾吊的,他不相信,就亲自去看,果然是真。他想,一皮竹篾又细又薄,怎能吊起万斤重量?这皮竹篾一定是件宝物。当今皇上正在到处寻宝,要是我能把这件宝物送到皇宫去,皇上一定很高兴,这一下不升官也要发财。
第二天,他就带着兵丁来到寺积寺钟楼,命人把事先准备好的铁链,去换那皮篾条。寺里和尚呼说县太爷带人来取吊钟的竹篾,都跑来请求道。"大人呀!这皮竹篾是我们老和尚背钟带回来的,取不得呀!取了菩萨就要降罪的!"那钱如命把眼睛一瞪:"什么取不得?本官是一县之主,为什么一皮篾条都取不得?这竹篾我是取去献给皇上的,皇上乃当今天子,菩萨也要让他三分。"说罢,叫人把竹篾换了下来。那竹篾因为挂得久了,上面沾满了灰尘,又黑又脏。钱如命一想,进贡给皇帝的宝物,就这样送去,会惹得万岁生气。于是就拿着竹篾到附近一个池塘去洗。这池塘里,池水又干净又清亮。钱如命把竹篾放到水中摆来摆去地洗。随着竹篾的摆动,池水忽然掀起几丈高的浪涛,那竹篾在水里游来游去,越游越长,一下变成了一条青龙,窜出水面,摇头摆尾直向天上飞去。县官吓呆了,两只脚象筛糠一亲,嘴里不住地喊:"快救命!快救命!"那些兵丁只顾自己逃命要紧,谁还顾得上去救县太爷?突然塘水掀起一个大浪,把县官卷到水里淹死了。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塘叫做"化宝塘",把那座挂钟的楼。叫做"老宝楼。"
折叠编辑本段山地特产
简介 图片
峨眉雪芽盛产于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处,常年云雾空蒙的赤城峰、白岩峰、玉女峰、天池峰、竞月峰下和万年寺一带。茶叶具有扁、平、滑、直、尖的特点。
峨眉雪芽
峨眉雪芽
峨眉山出产川贝母,为润肺止咳之良药。功能与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使用方法:煎水服或研粉冲服。使用禁忌:不宜与乌头同用。
川贝母
川贝母
朱砂莲是峨眉山一种稀有名贵的药材,夏季游山者因受暑热而肚痛或胃痛,磨水饮服,见效特快。它以根茎入药,性寒,味辛苦。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朱砂莲
朱砂莲
峨眉山苦笋具有甜脆、味纯、富含多种维生素等特点和清肝利胆、壮阳之功效。峨眉山建有苦竹基地5万亩,辐射周边区县近7万亩,年产鲜苦笋12万吨,加工罐头10000吨。
峨眉山苦笋
峨眉山苦笋
白蜡又名虫白蜡、川蜡,峨眉山是虫白蜡的原产地,虫白蜡属世界珍稀特产,中国传统出口商品。因只产于中国,被称为"中国蜡",又因主产于四川而称为"川蜡"。
白蜡
白蜡
展开
折叠编辑本段旅游开发
折叠开发历程
在峨眉山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按人类在峨眉山所进行的主要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趋向研究,峨眉山的整个发展时可概分为:东汉以前的农耕时期,以农业耕作为主,几乎没有旅游活动;东汉时期至公元19世纪中叶,是以宗教为主的发展时期,是峨眉山旅游的初级阶段,以峨眉山的寺庙建设为主,旅游者主要是游方僧侣;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末,这时主要以科研为主的发展时期,峨眉山因为其丰富的地质生物资源和悠久的佛教文化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这一时期旅游者多为科研工作者、佛教参拜者为主,是峨眉山旅游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旅游人数逐年增加,主要以佛教参拜,科学研究为主,旅游业的发展基本还处于探索和无序阶段。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是以峨眉山旅游为中心的高速发展阶段,1979年峨眉山管委会制定《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志着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进入有计划、有规划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旅游主要以娱乐休闲,休假观光,商务交流为主,游客也主要是城市居民。
折叠主要景点
名称 简介 图片
万佛顶 万佛顶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海拔最高的风景名胜区及自然生态保护区,也是中国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从金顶向西横行,是千佛顶。
金顶金佛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金佛是峨眉山的标志。金顶是峨眉山景点和寺庙的汇集,48米高的四面十方普贤金像矗立在金顶。
接引殿 接引殿宋时名新店,寺位于大山之麓,海拔高度2540米。历经数次毁坏、重建,今殿于1997年落成,同年举行了开光法会。
洗象池 洗象池是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位于峨眉山海拔2070米的钻天坡上,由仙峰寺上行25华里,明时仅为一亭,称"初喜亭",后改建为庵,名初喜庵。
中华十大名山
泰山(山东) 黄山(安徽) 峨眉山(四川) 庐山(江西) 珠穆朗玛峰(西藏)
长白山(吉林) 华山(陕西) 武夷山(福建) 玉山(台湾) 五台山(山西)
词条标签: 旅游胜地 景点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佛教名山
所属类别 : 景点
峨眉山(Mount Emei)山头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
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峨眉山为蚀余山,介于北纬29°16′-29°43′,东经103°10′-103°37′之间,为邛崃山南段余脉,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约154平方公里,主要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4座山峰组成。山的中、下部分布着花岗岩、变质岩及石灰岩,山顶部盖有玄武岩。
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峨眉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峨眉山为主体的峨眉山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峨眉山
外文名称
