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22
次編輯
變更
米格-17战斗机
,無編輯摘要
[[File:米格-17战斗机.jpg|350px|缩略图|右|<big>米格-17战斗机</big>[http://images.huanqiu.com/sarons/2014/01/a0216cbebe0f2dc675952ad09828205b.jpg 原图链接][http://weapon.huanqiu.com/the_mig_17 来自 环球军事 的图片]]]
==研制==
与大多数其它苏联战斗机不同的是米格-17不是经由于苏联 [[ 空军 ]] 或者防空部队招标而产生的,而是米格设计局自行进行的改良方案;米高扬决定改善米格-15的缺点,尤其在高速飞行下米格-15飞行性能极差的缺失。由于 [[ 空气动力学 ]] 的缺陷,米格-15在穿过音障时会发生机翼脱落和其它效应,这大大影响了它的使用能力。米格-15的另一个不足在于它容易在运动中进入尾旋。而且通过实验证实即使使用更强大的引擎,米格-15依然不能达到超 [[ 音速 ]] ,原因是机翼的后掠角的不足。因此1949年1月决定开始研究克服米格-15的空气动力学不足。由此产生了代号为SI的战术战斗机的项目。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代号为SP-2的全天候战斗机的项目。这两个项目使用相同 [[ 机翼 ]] ,其目的也基本上一致。
米高扬与俄罗斯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院合作研制了一个机鼻进气,比过去细长了许多和加强了的机翼。为了加强机翼的强度它的边缘被加宽。机翼前缘内侧后掠角49°,外侧改为45°30’,两种不同的后掠角度 [[ 设计 ]] 一是为了配平的需要,二是需要配合来自米格-15的机身结合构造。为了使得 [[ 飞机 ]] 不“过分稳定”,其两个机翼之间呈-3°的上反角。每边的三个翼刀限制沿翼展方向的气流,改善了副翼的性能。
与米格-15相比最内侧的翼刀更加靠近机身。在最外边又加上了第三个翼刀。副翼加大和加强,机翼后缘使用傅勒式襟翼。
新机型的基础是米格-15bis,前半部到第13号框架没有变,从这里装上机翼。SI-1的引擎装设由一台无后燃器的克里莫夫VK-1。机身后半部延长了90公分,所以整个机身的长度为8,805毫米。减速板位于机身的左右下方,在原型机上总 [[ 面积 ]] 为0.522平方米。最大后掠角达50°。相对于米格-15bis其升阻比从13.9:1降低到13.6:1。
1949年初最初的三架原型机的开始制造。SI-1于1949年7月竣工。由于许多事后的加工直到1949年12月才用卡车 [[ 运输 ]] 到格罗莫夫试飞院。
最初装入的引擎被证明无法使用必须更换,因此首飞被拖延。1950年1月14日原型机进行处女航。一开始试飞很成功,证明米格-17在穿音速时的飞行性能比米格-15好。2月1日它在2.2千米的高处达到了每小时1114千米的 [[ 速度 ]] ,这相当于马赫1.03。此后他们使用原型机测试它的运动性能。但是3月20日却发生了一次灾难。试飞员已经结束了他的试飞任务,从11千米的高空开始下降。在约五千米的高度飞机突然进入俯冲,试飞员完全丧失了对飞机的控制之后撞击到地面上,飞机全毁,试飞员当场丧生。俯冲的原因一开始不明,因为试飞员没有 [[ 时间 ]] 使用 [[ 无线电 ]] 报告状况。
1950年3月开始使用SI-2继续试飞。试飞实验一直到1950年末。
1951年8月25日 [[ 苏联 ]][[ 政府 ]] 决定批量生产。1951年9月1日六座工厂开始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