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62
次編輯
變更
李家拳
,创建页面,内容为“李家拳,南拳流派之一。相传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2年)发源于惠州鹅埔角火地村(现属惠城区河南岸米地村),由村民李…”
李家拳,南拳流派之一。相传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2年)发源于惠州鹅埔角火地村(现属惠城区河南岸米地村),由村民李义所创,是广东五大名拳之一。该拳集南派功夫之扎实硬朗,融合北派功夫之快捷利落,独具一格。严景山师傅是李家拳的第六代传人。又一说法是少林寺僧人李锡开所创,广东新会李友山在少林五形拳基础上改进所成。距今250年历史,手法多变,长、短桥并用。步法灵活,擅用腿法,稍多跳跃。李家拳是以长桥大马、偏身偏步、朴实刚劲为主。身法上则是以肘攻击为主,要求沉实稳重,出手准确,由于是以肘攻击为主,所以也要求着点准确,以避免一击不中,被别人有机可乘。其拳诀:奇肘卅六有谁知,出挫沉缠捆最宜。剪切盘循成妙用,穿栏拱折护相施。尖横下反兜归后,顿揭连攻腕在前。纂伏低寻高割就,平钩扫脚势难移、尖桥宜用连肘法,巧妙功夫在顿肘。我桥在上宜顿打,我桥在下用缠攻。拳术套路有五连手、中六连、七连手、三十六肘、哨打、短扣、子午连环棍、双头大圈点棍、金锁连环双刀等。
==内容==
形式分为四大类:
(1)拳:有四星拳、三门拳、石尊、小十字、大十字、直路挑打拳、八卦拳、赤练拳、独脚连环拳、五形散手拳等。
(2)器械:主要有单头棍、单双夹棍、中拦棍、长龙棍、南双刀、单刀、双铁尺、钯头、鲁针、沙刀、春秋大刀、缨枪、双匕首、散手扇、三节鞭、条凳等。
(3)对练:主要有铁尺对鲁针、钯头对单刀藤盾、沙刀对单刀藤盾、缨枪对铁尺鞭、鲁针对铁尺藤盾;拳对练、棍对练、空手夺双刀、条凳对双头棍等。
(4)麒麟舞:以李家拳独特的身形步伐和广东大锣大鼓音乐伴奏,舞功刚柔相济。套路内容有单狮、双狮、群狮等。
==创立==
观蛇鹤争斗创立李家拳
李义回乡十几年后,火地村已从废墟中重新建立起来,他便在村中设立武馆,教村民习武练功。一天,李义正在竹园里练功,看见一蛇一鹤在竹林里相争,鹤攻防有致,闪展腾挪;蛇,招招狠毒,起伏不定。李义当时看呆了,忽然心中大悟,遂取南北派之精华,仿蛇、鹤相争之形态,独辟蹊径,创立了李家拳。
李家拳创立200多年来,在河源、花县、新会、佛山、淡水、宝安、博罗、东莞、香港、新加坡海内外等地广为流传,是一家富有特色的地方拳种,为广东洪、刘、蔡、李、莫五大名拳之一。
在李义的倡导下,火地村的村民农时耕作,闲时习武,村民身体强健,习武之风得以流传。只有100多人的火地村,有30多位拳师在外面设馆传授武艺,以武为生。
解放后,李家拳一度迅速发展,其代表人物,第五代传人李发、李带参加省、市武术比赛,并多次获奖;第六代传人之一严景山还任广东省武术协会常委,中国武术国家一级裁判,惠城区武术协会主席,1988年办惠州李家拳武术馆时任李家拳武术馆馆长,收学徒1900多人。
==传承==
第六代传人无偿传授拳术
由于原李家拳武术馆拆建,没有了馆址和训练场地,武馆于1990年被迫停办,惠州李家拳面临失传的危险。2003年李家拳第六代传人之一李振宗老人从香港还乡后,出资带领李家拳弟子重新开馆,李家拳又渐渐兴旺。