Mount Emei
地理位置
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
气候类型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154平方公里
景点级别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著名景点
万佛顶、报国寺、伏虎寺等
主要山峰
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
最高处
万佛顶(海拔3099米)
所属山系
邛崃山系
走向
南-北
世遗类型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部分)
范围
约北纬29°-29°,东经103°-103°
所属城市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
目录
1地理环境
2地质地貌
3山体演化
4主要山峰
5生物资源
6人文历史
7奇闻轶事
8山地特产
9旅游开发
折叠编辑本段地理环境
折叠区域范围
峨眉山地处中国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介于北纬29°16′-29°43′,东经103°10′-103°37′之间,为邛崃山南段余脉,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约154平方公里。
峨眉山
峨眉山
折叠气候特点
峨眉山的气候,除受三大因子(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的制约外,地形地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山区内低云、多雾、雨量充沛(地当著名的"华西雨屏"),气温垂直变化显著:有寒带(海拔3047米以上,年平均温度为3.0℃,极端最低温度为-20.9℃)、亚寒带(海拔2200米-3047米,年平均温度为7.6℃)、温带(海拔1200米-2200米,年平均温度为13.1℃)、亚热带(海拔1200米以下,年平均温度为17.2℃,极端最高温度为38.3℃)。峨眉山年平均降水量为192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降雪天数为83天,年平均有雾日为322.1天,年平均日照山麓为951.8小时,山顶为1398.1小时。年平均雾湘139.4天,雨湘141.3天。
折叠土壤分布
峨眉山的土壤,因成土母质多样,土壤类型各异,主要土壤类型为黄壤、山地黄壤、黄棕壤、山地暗棕壤及亚高山灰化土。土壤垂直分布明显,可分为四个土壤垂直带,海拔1800米以下属于黄壤、山地黄壤夹紫色土带,海拔1800-2200米属于山地黄棕壤带,海拔2200-2600米属于地暗棕壤带,海拔2000米以上属于山地灰化土,山地草甸土带。
折叠水文情况
●概况
峨眉山的水文地理位置属大(渡河)青(衣江)水系,境内有天然河流5条,即峨眉河、临江河、龙池河、石河、花溪河。花溪河在西北边境与洪雅县共界。其余4条均发源于峨眉山,分别按东、南和东南方向注入大渡河和青衣江。集水面积在约100平方公里的有峨眉河、临江河和龙池河。峨眉山风景区位于峨眉河、临江河和龙池河的上游,景区其主要河流有峨眉河的支流符汶河(含黑水、白水、黑水河),虹溪河(含赶山河、瑜珈河),临江河的支流张沟河,龙池河的支流燕儿河,花溪河的支流石河等。
●水体
1.地表水
峨眉山地表水径流的区域变化与降水的区域变化相似。其径流深高达1800毫米,为大渡河西岸的3倍。径流年内分配不均,一般6~9月径流占全年总径流量的一半以上,10月~次年2月次之,3~5月再次之。一年中,1月最少,8月最多,相差7.4倍以上。空间分布上,基本是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加,东南部为低值区,西北部为高值区。汇集的天然河流均具有坡度陡、流程短,易涨易涸的山溪水特点。如峨眉河,常流水量2.5立方米/秒,枯水0.1立方米/秒,洪水800立方米/秒;临江河枯水流量0.11立方米/秒,洪水流量800立方米/秒;龙池河枯水流量2.5立方米/秒,洪水洪量859立方米/秒。
2.地下水
峨眉山地质构造复杂,分布有前震旦系至白垩系各时代的含水层与隔水层,地下水主要储存于构造裂隙与灰岩溶蚀中。但因峨眉山大断裂通过处,断层破碎带宽达50~100米,并伴有众多的次一级断裂构造,致使主要含水层大部分被破坏,掩埋于地下深部,出露地表也多随之倒转;又由于新构造强烈上升,地表沟谷深切,一般达200~500米,更加剧了对含水层的破坏,较大地减弱了碳酸盐地层的溶蚀作用,在沟岩两岸有较大的溶洞及洞穴泉水出露。地下水直接依靠大气降水补给,一部分沿断裂带补给深部含水层,其余补给浅水含水层后,经过不长的运动途径,便以下降的形式在沟谷底部排出地表,因而地表泉水露头不多,而沟谷中即使是旱季,水量也很丰富。地下水均属重碳酸盐类型,矿化度一般小于0.5克/升,属激烈循环之裂隙、溶隙和潜水类型。因受气象因素的控制,沿沟谷流入平原,成为孔隙泉水补给来源之一。
●水系
符汶河、虹溪河为峨眉河的两大支流。符汶河有南北二源:北源名黑水河,源出峨眉山以北哨楼口和弓背山附近的神卦山一带,东南流经麻子坝,至黑香洞纳自木瓜园,流径桂花场入天景乡之两河口会南源;南源称黑白二水(又名黑龙江、白龙江)。左侧白水源出大乘寺和洗象池附近的石笋峰,流经15公里,在清音阁与黑水汇合;右侧黑水,源出九老洞,流经九十九倒拐、洪椿坪、黑龙江栈道(一线天),长约15公里,在清音阁与白水汇合。合流后名宝现溪,再下流3公里,在两河口从右侧注入符汶河,出龙门洞,另有源自川主乡荷叶湾的支流(赵河),经跨洪洞、袁沟后注入符汶河(峨眉河)。符汶河从源头至龙门洞段,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河长约50公里,积雨面积486平方公里,总落差1000余米,平均比降20%,多年平均流量17立方米/秒,由于落差集中的上游汇水面积小,支流较多,系树枝状水系的河流。一出龙门洞,则进入峨眉平原,水势平缓。
虹溪河有二流:即瑜珈河(又名伏虎沟)和赶山河。瑜珈河发源于雷打岩,经伏虎寺、马路桥、育贤桥,至蔡沱合赶山河。赶山河源出张山,流于鞠槽称鞠家河,流于冠峨场称程家河,在蔡沱合瑜珈河后,始称虹溪河,至胜利乡的梅大滩注入峨眉河。
石河石河发源于峨眉山的万佛顶、接引殿一带,流经铜厂坝、小楔头,至蕨坪坝(脚盆坝),有从龙洞村的龙洞溢出的泉流,经曾板沱汇入,流至洪雅县南注入吴河、花溪河,在洪雅止戈乡注入青衣江。
张沟河系临江河(古名罗目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与峨眉山龙拖漕,东南流经野猪河坝,偏桥沟,张沟电站至卷腰石,有源自沙坝的大沟河和源于土地关黄鱼坝沟在观音桥下合流入二道河,流至高桥再会柳溪河(又名尹寺河),至青龙镇龙凤桥有小溪河汇入,至九里镇汇集铜管溪(又名沙溪河)于郭坝注入临江河。张沟河由西向东流,其余上述支流均由北向南注入主流,形成临江河总落差700米,中下游平坦开阔,为单侧羽毛状水系。
