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31
次編輯
變更
刘铭传旧居
,创建页面,内容为“刘铭传旧居,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大潜山北麓2公里处,始建于清代同治七年(1868年),为清代淮军将领庄园之一。…”
刘铭传旧居,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大潜山北麓2公里处,始建于清代同治七年(1868年),为清代淮军将领庄园之一。刘铭传旧居为现存唯一的刘铭传旧居地。光绪十七年(1891年),刘铭传因病离任台湾巡抚,返乡后居住于此地。后经由国家文物局和肥西县共同出资进行修缮。并在2006年被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位于安徽省 肥西县城西37公里紫蓬山 大潜山北麓井王店北 刘老圩好。刘铭传(1836一1896),清末淮军将领,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就任台湾省首任巡抚,积极加强防务,整顿吏治,开发经济,创办新学。光绪十七年(1891年)因病离任。现存于其故里的刘铭传旧居占地约7万平方米,四周有两道防御壕沟,沟内的水是 大潜山引来的金河水。旧居四周用石头砌成的围墙上建有碉堡五座。原故居内有房屋百余间,建筑兼具南、北方民居的特点,又吸取了西洋建筑优点。旧居建筑反映了江淮之间独特的圩堡文化,是淮军将领故里圩堡群的突出代表,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观光价值。
==历史==
刘铭传旧居,俗称刘老圩,位于肥西县大潜山西北麓约2公里处,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是刘铭传在北方剿捻后兴建的淮军将领庄园之一。
刘铭传旧居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略短的矩形状,金河环绕而过,三面环山,占地百余亩。圩内南部为生活居住区,北部水堰中有大小两座小岛,圩四周有条宽约10—15米的护圩壕沟。外濠内东南东北各有一座大吊桥,两吊桥处均有两层门楼各7间;进门楼后是内濠,又有三座吊桥、三座门楼。濠内侧砌有石围墙,围墙转角处筑有碉楼,有房屋建筑约300间。
建筑正大厅为三进,每进13间,头进与二进天井院内是回廊包厢,第三进为两层堂楼;正厅面对连接外濠的月牙塘,月牙塘为两角尖内弦为长方形的荷花池,池中有长方形花圃,四周雕刻石栏杆,两边有石桥相连。正厅西南角是西洋楼,三间两层,为藏书楼。正厅北面为钢叉楼,五间两层,此楼有“压邪镇圩”之意。钢叉楼后建有“盘亭”,亭内原存放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虢季子白盘。建筑均为排山排柱,雕梁画栋。1950年部队进驻刘老圩后,对圩内大部分建筑进行了改建或新建,原有建筑仅存三幢(17间),改造后旧房三幢(12间),自然环境依旧。
刘铭传,字省三,清道光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1836年9月7日)生。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募准军,刘铭传率练勇至上海,号“铭字营”,与太平军作战,屡战升为副将。
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清廷急召刘铭传进京,遂赴台抗法。在刘铭传领导下,历经10个月,取得了抗法保台战斗的胜利。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建省,刘铭传出任第一任台湾巡抚。他在台湾推行“办防、清赋、抚番”几项“急务”,实现全台政令的统一。刘铭传在台期间,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台湾近代化奠定了基础,被称为“台湾近代之父”。
刘老圩是刘铭传现存的唯一旧居,规模庞大,建筑整体以清末官宦乡间庄园风格为主,集防御、生活、休闲为一体,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庄园建筑风格,在江淮地区极具代表性。刘铭传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因病从台湾离任后,返回故乡休养就住在这里。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位于安徽省 肥西县城西37公里紫蓬山 大潜山北麓井王店北 刘老圩好。刘铭传(1836一1896),清末淮军将领,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就任台湾省首任巡抚,积极加强防务,整顿吏治,开发经济,创办新学。光绪十七年(1891年)因病离任。现存于其故里的刘铭传旧居占地约7万平方米,四周有两道防御壕沟,沟内的水是 大潜山引来的金河水。旧居四周用石头砌成的围墙上建有碉堡五座。原故居内有房屋百余间,建筑兼具南、北方民居的特点,又吸取了西洋建筑优点。旧居建筑反映了江淮之间独特的圩堡文化,是淮军将领故里圩堡群的突出代表,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观光价值。
==历史==
刘铭传旧居,俗称刘老圩,位于肥西县大潜山西北麓约2公里处,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是刘铭传在北方剿捻后兴建的淮军将领庄园之一。
刘铭传旧居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略短的矩形状,金河环绕而过,三面环山,占地百余亩。圩内南部为生活居住区,北部水堰中有大小两座小岛,圩四周有条宽约10—15米的护圩壕沟。外濠内东南东北各有一座大吊桥,两吊桥处均有两层门楼各7间;进门楼后是内濠,又有三座吊桥、三座门楼。濠内侧砌有石围墙,围墙转角处筑有碉楼,有房屋建筑约300间。
建筑正大厅为三进,每进13间,头进与二进天井院内是回廊包厢,第三进为两层堂楼;正厅面对连接外濠的月牙塘,月牙塘为两角尖内弦为长方形的荷花池,池中有长方形花圃,四周雕刻石栏杆,两边有石桥相连。正厅西南角是西洋楼,三间两层,为藏书楼。正厅北面为钢叉楼,五间两层,此楼有“压邪镇圩”之意。钢叉楼后建有“盘亭”,亭内原存放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虢季子白盘。建筑均为排山排柱,雕梁画栋。1950年部队进驻刘老圩后,对圩内大部分建筑进行了改建或新建,原有建筑仅存三幢(17间),改造后旧房三幢(12间),自然环境依旧。
刘铭传,字省三,清道光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1836年9月7日)生。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募准军,刘铭传率练勇至上海,号“铭字营”,与太平军作战,屡战升为副将。
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清廷急召刘铭传进京,遂赴台抗法。在刘铭传领导下,历经10个月,取得了抗法保台战斗的胜利。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建省,刘铭传出任第一任台湾巡抚。他在台湾推行“办防、清赋、抚番”几项“急务”,实现全台政令的统一。刘铭传在台期间,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台湾近代化奠定了基础,被称为“台湾近代之父”。
刘老圩是刘铭传现存的唯一旧居,规模庞大,建筑整体以清末官宦乡间庄园风格为主,集防御、生活、休闲为一体,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庄园建筑风格,在江淮地区极具代表性。刘铭传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因病从台湾离任后,返回故乡休养就住在这里。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