今年50岁的李容光是李家拳的第六代传人之一,其父亲是李带(李家拳的第五代传人之一)。从12岁起,李容光就跟随父亲学武术。李容光回忆,当时练武太辛苦了,很想打退堂鼓,虽然父亲心疼,但父亲认为练习李家拳除了可以防身健体外,最主要不要让李家拳失传。一年后,李容光有了一些基本功,父亲才教其练李家拳的“八卦拳”,后又学了李家拳的“三门拳”。
现在,居住在河南岸螺子湖的李容光,成为火地村李家拳的一名“教头”,每周五、周六、周日都自费乘车回到火地村,无偿辅导李家拳小队员练拳。虽然年过5旬,但李容光打起拳来还是虎虎生威、动作灵活。
==内容==
形式分为四大类:
(1)拳:有四星拳、三门拳、石尊、小十字、大十字、直路挑打拳、八卦拳、赤练拳、独脚连环拳、五形散手拳等。
(2)器械:主要有单头棍、单双夹棍、中拦棍、长龙棍、南双刀、单刀、双铁尺、钯头、鲁针、沙刀、春秋大刀、缨枪、双匕首、散手扇、三节鞭、条凳等。
(3)对练:主要有铁尺对鲁针、钯头对单刀藤盾、沙刀对单刀藤盾、缨枪对铁尺鞭、鲁针对铁尺藤盾;拳对练、棍对练、空手夺双刀、条凳对双头棍等。
(4)麒麟舞:以李家拳独特的身形步伐和广东大锣大鼓音乐伴奏,舞功刚柔相济。套路内容有单狮、双狮、群狮等。
==创立==
观蛇鹤争斗创立李家拳
李义回乡十几年后,火地村已从废墟中重新建立起来,他便在村中设立武馆,教村民习武练功。一天,李义正在竹园里练功,看见一蛇一鹤在竹林里相争,鹤攻防有致,闪展腾挪;蛇,招招狠毒,起伏不定。李义当时看呆了,忽然心中大悟,遂取南北派之精华,仿蛇、鹤相争之形态,独辟蹊径,创立了李家拳。
李家拳创立200多年来,在河源、花县、新会、佛山、淡水、宝安、博罗、东莞、香港、新加坡海内外等地广为流传,是一家富有特色的地方拳种,为广东洪、刘、蔡、李、莫五大名拳之一。
在李义的倡导下,火地村的村民农时耕作,闲时习武,村民身体强健,习武之风得以流传。只有100多人的火地村,有30多位拳师在外面设馆传授武艺,以武为生。
解放后,李家拳一度迅速发展,其代表人物,第五代传人李发、李带参加省、市武术比赛,并多次获奖;第六代传人之一严景山还任广东省武术协会常委,中国武术国家一级裁判,惠城区武术协会主席,1988年办惠州李家拳武术馆时任李家拳武术馆馆长,收学徒1900多人。
==传承==
第六代传人无偿传授拳术
由于原李家拳武术馆拆建,没有了馆址和训练场地,武馆于1990年被迫停办,惠州李家拳面临失传的危险。2003年李家拳第六代传人之一李振宗老人从香港还乡后,出资带领李家拳弟子重新开馆,李家拳又渐渐兴旺。
今年50岁的李容光是李家拳的第六代传人之一,其父亲是李带(李家拳的第五代传人之一)。从12岁起,李容光就跟随父亲学武术。李容光回忆,当时练武太辛苦了,很想打退堂鼓,虽然父亲心疼,但父亲认为练习李家拳除了可以防身健体外,最主要不要让李家拳失传。一年后,李容光有了一些基本功,父亲才教其练李家拳的“八卦拳”,后又学了李家拳的“三门拳”。
现在,居住在河南岸螺子湖的李容光,成为火地村李家拳的一名“教头”,每周五、周六、周日都自费乘车回到火地村,无偿辅导李家拳小队员练拳。虽然年过5旬,但李容光打起拳来还是虎虎生威、动作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