燕儿河系龙池河的三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峨眉山南的黑山埂北峰,流经满银沟至两河口与源出黑山埂与六道河相会,经苦嵩坪到老林口入观音河,同起源与分水岭岗的头道河合流,经石盘、万坪,有白石溪从左汇入,至登子溪有箭竹岗来的万河注入,始称龙池河(又名箭杆河),出龙池镇界,在大为乡又汇流厚溪河,过南香、大为硫磺厂、象鼻嘴电站,在和平乡注入大渡河。
折叠编辑本段地质地貌
折叠地质构造
峨眉山大地构造位置地处上杨子板块本部的峨眉一瓦山断块带,为一座背斜断块山。全区构造较复杂,一级构造为峨眉山大背斜及峨眉山大断层,次级构造褶皱主要有:桂花场向斜、牛背山背斜,断层有观心坡断层、牛背山断层和报国寺断层等。主要的构造为峨眉山背斜,位于张沟一洪椿坪一带,轴向南北,长约7千米。桂花场向斜(万年寺向斜)位于纯阳殿一桂花场一带。轴向北西,长约30千米。牛背山背斜(又名挖断山背斜)位于龙门洞一雷岩一带,轴向北西,长约12千米。
●褶皱
褶皱有峨眉山背斜、桂花场向斜(又名万年寺向斜)、牛背山背斜(又名挖断山背斜)峨眉山背斜位于张沟-洪椿坪一带,轴向南北,长约7千米。北端被观心庵断层和万年寺断层斜切而不能北延;南端被峨眉山断层斜切而不能南延。其核部宽缓,出露最老岩层为峨眉山花岗岩。两翼不对称,西翼展布约18千米,出露地层为震旦系一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倾角10-12度;东翼展开约5千米,出露地层为震旦系一下第三系,倾角16-50度,新开寺以东的地层多已倒转。为一轴向西倾的斜歪背斜。桂花场向斜(又名万年寺向斜)位于纯阳殿-桂花场一带。轴向北西,长约30千米,整体向北西倾伏呈箕状。被响水洞断层、灰厂沟断层错为两段:南东段由纯阳殿至桂花场,核部狭窄,其地层最新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两翼地层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北东翼倾角由5-20度迅速变陡,南西翼受断层影响常发生倒转,在纯阳殿附近向斜仰起并收敛消失;北西段由红岩脚至黄湾,核部宽缓,两翼倾角6-45度,向斜迅速撒开,逐渐过渡为单斜。牛背山背斜(又名挖断山背斜)位于龙门洞、雷岩一带,轴向北西,长约12公里。核部出露最老地层为下二叠统茅口组。两翼分别出露峨眉山玄武岩组一侏罗系。其北段黑水岗至雷岩,两翼较对称,倾角15-50度;中段和南段,受牛背山断层和伏虎寺断层的影响,两翼不对称,南西翼倾角35-60度,北东翼倾角60-75度,靠近背斜核部倾角变陡,并逐步发生倒转。
峨眉山
峨眉山
●断层
断层有峨眉山断层、观心庵断层、万年寺断层。峨眉山断层分布于峨眉山南东侧。在本区域范围内,由西南杨村铺附近,北东经张山,至峨眉山市中区。区域内长约40多千米,走向北东,倾向北西,断面波状,倾角45-70度。北西盘逆冲于南东盘之上。北西盘往往发育拖拽褶皱和派生断层,南东盘地层局部倒转,并伴生一系列小褶皱和小断层。该断层最大断距部位在其核部,断距达3500余米,即北西盘峨眉山花岗岩逆冲于南东盘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之上。而北东段,也就是位于峨眉断陷盆地北西边缘,大部分被第四系掩盖,断续出露。如:凉水井、四零医院等地。其表现为北西盘上白坚统灌口组逆冲于南东盘上第三系之上,并使之倒转。观心庵断层南东起于新开寺,经纯阳殿、观心坡,往北西延至喻田子,走向北西,长约15千米。断面南西倾,倾角65-75度。南西盘相对上升,表现为逆断层。该断层被北东向和东西向断层切为数段。南段新开寺至大峨寺,发育于峨眉山背斜东翼。因南西盘逆冲,致使北东盘地层发生倒转。中段牛心寺至唐山,发育于桂花场向斜南西翼,并斜切峨眉山背斜。南西盘上升形成息心所拖拽背斜,北东盘地层倒转,断距1500余米。北段麻子坝至喻田子,主要断于三叠系中,南西盘上升,发展为拖拽小褶皱。万年寺断层南东起于丁沟,北西延至神卦山。走向北西,长约13千米,是观心庵断层的同向派生逆断层。断面南西倾,倾角50度左右。南段断于下二叠统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两盘地层均倒转。中段断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两盘地层倒转。北断主要断于三叠系中。初殿断层北起长老坪附近,经仙峰寺,南至三湾岗。走向近南北,长约10千米。断面东倾,倾角85度。除中段天池峰附近表现为正断层,南、北段均属逆断层。在初殿一带,角85度。除中段天池峰附近表现为正断层,南、北段均属逆断层。在初殿一带,东盘灯影组三段白云岩与西盘下寒武统笨竹寺组粉砂岩相抵,断距约80米,仙皇台侧可见断层角砾岩。在四季坪附近,东盘峨眉山花岗岩与西盘灯影组二段相抵,灯影组白云岩中可见拖拽现象。牛背山断层发育于牛背山背斜核部。大峨寺断层西起石笋沟,东至华严寺,走向东西,长约5千米。横切峨眉山背斜和桂花场向斜,并错断观心庵和万年寺两断层。其北盘向西,南盘向东错动,为平移逆断层。东段北盘飞仙关组、嘉陵江组等地层局部倒转。该断层隔水性良好,潜水沿断面上升出露地表,形成了峨眉山玉液泉。
峨眉山
峨眉山
折叠地貌特征
●概况
峨眉山地貌按塑造地貌方式,可分为侵蚀地貌(峨眉山区)和堆积地貌(峨眉扇状冲洪积平原);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和冰川地貌等。
●构造地貌
峨眉山主体地质基础为南北向短背斜,四周为断裂所围限,系"褶皱断块山。"东南面有峨眉逆冲大断层,与峨眉山背斜斜交切割,断距甚大。金顶三峰,就是沿峨眉山大断裂而抬升,并经过长期的重力崩塌,强烈的流水切割,侵蚀残留下来的峨眉山背斜西翼的一个单面山,东陡西缓。
●流水地貌
峨眉山位于中国多雨区,流水侵蚀作用十分活跃,切割深度可达1000米,相对高
峨眉山地貌
峨眉山地貌
差达2649米,山高、谷深、沟长,谷源几近分水岭,山下为峨眉扇状冲洪积平原,故属深切中山区。由于峨眉山区地壳自新生代以来,不断地间歇抬升,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十分显著,河谷狭窄幽深,形成龙门洞深峡、白云峡"一线天"嶂谷、范店"一线天"嶂谷、两河口深切(嵌入)河曲以及流水差异侵蚀形成的--"普贤石船"等流水地貌景观。
●岩溶地貌
在峨眉山区,特别是二峨山和四峨山区,碳酸盐岩层广布,累计厚度达2000余米,且被纵横交错的断裂穿插、切割。沿断裂带裂隙十分发育,岩层破碎,为山区的地下水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古冰川地貌
