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983
次編輯
變更
清静
,無編輯摘要
[[File:清静.jpg|28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218/93/1897/123376358.jpg 原图链接][https://rufodao.qq.com/a/20150807/030073.htm 来自 腾讯网 的图片]]]
==概念演变==
道教继承并发展 [[ 老子 ]] 的学说, 认为“清静”是大道本性,人若效法道,做到清静无为,则道自来居。
道教早期经典《 [[ 老子想尔注 ]] 》说“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止”“人法天地,故不得躁入,常清静为务”。主张人法天地,须常摒除欲望杂念,清心静处,“真思志道”,就会修得“至真之道”。
《无上秘要》卷六十五《虚靖品》以“虚、无、清、静、微、寡、柔、弱、卑、损、时、和、啬”为十三混沌,作为养生、处世的方法和准则。其中释义清静为:“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返)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云笈七签》亦引用此说。
唐宋以后,道教内丹学说逐渐流行,又将之作为炼养金丹的原则及法则。如《真仙直指语录》当中,全真教道士马钰云:“清静者,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
道书或作清“净”,与“清静”略有小别。《 [[ 道教义枢 ]] 》:“慧心明鉴,谓之清;智体无疵,故称净。《本际经》云:无染无秽,是名清净”。
近代著名道教学者 [[ 陈撄宁 ]] , 主张“静功炼养”, 提出静功重在“静”,气功重在“ [[ 气 ]] ”,著有《静功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