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327
次編輯
變更
北山摩崖造像
,無編輯摘要
==造像特点==
北山摩崖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阶教、净土宗等。这些造像题材在当时民间极为流行,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叶(晚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ref>[https://fo.ifeng.com/special/dazushike/dazubeishanshike/detail_2012_03/27/13473214_0.shtml 大足石刻:北山石刻 世界文化遗产],凤凰网,2012-03-27 </ref> 。
==历史==
==种类==
公元10世纪后期至[[12世纪]]中叶的宋代造像题材广泛,多达21种,尤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 <ref>[https://www.sohu.com/picture/380062894 这里是“中国观音造像陈列馆”名不虚传],搜狐,2020-03-14</ref> 。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末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建于公元1142—1146年间的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该窟造像以恬静的面部刻画反映其内心之宁静,以玲珑的衣冠显其身份的高贵。以线造型,线面并重,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璎珞]]蔽体,飘带满身,花簇珠串,玲戏剔透,装饰味浓;且多保存完好,宛如新刻,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其它如第125号数珠手观音、第113号和第133号水月观音、第155号孔雀明王窟、第177号泗州大圣龛、第180号十三观音变相窟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珍品。这些造像的形象、姿态、[[性格]]、神情以至衣褶、饰物等,皆耐人寻味;组合变化丰富,刻工精美,步步移,面面观,出人意料的意境层出不穷。
==现存状况==
<center>{{#iDisplay:d0920jjry0b|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