川西山地分布着现代山岳冰川,在第三纪更新世冰期中,冰川分布范围更为广泛。从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资料来考,足以证明古冰川地貌在峨眉山的存在。作为冰蚀地貌的冰川槽谷--"U"形谷的残迹在峨眉山及其周围分布广泛。龙门峡上方、黑龙江一线天嶂谷上方、万年寺到清音阁、白龙江上游、自雷洞坪到蕨坪坝上方,均有两壁直立的"U"形槽谷。
●扇状洪积平原
峨眉山麓系为冲洪积扇连成的坡积裙。峨眉平原主要由源于峨眉山的峨眉河及其支流符汶河与临江河等搬运的物质堆积而成,与其北面的夹江平原、彭(山)、眉(山)平原、成都平原连成一体。
●剥蚀夷平面
峨眉山曾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较为活跃。由于不均衡的相对升降,形成数次地层沉积间断,在峨眉山区的地貌形态中,有几个较为显著的夷平面,标志着间歇抬升中的侵蚀基准面。
峨眉山(日出)
峨眉山(日出)
折叠编辑本段山体演化
峨眉山是一座背斜断块山,西部隶属峨眉--瓦山断块带。其地质发展史和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距今约8.5亿年以前(即早震旦世),峨眉山区还是一片汪洋。早震旦世后期,晋宁运动使峨眉山从地槽区转化为地台区,形成一座低平的山。同时,在地壳深部引发了大量的花岗岩岩浆侵入,形成峨眉山基底岩系,为以后沉积岩盖层的发展演化,起到"地基"作用。
震旦纪中后期到奥陶纪初期(距今7-5亿年左右),海水向中国西部、南部淹没而来,峨眉山区第二次沦为沧海,峨眉山区地壳缓慢沉降。初期,地壳下降甚微,在1亿年的时间里,沉积形成了近1000米厚的以碳酸盐为主的白云岩,即目前一线天、大坪、洪椿坪等地出露的地层。这个时期,大量的低等植被和单细胞动物开始诞生,现在洪椿坪附近的岩石上,尚可清晰地看到藻类的化石遗迹。后期,地壳继续下降,并沉积形成了约1000米厚的砂岩、页岩和白云岩。由于在总的下降过程中,其速度快慢不均,时降时停,甚至间有微小的上升。因此,在从仙峰寺经遇仙寺到洗象池的地层上遗留下岩石交互成层,色彩交错的现象。此地层含有丰富的笔石化石、三叶虫化石和腕足动物化石等。
到奥陶纪后期(距今4.5亿年左右),峨眉山区又开始上升出水面,形成汪洋中一座孤岛。在其孤岛"生涯"的两亿年里,大地发生了地质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变,变得生机勃勃,万物散发出生命的气息。而峨眉山区却宁静地处于长期的剥蚀之中,故而其地层剖面中缺失了中奥陶世至石炭纪的历史记录,二叠纪地层直接覆盖在早奥陶纪的地层之上。
早二叠纪时期(距今约2.7亿年),中国南方发生了地质史上最广泛的海浸,峨眉山区第三次沦为海底,沉积形成了厚度为400-500米的碳酸盐岩层,为峨眉山悬岩、灵洞等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如雷洞坪千米悬岩和七十二洞都出现在这套岩层中,并保存着珊瑚、腕足类和蜓科的化石。
延至晚二叠纪初期,峨眉山区又一次露出海面,成为攀西古裂谷带的一部分。但好景不长,强烈的华力西运动致使它又进入了火海,即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地幔基性岩浆喷溢而出,铺盖了约50余万平方公里,冷却后形成为厚达400多米的玄武岩,即著名的峨眉山玄武岩。今主要分布于金顶、万佛顶、千佛顶和清音阁等地。
二叠纪后期,海水又再度浸漫,并且过渡到地质史的中生代三叠纪初期,峨眉山区第四次变为沧海,沉积形成了约1500米厚的含砾砂石、岩屑砂岩、泥岩等。目前,龙门洞一带岩层即是这一时期的遗存。
直至晚三叠纪(距今约1.8亿年左右),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地势上升,海盆逐渐缩小,直至最终关闭,海水永远退出了峨眉山区。距今约1.8-1亿年左右,峨眉山还是一个大陆湖泊,沼泽环境。经多次转换,沉积形成一套以砂岩、泥岩、粉沙岩为主的含煤地层,现主要分布和出露于山麓地带。到第四纪中更新世,峨眉山气候寒冷,进入冰期,晚更新世,气候渐暖,在断陷盆地中沉积山前洪冲层构造。
峨眉山雄姿的真正崛起和秀影的真正形成,是从白垩纪(距今约7000万年)末开始的,是大自然内外营力长期作用的结果。
白垩纪后期,受四川运动的影响,峨眉山原始水平状的沉积岩层变形、移位,出现了程度不均的褶皱,规模不一的断层。其中峨眉山大断层,峨眉山大背斜又开始发育,峨眉山主体已开始崛起,但当时海拔高度仅1000米左右,成为四川盆地边缘的一座低山,还貌不惊人。
时至始新世末期(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印度板块与中国的扬子板块相碰撞,导致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褶皱升起。这次喜马拉雅运动,强大的侧压力,震撼了整个亚州东部。峨眉山也不断遭受东西向主压应力的挤压,出现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山体沿着峨眉山大断层的断裂面迅速地抬升,高度已达海拔2000米左右,形成峨眉山背斜,即峨眉山主体。峨眉山背斜开初还是一个呈南北向隆起的整体,但是其边缘又发生了一系列的断层,将背斜分割成若干大断块,特别是主压应力在北西、北东方向的"X"分压应力所造成的呈北西向断层,更进一步分割了峨眉山背斜。这为以后峨眉山的进一步迅速崛起和地形地貌的进一步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格局。
当发展到喜马拉雅运动后期(距今约300万年左右)时,不可阻挡的震撼,又使峨眉山出现了频繁的新构造,真可谓"大地颤抖,山崩地裂",其挤压应力以北西--南东方向的分压应力为主,不仅使峨眉山断层规模增大,而且切割到基底的花岗岩体,使峨眉山主体沿断层强烈抬升,最终形成今朝之雄姿,与峨眉平原相对高差达2600余米。
近数十万年以来,包括金顶的峨眉山主体,即峨眉大断层和观心坡断层之间的三角地带,上升了近1000米,平均每年上升2毫米。纯阳殿凤凰坪一带,即观心坡断层北侧,上升了约500米,平均每年上升1毫米。而山麓外侧,即黄湾、二峨山等地,只上升了约100米,平均每年上升0.2毫米。也正由于山体抬升具有间隙性和各断层抬升速度不同,决定了峨眉山的整个地貌是西南方向高山峻岭,东北方向则为低缓的浅丘平原,以及人们常称的峨眉山是"三大层七小层",即接引殿为第三层之麓,洗象池为第二层之麓,报国寺为第一层之麓。
根据峨眉山沉积的岩层,以及下面的花岗岩计算,两者的厚度相加,峨眉山的应有高度为海拔7000多米,而现在峨眉山的最高峰也不过海拔3099米,之所以3000多米的岩层消失不见,一方面是因为峨眉山山体本身,断层纵横,岩层破碎,易于风化侵蚀;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川、流水、大气等因素的剥蚀,致使其高度在增长的同时被减少。尤其是第四纪(距今约200万年左右)冰期的出现(据蕨坪坝冰积物的堆积情况考查,峨眉山至少出现过3次),强大的冰川活动,极大程度地剥蚀着岩层。加之峨眉山区雨量充沛,丰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也严重地浸蚀、冲刷岩层。各种岩层中,只玄武岩岩层质地坚硬,破碎程度极小,风化作用十分缓慢,所以在峨眉山抬升过程中,被剥蚀掉的是玄武岩以上的3000米岩层,从而被玄武岩覆盖的峨眉山金顶、万佛顶、千佛顶,得以矗立在海拔3099米处。
