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471
次編輯
變更
威灵顿的胜利
,無編輯摘要
==首演== 在[[维多利亚战役]]之后,贝多芬的朋友Johann Nepomuk Maelzel跟他说,要写一首曲子来纪念这场战役,可以使用机械乐团,即百音琴,一个可以发出军乐队音响的机器。然而,贝多芬写出了一个大编制的乐曲,大到Maelzel无法使用机器来运作。所以贝多芬只好改写成乐团版本,加入了开头部分,并且更名为威灵顿的胜利。 这首乐曲于1813年12月8日于维也纳首演,这个音乐会是为了在哈瑙战役中,受伤的 [[ 奥地利 ]] 及 [[ 巴伐利亚 ]] 士兵所演,指挥为贝多芬自己。直接面对人群,能够让来听 [[ 音乐 ]] 会的人更具热情。在节目中也首演了他的第7号交响曲,以及Maelzel的机械小号。
==基本内容==
这首《 威灵顿的胜利》又称《战争交响曲》, 贝多芬作于1813年,题献给 [[ 英国 ]] 摄政王 腓特烈。1812年 拿破仑攻入莫斯科败迹后, [[ 欧洲 ]] 各国联合, 1813年6月21日在维多利亚与拿破仑军队作战,英国名将 威灵顿击溃拿破仑这首 标题音乐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描摹。此作应节拍器发明者梅泽尔(Maelzel, 1772-1883)之邀而作,当时梅泽尔发明了一种称为Panharmonicon的自动管弦乐。 曲中为模仿炮声与枪声,使用大鼓和木制齿车。全曲分为“战争”和“ 胜利交响曲”两部分。第一部分,鼓号声中代表英军的《保卫大不列颠》 进行曲,代表法国的根据《马赛曲》作成的进行曲。在枪炮声中又引用了《冲锋进行曲》。 第二部分 ,D ,[[D 大调 ]] ,以 英国国歌《神佑吾皇》为序引,圣歌的 曲调共反复四次,使气势愈演愈烈,尾奏中,英国国歌织入 赋格曲主题,在华丽的赋格展开中结束。又名:《战争 交响曲》的作品,他并没有被编入 贝多芬的编号 [[ 交响曲 ]] 内。在完成《第八 交响曲》之后一年,也就是1813年, 贝多芬谱写了《战争交响曲》,虽然如今大家对这部作品的了解甚至还不如 贝多芬早期的两部交响曲,但在当时却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因为《战争交响曲》是一部“应景”的作品,1813年的6月21日,英国将军 威灵顿率领英国远征军大破法国军队,这次战斗加速了 [[ 拿破仑 ]] 的最终灭亡。消息传到了作曲家的耳朵里, 贝多芬为之兴奋(所以这部作品也通常被称为“ 威灵顿的胜利”)。关于 贝多芬和 拿破仑之间的渊源,在推荐英雄交响曲段落的时候,我们有过详细的介绍。虽然1813年是 贝多芬非常不景气的一年,但他的创作灵感还是被 威灵顿将军的胜利所激发,《 [[ 战争交响曲 ]] 》很快就写作完成了。作品包括两大部分——“战争”和“ 胜利交响曲”。在前面一部分, 贝多芬用充满冲突和对抗的旋律,以及充满“火药味”的配器营造出了一个逼真的战争场面。而在后一部分,主要以 英国国歌《愿主保佑国王》为主调 。 从[[历史]]评论来看,这部作品在诸多方面都算不上 贝多芬交响作品中的上等之作,但是[[作曲家]]本人还是比较喜欢她。其实《战争 交响曲》原本只是一首普通的乐曲,但是 贝多芬为了使其能够以宏大的气势出现在音乐会舞台上,花了不少精力将之改编为 管弦乐曲,甚至加上了“交响曲”的头衔。由此可见, 贝多芬对于拿破仑背叛革命,继而侵略欧洲各国的行为感到极度愤慨。所以当拿破仑战败之后,作曲家也非常想用[[音乐]]把此时此刻自己激昂的感受描写下来,并流传下去。不过可惜的是,《战争 交响曲》和贝多芬其他交响曲深刻的思想性相比,显得过于肤浅。而且过了数年以后, 贝多芬自己也意识到了这部作品的粗糙之处,甚至自己为之检讨过。虽然作品当时红极一时,但如今和贝多芬其他九首交响曲被成百上千次录音的“待遇”相比,《战争交响曲》的录音如今是相对比较少的。 《战争交响曲》虽然只是“昙花一现”的应景[[作品]],但是在当年却给 贝多芬带来了更高的声誉。在1813年12月8日 贝多芬作品的专场音乐会上,作曲家亲自上阵担任指挥。两部重头作品被上演——创作于前一年的《第七交响曲》直到这一天才真正公开首演,而《战争交响曲》更是作为 贝多芬的新作第一时间展现在[[维也纳]]听众面前。这是一场极其成功的[[音乐会]], 贝多芬的作曲才能、指挥才能被全面展现在听众们面前!《第七交响曲》更受到了普遍赞誉,不得不加演“小块板”乐章。沉浸在战争胜利欢乐中的人们对《战争交响曲》更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