峨眉山(金顶)
峨眉山(金顶)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山峰
折叠大峨山
大峨山是峨眉山的主峰,海拔3099米,山脉峰峦起伏,重岩叠翠,
大峨山
大峨山
山麓至峰顶50余公里,石径盘旋,直上云霄。在金顶有大面积抗风化强的玄武岩覆盖,构成了倾角在10~15度间的平坦山顶面。而在金顶的东侧为古生代碳酸岩,由于流水沿背斜裂隙强烈溶蚀,形成了高达800米的陡崖(舍身崖)和深涧。
折叠二峨山
二峨山又名绥山,呈东北-西南走向,由花岗岩、白云岩等构成。主
二峨山
二峨山
峰形似覆釜,海拔1909米。林木多柳杉、杂木、竹类,建有林场。土产茶叶、竹笋、桐油、生漆等,并产中药材。西麓猪肝洞,为道教名胜。南有紫芸洞,相传是唐吕纯阳修炼处。
折叠三峨山
三峨山又名西皇山,位于乐山沙湾镇西南。长13千米,宽7千米,主
三峨山
三峨山
峰海拔2027.1米,高出沙湾镇江面1625米。出露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二叠系,山顶覆盖玄武岩。东坡陡。开始形成于新第三纪末。有铜、铝等矿产。
折叠四峨山
四峨山在四川省大峨眉山之北二十里,峨眉山市区北五公里,海拔982米
四峨山
四峨山
。因山形棱瓣如花,故又名花山,或谓即《水经注》之武阳龙尾山。山有圆通寺,山巅则有最早修建的古刹观音庵,为明代高僧印宗禅师(四川绵州人)谈禅结茅之处。
折叠编辑本段生物资源
折叠植物资源
●植物种类
峨眉山拥有高等植物242科,3200种以上,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十分
峨眉山植被
峨眉山植被
之一,占四川植物物种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药用植物达1600多种,当前世界治疗癌症用的紫杉醇、鬼臼素、喜树碱、三尖杉酯等在那里都有种质资源分布。花卉植物500余种,仅世界几大名花之一的杜鹃花属植物,现代分布中心在中国西部,峨眉山就处于该区域内,拥有杜鹃花29种之多,中国的八角莲植物,中国共产9种(含亚种),峨眉山就有6种;轻工、化工、食用等植物600种以上。全山森林覆盖率达87%,并保存有1000年以上古树崖桑、连香树、梓、柿、栲、黄心夜合、白辛树、百日青、冷杉等重要的林木种质资源。峨眉山被国家首批列级保护的植物达31种,占中国列级保护植物总数的10%。
●原始和特有种
峨眉山植物持有种丰富,峨眉山特有种或中国特有种共有320余种,占全山植物总数的10%,比率高于全中国。仅产于峨眉山或首次在峨眉山发现并以"峨眉"定名的植物就达100余种,如峨眉拟单性木兰、峨眉山莓草、峨眉胡椒、峨眉柳、峨眉矮桦、峨眉细国藤、峨眉鼠刺、峨眉葛藤、峨眉肋毛蔗、峨眉鱼鳞蔗等。同时植物区系成份起源古老,单种科、单种属、少种属和洲际间断分布的类群多,如著名植物珙桐、桫椤、银杏、连香树、水青树、独叶草、领春木等在植物分类上都是一些孤立的类群,形态上都保持一定购原始特征;木兰、木莲、含笑、石栋、铁杉、木犀、万寿竹、石楠、五味子等是与北美相对立的间断分布类群,这些都是第三纪以前延续下来的物种。
●亚热带植被
由于峨眉山植物物种多样性,造成了群落组成结构的复杂性和群落类型的多样性。峨眉山的森林植物群落具有乔、灌、草、地被和层外层各层发达而结构完整的特点。各层种类很少由单一的优势种组成,多为多优势种。从低至高由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形成了完整的森林垂直带谱,构成了峨眉山自然景观的多样性而且是当今世界亚热带山地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植被景观。
●植物区系
峨眉山植物区系的复杂性更反映在组成上既有中国-日本植物区系成分,又有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成份,而且热带、亚热带植物成份和温带植物成份都在那里交汇、融合形成奇持的自然景观,如热带、亚热带常绿树种栲、石栋、木荷、柃木等可上升至海拔2200米以上,居于寒湿性、温性的冷杉、铁杉等可下延至海拔1800米,与温性械、桦等构成一体,形成峨眉山山地特殊的色彩的五花林又称针阔混交林带。
峨眉山
峨眉山
折叠动物资源
峨眉山的动物有2300多种。其中:珍稀特产和以峨眉山为模式产地的有157种:国家列级保护的29种。兽类中的小熊猫,又名"红色熊猫",列入1974年颁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H物种。鸟类中蜂鹰、凤头鹰、松雀鹰、白鹏、斑背燕尾等9种。昆虫中的蝴蝶268种之多,属于峨眉山特产的多达53种。珍稀的英雄基凤蝶和中华枯叶蛱蝶等尤为罕见。两栖类的峨眉昆蟾、金顶齿突蟾、峨眉树蛙、峰斑蛙等达13种。寡毛类的环毛蚓、峨眉山杜拉蚓等达15种。
折叠编辑本段人文历史
折叠峨眉起源
对于峨眉山名来历,众说纷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峨眉山就闻名于世。而峨眉山名,早见于西周,据晋代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杜宇以褒斜(今陕西汉中)为前门,熊耳(今四川青神县境内)、灵关(今四川雅安芦山县西北)为后户,玉垒(今四川都江堰市境内)、峨眉(今四川峨眉山市境内)为城廓。"晋左思的《蜀都赋》写道:"引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但为什么称之为"峨眉"。其说不一。一说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得名,另一说是因"两山相峙。"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边上,大渡河古称"涐水"山爱水而得名,故称"涐眉山"。峨湄山只是因为是山,才离开了水,由"涐湄"变成了"峨眉"。这种说法系近代文人赵熙之论,"是山当涐水之眉。眉者,湄也,以水得名。"峨眉山自春秋战国以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金佛
金佛
折叠佛教文化
公元1世纪中叶,佛教经南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峨眉山,药农蒲公在今金项创建普光殿。公元3世纪,普贤信仰之说在山中传播,中国僧慧持在观心坡下营造普贤寺(今万年寺)。6世纪中叶,世界佛教发展重心逐步由印度转向中国,四川一度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中心,佛寺的兴建便应运而生,历史上寺庙最多时曾多达100多座。公元8世纪,禅宗独盛,全山禅宗一统。9世纪中叶,宋太祖赵匡胤,派遣以僧继业为首的僧团去印度访问。回国后,继业奉记来山营造佛寺,译经传法,铸造重62吨,高7.85米的巨型普贤铜佛像供奉于今万年寺内,成为峨眉山佛像中的精品,文化、艺术价值极高。千百年来,峨眉山这个"佛门圣地"便以"普贤道场"之名,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蜚声中外。
在过去漫长的时间中,峨眉山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佛教文化瑰宝,也遗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景区内现存寺庙30处,建筑面积约10万亲平方米。其中的飞来殿,万年寺无梁砖殿均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品.佛教文物品类繁多,其中高5.8米,7方14层,内外铸全本《华严经》文和佛像4700余尊的华严
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
铜塔、万年寺明代铜铸佛像,以及明代暹罗国王所所赠《贝叶经》等都是精品。峨眉山有文物古迹点164处,寺庙及博物馆的藏品6890多件,其中属于国家定级保护的文物850多件,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作为"佛门圣地"的峨眉山,千百年来得以闻名,除了佛法的宣扬,佛徒信众的礼拜,历来与名人学士、墨客骚人的咏赞、记述和传播有着密切关系。诗人李白、苏东坡留下不少赞美峨眉山的诗篇。在二峨山(古绥山)下不远处的沙湾镇,有现代文豪郭沫若的故居。郭沫若写下了不少峨眉的诗篇,堪称峨眉诗人,曾书写"天下名山"题名。
折叠武术文化
关于峨眉派武术历史沿革,与少林和武当派有所区别,少林派相传是南北朝时期来华的古印度高僧中国禅宗始祖达摩传授的;武当派是由明初道家张三丰创始。峨眉派的始创则远远早于两派,根据现有史料研究后认为,峨眉武术孕育时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成型于春秋的战国,以白猿祖师(司徒玄空)的"峨眉通臂拳"为历史依据。关于峨眉武术的地域定义,史学界尚有争议:从广义上认为,峨眉武术形成于峨眉山,故以峨眉而得名,流传于巴蜀(西南大部)地域范围内的武术各流派由于相近的地理环境和相通人文自然,所形成的风格和特征非常相近相通,均以"峨眉派武术"相称,形成为以峨眉山为主的一大地域性武术派系
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
--峨眉派。
从理论上讲,峨眉派武术是在武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武术则来源于武艺等形式,与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形成和发展进程中,必然会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域因素的制约。所以,峨眉武术在孕育期间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根深蒂固的巴蜀神巫文化影响,在形成期间益于道家养生行气之术和佛门内外兼修之精髓,在发展中受到楚越文化、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的熏陶,是数千年来巴蜀各民族的智慧和结晶。
折叠山茶文化
在峨眉山有文字记载以来4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峨眉山茶史及其茶文化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们同峨眉山道、释、儒文化及峨眉派武术文化组成了峨眉山文化大观,根据可以考究的古典文献,峨眉山茶史即茶事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峨眉地区最早出现的原始农耕时期,这一时期大致距今有300余年。最先将峨眉山森林中野生古茶择而饮之的是远古农耕时期纷至沓来峨眉山中觅寻长生不老修行之术的中国远
山茶文化
山茶文化
古原创道教人物。
茶道中的峨眉派始于公元845年间,由峨眉山昌福禅师(今眉山人)创立,创编茶道律谱《峨眉茶道宗法清律》一书。到公元880年授僧人茶法62人,公元881年交由万年寺隆元法师主持茶道律规。峨眉茶道的精神就是"智、美",不以传统认识为标准定论。隆元法师是一名峨眉山本地人,对茶的种植和制作都较为精通,通过他的努力,峨眉茶道又溶入了一些种茶法和制茶法,并获得大量的民间俗家弟子的支持和修习。后来的当代人,大多都知道峨眉山历代高僧几乎都会种茶制茶,著名的中国名茶"竹叶青"、"峨眉雪芽"、"峨眉白芽"、"妙品"等,就是峨眉山历代高僧自种自制的极品绿茶之系列产品。
折叠峨眉诗歌
《峨眉饵黄精》,唐·韦应物
《送斐迪侍御使蜀》,唐·钱起
《赠别郑炼赴襄阳》,唐·杜甫
《峨眉东脚临江听猨怀二室旧庐》,唐·岑参
峨眉山
峨眉山
《楚狂接舆夫妻》,唐·吴筠
《登峨眉山》,唐·李白
《度秋》,唐·李世民
《感遇诗之二十四》,唐·陈子昂
《畴昔篇》,唐·骆宾王
《峨眉圣灯》,唐·薛能
《天柱山赠峨眉田道士》,唐·施肩吾
《寄峨眉山杨炼师》,唐·鲍溶
《赠薛涛》,唐·白居易
折叠遗产名录
1996年,峨眉山绝大部分文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根据名录清单,分列如下:
圣寿万年寺普贤铜铁佛像 卢舍那观音瓷佛像 阿弥陀佛铜像 三身铜佛像
华严三圣铜像 七佛造像 圣积铜钟 普贤愿王铜印
智者禅师衣钵塔 飞来殿 无梁砖殿 清音阁
报国寺 华藏寺 万年寺 离垢园
中峰寺 仙峰寺 圣水禅院 洗象池
参考来源:
折叠编辑本段奇闻轶事
折叠雪魔芋
峨眉山由于山势高峻,气候寒冷,所以古人说它"山顶四时如大冬"。虽然山上多奇花异树、仙草、仙药,但却不产蔬菜水果。因此,到峨眉山来游玩的人,只能饱览胜景,却吃不到美味可口的菜肴。有一年冬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汉来到了金顶卧云庵。当他到斋堂吃饭的时候,见和尚们吃的都是干豆、泡椒、盐笋之类。就问道:"峨眉山乃仙山宝地,有的是仙菜,你们怎么吃这菜呢?"和尚们听他这样说,就问:"请问老居士,仙菜在哪里?"老汉用手向山上一指说:"仙菜就在山上。"和尚们抬头往山上看去,山上除了一片白茫茫的积雪,什么也没有。就奇怪地问:"老居士,你说的仙菜我们怎么没有看见呢?"老汉说:"我领你们去找吧!"
第二天,老汉领着和尚们翻山越岭,涉溪过涧,来到一个白雪皑皑,银光闪闪的山坡上。老汉指着山坡说:"这里就有仙菜。"和尚们说:"怎么我们就没有看到见呢?"老汉不慌不忙地从身上摸出一面金光锃亮的铜镜,他用铜镜往雪地上一照,雪地上立即闪出一片金光。雪被金光一照,很快由白变黄,又渐渐融化成水,向山坡下流去。顿时,奇景出现了:山坡上长满了各种绿树、奇花、葛藤、野草。老汉指着一片锯齿形叶片的矮树丛说:"这就是仙菜。"和尚们一看都不相信地说:"这树子长得又厚又尖,怎么能吃呀?"老汉顺手扯起一株,指着根上一个象芋头一样的东西说:"这就是菜呀?"和尚们半信半疑,也跟着扯了许多老汉扯的那种东西,背回庙里。老汉又选了两块石头,用白泥在上面画了两扇磨子,然后在磨眼上放了一只大木桶,在磨盘下放了一口大锅。他把扯来的东西洗净放进大桶里,又在磨旁绕了三圈,喊一声:"转!"那磨子就自动转了起来。只见一股灰黑色的汁水从磨扇四周流到磨盘里,又从磨盘里流到锅里,锅里立即成了一块块象豆腐一样的灰黑色的东西。老汉叫和尚们把这些东西全摆到山上去。此时,纷纷扬扬的雪花正不断从天上飘落下来,和尚们奇怪地说:"老居士,天上在下大雪,摆到山上岂不被冻坏了?"老汉说:"你们只管按我的吩咐做吧,我自有道理。"和尚们怀着好奇心,把那些东西摆到山坡上。老头看已经摆满了一山坡,就用扇子往左面山坡轻轻一扇,只见左面山坡上忽然卷起了一阵大风,吹散了满天雪花。大风过后,满坡阳光灿烂,不一会儿,就把仙茶晒得洞洞眼眼,象冻豆腐一样。老头说:"这就是仙菜。"和尚们都忙着收拾,谁知刚把左面山坡上的菜收拾完。等右面山坡上的仙菜一晒干。太阳已照到左面山坡上去了。这样来回晒,来回摆,仙菜越积越多,和尚们收也收不完。后来人们把这种东西放在水里泡软,再放在熟油锅里加上笋干烧得黄酥酥的,味道十分鲜美。峨眉山仙菜的美名很快就传遍了四方。
峨眉山
峨眉山
折叠飞来殿
很久以前,在峨眉城北面,有一座从别处飞来的小山峰,人们叫他飞来峰。峨眉山的和尚,请神匠鲁班在飞来峰上修了一座庙子。神匠鲁班在飞来峰上修了一座庙子。神匠鲁班是有名的能工巧匠,他刻的牛儿能耕田,刻的鸡公能叫明。他修的这座庙子也很精致。真是碧瓦琉璃,飞檐斗拱,殿门上还刻了经书上的故事。因为它的殿顶没有用一根梁,所以人们叫它无梁殿。大殿里的每根柱头上,都刻上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据说在夜里人们常看见那金龙在柱头上摇头摆尾地游动哩。八洞神仙里的吕洞宾,听说这庙是鲁班修的,也特地来观赏。走的时候还要大殿里的壁头上题了几句诗:"教化先生特意来,世人有眼不能开,道童只接云游客,不识终南吕秀才。"
有一年,飞来峰连同鲁班在上面修的那座子,一齐飞走了。和尚们见庙子飞走了,就去见鲁班说:"鲁班师傅呀!你给我们在峨眉山飞来峰上修的庙子,连飞来峰一起飞走了。请再给我们修一座吧!"鲁班一听,就问和尚:"庙子飞到哪里去了?"和尚说:"只看见向东飞去,不知飞到那里去了。"鲁班说:"你们先回去吧!我去找一找,把那座飞走的庙子给你们搬回来就是了。"和尚知道鲁班的手艺很高明,他说了的话,就能做到,于是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鲁班等和尚走了以后,就带上几个徒弟去寻飞来峰。他想,天地这么大,如果一地一地去寻,不知要寻到什么时候,还是从天上往下看着寻吧。他用木头刻了几朵云彩,他和徒弟们一人站上一朵。哪云朵一下飞上了天。鲁班站在云朵上东寻西找,最后终于在杭州西湖找到了飞来峰和上面的庙子。鲁班叫徒弟们先在大殿的每根柱头上凿上一朵朵云彩,然后又在庙子外面的庙基上凿上云彩。云彩一凿好,鲁班喊了一声"起"!只见庙子四周白云飘涌,那庙子一下腾空而起。鲁班用手一指,那庙就一直往峨眉山飞去。就这样,飞了一殿又一殿,鲁班后最后一殿也慢慢飞起来了,就同徒弟们收拾工具,准备回去。这时突然发现少了一把斧子。原来鲁班在柱头上刻云彩的时候,顺手把斧子放在柱头的孔眼里,忘记取出来。他叫徒弟们先回去,自己赶忙一跳攀着庙子,爬到柱头上去取斧子。谁知那座庙飞呀、飞呀,一直快飞拢峨眉山了,鲁班还在抱着大殿的柱头,摸斧子哩。这时,有一个姑娘,正在山下池塘里洗衣服。听见天上有什么东西飞得呼呼直响,忙抬头一看,见是一座庙子在天上飞。那庙子的柱头上,还趴着一个人正往柱头里摸东西哩。姑娘惊奇地大叫起来:"大家快来看啊!一座庙子在天上飞啊!"这时,鲁班东摸西摸还没有摸到那把斧子,心里正生气呢,听他一喊,大家都朝天上看,就大声向下面喊:"你这小姑娘,在吼叫什么?"一不小心,把大殿上的一根门枋弄掉下去了。那枋在天上翻翻滚滚,直往下落,正好落在姑娘洗衣的池塘里,打得水花四溅,把姑娘的衣服也溅湿了一大片。姑娘见门枋从天上掉到池塘里,以为是鲁班甩下来打她的,吓得衣服也不洗了,转身就跑。 那座庙子飞回来仍旧落在原来的地方。后来人们就叫它"飞来殿"。把那掉枋的池塘叫"掉枋池"。
峨眉山
峨眉山
折叠老宝楼
峨眉山十景之一的"圣积晚钟",说的是峨眉山下圣积寺里一口钟的故事。在圣积寺里有一个钟楼。这钟楼约有三丈高,两丈宽,修得翘檐飞阁,绣棂琐闼。门坊上,镂空雕饰五彩云纹。阁门上有一黑漆大匾,上书"峨峰真境"四个金字。钟楼的横梁上,挂着一口大钟。这钟用生铁铸成,有一人多高,据说有二万五千斤重。每到夜深人静,和尚们撞钟、击鼓诵经。那浑厚宏亮的钟声,在万籁俱寂的夜里,越传越远,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
据说,以前圣积寺里有个叫做慧宝的老和尚。他四方化缘,修了圣积寺,但是还缺一口大钟。庙无大钟,太不相称。于是他立下誓愿,要化缘铸一口大钟。他出外化缘几个月以后,用竹篾背了一口大钟回来。和尚们见老师父用竹篾背钟,都很惊奇地问:"我在外化缘铸了这口二万五千斤重的大钟,正愁路远没法回来。这里,来了一个老公公,给了我这皮竹篾,对我说:'你用它背钟,一个人就能背回去。'我照他的话做,果然背回来了。"于是和尚们就七嘴八舌地商量着怎样安放这口大钟。有的说:"放在大殿里,怕不占了半个大殿?"有的说:"这么重的钟,干脆挂在庙外黄桷树上。"老和尚说:"哪有把钟挂在庙外头的道理?我们还是修个钟楼吧!"他把庙里的和尚都召集起来,在庙门前连夜赶修钟楼。白天修、晚上修,整整作了七七四十九天,钟楼修成了。老和尚仍然用那皮篾条把钟挂上,然后对徒弟们说:"我还要出外去云游,你们等我走了三天以后再敲钟。"和尚们都不知道老和尚是什么用意,想问个明白。但老和尚走得急,只说了一句:"照我说的去做吧!"就出外云游去了。和尚们早就想听听这口钟的声音好不好。所以老和尚走了不多久,一个和尚就拿起钟槌,想轻轻敲它一下,先听听声音,只要老和尚听不到就行了。他举起钟槌,刚刚一槌敲下去,只听"咣"的一声,那宏亮浑厚的钟声,在空中迥响,似春雷滚滚,越传越远,久久不绝,一直传到了老和尚的耳朵里。这时,老和尚刚走了五里路,一听这钟声,知道和尚们没有按他的吩咐,提前敲了钟。所以,以后这钟声就只能传五里远了。
后来,人们来到峨眉山,都要到圣积寺去看看那口一皮竹篾吊万斤的大钟。大家看到一皮竹篾能够吊这么重的一口钟,都感到很奇怪。因此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就传到当地县官的耳朵里。这峨眉的县官姓钱名迷,因为他爱财如命,所以老百姓就给他取了个绰号"钱如命"。这钱如命一贯贪得无厌,搜刮民膏。到峨眉县不几年,就搜刮了几万两银子。这家伙又善于逢迎拍马,每逢上司来县巡察,他又送礼,又摆宴,整天跟在上司屁股后面转。所以,虽然老百姓怨声载道,但由于官官相护,也就被包庇过去了。
钱如命听说圣积寺有口几万斤重的大钟是用一皮竹篾吊的,他不相信,就亲自去看,果然是真。他想,一皮竹篾又细又薄,怎能吊起万斤重量?这皮竹篾一定是件宝物。当今皇上正在到处寻宝,要是我能把这件宝物送到皇宫去,皇上一定很高兴,这一下不升官也要发财。
第二天,他就带着兵丁来到寺积寺钟楼,命人把事先准备好的铁链,去换那皮篾条。寺里和尚呼说县太爷带人来取吊钟的竹篾,都跑来请求道。"大人呀!这皮竹篾是我们老和尚背钟带回来的,取不得呀!取了菩萨就要降罪的!"那钱如命把眼睛一瞪:"什么取不得?本官是一县之主,为什么一皮篾条都取不得?这竹篾我是取去献给皇上的,皇上乃当今天子,菩萨也要让他三分。"说罢,叫人把竹篾换了下来。那竹篾因为挂得久了,上面沾满了灰尘,又黑又脏。钱如命一想,进贡给皇帝的宝物,就这样送去,会惹得万岁生气。于是就拿着竹篾到附近一个池塘去洗。这池塘里,池水又干净又清亮。钱如命把竹篾放到水中摆来摆去地洗。随着竹篾的摆动,池水忽然掀起几丈高的浪涛,那竹篾在水里游来游去,越游越长,一下变成了一条青龙,窜出水面,摇头摆尾直向天上飞去。县官吓呆了,两只脚象筛糠一亲,嘴里不住地喊:"快救命!快救命!"那些兵丁只顾自己逃命要紧,谁还顾得上去救县太爷?突然塘水掀起一个大浪,把县官卷到水里淹死了。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塘叫做"化宝塘",把那座挂钟的楼。叫做"老宝楼。"
折叠编辑本段山地特产
简介 图片
峨眉雪芽盛产于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处,常年云雾空蒙的赤城峰、白岩峰、玉女峰、天池峰、竞月峰下和万年寺一带。茶叶具有扁、平、滑、直、尖的特点。
峨眉雪芽
峨眉雪芽
峨眉山出产川贝母,为润肺止咳之良药。功能与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使用方法:煎水服或研粉冲服。使用禁忌:不宜与乌头同用。
川贝母
川贝母
朱砂莲是峨眉山一种稀有名贵的药材,夏季游山者因受暑热而肚痛或胃痛,磨水饮服,见效特快。它以根茎入药,性寒,味辛苦。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朱砂莲
朱砂莲
峨眉山苦笋具有甜脆、味纯、富含多种维生素等特点和清肝利胆、壮阳之功效。峨眉山建有苦竹基地5万亩,辐射周边区县近7万亩,年产鲜苦笋12万吨,加工罐头10000吨。
峨眉山苦笋
峨眉山苦笋
白蜡又名虫白蜡、川蜡,峨眉山是虫白蜡的原产地,虫白蜡属世界珍稀特产,中国传统出口商品。因只产于中国,被称为"中国蜡",又因主产于四川而称为"川蜡"。
白蜡
白蜡
展开
折叠编辑本段旅游开发
折叠开发历程
在峨眉山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按人类在峨眉山所进行的主要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趋向研究,峨眉山的整个发展时可概分为:东汉以前的农耕时期,以农业耕作为主,几乎没有旅游活动;东汉时期至公元19世纪中叶,是以宗教为主的发展时期,是峨眉山旅游的初级阶段,以峨眉山的寺庙建设为主,旅游者主要是游方僧侣;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末,这时主要以科研为主的发展时期,峨眉山因为其丰富的地质生物资源和悠久的佛教文化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这一时期旅游者多为科研工作者、佛教参拜者为主,是峨眉山旅游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旅游人数逐年增加,主要以佛教参拜,科学研究为主,旅游业的发展基本还处于探索和无序阶段。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是以峨眉山旅游为中心的高速发展阶段,1979年峨眉山管委会制定《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志着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进入有计划、有规划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旅游主要以娱乐休闲,休假观光,商务交流为主,游客也主要是城市居民。
折叠主要景点
名称 简介 图片
万佛顶 万佛顶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海拔最高的风景名胜区及自然生态保护区,也是中国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从金顶向西横行,是千佛顶。
金顶金佛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金佛是峨眉山的标志。金顶是峨眉山景点和寺庙的汇集,48米高的四面十方普贤金像矗立在金顶。
接引殿 接引殿宋时名新店,寺位于大山之麓,海拔高度2540米。历经数次毁坏、重建,今殿于1997年落成,同年举行了开光法会。
洗象池 洗象池是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位于峨眉山海拔2070米的钻天坡上,由仙峰寺上行25华里,明时仅为一亭,称"初喜亭",后改建为庵,名初喜庵。
中华十大名山
泰山(山东) 黄山(安徽) 峨眉山(四川) 庐山(江西) 珠穆朗玛峰(西藏)
长白山(吉林) 华山(陕西) 武夷山(福建) 玉山(台湾) 五台山(山西)
词条标签: 旅游胜地 景点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佛教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